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江西網訊 鄒倩嵐報導:為了認真落實上級部署,改善農村生態環境,為居民守護「青山綠水」。截止5月26日,新餘馬洪辦養殖場總數371家,完成總進度70%。其中:禁養區共296家,已關停260家(含已拆除23家),關停比例87.8%;可限養區共75家,已關停24家,關停比例32%。清理完建築垃圾並達到復耕種條件的18家。
「豬舍裡的豬糞還容易滋生蚊子傳播疾病,對自己和家人生活都造成了困擾。」馬洪辦橋上村委村民施啟華指著原先是豬場的地方說道,以往走到豬場附近,只能捂著鼻子通過,未經處理的生豬糞便嚴重影響養豬場周圍水和空氣品質。
拆後養殖戶怎麼辦
高新區管委會對被拆豬場場主給予了一定的再就業引導資金,積極鼓勵和引導場主根據自身條件另謀發家致富出路,以讓村民生活平穩過度,也讓養殖戶感受到黨和政府的關懷和關心。5月8日,經過高新區徵地拆遷辦和馬洪辦「保家行動」工作人員3天的努力,丈量核實禁養區有拆除申請的豬廠201家,核實面積91949.43平方米,再就業引導資金分二次支付,清除了建築垃圾後付清,確保了進度與質量並重的原則,也保證資金用在刀刃上。
聽聽養殖戶怎麼說
「平時氣味是挺大的,對附近居民的生活環境造成了一定影響,儘管對豬場也挺有感情,但是拆小家為大家,為了大家的生活環境,我們全力支持拆遷。」胡九根是其中一家養豬場場主,拆遷前,他提前將198頭豬賣了出去。在堆李村還有一家養豬場的場主叫付衛幫,也非常支持這次拆遷行動,豬場拆遷後他學習了養竹鼠的技術,目前已成功轉型開始養竹鼠。
今後,馬洪辦還將加大對轄區內生豬養殖場的監管力度,對在禁養區、限養區內的養殖場進行逐步關停、拆除。並建立責任追究制,今後如發現有復養、新增的養豬場,將嚴肅追究相關責任單位和責任人的責任,發現一起,曝光一起,嚴厲依法打擊一起。還將加強跟蹤,進行豬場拆除後的淨化改造和復墾工作,消除養殖場環境汙染源,打造青山綠水的村居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