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建成538個三退三進畜禽標準化養殖場

2020-12-07 大慶市政府網

    「縣裡的技術人員24小時在我們牧場,我們晚上啥時候睡覺,他們就啥時候睡覺,幫著配飼料、餵牛……現在我這兒每頭牛一年的牛奶產量能增加一噸半到兩噸,蛋白等各項指標也上來了,奶價提高了不少。」近日,杜爾伯特縣金福源牧業公司經理呂文告訴記者。據介紹,年初以來,該縣畜牧獸醫局選派技術幹部深入12個典型牧場,指導奶牛標準化飼喂,讓這些牧場奶牛平均單產從6噸半提升到8噸以上。

    畜牧業設施薄弱、良種化低、技術落後的生產水平,分散飼養、畜禽混養的飼養方式,監管乏力、監測滯後、溯源無據的管理狀況,人畜混居、糞便隨棄、汙染嚴重的養殖環境……嚴重影響了我市畜牧業的發展。為解決好畜牧業自身安全、產品原料安全、公共衛生安全等嚴重製約全市畜牧業發展的瓶頸問題,在近四年的時間裡,我市大力實施以奶牛為主的畜禽「三退三進」標準化規模養殖項目,以項目建設為載體,統籌畜牧業發展布局和要素配置,不斷創新畜牧業生產經營和建設管理模式,全面提高畜牧業抗風險能力和綜合效益。

    截至目前,全市共建設538個「三退三進」畜禽標準化規模養殖場,其中奶牛牧場222個,有效推動了我市畜禽規模化養殖進程。據統計,實施「三進三退」為我市養殖戶人均增收近500元。

    財政「出錢兒」,「以獎代投」等方式支持養殖戶。按照市委、市政府統一要求,全市各級政府上下一致形成共識,每年都將「三退三進」項目建設作為畜牧業標準化規模化生產的重中之重強力推進,在市財政新建牛舍每平方米以獎代投100元,擴改建牛舍每平方米以獎代投40元的基礎上,分別出臺相應政策,對基礎設施建設、畜牧機械購置、青貯飼料種植及場區三通一平等方面給予補貼,部分縣區還在國外引進良種上給予一定信貸支持和資金補貼。

    新型主體「投錢兒」,解決融資難。在廣泛宣傳和政策吸引下,各類非畜資本紛紛投資建設畜禽「三退三進」養殖場,形成了新型建設主體和經營主體。幾年來「三退三進」建設的222個奶牛養殖場中有68個是奶站等畜牧關聯產業業主投資建設,有95個是其他非畜社會工商資本業主投資建設。新型主體的不斷增多,不僅解決了建設融資難的問題,而且實現了機制一步到位。

    硬體設施「夠硬」,建設標準顯著提升。在日益成熟的投資主體支撐下,畜禽「三退三進」養殖場均推行機械化裝備、規範化飼養、標準化生產,養殖場建設標準、規模、水平有了極大提高。幾年來建設的「三退三進」養殖場有10家被評為國家級示範場、8家被評為省級示範場。

    軟體技術「不軟」,養殖水平大幅提高。幾年來,我市建設的奶牛養殖場均全面使用TMR全混合日糧飼喂,使奶牛成母牛單產水平平均提高500公斤。生豬、肉雞養殖場也採用了標準機械化設施,全面縮短了生豬和肉雞的出欄時間,顯著提高了畜禽的生產性能。

    養殖戶「賺錢兒」,鼓了腰包兒。在正常的市場行情下,「三退三進」養殖場的奶牛、肉牛和生豬每頭每年分別可實現經濟效益5600元、1100元和260元,高於散養戶3200元、650元和110元,規模飼養的效益優勢不斷提升。

責任編輯:萬欣欣

相關焦點

  • 北京確定養殖業「三退三進」原則
    東方網1月18日消息:作為京郊農業重要支柱的養殖業,從今年開始將進行根本性調整,全面實施「三退三進」方針,促進畜牧業與環境保護協調發展。據新華社報導,北京市農委書記趙鳳山介紹說,「三退」首先是指養殖業除特色養殖外,原則上不再在近郊區域發展,以保護城市生態環境;其次是指為從根本上改善農民的生活居住環境,提高防疫水平,實行科學養殖、規模養殖和有利於確立農民家庭主導產業,今後一律不再鼓勵農民在庭院或房前屋後從事養殖業;另外,養殖業要從散養的落後形式中退出來。
  • 「三進三退」助大慶畜牧業接軌國際
    記者從市畜牧局了解到,去年我市新建、改擴建養殖場(小區)140個,總建築面積達82萬平方米,有115萬畜禽從庭院搬進了養殖場(小區)。   畜禽進牧場、進養殖小區,改善了農村的生態環境,助推我市的小城鎮建設。  進退之間腰包鼓出500元  近年來,我市開始了「三進三退」工程。
  • 夏立華:推進畜牧養殖"三進三退" 實現工廠化標準化現代化
    市長夏立華在昨日召開的全市畜牧養殖「三進三退」、現代農業示範區和棚室生產專題推進會上強調,按照市委、市政府既定部署,立足畜牧產業自身健康發展和壯大農牧產品深加工產業,紮實推進畜牧養殖「 進入大戶退出散養、進入牧場退出庭院、進入小區退出村屯」,實現工廠化、標準化、現代化發展。
  • 農業部公布2016年畜禽養殖標準化示範場名單
    農業部辦公廳關於公布2016年畜禽養殖標準化示範場名單的通知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計劃單列市畜牧獸醫(農牧、農業)局(廳、委、辦),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畜牧獸醫局,黑龍江省農墾總局:  按照《2016年畜禽養殖標準化示範創建活動工作方案》要求,各地高度重視,積極動員,加強培訓,認真驗收,按程序組織報送了畜禽養殖標準化示範場名單。
  • 畜禽行情起伏催生養殖場出租轉讓潮
    本報訊 (記者魏新美)「轉讓養殖場,有意者電話聯繫。」近來,在各大畜禽類行業專業網站或論壇上,類似的信息不時出現,甚至同一家論壇一天能出現兩三個。  「幹這行實在是太累了!」
  • 四川省梓潼縣天寶村:修建標準化養殖場 實現脫貧致富
    多年前,梓潼縣天寶村是個窮村。這裡是丘陵地貌,山高路陡,水源稀缺。在乾旱時節,澆地的水要麼得到很遠的地方去挑,要麼靠天下點雨,一年到頭收成很少。那時候全村170戶550多人,只能勉強填飽肚子。我們村有17戶因病致貧的貧困戶,脫貧不易。村裡沒產業,村集體沒收入。如果靠發展產業來脫貧,村裡一窮二白,難以承擔經營風險。那幾年,想起這些問題我就頭疼。
  • 婁底5家養殖企業入選2019年省級畜禽養殖標準化示範場擬定名單
    近日,湖南省農業農村廳發布 湖南省農業農村廳辦公室關於2019年省級畜禽養殖標準化示範場名單的公示 婁底5家養殖企業入選2019年省級畜禽養殖標準化示範場擬定名單
  • 以「三進三退」抓好長江大保護
    ◆陳金虎  近年來,江蘇省江陰市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長江經濟帶「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的重要思想,按照黨中央、江蘇省和無錫市關於開展長江大保護的部署要求,以「三進三退」的實踐,走在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前列,貢獻了共抓長江大保護的「江陰力量」。  聚力產業轉型,高端進、低端退。在「無效供給、低端產能」上堅定做減法,積極騰退化解舊動能。
  • 「三退三進」 海寧力促低小散、全域土地「兩整治」
    去年海寧在全省率先實施「三退三進」,已在「低小散」整治領域創新打開了一條破立結合、破舊立新的高質量通道。  「三退三進」,具體指園區外企業「退散進集」、鎮區範圍內企業「退二進三」、園區內企業「退低進高」。
  • 破立結合破舊立新 海寧「三退三進」著力整治「低小散」
    去年海寧在全省率先實施「三退三進」,已在「低小散」整治領域創新打開了一條破立結合、破舊立新的高質量通道。圖為長安鎮天明村「低小散」整治作戰圖「三退三進」,具體指園區外企業「退散進集」、鎮區範圍內企業「退二進三」、園區內企業「退低進高」。
  • 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案例丨江蘇省江陰市「三進三退」護長江促生態
    本期介紹「江蘇省江陰市『三進三退』護長江促生態」情況,敬請關注。江蘇省江陰市「三進三退」護長江促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案例一案例背景江蘇省江陰市擁有35公裡的長江深水岸線、13條入江河道,是聯結長江水系和太湖流域的重要通道,對常州、無錫等蘇南地區的生態安全和用水安全具有重要意義。
  • 我省引導農戶實施「三進三退」
    本報訊(記者劉紅濤)1月4日,記者從省畜牧局獲悉,該局近日就做好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涉牧工作下發通知,提出各地要引導農戶實施「三進三退」,做好畜禽汙染防治,發展綠色養殖業。    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生態環境,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必然要求。
  • 昆明晉寧區將關閉搬遷52家規模養殖場
    農業農村部門不斷做好禁養區域禁止畜禽養殖和扶持畜牧業實現圈養、規模化養殖的指導工作,引導、鼓勵、扶持全市畜牧產業向規模化、標準化、集約化發展,並指導各縣(市)區修編畜牧業發展規劃,保持全市畜牧業持續健康發展,保障畜牧產品市場供應,維護社會穩定。 如何資源化利用養殖場廢棄物?
  • 農業部公布2017年畜禽養殖標準化示範場 574家企業上榜!
    農業部辦公廳關於公布2017年畜禽養殖標準化示範場名單的通知rkn中國飼料行業信息網-立足飼料,服務畜牧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計劃單列市畜牧(農牧、農業)局(廳、委、辦),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畜牧獸醫局,黑龍江省農墾總局:rkn中國飼料行業信息網-立足飼料,服務畜牧  按照《
  • 養殖場無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不一定是違建,強拆致畜禽死亡要賠償
    養殖場說拆就拆,強制拆除所導致的畜禽死亡、建築設施被毀等,讓被徵收人損失嚴重,補償談不攏,「違建」顯神通。現如今拆遷工作中,要是沒有違建的身影,是不是工作就進行不下去了,這樣的違法行為讓人氣憤。
  • 福建首個國家級農業社會化服務標準化試點項目啟動
    福清市農村綜合改革標準化試點啟動大會在福州召開 12月11日,我省首個國家級農業社會化服務標準化試點項目——福建省福清市農村綜合改革標準化試點啟動大會在福州召開。
  • 河南引導農戶實施「三進三退」 發展綠色養殖
    新華社鄭州1月5日電(記者 史林靜)記者從河南省畜牧局獲悉,該局近日就做好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涉牧工作下發通知,提出各地要引導農戶實施「三進三退」,做好畜禽汙染防治,發展綠色養殖業。實施「三進三退」,即退出散養、退出庭院、退出村莊,進入規模場、進入合作社、進入市場循環,發展綠色養殖業,實現清潔生產。
  • 《國家畜禽遺傳資源品種名錄》已發布 四川列入畜禽品種名錄的有...
    封面新聞記者 田之路7月31日,封面新聞記者從四川省農業農村廳獲悉,《國家畜禽遺傳資源品種目錄》收錄畜禽品種897個,其中傳統畜禽品種有848個,特種畜禽品種49個。傳統畜禽品種中,地方品種532個,培育品種和配套系213個,引進品種(配套系)103個。四川是全國畜禽遺傳資源大省,截至目前,列入名錄的傳統地方畜禽品種52個,佔全國的9.77%;培育的傳統畜禽品種及配套系12個,佔全國的5.63%;引進傳統畜禽品種及配套系41個。
  • 我市農業生產「快馬加鞭」 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夯實「三農」支撐
    做好「三穩三增」  3月5日,江門市2020年春耕生產現場會在臺山市海宴鎮南豐村舉行。「去年我們新增3億元投資改擴建兩個養殖場,建成後年產商品豬約30萬頭。接下來,我們將加快推動地方生豬產業規模化、集約化發展,保護生豬基礎產能。」該公司總經理黃祖康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