寬距練胸肌,能讓胸變的更大,窄距練肱三頭肌,能讓手臂變的更粗,這是關於伏地挺身的常見說法。
但對於一名新手來說,每天聽到很多的肌肉名是一件很頭疼的事。肱二頭肌、肱三頭肌還好,如果突然來一個斜方肌、菱形肌、豎脊肌,誰知道這是什麼?它們在哪,長什麼樣?
下面用2張動圖來演示,一個伏地挺身動作到底能練到多少處肌肉,它們都在身體的哪個部位。
1、肌肉類型
我們身體中的肌肉可以分為三種:平滑肌、心肌、骨骼肌。
平滑肌:存在於呼吸道、胃腸道等部位,不受大腦控制心肌:存在於心臟,也不受大腦控制骨骼肌:通過收縮使骨骼運動來完成各種動作,可以由個人意識控制收縮時間、幅度健身時說的各種肌肉都是指骨骼肌,正常情況下,一個人身上大約有650條骨骼肌。
2、伏地挺身用到的肌肉
從正面看,伏地挺身主要用到肌肉有:
胸部的胸大肌(紅色)肩部的三角肌(黃色)手臂的肱三頭肌(紫色)
從後面看,主要用到的肌肉有:
肱三頭肌(紫色)前鋸肌(藍色)
所以,完成一個伏地挺身動作,主要能練到4處肌肉,全部位於胸部、肩部、大臂。
如果手掌位置和間距變化,各個肌肉的參與程度也會相應變化。
雙手間距越寬,肱二頭肌的參與增加雙手間距越窄,肱三頭肌和三角肌前束的參與增加
另外,這些都是主要參與的肌肉,其他肌群也會有一定程度參與,比如核心收緊肯定需要腹肌發力,只不過不是主導而已。
看完這些,大家應該能明白為什麼說伏地挺身是健身的經典動作了吧。
3、伏地挺身動作標準
一個原則:雙手夾在身體兩側,不是向外打開。
END.
歷史文章推薦:
肩胛骨伏地挺身,能讓你的手臂力氣更大,練出大神才有的鯊魚線值得收藏的伏地挺身大全:你一定沒有見過這麼多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