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亭街、富國街、福順路……昔日寸土寸金的市中心沿街門面,你還好...

2020-12-15 澎湃新聞

近日,有一段視頻在朋友圈瘋傳,內容是市中心文亭街、富國街和福順路的餐飲行業出現一波「轉讓潮」。事實果真如此?徐報融媒記者深入上述地區走訪,發現有十多家店鋪轉讓,並非全是餐飲企業,而且不少店鋪節前就已掛出轉讓啟事。對於轉讓原因,多位當事人稱「租金太貴」。

三條街有十多家店鋪要轉讓

3月5日午飯時間,多路記者分頭來到市中心的文亭街、富國街和福順路。這三條街雲集很多餐飲小店,還有適合工薪階層的各類小吃、快餐,記者看到,有部分門店未營業,還有十餘家貼著「轉讓」「轉租」字樣。

正常營業的店面,門口大都貼了「本店已消毒,不堂食,請自覺間隔兩米排隊」等字樣,個別店門口站著幾位排隊的市民。有經營者表示,目前只做外賣。

經實地了解,文亭街、富國街和福順路只有十餘家門面要轉讓,並非全是餐飲店,還有理髮、足療等店面。

原因:租金太貴,市一院搬遷

「和疫情關係不大,最主要是租金太貴。」一位準備轉讓店鋪的業主告訴記者。

記者又聯繫上幾位轉讓者,最小的一家不到20平方米,月租金4000元;較大的一家有200多平方米,年租金50萬元以上。有的店鋪不僅收取租金,轉讓時還要向新承租人收取金額不等的轉讓費,依據店鋪面積和位置從4萬元到10萬元不等。

富國街一位包子鋪老闆告訴記者,他在這裡幹了4年,生意一直很好,顧客主要是附近的上班族。他準備轉讓包子鋪,將收取10萬元轉讓費。「店鋪還有3年承租期,月租金是1萬元。租金高,但是客源也穩定。我想回老家照顧孩子,才不得不轉讓。我掛出轉讓後,每天電話多得接不過來。」老闆說。

不過,也有店鋪經營者表示,市一院搬遷對附近的店鋪衝擊很大,生意明顯下降,有危機感的店主就主動選擇轉讓。

一家知名美發連鎖店也掛出轉讓。附近的店主稱,這家美髮店年前就掛出轉讓了。

「這家美髮店消費高,平常洗剪吹五六十元以上,燙頭幾百上千元很正常。房租每年要七八十萬元,理髮師的工資也是一筆很大開銷。」一位知情者透露,租金過高,經營成本大,是導致店面轉讓困難的主要原因。

△門面轉讓主要原因是租金高

四星級酒店賣起盒飯

雖然部分店面轉讓和疫情沒有太大關係,但疫情對餐飲行業的影響之大是不言而喻的。因此,有的星級酒店甚至做起盒飯生意。比如,四星級的卡迪亞國際大酒店就推出低價親民盒飯套餐和外賣零點。

市民熟悉的七佰歲羊湯館,過去天天爆滿。現在轉變了經營模式,顧客要提前一天網上預訂,店小二跑腿送貨,菜品也以燒羊腿、燒羊肉、羊棒骨等便於顧客加熱的半成品為主。

各種涼拌素菜10元/斤、滷牛肉78元/斤、豬頭肉33元/斤、豬蹄30元/斤、河蝦55元/斤、燒雞28元/只、鹽水老鵝38元/斤、鵝翅10元/個、牛臉肉38元/斤......這是西塘漁村的外賣價格表,與以往沒有區別。

2月14日,西塘漁村復工。「不是為了盈利,是為了給復工企業和附近的老百姓提供便利。」總經理唐勁說。

西塘漁村推出了盒飯、熟食、包子、蓋澆飯、燒菜、炒菜等眾多品種,顧客微信或電話訂餐,店家給送到指定地點。

大中型餐飲外賣生意不理想

「我們一個店一天通過電商平臺外賣銷售只有約1000元!」大張烙饃村董事長張宗峰坦言,疫情發生後,烙饃村也開始嘗試電商外賣,但效果不好,且外賣主要是羊肉串。

張宗峰介紹,疫情發生後,服務員沒有上班,但每人每月1500元的工資都照發,僅此一項,一個月就是七八十萬。

張宗峰認為,徐州餐飲企業可能會重新洗牌,有些大中型餐飲可能無法承受員工工資和房租壓力,退出餐飲市場。小餐飲單品價較低,做外賣有優勢。比如,烙饃村鐵鍋老公雞一隻128元,成本就要70元。而小餐飲雞肉類菜品價格便宜。

走訪中,多數大中型餐飲經營者表示,雖然嘗試轉型線上,但銷售額不及以前的零頭。

外賣+社區團購,成小餐飲自救妙招

記者實地探訪發現,在小餐飲實體店排隊的市民並不多。在不允許堂食的情況下,除了外賣,主動聯繫社區團購,成為不少小型餐飲自救的妙招。

泉山區泰山街道辦事處康居小區的業主團購群,每天晚上7點就開始團購接龍。參與團購的商家,除了徐州傳統的小吃米線、涼皮、蛙魚外,還有滷菜、水產品、肉類、雞蛋、水果等等。近期,「陳一道辣椒炒肉」「俏廚娘」等社會餐飲也開始面向社區開展團購。

據一位徐州老味米線的經營者介紹,春節過後,他們就出來聯繫各大社區進行團購,每天把預訂的米線送到小區大門口。這樣,既方便市民生活,也解了經營之困。據介紹,每天這種社區團購的量,平均500份左右,銷量遠遠超過外賣。

模範米線創始人劉月紅表示,她推出的真空包裝米線,因能保證和堂食一樣的口感,反而持續創下新的銷售紀錄。

△小餐飲店也掛出轉讓啟事

烹飪協會:疫情下經營思路還要打開

目前,小餐飲都在積極復工做外賣。由於備貨少,主要壓力應該是在房租方面。

市區一些大型商場對餐飲業採取了房租減免政策。但大家的經營思路還是要打開。如南京一家大型連鎖餐飲,就推出了特色包子外賣,各種口味,銷售非常火爆,挽回不少損失。徐州大中型餐飲企業也可以嘗試下。「目前大多數市民選擇自己做菜,炒菜一人會就行,但會包包子的家庭還是少數。」

市烹飪協會的尹建奎認為,疫情結束後餐飲業一定會迎來爆發期。「堅持住,就是勝利。」

徐報融媒記者 朱友欽 王瑜珩 王漱玉

編輯 子玉 校對 卜倩

責編 楊波 總監 李峰

徐州資訊全覆蓋盡在快哉APP

3月9日起,徐州市民乘公交須憑「彭城碼」!這種情況將無法乘車

歷史首次!3萬名高三學生網上高考「模擬考」

日產上億隻,為什麼口罩還是不好買?原來……

堅持就是勝利

原標題:《文亭街、富國街、福順路……昔日寸土寸金的市中心沿街門面,你還好嗎?》

相關焦點

  • 成都天府一街-天府五街,都是什麼擔當?
    天府一街,顏值和門面擔當,從桂溪公園、錦城湖再到鐵像寺水街,哪一個不是可圈可點,在這條路上還有很多不錯的學校,比如蒙小、霍森斯幼兒園及小學,還有七中的高新小區,這些都是妥妥的高大上
  • 那些在上海吃過的美食街,現在還好嗎?
    魔都的美食街總是年復一年的更替,人們記憶中的美食都去哪了,那些整改過的老牌美食街,現在還好嗎?入夜這裡熱鬧非凡,居民卻戲稱氛圍像「歌舞伎町」,有些髒有些亂,門面擁擠,還有違建。
  • 「財神爺」沿街送「福」掙錢
    1月20日,一名男子就把自己打扮成「財神爺」,沿街送「福」掙點小錢。  1月20日下午,記者在市區贛東大道精品街發現一「財神爺」:身穿繡有祥雲圖案的長袍,頭戴一頂黑色官帽,手上拿著一疊紅色福字貼畫。這一形象,引得行人紛紛駐足觀看。但是,該「財神爺」並非廣告宣傳人員也不是行為藝術者,他是想通過送「福」掙點零花錢。
  • 臺北牯嶺街:為了一縷書香
    中正區的牯嶺街卻聚集了比往日更多的人氣。一年一度的「牯嶺街書市2000」封街開賣,90多個攤位沿街而立,賣圖書、文具、玩具和手工飾品,還有保健諮詢、治安宣導以及意見徵求等公益服務。書鄉風光不再 舊書店猶如點綴很多人知道牯嶺街,是因為臺灣著名導演楊德昌執導的電影《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現實中的牯嶺街,則以舊書店和小劇場聞名。
  • 南京那些「一條街」你都知道嗎
    現在的南京,除了新街口、湖南路等大商圈,各種「一條街」小商圈也依舊存在,比如,珠寶一條街、戶外用品一條街、機電一條街……你逛街的時候注意過嗎?羊皮巷江海鮮一條街位於新街口旁的羊皮巷是明代製售羊皮的中心,相傳商人自羊市橋購入皮色優良羊群,驅趕至羊皮巷剝皮整理。由於南京冬季較冷,而羊皮毛保暖性能極好,所以深受百姓喜愛。
  • 徐州千古之謎——這六個街名是怎樣來的
    中樞街 中樞街原名「二府街」。因為北伐前,銅山縣同知署設在這裡,該署與銅山縣政府相比,為「副職」「、 第二政府」,故有此街名。 清末,「二府街」有個「宣講拾遺棚」,名為說書講故事的地方,實為宣傳反封建要共和的陣地。教師出身的梁中樞,口才很好,是來此演說最多的老同盟會會員,北伐勝利後任銅山縣勸學所所長。
  • 牛市口比鹽市口還牛 老成都有哪些商業一條街?
    行走在成都,你會發現有些地方的商業具有很明顯的集群性,之前房天下平臺中心也推出過成都的奇葩一條街,某些地方金融集群,形成金融一條街,某些地方手機市場比較繁榮,形成獨有的手機一條街,這些XX一條街有些繁華依舊,有些已人去樓空,今次,小編為大家盤點這些XX一條街的現狀。
  • 韋曲文化街再不見昔日熱鬧場景,到處呈現出一派蕭條、落寞的景象
    上午經過長安區文化街,發現街上冷冷清清的,街邊的門面房基本上都已經關門了,而且門上還寫著已收回的字樣。文化街雖然只是一條不算長的老街道,之前也曾是長安區最繁華的街道之一,賣什麼的都有,物美價廉,特別的熱鬧。
  • 二七商圈尋根德化街
    寸土寸金,流金淌銀。在這裡,湧上心頭的,只能是這兩個詞。  那麼,這個寸土寸金、流金淌銀的二七商圈,它的根又在哪裡呢?鄭州的老商業都會毫不遲疑地告訴你,這個根,就在二七商圈的南面——德化街。  現場三老人懷舊德化街  公元2002年10月25日上午9時,微微的冷風中,年屆72歲的李海振老人來到正在改造中的德化街上。
  • 深圳這條街門面紛紛關門,這一次二手房東徹底後悔了
    深圳有很多二手房東,有的門面是二手房東通過本地房東轉租後再重新簡單裝修,然後再轉手給商家,如果商家經營不下去,自己的門面就會暫時沒人接手,當一條街的門面紛紛關門,旺鋪沒人過問,二手房東徹底後悔了,真的不應該接下這個爛攤子。
  • 搶先看~百年東街「復活」!將打造為韶關旅遊文化新名片
    韶關日報記者 馮兆宇 攝在我市推進百年東街整治和修繕工程中,百年東街正在一點點地脫出滄桑的「舊衣」,綻露出粵北歷史名街的昔日風採。同時,按照開發與保護並重的原則,我市加快了活化歷史文化的腳步,新的人文景點和頗具粵北風情的特色經營逐步出現。韶關古街道,粵北旅遊新名片,正在從人們的記憶與想像中走向現實。
  • 「天山一條街」原來是這樣演變發展的……
    過去的老上海,有三條社會主義新大街,閔行一條街、張廟一條街、天山一條街。天山一條街見證了長寧的變遷,也承載著老底子長寧人難以忘懷的記憶。一起看看昔日的天山路,可有你的回憶在其中~天山路有近百年的歷史,1949 年以後的不斷發展,使其成為與「閔行一條街」「張廟一條街」齊名,住宅與配套比較完善的新型大街。
  • 香港商業街區史話與太原街「零售」沉浮
    位於灣仔的太原街,便是香港詩人譚帝森眼中「梳齒」之一。這條攤檔式商業街,連同附近的交加街、石水渠街、太和街等,保持著香港早期的街市特色。   放眼香港,各式各樣的商業街區猶如城市的經脈,數不勝數。它們有的如太原街、利源街等風韻猶存,有的如羅素街等接受時代的改造;它們隨著城市的變遷、發展而衍生、消弭,記錄著城市的另一種姿態。
  • 南海街:傳統美食與文化在此相約
    這是迎澤區的南海街,這裡遍布營業多年的清真飯店。它們都見證了這條街民族融合的發展過程。 南海街原街名叫做滿城西街,南北走向,與滿城大街(現舊城街)相叉成丁字路。
  • 上海最浪漫的幾條街,都去過,算你幸福
    多倫路多倫路是上海的一條街,路面用石塊鋪成,位於虹口區,路兩旁為各式洋樓,門面洞開皆為雅商,字畫、古董、紅木家具,多倫路有著豐富的內涵和近代歷史名人建築群遺址,一路走過去甚是風雅,多倫路還有教堂,也是婚紗照的取景之地
  • 濟寧文化:財神閣街,白衣堂街,關帝廟街名稱的由來
    而以這寺、廟、宮、觀、庵、堂、壇命名的街巷胡同,昔日在運河老城濟寧可謂是不勝枚舉,其中古蹟建築歷經滄桑,多已毀圮。但時至今日,不少寺廟的稱謂卻仍流傳下來,演化為現在的街、路、巷、裡地名標記,成為這座歷史文化名城的活化石,如觀音閣北街、奶奶閣街等,有些街巷裡的寺廟建築現仍保存完整,如鐵塔寺等,已成為濟寧一大靚麗的景觀。
  • 張店最短的一條街——飯市街!
    張店站候車室(民國時期)選自《魯中晨報》從張店"街裡"(張店原稱張店鎮街裡十字街周邊,也就是人民公社成立後四,五,六,七大隊)到站上(火車站周邊),走的人多了,形成一條小街,沿街原有房屋和後沿街建的房屋
  • 來南京必去的美食街——明瓦廊
    明瓦廊位於新街口,作為市中心的美食街一度爆紅網絡,一條街的小吃店一下都成了網紅。 位於巷口的阿福鐵板魷魚可以說是明瓦廊的門面,掛著南京第一家的招牌,店鋪乾淨敞亮,來明瓦廊覓食的人都要先在這來6串魷魚須。
  • 濟南市特色商業街系列之邊莊美食街
    邊莊美食街街長400米、寬12米,匯集了餐飲、娛樂、休閒等多種業態,具有深厚文化底蘊和濃鬱的現代商業氣息,是天橋區乃至濟南市人氣、文氣、商氣、財氣最為旺盛的商業集聚區之一。攜手凱瑞餐飲集團,打造獨具特色的美食街邊莊美食街前身是小型的居民社區商業街,規模小、環境差,2009年邊莊村委會與凱瑞公司合作後,在各級領導的大力支持下,對原商業街進行了改造,聘請了具有紐約長島美食街設計經驗的美國資深註冊建築規劃師對本項目進行了統一空間規劃,設計總體上實現了多流線環繞的廣場化布局,同時設計了花園式停車場,既高水平地解決了尖峰時段集中停車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