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南山侯凡凡最心水的粵菜居然是這道家常菜!兩大院士的飲食養生經...

2020-12-23 廣州日報

常言道,

"三分寒七分飽"保平安,

到底有沒有道理?

在昨天上午,

「七分飽」的說法得到了

中國工程院鍾南山院士「認證」

昨天上午,在廣州亞洲美食節「美食與健康養生」論壇上,中國工程院鍾南山院士、中國科學院侯凡凡院士等7位國內外知名專家,圍繞美食與健康養生進行主題演講,並設有「美食與養生文化」、「美食製作與傳統粵菜」、「時尚飲品與涼茶文化、食材選擇與藥膳養生」等主題沙龍及藥膳菜品品鑑體驗活動。

粵菜哪道最心水?

兩名院士都pick「清蒸魚」

中國工程院鍾南山院士、中國科學院侯凡凡院士等7位國內外知名專家在論壇上圍繞美食與健康養生進行主題演講。在談到自己喜歡的一道粵菜時,兩位院士不約而同地點讚了清蒸魚。

鍾南山院士喜歡吃的清蒸魚並不是什麼名貴的,而是經過遊水「瘦身的鯇魚」。經過瘦身後,鯇魚身上多餘的脂肪少了,肉質口感更好,簡簡單單清蒸就很好吃了。

侯凡凡院士和鍾南山院士也「英雄所見略同」——她也最愛清蒸魚。因為粵菜中蒸魚是後放調料,大多數灑在食物表面,味蕾直接接觸到,不用放太多調料就會感到夠味道。談起清蒸魚的做法,如何切蔥放蔥、蒸多久、火候如何,侯凡凡院士更是眉飛色舞。

鍾南山與侯凡凡在活動現場。

早餐要吃好

鍾院士早餐食譜大公開

鍾南山在講座中表示,生活方式對人壽命的影響佔60%,包括心理平衡、合理膳食、適當運動等等。

「上個月《柳葉刀》雜誌上個月發表195個國家飲食因素對健康的影響,得出的看法和大家的預想不一樣。由於飲食不當造成致死1.1億,傷殘人數是2.5億。飲食不當最主要包括:高鹽的飲食致殘、缺少雜糧的、吃水果太少等,而不是不是平時說的吃油、吃肉多。這和心血管病、二型糖尿病、消化道腫瘤關係密切。」

在演講中,

鍾南山院士分享了他對飲食與健康的認識:

一是食不過飽,七八分就夠了。

「有說法是:人的一生吃9噸食物,誰先吃完,誰先死,不完全對,也有一點道理。這個我自己有體會,我現在比較注意不要吃太飽。」鍾南山說,過飽飲食會導致大腦早衰、腸道負荷過重引發腸胃病、容易導致「三高」、腸黏膜氧化應激損傷、骨質疏鬆等。

另一個是飲食的分配要合理:

早餐要吃好,中午要吃飽,晚餐要少

具體的做法是:早餐要吃好,分配的攝入熱能要佔全天的30%,以豆奶蛋果蔬為主;中午要吃飽,攝入的熱能佔全天的40%,以肉魚禽蛋豆為主;晚餐要少,攝入熱能佔全天的30%就夠了,以五穀食物類為主。

多數人早餐吃很少,中午也馬馬虎虎應付過去了,晚上就吃大餐。特別是宴會,基本都放在晚上。鍾南山說,現在自己現在有意識地養成習慣,早餐吃得豐富些。

為此,

鍾南山還分享了

獨家早餐「秘方」

兩個橙子,一個蛋黃、好幾個蛋白,還有麵包,一碗牛奶裡面加了些纖維餅乾和一小碗紅豆粥。

他坦言早餐吃得好,

讓他能保持每天精力充沛。

癌症患者後悔吃了什麼?

哪些食物最健康?

鍾南山院士指出,在非傳染性慢性病中,與飲食最有關聯的疾病為除了心血管病和II 型糖尿病,另外還有腫瘤。

鍾南山院士大致梳理如下

得了胃癌的後悔吃剩菜、醃菜(硝酸鹽,亞硝胺類化合物);

得了食管癌胃癌的後悔吃得太燙、太辣

得了肝癌的後悔被剜掉食物發黴的部分繼續吃,還有酗酒

得了大腸癌的後悔不吃蔬菜只愛吃肉(典型的富貴病);

得了肺癌的後悔吸菸,炒菜不開油煙機,喜歡煙燻的菜

得了胰腺癌的後悔吃得太油膩

得了口腔癌的後悔愛吃檳榔、烈酒,喜歡刺激感。

那麼,

怎樣吃才健康?

下面,

侯院士來教你這樣吃!

一襲白衣黑裙的侯凡凡在論壇上講起健康美食也是金句頻頻。比如說起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性和自律的高難度,她說:「戒菸成功的男人和減肥成功的女人是『最可怕的兩種人』」。

侯凡凡表示,享受美食也是享受生活的一部分。但很多人往往吃出健康問題。患者數量龐大的糖尿病往往就是這麼吃出來的。BMI指數保持在20-25是最好的。體重超25,心血管病風險紀律增高。肥胖也和尿毒症相關,體重指數越高,患病風險越高。體重和多種重要疾病患病風險相關,主要就是跟能量的攝入相關。「吃多了是沒有好處的。」

此外,侯凡凡院士還給出了以下健康飲食的建議——

建議一

外賣餐盒標註餐品含鹽量

國際健康指南推薦人體每天攝入5克食鹽,侯凡凡說,其實3克鹽是最理想的,但其實只有不到30%的人能做到。因為鹽可提鮮,好味道的菜餚往往是偏鹹的,比如紅燒魚,所以吃魚類的時候建議儘量清蒸,少做紅燒魚。另外,如果是素菜,建議儘量白灼。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需要提醒的是,醬油、魚露等調味品也是含鹽的,別忽略了這些「隱形鹽」。同時很多調查表明,外賣的菜式往往含鹽量很高,最好減少外出就餐和少吃外賣,侯凡凡表示,如果國家能出臺規定,在外賣餐盒上標註含鹽量,那就很有意義。

還有,對於慢性腎臟病人來說,高鹽會影響腎臟病的發展,要減少鹽量,比正常人的正常量還要少吃一點。可以通過檢測尿液的鈉鹽含量來看是否攝入鹽過量。

建議二

腎臟病人不主張喝老火湯

廣東人傳統認為老火湯有營養,但其實未必對人人都有好處。侯凡凡說,老火湯中溶解了肉類的大量磷,對於正常健康人體來說是能夠將其排出體外的,但是腎臟功能不好的人就很難做到這一點,磷在體內的堆積會傷及骨骼,傷及心血管,所以說腎臟病尤其腎臟功能有障礙的人來說,老火靚湯是不能吃的。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我們甚至會建議腎臟病人說,如果想吃肉,比如雞鴨等,建議先用開水燙一遍,去除大部分等磷含量,再進行其他加工。」侯凡凡說。

建議三

不需要為了養生而喝酒

雖然部分數據證明,少量的紅酒對血管有好處,但並沒有充分的證據證明喝酒一定有好處。酒並不是正常膳食的常規組成部分,喝酒一定是要限制量的。如果本來沒有喝酒的習慣,更沒有必要為了養生、為了心腦血管健康而去刻意喝酒。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建議四

上了年紀多吃豆類多喝奶

對於女性來說,40歲以上,臨近絕經期,內分泌發生改變,會開始出現出汗、心情煩躁等更年期症狀,可以多吃一些黃豆等豆類食品,豆類中含有植物性雌激素大豆異黃酮,可以緩解症狀。普通女性生理期失血量多,多吃紅棗、菠菜補充鐵劑也有好處。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談起自己的「飲食經」,侯凡凡說自己會少吃紅肉。但是有個不好的習慣是喜歡吃得偏鹹,現在慢慢在改。此外,上了年紀的女性,可以多喝牛奶補鈣。

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翁淑賢、周潔瑩、王婧、伍仞 通訊員穗衛健宣

廣州日報全媒體圖片記者:喬軍偉、翁淑賢、周潔瑩、王婧、伍仞

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廖嘉明

來源:廣州日報、健康有約、廣州參考

相關焦點

  • 鍾南山和侯凡凡院士最愛吃的,原來是這道家常菜……
    中國工程院鍾南山院士、中國科學院侯凡凡院士等7位國內外知名專家圍繞美食與健康養生進行主題演講。在談到自己喜歡的一道粵菜時,兩位院士不約而同地點讚了清蒸魚。「廣州的飲食文化聞名全國,開放的環境,賦予了廣州人開放的思維方式。」鍾南山說,他喜歡吃的清蒸魚並不名貴,而是經過遊水「瘦身」的鯇魚。經過「瘦身」後,鯇魚身上多餘的脂肪少了,肉質口感更好,簡簡單單清蒸就很好吃。
  • 侯凡凡院士這樣說
    ……中國科學院院士侯凡凡的飲食保健妙方廣東衛生在線為你送上在5月17日舉行的廣州亞洲美食節三大論壇之一——美食與健康養生論壇上,中國科學院侯凡凡院士大談養生經。侯凡凡院士的看法是,「這是有爭議的!」她建議,如果你本身不喝酒,就不要以任何理由開始喝酒。「不鼓勵為了養生而去喝酒,畢竟酒是人工釀造出來的食品,現在沒有充分的證據證明喝酒一定有好處,不主張把喝酒當成一種藥膳養生的方式。」
  • 鍾南山院士的早餐菜單曝光!你們有「同款」早餐嗎?
    中國工程院院士、   我國呼吸科疾病的泰鬥鍾南山院士   還有中國科學院院士、   南方醫院的侯凡凡教授   都是這次「美食與健康養生」論壇的演講嘉賓   他們在現場為大家講授   健康知識和飲食養生經驗
  • 八大菜系中,粵菜國際認知度居首 2035年廣州將建成世界美食之都
    報告顯示,粵菜在中國八大菜系中的國際認知度排名第一,海外民眾最喜愛的粵菜菜品是菠蘿咕嚕肉。66.8%的海外受訪者品嘗過粵菜據了解,報告通過國內外民眾調研、海外社交媒體大數據監測以及海外刊物和網頁媒體監測的研究方式,對粵菜的海外影響力和傳播力進行了評估。
  • 鍾南山院士力薦的粵菜有什麼長處?應不應該吃?要做到飲食清淡
    各種菜系都有它們獨具一格的烹調方式,從健康性上來說,我們今天最推薦大家吃的是粵菜。那麼粵菜有什麼獨特之處呢?粵菜即廣東菜,與法國大餐齊名,由於廣東海外華僑數量佔全國六成,因此世界各國的中菜館多數是以粵菜為主。
  • 這道菜做出後,少油鹽又營養,基本上符合鍾南山院士的飲食原則
    縱觀中華飲食文化,從50多萬年前北京人用火燒烤食物開始,中國人民就開始了飲食文化的演變歷史,但無論怎麼演變,保持食物原有的品質是基礎,不破壞營養是關鍵,吃的美味健康又有營養是核心。那麼,鍾南山院士的飲食原則公開後,少油少鹽,清淡營養,符合飲食健康標準,也和中國飲食講究「色、香、味」俱全,而且「滋、養、補」的特點密不可分,食材新鮮,烹飪過程中保持原滋原味,才是最美的味道。
  • 跟著鍾南山院士的健康飲食原則,炒了這菜,少油無鹽,果然好吃
    「3月不減肥,4月徒傷悲」,年年這句話,可美食當前,早就把這話給拋到腦後,忘光光了;減肥,永遠與美食是對立面的,是多少女性朋友們,一直困擾的大難題;其實,美味的食物,大家都會喜歡,但為什麼有的人,怎麼吃也吃不胖,相反的,有的人真是喝水也會發胖,一方面是體質原因所造成的,另外一方面就是飲食習慣的問題了
  • 84歲鍾南山院士,為何能保持身體健康,精力充沛?原因值得學習
    從之前的非典到今年的新冠疫情,84歲的鐘南山院士都是衝在最前線的,雖然全球的疫情還沒有結束,但是我們國家已經取得了不小的勝利了,而鍾南山院士的每一次發現,都是新聞的頭條。鍾南山院士在這麼高強度的工作環境下是怎麼做到身體還是那麼的硬朗,精力也充沛的呢?我們就來學習一下鍾南山院士的養生妙招吧!飯別吃得太飽鍾南山院士之前曾和我們分享過一條長壽老人都會堅持的做法,那就是:飯不能吃十分飽。
  • 鍾南山院士84歲還精力充沛,公開6字飲食秘訣,喜歡吃這些美食
    鍾南山院士84歲還精力充沛,公開6字飲食秘訣,喜歡吃這些美食提起鍾南山院士大家一定都不陌生,在2003年抗擊非典的時候,他已經60多歲還奮戰在一線,今年的新型冠狀病毒疫情,鍾南山院士再次奔向前線鍾南山院士是一位健身愛好者,常年堅持健身鍛鍊身體,也特別注重日常飲食的管理,在去年的「美食與健康養生」論壇上,鍾南山院士說,中國人的飲食習慣,是早餐簡單吃點,下班回家晚餐要吃得豐盛,甚至還要吃夜宵,這對健康是十分不利的。
  • 鍾南山院士的健康飲食秘訣
    大家熟悉的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今年已經84歲了,仍以良好的健康狀態奮戰在抗擊疫情一線,連續多日為工作忙碌,卻依舊身體健碩,這背後和他的健康飲食息息相關。 01 早餐吃好,食不過飽 兩個橙子、一個雞蛋、加了芝士的麵包片、一碗加了全麥餅乾的牛奶、一大碗紅豆粥,「這就是我每天的早餐,估計很多人吃不下,早餐大概佔全天攝入熱量的30%以上。」鍾南山還笑稱,「兩個橙子,挺貴的。
  • 84歲鍾南山公開獨家早餐餐單曬「不老」的秘密
    年過八旬依然身體硬朗的鐘南山,公開了他的獨家健康秘密——居然是每天早餐吃普通人都吃不完的量!作為一直生活在廣州的地道「老廣」,鍾南山最愛的就是粵菜,最心水推薦給大家的居然是一道家常清蒸魚,而他最愛的湯原來是普普通通的魚頭豆腐湯。
  • 鍾南山院士的早餐,張文宏教授的飲食建議都有它,看我是怎麼做的
    本期導讀:鍾南山院士的早餐,張文宏教授的飲食建議都有它。我家平時也常吃,看我是怎麼做的吧。84歲的鐘南山院士依然奮戰在抗疫的前線,在新聞鏡頭中我們看到鍾老身體健碩。根本不像耄耋之年的老人,一身的肌肉讓許多小夥子都自嘆不如。除了堅持健身外,這和鍾老的飲食習慣也是分不開的。鍾老曬出過自己的早餐,有兩個橙子、一個蛋黃、幾個蛋白、兩片芝士麵包、一碗牛奶+全麥餅乾、一碗紅豆粥。
  • 跟著鍾南山的飲食秘訣,第一次炒這菜,婆婆說多吃清淡菜更健康
    跟著鍾南山的飲食秘訣,第一次炒這菜,婆婆說多吃清淡菜更健康最近因為鍾南山院士的健康飲食公開,粵菜的少油少鹽、搭配精緻、清淡營養符合健康飲食的標準,也成了大家一致追捧的菜式。為了全家人的飲食健康,這幾天我也開始跟著鍾老的飲食標準原則,在炒家常菜上,儘量少鹽少油,本以為家人吃慣了重口味的家常菜再吃清淡的菜餚會很難下飯。誰知今天學著飯店裡的粵式菜餚用荷蘭豆炒了一盤荸薺,家人卻說這樣清淡的菜以後要多做點兒,婆婆也說這樣吃其實很健康。
  • 84歲鍾南山分享三餐標準,早餐吃好是關鍵,最愛吃的是這道菜
    肆虐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又是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帶領著醫護人員再次站在了狙擊新冠肺炎戰役的前線。多少個日日夜夜為疫情防控奔波忙碌,84歲的鐘院士依舊神採奕奕,身體健碩,身心狀態絲毫不輸年輕人,他有什麼獨家的養生和健康秘訣呢?
  • 為何84歲鍾南山院士精力十足,身體健碩?他的7條養生經你也能
    飲食過飽也會導致大腦早衰、腸胃負擔過重、過胖導致「三高」等慢病出現。早餐「講究」點兒兩個橙子、 1個雞蛋 、適量麵包 、1片芝士、1杯牛奶(牛奶裡還加入了纖維餅乾),1碗紅豆粥——這是鍾南山院士分享的早餐。他還笑稱,「兩個橙子,挺貴的。
  • 帶你了解鍾南山的飲食之道
    鍾南山,這樣一個傳奇的人物想必大家一定都知道。17年前,非典型肺炎疫情爆發,鍾南山院士以醫者的妙手仁心挽救生命。17年後,當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出現時,他依然奮戰在和病毒較量的第一線,尋找戰勝病毒的良藥。然而很難想像,鍾南山竟然已經是八十四歲的高齡了。
  • 鍾南山院士:人的自然壽命至少應在100歲!飲食「八字經」收好
    在疫情期間,我們認識了一位偉大的疾病鬥士,他就是鍾南山院士。在這位已經年逾八十的鐘院士出現在大家眼前的時候,你很難把這個精神矍鑠的老人和他的的年齡劃上等號。鍾南山院士之所以在如此高齡依然精力旺盛,和他的養生理念有很大的關係,而且鍾院士曾說過人的自然壽命至少應該大於100歲。
  • 鍾南山院士每天兩杯牛奶
    小貼士說到喝奶,鍾南山院士說,自己每天都要喝兩大杯。
  • 84歲鍾南山的一日三餐,建議「3吃3不吃」,網友:都是我愛吃的
    俗話說「養生之道,莫先於食」,一個人想要生活的健康,不能只滿足於填飽肚子,還必須考慮飲食的合理搭配。然而很多年輕人大吃大喝、飲食不規律,再加上沒有運動的習慣,不僅容易變胖,身體也越來越虛弱。說到健康飲食,鍾南山院士最有話語權。
  • 鍾南山院士分享自己的早餐搭配,營養又多樣,網友:難怪健壯!
    在之前的一個講壇,鍾南山就分享了自己的飲食秘訣,主要講究「早吃好,中吃飽,晚吃少」的一個飲食分享,但是對於早上要吃好的搭配,我們一般上班族會難以實現,因為早上真的很難起來,或者都是卡著時間上班,完全沒有時間管早上吃得好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