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日報數字報-舌尖上的黃流老鴨

2020-12-06 海南日報數字報
  ■ 本報記者 侯賽

  來海南旅遊,除了要品嘗享譽盛名的文昌雞、加積鴨、和樂蟹和東山羊這四大名菜外,千萬別錯過另一道海南名菜———樂東黃流老鴨。

  肥而不膩、老而不韌……說起黃流老鴨的獨特美味,準能勾起眾多吃貨們的食慾。黃流老鴨的最大特點首先體現在「老」字上,所選的鴨子,必須是下過蛋一年以上的老鴨子,因此美其名曰「老鴨」,老鴨的鴨肉香勁而不肥膩。

  黃流老鴨有多種烹製方法,最常見的有白切和幹煸兩種。由於海南菜在製作上最講究原汁原味,口味清鮮,所以黃流老鴨以白切最能體現本土風味。白切黃流老鴨做法簡單,但佐料配置十分講究。只需旺火燒水,慢火浸煮,水溫保持微沸而不太滾,至鴨將熟時(以鴨身有彈性,用筷子往鴨腿上端戳進肉內而不冒血水為準)撈起,待自然冷卻後斬件裝盤,金黃的皮下鮮香的白肉,十分誘人。這時候的老鴨有一定的韌性和嚼頭,還可慢慢咀嚼鴨子的脆骨,越吃越香。

  幹煸和白切一樣,食其鴨的嚼頭和韌性,用調製的佐料進行幹煸,鴨皮和鴨肉會更入味。除了白切和幹煸,黃流老鴨還可以做成老鴨煲,既美味又滋補:先將特養的鴨子制丕,再撒上配好的香料入味,放入小砂罐,以文火隔水蒸燉。等鴨子煨熟後上桌,鴨肉酥而不散,湯汁沸滾、香霧翻騰、滋味鮮美撲鼻。

  黃流老鴨湯的口味不少,木瓜老鴨湯、蓮藕花生老鴨湯、蓮子冬菇老鴨湯等等都美味無比,特別是傳統的冬瓜老鴨湯,醇厚的高湯裡放入鮮嫩的老鴨和冬瓜,在炭火上慢慢加熱,待到湯汁沸滾時,熱氣縹緲,鮮美滋味撲鼻而來。

  打起一碗老鴨湯,入口又香又濃,瞬間暖到心裡,回味無窮。抓起鴨腿一啃,鴨肉結實有嚼勁,越吃越有味。鍋裡的冬瓜,它的清甜完全蓋住鴨肉的腥膩,待到快要煮爛時再撈起來吃十分驚喜,這時候冬瓜完全吸收了湯的精華,美味無比。

相關焦點

  • 海南樂東名吃——黃流老鴨,一道讓人吃後難以忘懷的特色菜
    在黃流車站及附近有很多家老鴨店,他們的主打招牌菜就是老鴨,提到老鴨就不能不提黃流老鴨第一人,這對夫婦在黃流做老鴨多年,是他把黃流老鴨產業帶動起來黃流老鴨主要分為白切和幹煸,白切比較適合海南人的口味,像海南的
  • 海南日報數字報-早餐海南 尋味中部老字號
    大隱於市的老食店,往往門面不大,固執地堅守著一畝三分地兒,哪怕價格一年年往上漲,老闆也從阿嫂變成了阿婆,只要味道是「老」的,食客們自然會年復一年地赴約。  坐落於南聖河畔的「春利飯店」,便擁有著這樣一幫忠實的擁躉。面是手工擀的,清湯燙過後鋪上一層鴨雜和綠豆芽,再往裡頭澆一勺秘制的湯汁,就是這樣一碗工序簡單的鴨雜麵,每天都有人尋味而來。
  • 海南日報數字報-舌尖上的記憶
    過年,總要做幾個有記憶的菜,餐桌上才有了年味。  記憶中的歲歲年年,除夕之夜我們的餐桌少不了父親做的「海南雞」「蝦米魷魚燉蘿蔔」,母親做的「紅燒肉」「香酥肉」。那是盼了一年的味道。那些年的年夜飯,是需要幾天前就開始準備的。魷魚需提前浸泡,咯咯叫著的雞提前買來罩著,定時餵給它幾片菜葉,得空就要去看一眼這雞是否還在雞籠裡站著,聞到雞屎味沒有感到是「臭的」,很開心它還在拉屎,沒死。
  • 舌尖上的海南,瓊州美食之旅.
    這次海南之行我就給大家大致羅列一下海南的美食,以及託蒂的偏好:粉類海南粉、抱羅粉、後安粉、港門粉、陵水酸粉、靈山粉、澄邁粉、臨高(米)粉、黃流酷粉、定安仙溝醃粉、加積牛腩粉主食類肉粽、椰子飯、竹筒飯、豬腳飯、海南雞飯、南瓜飯、黃姜飯、玉米飯、紅薯飯、淮山飯、雞頭果飯、山果飯、磅薯飯
  • 海南日報數字報-福山:它的顏色不僅僅是咖啡
    海南礦業股份有限公司特約  行走海南名鎮  海南日報  光明日報海南記者站
  • 海南日報數字報-尋味舌尖上的鶯歌海
    文\海南日報記者 徐慧玲  不論依山或是傍海,不同的地理環境孕育了千姿百態的飲食風味
  • 海南日報數字報-舌尖上的無國界之旅
    三亞福朋喜來登酒店行政總廚林峰,是地地道道的海南人,有17年的工作經驗,曾在喜達屋、萬豪、凱賓斯基等國際集團的品牌酒店工作,主要擅長德國巴伐利亞菜、義大利菜、東南亞菜,他的娘惹咖喱、新加坡拉薩是餐廳主要的推薦菜。  地道本土美食  嘗一次海南味道  在三亞海韻度假酒店漁人碼頭,可以吃到自助海鮮火鍋燒烤,這可是地道的疍家風味。
  • 海南日報數字報-海南雞飯道不盡的老味道
    隨著飲食文化的傳播,海南雞飯成為越來越多人喜愛的食物。在東南亞地區,海南雞飯早已成為一道名菜。  三月初的海南溫潤而富有朝氣,由亞洲旅遊組織策劃的「網紅海南之行」活動在三亞開啟。活動中,「網紅」們充分體驗了海南的特色美食:海南風味牛肉乾、瓊海脆皮花生、文昌脆皮燒雞、藥膳東山羊湯、黎家話梅五腳豬、四角豆、大黃魚、排骨、糟粕醋、瓊式八仙過海等等,每道菜餚所甄選的食材都凝聚著海南飲食文化的精髓。
  • 海南日報數字報-山村走出「明星鴨」「灣坡美味」傳播遠
    ,卻遇到了養鴨「升級」難題:「咱村裡的灣坡鴨養在溫泉邊,以自由捕食稻田、溼地地裡的小魚、 小蝦、小蟹和田螺為生,鴨皮薄肉厚,肉質緊實,口感鮮甜,我們還缺乏線上宣傳銷售經驗,要抓緊學習先進經營模式,努力做強灣坡鴨品牌,讓灣坡鴨走進大城市、大酒店餐桌。」
  • 海南日報數字報-無法割捨的海南滋味
    文\海南日報記者 劉夢曉  海南人的清晨,從一碗熱騰騰的粉湯開始。佐料豐富的粉湯,鮮、香、鹹,滋味飽滿。但若要說到味道的層次,還需再加一抹辣,才能夠真正讓味蕾得到滿足,打開一天的食慾。
  • 海南日報數字報-「識字醬」裡漾魚香
    文\海南日報記者 梁君窮  1月25日,已是農曆臘月二十,過年的味道越來越濃。
  • 十大特色美食擦亮海南樂東旅遊名片
    9月28日,在2020海南國際旅遊消費年暨海南(樂東)旅遊美食巡迴展銷會上,2020海南(樂東)旅遊美食大賽同期舉辦。此外,在眾多參賽作品中,黃流老鴨的十八種創新特色吃法在大賽中大放異彩、香飄展銷會,「黃流老鴨十八吃」的美稱由此被觀展者和眾多媒體所津津樂道。
  • 海南日報數字報-瓊州濟州 絲路姊妹
    ■ 本報特派記者 周元 杜穎 曹健  對在海南生活多年的人來說,即使是第一次來濟州
  • 海南日報數字報-一片丹心著風雲
    ,到大型紀錄片《遇見海南人》在全球90多個國家和地區播出、斬獲國內外12項大獎;從海南日報開啟《絲路話古今、尋夢萬裡行》大型跨國採訪活動,到博鰲亞洲論壇2016年年會期間所彰揚的海南精神、海南文化,讓人更加清晰看到一個開放包容、自信圖強的海南。
  • 海南日報數字報-舌尖海味 鮮潮澎湃
    文\海南日報記者 李夢瑤  幾乎是將魚蝦蟹貝從海中打撈上來的那一刻,瓊島漁家人便迫不及待地生火支鍋
  • 海南日報數字報-農貨「出圈」
    海南日報記者注意到,在今年天貓「雙11」新品牌熱賣榜中,「李子柒」農產品品牌排名躍居第三。在李子柒天貓旗艦店,一款速食螺螄粉成為爆款,月銷售量超90萬單。  「很多年輕人喜歡買李子柒牌農產品,它所代表的是綠色健康、田園鄉愁。」
  • 海南日報數字報-瓊海「歌碧歐」
    老物件呈現舊時光  近日,博鰲「海邊老房子」的工作人員又一次載著滿滿的收穫從馬來西亞、新加坡趕回來——這次他們是專程去收集當地過去使用的手工烘焙工具的,尤其是那些幾十年甚至上百年前使用過的烘焙圖案。上點年紀的海南人,或許還會記得,當年海外鄉親回鄉時,就是帶著印有這種圖案的美味點心分送給家鄉親朋的。
  • 海南日報數字報-讓清涼甜品安撫你的味蕾
    不管是傳統的甜品清補涼、炒冰,還是老鹽系列等新興消暑飲品,都為海南島上的人們及來往的過客帶來不一樣的清涼。  而到了5月,亦是大量海南水果豐收的季節。不知有多少人,是為了熱帶水果天堂海南而來,更難以想像有多少人在垂涎著,有一天能夠徜徉在各種新鮮水果之中。到海南來,這裡的清涼甜品和熱帶水果,一定能夠拴住你的胃。
  • 海南日報數字報-東方鳳梨香香甜甜,成舌尖「新寵」
    如今,人們常說的鳳梨是指在菠蘿的基礎上通過優化選育而來的品種。  在我省東方市所盛產的青蜜鳳梨,比起傳統的菠蘿品種,因口感更佳,味道更清甜,吃起來方便省時,而日漸成為人們舌尖上的「新寵」。  獨特環境 孕育市場消費「新寵」  眼下正是鳳梨採摘上市的季節。東方市各大鳳梨種植基地均迎來了豐收期,到處可見基地的工人們收摘、打包、裝運鳳梨的忙碌景象。
  • 海南日報數字報-他們的特殊年夜飯
    除夕,在萬家團圓的日子裡,海南日報記者探訪了4個堅守在崗位上的人,記錄下他們除夕夜特殊的年夜飯。  鏡頭1  急診科裡的年夜飯 為守護病患吃「冷」飯  本報海口2月7日訊 (記者馬珂)「記得回家後要吃清淡,最好喝點粥。」今天晚上7時,省人民醫院急診科副主任醫師胡志高送走了他一天中第131名患者。終於可以吃晚飯了,而此時胡志高的盒飯已經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