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來就有」一鋪養三代「的說法。意思是,買下一間商鋪,然後租出去,基本上可以保證三代人生活富裕;由此可見,買鋪面的回報率還是非常高的。所以很多人有錢後都會選擇投資商鋪,以此來保證子孫富貴綿長。
然而,天有不測風雲,曾經炙手可熱的商鋪,如今成了'高危資產」,這一行業走向了下坡路。
物以稀為貴,商鋪不等於旺鋪!
過去二十年裡,中國經濟迎來了飛速發展,房地產業走上了快車道;大型購物商場、社區底商等,各種商業地產如雨後春筍般冒了出來。
現如今,幾乎每條街上都能看到門面轉讓的字樣,即便是人流最多的步行街也是如此。原因就在於;新式商鋪越來越多,而且售價也越來越高,租金也只能跟著漲。而相反的是,商鋪越多做生意的人就越多,消費人群被極大地分散,生意越來越難做了。結果就是,空鋪愈發多了。
花費巨額資金買來的商鋪,沒人租,即意味著虧錢。
買鋪需要花費巨額資金,租金回報卻不及銀行利息
很多房東都認為,商鋪空著是因為受到了網絡平臺衝擊,電商才是「罪魁禍首」。這一點無法否認,網絡購物興起後,對於很多實體商鋪而言,就是一場災難。而且,隨著行業覆蓋面擴大,幾乎85%的實體店都逃不出被擠壓的命運。
實體店生意愈發難做,但鋪面租金還是要照付,久而久之,很多鋪面堅持不下去了,紛紛選擇轉讓。於是很多人抱怨,是房東的租金太貴了才導致經營困難,可實際上很多鋪面的年租金收益不到2%.因此現在很多商鋪都面臨著很尷尬的境地;租不出去,也賣不掉。
買商鋪的成本極其高昂,而回報率甚至不及銀行利息,這就是商鋪沒人敢接手的根本原因。
小編認為;商鋪已經」爛大街"了,此時入手商業地產,不僅不賺錢,反而會成為砸在手裡的「高危資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