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鄭,有對小夫妻開了個烤麵筋店,火得是「一塌糊塗」。據傳他們做的烤麵筋非常好吃,一些鄭州、新密、長葛等地方的「吃貨」紛紛慕名而來,面對「神龍見首不見尾」的長隊,很多市民還是鐵了心要等下去。
這家小店在新鄭市炎黃廣場東南角,該店僅僅三四平方米,門頭上除了「劉記烤麵筋」幾個字外,「一直被模仿,從未被超越」兩行小字,更顯店主的自信。「這不是吹噓,幹烤麵筋這行都快7年了,我對自己的技術還是挺自信的。」 郭彥立說。
郭彥立是駐馬店人,他說,由於上學時成績不太好,初中畢業後就外出打工了。「2008年去深圳打工,剛開始去培訓學校學理髮,回到家鄉就在理髮店當學徒,工資每月只有五六百塊,生活都顧不住,工作了大概8個月就不幹了,跟著親戚學烤麵筋……」
郭彥立知道一定要學到一門好技術,打工的艱辛也讓他一直有自己創業的念頭。隨後,看到親戚烤麵筋很賺錢就跟著親戚打工,不到兩個月時間,頭腦聰明的郭彥立就把烤麵筋的技術全都學到了手。「當時自己也沒啥錢,況且烤麵筋這個項目投入也不多,2009年和妻子李冰結婚後就決定要自己創業」,郭彥立說。
那年,學到技術的郭彥立先後到許昌、長葛、新鄭進行市場調查,隨後他發現,當時新鄭只有一家做烤麵筋的生意,於是當機立斷來新鄭做小生意。2009年10月,一個打著劉記烤麵筋字樣的小攤在新鄭市人民路和文化路交叉口立了起來,也開啟了夫妻二人的事業。
起步時,夫妻倆吃了不少苦頭,當時烤麵筋用炭,夏天太熱、冬天太冷。後來,郭彥立不斷嘗試改進烤麵筋製作工藝,徵求顧客的意見。功夫不負有心人,劉記烤麵筋店很快在周邊有了一定的知名度,營業額也比成立之初有了很大提升。
郭彥立說起如何做麵筋,他津津樂道。原來別看這麵筋簡單,技巧卻非常重要。烤的時候要刷孜然、鹽、酥油,隨著火候的變化,還要再刷上精心熬製的麵筋醬、紅油辣子等。麵筋好不好吃關鍵在蘸料,郭彥立的制勝法寶就是面、辣椒、醬,至於具體的配料,郭彥立三緘其口,只撂出一句話:保證沒有違禁品。
現在,小兩口的事業越來越紅火,月收入兩萬不是問題,夫妻倆還準備擴大經營,在新鄭再開個連鎖店,同時也讓自己的產品再有所增加。夫妻倆也堅信,通過不斷努力,自己的事業會更加成功,家人也會更加幸福。
本文來自生意經,創業家系授權發布,略經編輯修改,版權歸作者所有,內容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