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南山和侯凡凡院士最愛吃的,原來是這道家常菜……

2020-12-21 大洋網

大洋網訊 昨天,廣州亞洲美食節三大論壇之一的「美食與健康養生論壇」在廣州花園酒店舉行。廣州市副市長黎明出席論壇開幕式。

中國工程院鍾南山院士、中國科學院侯凡凡院士等7位國內外知名專家圍繞美食與健康養生進行主題演講。在談到自己喜歡的一道粵菜時,兩位院士不約而同地點讚了清蒸魚。「廣州的飲食文化聞名全國,開放的環境,賦予了廣州人開放的思維方式。」鍾南山說,他喜歡吃的清蒸魚並不名貴,而是經過遊水「瘦身」的鯇魚。經過「瘦身」後,鯇魚身上多餘的脂肪少了,肉質口感更好,簡簡單單清蒸就很好吃。

侯凡凡院士和鍾南山院士「英雄所見略同」——她也最愛清蒸魚。因為粵菜中蒸魚是後放調料,大多數灑在食物表面,味蕾直接接觸到,不用放太多調料就會感到夠味道。

「美食與健康養生論壇」少不了市民朋友的參與。廣州市衛健委與廣州日報健康有約獨家合作聯手推出「邀你來做健康養生美食體驗官」活動,邀請市民親臨論壇,幾位廣州日報健康有約的「鐵粉」來到現場。市民方惠珍感慨,好難得能報名成功,聽完鍾南山院士分享,尤其是鍾院士一日三餐的分配,她更感嘆此行「值得」。

鍾南山:食不過飽 鹽要少吃

論壇上,鍾南山分享了自己總結的健康飲食規律。

一是食不過飽,七八分就夠了。鍾南山分享,歐洲食品安全局曾給出過的一個基準數值——即一個標準成年人一天吃掉總重1500克的食物和飲料,因此開始流行了一種說法,稱「人一生能吃九噸左右的食物,誰先吃完誰先走」。長期過飽會導致大腦早衰。因為飽食能誘發人腦內纖維細胞生長因子活化,是促使腦動脈硬化的元兇,使人記憶力下降,引起老年痴呆。

二是飲食的分配要合理,他推薦:早餐要吃好,分配的攝入熱能要佔全天的30%,以豆奶蛋果蔬為主;中午要吃飽,攝入的熱能佔全天的40%,以肉魚禽蛋豆為主;晚餐要少,攝入熱能佔全天的30%就夠了,以五穀食物類為主。多數人早餐吃很少,中午馬馬虎虎應付過去,晚上就吃大餐。他自己現在也有意識地養成習慣,早餐吃得豐富些。他向大家分享了自己每天的早餐食譜:兩個橙子,一個蛋黃、好幾個蛋白,還有麵包,一碗牛奶裡面加了些纖維餅乾和一碗紅豆粥。他坦言早餐吃得好,讓他能保持精力充沛。

談及健康飲食的內涵,鍾南山表示,現代人患高血壓的常見因素中,高鹽飲食是主要因素。世界衛生組織建議食鹽的每日攝入量≤6克 (最佳為3克);而國內專家建議我國人群食鹽的每日攝入量≤10克。當超過10克/天時,每增加1克食鹽攝入,罹患高血壓的風險約增加1%。因此,鍾南山再三提醒大家要少吃鹽,避開過鹹的食物。

侯凡凡:享美食 別貪多

侯凡凡院士在論壇上開講《糖尿病生活方式》。一襲白衣黑裙的侯凡凡講起健康美食也是金句頻頻。比如說起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性和自律的高難度,她說:「戒菸成功的男人和減肥成功的女人是『最可怕的兩種人』。」

侯凡凡表示,減重能夠治療二型糖尿病是已經有研究結論的,但減重是一件很艱難的事。享受美食也是享受生活的一部分,但很多人往往吃出健康問題。BMI指數保持在20-25是最好的,指數超25,心血管病風險機率會增高。肥胖也和尿毒症相關,體重指數越高,患病風險越高。體重和多種疾病患病風險相關,主要就是跟能量的攝入相關。「吃多了是沒有好處的。」

廣東人傳統認為老火湯有營養,但其實未必對人人都有好處。侯凡凡說,老火湯中溶解了肉類的大量磷,對於正常健康人體來說是能夠將其排出體外的,但是腎臟功能不好的人就很難做到這一點,磷在體內的堆積會傷及骨骼,傷及心血管,所以說,對有腎臟疾病尤其是腎臟功能有障礙的人來說,老火靚湯是不能喝的。「我們甚至會建議腎臟病人說,如果想吃肉,比如雞鴨等,建議先用開水燙一遍,去除大部分磷含量,再進行其他加工。」侯凡凡說。

文/廣報全媒體文字記者翁淑賢、周潔瑩、王婧、伍仞 通訊員穗衛健宣

圖/廣報全媒體圖片記者喬軍偉

相關焦點

  • 鍾南山侯凡凡最心水的粵菜居然是這道家常菜!兩大院士的飲食養生經...
    粵菜哪道最心水?兩名院士都pick「清蒸魚」中國工程院鍾南山院士、中國科學院侯凡凡院士等7位國內外知名專家在論壇上圍繞美食與健康養生進行主題演講。在談到自己喜歡的一道粵菜時,兩位院士不約而同地點讚了清蒸魚。
  • 侯凡凡院士這樣說
    ……中國科學院院士侯凡凡的飲食保健妙方廣東衛生在線為你送上在5月17日舉行的廣州亞洲美食節三大論壇之一——美食與健康養生論壇上,中國科學院侯凡凡院士大談養生經。侯凡凡院士的看法是,「這是有爭議的!」她建議,如果你本身不喝酒,就不要以任何理由開始喝酒。「不鼓勵為了養生而去喝酒,畢竟酒是人工釀造出來的食品,現在沒有充分的證據證明喝酒一定有好處,不主張把喝酒當成一種藥膳養生的方式。」
  • 鍾南山院士的早餐菜單曝光!你們有「同款」早餐嗎?
    中國工程院院士、   我國呼吸科疾病的泰鬥鍾南山院士   還有中國科學院院士、   南方醫院的侯凡凡教授   都是這次「美食與健康養生」論壇的演講嘉賓   他們在現場為大家講授   健康知識和飲食養生經驗
  • 84歲鍾南山院士:這6種食物要少吃,有害健康,網友:糟糕都愛吃
    84歲鍾南山院士:這6種食物要少吃,有害健康,網友:糟糕都愛吃隨著這次疫情在全球蔓延,大家才發現原來在我們的生活中,很多疾病也都與飲食息息相關,美食雖好,卻並不一定健康。2019年在廣州《美食與健康養生論壇》的活動上,鍾南山教授以「養生之道,莫先於食」為主題開講,揭秘了飲食與健康長壽的關係,他除了分享自己的早餐,還給大家分享了10種超級健康食物,能幫助增強抵抗力和免疫力,可謂是乾貨滿滿。而鍾南山在美食分享上就特地點名了這6種不建議吃的食物,鍾南山建議:這6種不健康食物要少吃,對健康有害,你吃過嗎?
  • 84歲鍾南山分享三餐標準,早餐吃好是關鍵,最愛吃的是這道菜
    肆虐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又是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帶領著醫護人員再次站在了狙擊新冠肺炎戰役的前線。多少個日日夜夜為疫情防控奔波忙碌,84歲的鐘院士依舊神採奕奕,身體健碩,身心狀態絲毫不輸年輕人,他有什麼獨家的養生和健康秘訣呢?
  • 這道菜做出後,少油鹽又營養,基本上符合鍾南山院士的飲食原則
    那麼,鍾南山院士的飲食原則公開後,少油少鹽,清淡營養,符合飲食健康標準,也和中國飲食講究「色、香、味」俱全,而且「滋、養、補」的特點密不可分,食材新鮮,烹飪過程中保持原滋原味,才是最美的味道。自從學習了鍾南山院士的飲食原則,為了家人的飲食健康,咱也在逐漸往「原始」的飲食方面進行改進,清淡營養。
  • 官報長文記述抗擊非典最前沿領軍人物鍾南山院士
    出身醫學世家的鐘南山是廣東醫療衛生界首位中國工程院院士,在呼吸道疾病,特別是慢性支氣管炎與哮喘病的診治方面獨樹一幟。  突如其來的非典型肺炎,把鍾南山推到了一場大戰的最前線。  2003年1月21日,鍾南山接到省衛生廳的通知,前往中山市兩家醫院調查一種「怪病」。汽車在高速公路上疾馳。窗外景色秀麗,鍾南山的心情卻輕鬆不起來。
  • 鍾南山院士出生於南京鐘山之南
    鐘山,又名紫金山,紫氣東來,王者之氣,秦始皇埋金以鎮王氣,似乎和這座山有著某種文化暗合。這座長眠著孫權、朱元璋、孫中山等傑出人物的中華人文歷史第一山的南面,經歷了無數風華絕代,桑海桑田——江南佳麗地,金陵帝王州,流淌著說不盡的前塵往事;文章錦繡地,溫柔富貴鄉,蘊藉著道不完的文化源流。舊時王謝堂前燕,也早已飛入了尋常百姓家。
  • 84歲鍾南山老當益壯,最愛吃的菜公開,蒸一蒸就上桌,鮮美有營養
    84歲的鐘南山院士身體強健,神採奕奕,透露最愛吃的菜是它,蒸一蒸就好,簡單營養。經過這次疫情,大家都開始對自己的健康重視了起來,因為只有擁有強健的體魄,才能讓自己擁有很強的抵抗力。當全民都宅家不出門時,這位84歲的老爺爺卻依然奮戰在抗疫第一線為人民做貢獻,他就是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雖然已經84歲高齡了,但他看起來像50多歲的人,依然老當益壯、思維敏捷,整個人的精神狀態特別飽滿。這跟鍾南山院士平時生活作息規律、適當的鍛鍊身體、保持良好的心態、還有日常飲食習慣等等,都是密不可分的。談到吃這方面鍾南山更是給出了一個簡單明了的建議:早早餐要好,午餐要飽,晚餐要少。
  • 為何84歲鍾南山院士精力十足,身體健碩?他的7條養生經你也能
    從非典到新冠疫情,鍾南山院士可謂立下了汗馬功勞,雖然此次新冠疫情還未結束,但中國已經取得了階段性的勝利!每一次,鍾南山院士的發言,都會引起國內外人士的廣泛關注!早餐「講究」點兒兩個橙子、 1個雞蛋 、適量麵包 、1片芝士、1杯牛奶(牛奶裡還加入了纖維餅乾),1碗紅豆粥——這是鍾南山院士分享的早餐。他還笑稱,「兩個橙子,挺貴的。早餐吃這麼多,所以我每天的精神都很好。」
  • 向中國的脊梁——鍾南山院士致敬
    但在中國,在此時此刻,有一位老人,卻在奔波於抗擊新型冠狀病毒的最前線! 沒錯,他就是鍾南山院士! 下面這張照片,想必大家都十分熟悉:
  • 84歲鍾南山精神硬朗,最愛吃的菜推薦,蒸一蒸就上桌,清淡又鮮美
    導讀:84歲鍾南山精神硬朗,最愛吃的菜推薦,其中一道清蒸魚,蒸一蒸就上桌,清淡又鮮美。 鍾南山院士絕對是我國的全民偶像,續2003年非典後,84歲的鐘南山院士再次抗疫於一線,為我們又打下了勝利的一戰,再次成為全中國人民的偶像。
  • 鍾南山院士:中國暴發第二次疫情的可能性很低
    原標題 鍾南山院士:中國暴發第二次疫情的可能性很低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0年10月30日訊(深圳特區報記者 劉良龍 通訊員 蘇越明)記者10月30日從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獲悉,當日,在河北省石家莊市舉行的「首屆健康中國·中醫藥促進大會(西柏坡)高峰論壇」上,「共和國勳章」獲得者、中國工程院院士
  • 這場故事會揭秘鍾南山院士的早餐……
    &nbsp&nbsp&nbsp&nbsp牛奶、燕麥、雞蛋,這是鍾南山院士的早餐。作為首先登臺的嘉賓,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主任醫師、鍾南山院士之子鍾惟德分享道,鍾院士對於早餐非常重視,吃的食物種類較豐富,追求營養均衡。但他吃雞蛋有個特殊習慣,不吃雞蛋黃,避免膽固醇升高。「鍾院士早上的工作比較繁重,吃飽了才能有更充沛的體力應對工作。」他說。
  • 鍾南山院士推薦的健康食材,對健康有益,分享12道家常菜做法
    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教授在17年前,非典爆發,67歲的鐘南山院士奔赴一線,17年後,爆發肺炎疫情,84歲鍾南山院士依舊跟眾多抗疫戰士奔赴一線。雖然已經84歲高齡,看上去還是那麼老當益壯,這和鍾南山教授平時自己的生活習慣和飲食是密切相關的。
  • 鍾南山院士掛號費1200元,為何會引爭議?
    建議再進一步提高掛號費門檻,讓鍾院士把有限的精力放在國家和人民利益的大事!但是,反對的聲音卻認為,國家培養一個知名專家需要付出巨大代價,本應服務於人民,但現在相反,成了知名專家後,就僅服務於少部分人,北上廣一線城市的稀缺資源許多老百姓根本無法享受。在這次抗疫大戰中,鍾南山院士懸壺濟世、拯救萬民,功不可沒,是人民的英雄。
  • 鍾南山院士的健康飲食秘訣
    大家熟悉的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今年已經84歲了,仍以良好的健康狀態奮戰在抗擊疫情一線,連續多日為工作忙碌,卻依舊身體健碩,這背後和他的健康飲食息息相關。 01 早餐吃好,食不過飽 兩個橙子、一個雞蛋、加了芝士的麵包片、一碗加了全麥餅乾的牛奶、一大碗紅豆粥,「這就是我每天的早餐,估計很多人吃不下,早餐大概佔全天攝入熱量的30%以上。」鍾南山還笑稱,「兩個橙子,挺貴的。
  • 他為鍾南山院士刻了一方印,價值百萬,以表敬意
    老藝術家韓天衡為鍾南山院士刻印對於84歲高齡,仍衝鋒在武漢疫情防控第一線的鐘南山院士,很多人都充滿了由衷的敬意。這其中,也包括上海市書法家協會首席顧問、西泠印社副社長、著名篆刻大師韓天衡先生。面對這次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面對不顧個人安危、衝鋒在一線的鐘南山院士,他情不能已,欣然為鍾南山院士刻了一方非常名貴的雞血石印章。韓老先生贈送的這枚印章價值不菲業內人士都知道,雞血石是專門治印的高檔材料,非常名貴。此前,阿里巴巴的馬雲先生曾委託韓天衡老先生治印,雞血石價格為100萬元,潤格費60萬元。
  • 鍾南山院士推薦的這道魚頭湯,其實做起來特別簡單
    說現如今已經80多歲高齡卻依舊身體硬朗的鐘南山院士的菜單成了大夥爭相效仿的對象,其中最受追捧的當屬豆腐魚頭湯。魚頭營養高,口味好,還富含人體必需的卵磷脂和不飽和脂肪酸。豆腐裡的胺基酸和蛋白質含量非常高,而且不含有膽固醇,被人們譽為「植物肉」的美稱。湯汁濃似鮮奶,豆腐滑嫩,魚肉肥糯,吃起來不油膩,是一道四季皆宜的美食。天冷了,這道湯更適合品味哦!
  • 鍾南山院士再度落淚,謝謝你來了
    從疫情開始鍾南山院士就勸大家不要來武漢,自己卻逆行到武漢疫區,到疫情爆發、武漢封城、湖北封省、全國居家隔離,再到一省援助一市、全國各地的自願者逆行援助、全國各地的企業或個人捐錢捐物,抗擊疫情期間發生了許多的感人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