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行迎來」倒閉潮「,曾經讓所有人都眼紅,現在沒人敢接手

2020-12-14 UK說房產

自古以來就有」一鋪養三代「的說法。意思是,買下一間商鋪,然後租出去,基本上可以保證三代人生活富裕;由此可見,買鋪面的回報率還是非常高的。所以很多人有錢後都會選擇投資商鋪,以此來保證子孫富貴綿長。

然而,天有不測風雲,曾經炙手可熱的商鋪,如今成了'高危資產」,這一行業走向了下坡路。

物以稀為貴,商鋪不等於旺鋪!

過去二十年裡,中國經濟迎來了飛速發展,房地產業走上了快車道;大型購物商場、社區底商等,各種商業地產如雨後春筍般冒了出來。

現如今,幾乎每條街上都能看到門面轉讓的字樣,即便是人流最多的步行街也是如此。原因就在於;新式商鋪越來越多,而且售價也越來越高,租金也只能跟著漲。而相反的是,商鋪越多做生意的人就越多,消費人群被極大地分散,生意越來越難做了。結果就是,空鋪愈發多了。

花費巨額資金買來的商鋪,沒人租,即意味著虧錢。

買鋪需要花費巨額資金,租金回報卻不及銀行利息

很多房東都認為,商鋪空著是因為受到了網絡平臺衝擊,電商才是「罪魁禍首」。這一點無法否認,網絡購物興起後,對於很多實體商鋪而言,就是一場災難。而且,隨著行業覆蓋面擴大,幾乎85%的實體店都逃不出被擠壓的命運。

實體店生意愈發難做,但鋪面租金還是要照付,久而久之,很多鋪面堅持不下去了,紛紛選擇轉讓。於是很多人抱怨,是房東的租金太貴了才導致經營困難,可實際上很多鋪面的年租金收益不到2%.因此現在很多商鋪都面臨著很尷尬的境地;租不出去,也賣不掉。

買商鋪的成本極其高昂,而回報率甚至不及銀行利息,這就是商鋪沒人敢接手的根本原因。

小編認為;商鋪已經」爛大街"了,此時入手商業地產,不僅不賺錢,反而會成為砸在手裡的「高危資產」。

相關焦點

  • 曾經無數人眼中的「香餑餑」,現在卻迎來「倒閉潮」?
    大街上隨處可見旺鋪轉讓的招牌,許多局外人看不懂這是什麼情況,心裡還在納悶做生意不是比打工更加賺錢,為什麼越來越少的人選擇開店,甚至商鋪還出現了「退租潮」呢?多數人都認為這種情況出現的原因是由於電商的出現,大部分的實體店主也覺得生意不景氣是由於電商出現造成的。
  • 賭場倒閉、店鋪關門、商品滯銷……西港或將迎來第二波撤離潮?
    西港賭場接連倒閉最直接的表現則是西港遍地開花的賭場接連倒閉。原本因為競爭日益激烈,開銷龐大,不少實體賭場都相繼開設網絡博彩業務,以牟取暴利。沒曾想禁令下來,主營業務被砍,依附其發展的小賭場開始慢慢在破產的邊緣遊走。
  • 餐飲業迎來拆店潮!倒閉最多是奶茶店火鍋店
    經歷了二月份的停擺,三月份迎來了「回收潮」。復工以來,預約商家一直不斷,他倆一天要看七八家店,最忙時一天拆過五家店。這些倒閉的餐館,營業面積小到十幾平方米,大到上千平方米。不少店面年前剛裝修好,結果疫情來了,一天沒營業就打包賣掉。
  • 又一行業迎來「倒閉潮」!電商的鐵蹄之下,有太多「亡魂」
    又一行業迎來"倒閉潮"!電商的鐵蹄之下,有太多"亡魂"也許很多人都曾想到,電商的崛起會對實體企業有一定的影響,但是大部分人未曾料到的是,在電商的衝擊之下,大量的實體企業已經完全沒有了生存空間。以前人聲鼎沸的商圈,現在都很少有喧鬧,許多實體店打出"跳樓價"的招牌依舊無人問津,許多商家不得不關門歇業。對於很多實體企業的商家來說,馬雲儼然成為了"罪人",當然這個"鍋"馬雲確實背的比較冤。
  • 超35000家企業倒閉,日本步入美國後塵,迎來「破產潮」
    眾所周知,今年世界上很多國家的經濟都陷入了危機,本來以為美國可能是今年受災最嚴重的國家,畢竟今年美國的病情一直在世界第一的「寶座」上沒有下來,但是讓人沒有想到的是日本也步入了美國的後塵,迎來了倒閉潮,已經有超35000家企業倒閉。
  • 年後迎來返工潮,廣東多個工廠卻因招不到人而倒閉,真相很現實
    今天是正月初八,很多公司和工廠都已經開始上班了,「返鄉潮」才過去一個星期,現在又迎來了「返工潮」。現在正是求職招聘旺季,有些工廠把「高薪」「高福利」的廣告打出來了,卻招不到一個工人,用工荒持續升溫,甚至出現了工廠因為招不到人無法經營而倒閉了。這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工廠找不到人呢?
  • "倒閉潮"傳言再起 材料漲人工漲上下遊齊叫苦
    針對近期珠三角企業「倒閉潮」傳言,7月以來從國家工信部到廣東省相關部門紛紛表態:未見中小企業扎堆倒閉,但當前中小企業確實較為困難。  官方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廣東私營企業戶數增長,然而一大批中小企業仍感覺生存困難,一些微型企業則倒閉。  中小企業的困難主要在哪裡?
  • 以前東莞那麼發達,但現在都是倒閉潮,在東莞打工的人去哪裡了?
    2008年金融危機後,小企業倒閉潮使得東莞用工需求大大減少1978年中國開始實行改革開放,東莞憑藉著靠近香港的地緣優勢,開始積極發展外貿業務,利用低人力成本優勢發展對外加工業,在短短十幾年內創造了驚人的經濟增長。
  • 太原這個商場可能倒閉,曾經是受人歡迎的地方,現在風頭被搶
    現在的商場,因為生活的變化,變得非常的多樣性。所以,商場變得非常的多樣化,現在的商場,賣衣服、賣飾品、還有很多的小吃還有電影院。現在的商場的綜合性非常的強。而且,現在也經常能看到人們下班或者說是放假和自己的小姐妹一起逛街的場景。而且,現在很多地方的商場變得非常的時尚。現在,每個城市也都有自己的代表性商城,就比如說是成都的太古裡。
  • 中國百貨店迎來倒閉潮 有多少實體商業能撐過2016?
    現在在上海開個最小的公司,租最小的市區辦公室,人工,房租,辦工設備,稅費,樣樣都貴,起步每年40萬。十人公司每年要100萬。這是最低標準,員工還十分不滿意待遇。普通人有啥生意,能夠在養活這麼多人的情況下,還能夠賺錢?第三種死法:林林總總的成本節節攀升對於製造業而言,主要的生產要素都在漲價。
  • 又一行迎來「閉店潮」?這次是這個「鐵飯碗」!半年關店超1300家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國迎來了「網際網路時代」,在「網際網路時代」下,國人的生活明顯變得多姿多彩了。最明顯的一點,就是無論從購物、支付、又或者是通行等生活各方面,我們都能僅靠著一部手機輕鬆完成。得益於「網際網路時代」,國人打破了傳統的消費模式,過上了更加便利快捷的生活。但是,有得就有失。
  • 疫情+脫歐雙重衝擊,英國小企業或現倒閉潮
    英國小企業聯合會日前的報告預計,由於疫情和脫歐的雙重衝擊,英國有可能在今年出現小企業的倒閉潮。路透社 張穎博:倫敦西南部著名的富饒區域裡士滿的商業街幾乎所有的店鋪都因為疫情封鎖而暫停營業,同時轉讓和空置的店鋪越來越多。比如這裡曾經屬於一家知名大型連鎖百貨老店,去年在全英境內大規模關店時,主流媒體爭相報導。
  • 最讓人眼紅的演員,努力15年沒當上視帝,只好回家繼承百億家產!
    最讓人眼紅的演員,努力15年沒當上影帝,只好回家繼承百億家產!娛樂圈是一個魚龍混雜的地方,是很多人夢想的天堂。他們中的不少人都是富二代或星二代,進入娛樂圈不僅僅是為了賺錢,有的人只是為了追求那種眾星捧月的感覺,還有的人是為了向自己的父母證明自己的能力。小編下面給大家介紹的這位就是這樣的這個人,他在娛樂圈努力15年都沒當上影帝,只好回家繼承百億家產,是最讓人眼紅的演員。這個人就是林峰,出生於豪門的他,從小就備受家裡人寵愛非常的低調。
  • 2020年倒閉潮來襲,美國數百萬人失業,國內這2個行業容易丟飯碗
    2020年倒閉潮來襲,美國數百萬人失業,國內這2個行業容易丟飯碗推薦語:2020年受疫情全球蔓延影響,衝擊全球經濟。今年1-2月全國就已經有24.7萬家企業倒閉,而且這還是沒統計3月企業倒閉的數據,因此還有很多行業可能會有很大部分從業者消失。儘管目前大面積失業潮還未出現,整體防控趨勢也是向好發展,但業內人士分析認為,真實情況可能比這還要糟糕!
  • 大陸遊客1天不到300人 臺東旅遊業者:或現倒閉潮
    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臺東景氣進入「寒冬」,據當地業者估計,到臺東的大陸遊客1天不到300人,讓旅遊餐飲相關業者的的生意一落千丈,業者沉痛表示,如果情形持續惡化下去,未來將出現旅遊及餐飲相關行業的「倒閉潮」。
  • 袁世凱的投資眼光,當時沒幾個人理解,現在卻讓中國獲利外國眼紅
    袁世凱的投資眼光,當時沒幾個人理解,現在卻讓中國獲利外國眼紅本文由【兩壺酒的歷史課】獨家原創,作品未經作者本人允許,禁止抄襲轉發,侵權必究。本文圖片來源自網絡,如果有侵權,請聯繫小編刪除。當時列強是想佔領西藏的,當時袁世凱明確的宣布西北西南地區是中國沒整,其他國家無權幹涉,當時我國的將於沒有發生太大的變故。當時袁世凱還是有長久的投資眼光的,他的投資在當時沒有幾個人能理解,但是現在卻讓中國獲利,讓外國眼紅。那就是歐洲的斯瓦爾巴群島,這個地方非常的寒冷,當時許多人不明白,現在看來是一筆很大的投資。
  • 曾經為了一個人放棄了所有人,現在卻只有自己一個人
    失去一個人最讓你痛苦的,不是剛剛失去時那種洶湧的難受,而是在你以為時間已經治癒一切時,卻隔三差五,猝不及防地想到這個人,揮之不去,去了又來。我能飲下烈酒,也能熬過沒有你的深秋,希望你一生沒有軟肋,不像我,別人一提到你,我就輸了。
  • 又一行業陷入「倒閉潮」?半年倒閉6487家,不少人卻「拍手叫好」
    文:十二提到「網吧」這個詞,估計80後和90後都有很深的感情。自2010年以來,網吧的身影遍布全國。那時候,幾乎所有的網吧都可以說是「人滿為患」。曾經炙手可熱的網吧已經成為年輕人喜愛的地方,也成為老闆們致富的手段。
  • 疫情下菸酒店或迎倒閉潮?酒類連鎖面臨加速發展拐點
    來源:酒業家菸酒店或迎「倒閉潮」?酒類連鎖面臨加速發展拐點丨疫情影響酒業系列報導文丨酒業家團隊「倒閉」或將成為今年全國零售市場的普遍現象,酒類零售也難獨善其身。這樣看來,菸酒店的「倒閉潮」似乎已不可避免。或許,還有一線生機。和合共識組織賦能諮詢機構創始人張曉麗認為,是否迎來「倒閉潮」要根據疫情的情況而定。「如果3月份能夠復工,將不會出現大面積倒閉的情況,如果到了二季度才能開始營業,可能會導致集中倒閉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