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倫支海,因荷蘭探險家威廉·巴倫支於1594年-1596年航行至此而得名。
威廉·巴倫支(1550年-1597年),荷蘭探險家、航海家,一生致力於開拓通過北冰洋的歐亞東北航道。巴倫支的航行不僅有詳細的文字記載,而且他還繪製了沿途極為準確的海圖,為其後的探險家提供了重要的依據。巴倫支的航行見證了人類徵服北極的一次勇敢嘗試,是完成這一壯舉的第一個歐洲人。
巴倫支海位於挪威與俄羅斯北方,是北冰洋的陸緣海之一。巴倫支海南部成為整個北冰洋中唯一的終年不凍的海域,全年均可通航,俄羅斯在北冰洋上唯一的終年不凍港摩爾曼斯克,就瀕臨這片水域。
巴倫支海海水清澈,透明度高。相對於汙染嚴重的歐洲各海,巴倫支海則不失為一片淨水。受北大西洋暖流影響,在巴倫支海大部分水域中,形成一種被稱為"極鋒"的界面性水域,它是由溫暖的大西洋水和寒冷的北冰洋水交匯而成的。在這片水域中,營養鹽類氮和磷等特別豐富,因而浮遊生物繁盛,成為世界最大漁場之一,盛產鱈、鰈、鯡、毛鱗魚等,還有北極熊和北極狐等海洋哺乳動物。
作為全球開發最晚、保護最好的「鱈魚漁場」,巴倫支海成為了大西洋鱈魚的主要產區。
每年的1-4月,巴倫支海的鱈魚都要完成一項屬於自己的儀式。成千上萬的鱈魚從巴倫支海洄遊上千公裡至挪威沿海產卵。大量的鱈魚洄遊使得該季成為挪威鱈魚捕獲的重要季節。挪威海產局為了強調產地和物種,給它起了個行走江湖的名字——挪威北極鱈魚。
挪威北極鱈魚營養豐富,脂肪含量極低,向來有「白色黃金」、「餐桌上的營養師」等美譽。
在挪威,食用鱈魚已經有上千年的歷史。
當地人喜歡將挪威北極鱈魚肉、肝臟和魚子在淡鹽水中煮熟,然後跟土豆一起上菜。有時也會把鱈魚製作成魚丸,這是當地人都喜歡的一種小吃。著名的鱈魚丸要數偉鱈羅藍(VESTERAALENS),已經具有超百年的悠久歷史,可謂是當地人的偶像。鹼漬鱈魚,也是挪威傳統菜餚,是用水和鹼液軟化鱈魚乾,然後煮熟或燻烤食用,味道比較獨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