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上個世紀90年代我國實行市場經濟,20多年來,除了人們的收入得到大幅度的提升,物價的上升勢頭,也是非常強勁。尤其房地產市場,以前十萬可以買豪宅,現在不一定能買到一張洗漱臺。
餐飲行業,也因為房地產市場房價的水漲船高,經營日益困難。我的好幾個做餐飲的朋友,都因為高昂的房租,放緩了擴張的步伐。新開的幾個門店,都因為收入不夠交房租而關門。經營策略也從以前的跑馬圈地,轉型到現在的精耕細作,做精產品。
去過夜市的朋友肯定都看到過,那些賣小吃的攤位,大的不過十幾平米,小的只有四五平米的兩個工作檯。為什麼現在夜市小吃攤這麼火,一到晚上小吃攤成群結隊排幾百米呢?就是因為這類的流動攤位,不用交房租。
記得小時候下館子,就是去那些餐館吃飯,一個店基本上都是兩扇大門臉。而現在去外面吃飯,兩三米的狹長門面佔到一多半。餐飲做什麼最賺錢?餐飲做房東最賺錢!
你生意不好,我做房東的可不管,別人都交房租,憑啥你不交?
你生意好?那我可得漲漲房租你多給我點,憑啥?就憑這房子是我的,你不租,自有人來租。你想啊,人氣就是財氣,你在這個地方開店,好不容易做出點口碑聚了點人氣,換地方?損失可不止一點點。怎麼辦?只能忍氣吞聲交咯。
所以啊,我們的很多餐飲店,其實賺得都差不多,房東這個東西,總能想辦法讓這些商家的利潤,維持在一個他滿意的平衡點。
那麼餐飲店應該怎麼突圍呢?那就是做小門面做好口碑,做大客戶群做長利潤線。那好,今天我就給大家分享一個街邊十平米小店賣鍋盔,年賺60萬的案例。
【1】背景
這家街邊小店,是開在一個小縣城紅軍廣場旁的小吃街裡。處在東西向和南北向的兩條道路的交界,往東有一個中學和醫院,往西有一個小學,區教委、公安局等行政單位,也在西邊不遠,位置可以說還是很不錯的。
其實一開始啊,這個老闆夫妻兩口子是流動攤,我最開始去吃鍋盔的時候,偶爾還碰到他們被城管攆,害得我白跑一段路沒吃到。後來存了錢,才租了一個門面。我記得最開始他們是租了差不多三十平米的店面,裡面還放了餐桌,請了阿姨幫忙洗碗打掃衛生。
其實,在他一開始租門面經營的時候,也遇到了很大困難。因為最開始自己流動攤,每天只賣兩個小時,沒房祖,賺的錢除去成本,基本能剩下七八層。
現在一下租個30平,還買了餐桌,請了員工幫忙,開支不止翻一番,而且現在是開一整天,每時每刻都有開支,原本已經習慣時時刻刻有生意,現在總有幾個小時沒啥人來買,心裡也慌。最後,我也是受人所託,給他出了幾個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