龍利魚和巴沙魚是同一種魚嗎? 兩者商品名可以通用嗎?
時間:2017-05-30 13:50 來源:真相問答機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龍利魚和巴沙魚是同一種魚嗎? 兩者商品名可以通用嗎? 龍利魚近兩年在各大電商網站上迅速走紅,魚刺少,肉質鮮嫩,又容易烹煮,特別受兒童歡迎,也受家長青睞。最近在網上流傳一個說法,稱市場上不少龍利魚並非龍利魚,而是巴沙魚假冒的,這是真的嗎? 電商客
原標題:龍利魚和巴沙魚是同一種魚嗎? 兩者商品名可以通用嗎?
龍利魚近兩年在各大電商網站上迅速走紅,魚刺少,肉質鮮嫩,又容易烹煮,特別受兒童歡迎,也受家長青睞。最近在網上流傳一個說法,稱市場上不少龍利魚並非龍利魚,而是巴沙魚「假冒」的,這是真的嗎?
電商客服:龍利魚就是巴沙魚
解放日報·上海觀察記者在某電商網站上搜索「龍利魚」,在銷量排名前茅的產品中選取一款單價為44元/kg的龍利魚,諮詢客服這款魚到底是龍利魚還是巴沙魚,客服回答:「這個是龍利魚,也是巴沙魚,都是一個東西。」
隨後,記者又在另一電商網站上搜索「龍利魚」,搜索結果的前5個結果中有3個顯示為巴沙魚,2個顯示為龍利魚。記者隨機選取其中一款標價為40元/kg的龍利魚產品,諮詢客服同樣的問題,客服直接表示不清楚。
記者發現,在第一家電商網站上這款龍利魚產品頁面中,在網頁模板的「商品介紹」一項中,原產地是越南,「海水/淡水」這一項中標準的是「海水」。但是,在它的商品信息詳細頁面,醒目標註了「越南淡水養殖區」。而在第二家電商網站的一些龍利魚產品頁面的推薦菜單中,烹飪方法中赫然寫著「取出冷凍『巴沙魚片』」。記者注意到,這兩款商品都是電商網站的入駐商家的商品,並非電商自營產品。
那麼,龍利魚和巴沙魚是同一種魚嗎?兩者商品名可以通用嗎?
兩種魚價格相差至少五倍
我們來辨認一下這兩種魚。有一個最簡單的區別,龍利魚是海水魚,巴沙魚是淡水魚。
龍利魚屬鰈形目、舌鰨科、舌鰨屬,俗稱子板魚、鰨目、鰨米、牛舌魚,是一種暖溫性近海大型底層魚類,終年生活棲息在中國近海海區。龍利魚味道鮮美,出肉率高,口感爽滑,魚肉久煮而不老,無腥味和異味。
↑ 龍利魚??圖片來源於網絡
巴沙魚屬鯰形目魚類,屬芒鯰屬的芒鯰。巴沙魚是一種淡水魚,它是湄公河流域中一種特有的優質經濟魚類,越南音譯為「卡巴沙」,意思是「三塊脂肪魚」,因為該魚在生長過程中,腹腔內積累有三塊較大的油脂,約佔體重的58%。
↑ 巴沙魚? 圖片來源於網絡
龍利魚和巴沙魚是兩種不同的魚類,它們的共同點是肉質白嫩、無肌間小刺、利於加工等,而且口感十分相似。因此,普通消費者容易混淆。但是兩者價格相差不少。龍利魚在我國沿海均有出產,但是產量較小,價格較貴,目前市場價格約為200—350元/公斤。巴沙魚大部分從越南進口,人工養殖產量高,目前中國市場上的凍巴沙魚柳價格約20—50元/公斤。記者發現,不少賣家會刻意強調自己產品之所以價格高,是因為賣的是龍利魚而非巴沙魚。
魚類學名、商品名的命名規則不統一
上海市水產行業協會秘書長範守霖告訴記者,目前市場上的確沒有嚴格區分龍利魚和巴沙魚的商品名。龍利魚和巴沙魚都是魚類的學名,但不少商家約定俗成把巴沙魚的商品名直接稱為龍利魚,這有一定的歷史原因。其實,魚類等水產的拉丁學名才是 最正規的命名方式。但是對於普通消費者來說,拉丁學名辨識起來有難度,因此產生了通用的商品名。目前,我國市場上水產品大多由商家自行命名,缺乏一個統一的標準。
範守霖表示,如果直接將相對低價的巴沙魚稱為龍利魚,這是一種不誠信的行為。水產品的命名建議使用學名,但是如果有約定俗稱的商品名存在,本著誠信經營的原則,建議商家除了標註商品名、產地、規格等之外,還應標明學名。對此,他舉例說明,如前幾年的鱈魚與銀鱈魚之爭,除了商家的誠信問題之外,與魚類的學名、商品名的命名規則不統一也有關。
[P仔報告]
業內人士透露,魚類商品名的命名的確是個複雜的問題。P仔說個未經核實的小故事:在觀賞魚市場上,我們俗稱的「發財魚」還有另一個名字血鸚鵡。血鸚鵡這個名字普通消費者並不熟悉,一旦當它被冠以「發財魚」的名稱後,受歡迎程度立刻翻番。難怪不少商家表示,有「金」、「銀」、「發財」等有討彩頭寓意的商品,更好賣。
不過P仔覺得,「討彩頭」也須保證消費者知情權。商業社會誠信為本,勿以一時小利壞了規矩。
投稿郵箱:chuanbeiol@163.com 詳情請訪問川北在線:http://www.guangyuanol.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