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淄好兒媳張豔豔 無怨無悔照料癱瘓公婆18年

2020-12-19 齊魯網

齊魯網淄博12月24日(臨淄電視臺 王凱 石瀟)在臨淄區辛店街道車站小區,有這樣一個普普通通的婦女,十八年如一日,悉心照料先後癱瘓在床的公婆,用愛心踐行孝道,她就是親戚鄰居口中稱讚的好兒媳——張豔豔。

1998年,張豔豔與家境並不富裕的胡長輝結婚。儘管生活艱辛,一家人日子過得還是挺和睦。但沒想到,就在2005年,丈夫胡長輝遭遇車禍,張豔豔半年多時間在醫院照顧丈夫,孩子交給公公婆婆照顧。這一段時間也讓張豔豔深受感動。

張豔豔告訴記者,因為我有了孩子以後我就體會出來了,我的心是百分之百的對孩子,我就慢慢的,一開始理解不到,也是嘮叨點,說這個說那個,那時候理解不到,後來有了孩子我就知道了,只有愛自己的孩子才會說他,不愛的話不會說,老的就永遠是老的,我們就聽她的就行了,讓她儘量不要生氣不要不高興就行。

 有一次臨近春節,張豔豔到姐姐家幫忙,忙活了一天,晚上回到家,發現婆婆大便後,把家裡、整個廚房裡抹的到處都是。

 張豔豔:「那是第一次出現那種症狀,就是大小便失禁,小便失禁原先我們知道,就是帶了尿不溼,每天晚上換上尿不溼就行了,從那以後,就是那次拉了以後,她不知道了,我就再也不出去了,就不幹活了也。」

 從那以後,張豔豔就守在老人身邊,輕易不出門了,連自已娘家一年都去不了幾趟。有時候出去買菜,心裡就想著時候趕快回來,生怕自己不在老人身邊,老人會發生意外。

 張豔豔告訴記者:「腿腳不好摔著了,就心裡就感覺不行似的,就趕快回來。已經習慣了就是,可能是很多年,感覺就是不在他跟前,就害怕,磕了,碰了,沒人照顧。」

 除此之外,張豔豔每天都會給老人洗臉、梳頭、洗腳、洗衣服、端屎端尿,幫助他們翻身,換尿布,整個人忙的像陀螺。但是,她從來不急燥,不厭煩,從不叫苦喊累,每一件事都做的十分細心和周到。今年10月,張豔豔的婆婆因病離開了人世,在婆婆住院期間,張豔豔始終盡孝床前。「我跟我媽說:媽,你走了放心走,爸我會好好照顧的,我媽接著就心情特別好,她多少年都不會說話了,她可能是能明白。當時的時候就是一下子就很著急的樣子,那一幕我一點都忘不了,就是老人就是這樣,不管是幾個子女,她都能想到咱們,都是放不下也是,所以我感覺就是作為子女,能多盡點孝就多盡點孝,沒有什麼別的說的,這是應該做的都是。

現在,公公的血栓症也越來越嚴重了,出現了小便失禁的狀況。張豔豔就每天給老人清理衣物,換洗尿布,扶老人活動,按摩腿腳。只要天氣晴好,都會帶公公到戶外去呼吸新鮮空氣、曬曬太陽,照顧得無微不致。

張豔豔告訴記者,因為父母養育了我們,父母從小一把屎一把尿,給我們養大的,然後他現在老了,就跟小孩一樣,腦子萎縮,不懂事了,我們就應該反過來照顧他,這是應該做的。然後我感覺我老了以後,我的孩子也會像我一樣,來伺候我,我相信這一點。

 母親的善良和孝順也深深的影響了兒子。16歲的兒子,每當放學回來,先要和爺爺打個招呼,有好吃的,一定先要拿給爺爺吃。

 因為他是個老革命軍人了,一些生活作風上什麼的都保持的非常好,我也是希望我兒子吧,從小就節儉,認真做事,不管做任何事情,認認真真的,張豔豔告訴記者。

 結婚18年來,張豔豔把美好的年華都奉獻給了家庭、伺候了公婆,卻從來無怨無悔,對待一天天老去的老人始終如一, 用實際行動踐行「孝老愛親」傳統美德,成為鄉鄰眼中「好媳婦」的典範。

 辛店街道車站小區居委會網格員 冷黎明告訴記者,一直常年如一日的照顧,我們看在眼裡也看在心裡。平時天熱的時候出來,在院裡曬曬太陽,擦身子擦臉,我們也看到了,她這個行為,作為我們年輕人來說,也是我們的楷模,應該我們年輕人,必須像她學習,孝敬自己的公婆。

 

[責任編輯:楊凡、zhangrunze]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3-6121991,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3-6121991,誠邀合作夥伴。

相關焦點

  • 農家女郭順芬11年無怨無悔照料癱瘓丈夫(圖)
    郭順芬每天為丈夫端屎倒尿、擦拭身體 記者張玉傑/攝  東川農家女11年無怨無悔照料癱瘓丈夫林祖祥經搶救活了過來,但下半身癱瘓,大小便失禁,落下了終身殘疾。  「如果沒有妻子的細心照顧,我可能早就不在人世了。」昨天,在東川區銅都鎮龍洞村5組3號林祖祥簡陋的家中,說起妻子獨自一人把兩個女兒拉扯大,還有這些年對自己的好,林祖祥感動得落下了眼淚。  俗話說「久病床前無孝子」,可郭順芬照顧癱瘓在床的丈夫,11年來沒說過一句怨言。
  • 豐都曾應碧:孝順兒媳悉心照顧公婆20多年無怨無悔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12月17日6時30分訊(通訊員 郎克志)昨(16)日,筆者從重慶市豐都縣獲悉,湛普鎮春安村二組57歲村民曾應碧,自1992年與丈夫朱成林結婚以來的20多年裡,在勤儉持家的同時,還無怨無悔地悉心照顧公婆,讓他們安享晚年。
  • 感恩敬老 | 苟述芳:好兒媳悉心照料公婆傳佳話
    今天,我們走進斬斷夢想,好兒媳悉心照料公婆傳佳話——苟述芳。苟述芳,女,漢族,生於1966年7月12日,現住四川省巴中市經開區時新街道辦事處灰山社區一組村民。在2012年認識了現任的丈夫田清華,雖然他與這家人無一點血緣關係,但他卻把苟述芳的婆婆當成自己的母親,還囑咐苟述芳細心地照料,他來掙錢養家。2018年的一天早晨,婆婆突發腦溢血,苟述芳立刻將婆婆送進醫院,因搶救及時,得到有效救治。
  • 悉心照料癱瘓公婆 孝心事跡感動鄉鄰
    點擊藍字2020羅連香,一名極為普通的農村婦女,作為一個兒媳,多年來她一直不辭辛勞悉心照顧著癱瘓在床的婆婆,用一顆善良孝順的心譜寫了一段人間真情。這位好媳婦的事跡一直被鄉裡鄉親交口稱讚。羅連香,高新區江邊村委江背村小組,今年58歲,嫁到江背村幾十年來,吃苦耐勞經營著家庭,兒女均己成家。羅連香夫婦家庭多年來夫妻和睦,尊老愛幼,團結鄰裡。長期以來,羅連香把家庭照顧的細緻入微,侍奉老人,教導孩子,遵紀守法,料理家務。
  • 正能量丨無怨無悔照顧患病大哥18年 壽光文家村出了個「好弟媳」
    自打結婚18年來,她一肩扛起承擔起全部家庭重擔,讓沒有後顧之憂的丈夫安心工作。此外,她還是鄉親們眼裡的最美的兒媳、弟媳,精心照料年邁的公公,讓癱瘓在床的大哥感受到家的溫暖。她叫田桂雲,文家街道文家村人,是四鄰八莊公認的「好弟媳」。
  • 沛縣好嫂子韓雪梅:悉心照料癱瘓小叔子,她的義舉感動鄉裡!
    幾經周折,後來打聽到了村裡倒是有一位照料因車禍癱瘓的公公的好兒媳田秀珍,當即做了採訪和報導。近日又得到新聞線索,確定這個村還有一位照料因小兒麻痺症癱瘓在床多年的小叔子的好嫂子,這就促使我們再次來到了這個村莊。
  • 長治1女子,帶公婆、癱瘓丈夫改嫁
    ▲付保紅照顧癱瘓在床的前夫 前夫癱瘓,她獨自撐起一個家 1975年,剛上小學的付保紅就和丈夫韓玲波成為同班同學
  • 為什麼公婆和兒媳,嶽父母和女婿不是近親屬
    不過,仍有委員認為我國經歷了幾十年的獨生子女政策,存在著大量需要兒媳或者女婿照顧公婆或者嶽父母的情況,認定共同生活的公婆和嶽父母為近親屬,有利於鼓勵人與人之間相互親善,相互扶持。但是認定為近親,真的就有利於家庭關係的維護嗎?
  • 多年如一日「孝敬公婆之典範」記河北省辛集市試炮營村孫敬波
    #辛集身邊事#在河北省辛集市試炮營前街,一提起孟敏豪(小名娃兒)的妻子孫敬波來,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人人都會翹起大拇哥:「那真是咱們村裡孝敬公婆的一個好兒媳上圖為96歲高齡的老婆婆2001年5月,年近九旬的老公爹在上廁所時跌了一跤,造成下肢骨折不能獨立行走,癱瘓在床。禍不單行,又過了十多天,八十多歲的老婆婆也因病住進了醫院。孟敏豪和其他兄弟姐妹們都到醫院裡時候老母親區了,家中只剩下孫敬波和癱瘓在床需要照看的老公爹。每天三頓飯,孫敬波總是做好可口的飯菜,遞到老人手中,看到老公公吃飽喝好,然後收去洗淨。
  • 公婆對兒媳不好,憑什麼要求兒媳孝順公婆,真可笑!
    身為女人,作為孩子的母親,因為生了女兒受到到公婆的輕視和打擊,除了自己強大起來,好好的培養自己的孩子,其他的都免談,因為原諒可惡的人是上帝應該做的事,我們作為普通人應該表達自己的喜怒哀樂。第一,兒媳婦是否孝順,要看公婆對自己的態度。
  • 30年如一日服侍患病公婆照料智殘大哥 射陽女子尤莉莉撐起一片天
    在射陽縣興橋鎮,提起「鹽城好人」獲得者尤莉莉30年如一日辛勤服侍身患疾病的公婆、精心照料智殘的大伯子、努力培育兒子成人成才,以柔弱之肩撐起這特殊困難家庭的「一片天」,眾人便會感慨不已。  「是緣分,就得珍惜」  上個世紀80年代末,尤莉莉結識了大自己6歲的小夥子——姚銓。「嫁給姚銓,就是自尋苦吃!」興橋小街上的人們都好心地勸說她。
  • 山西女子帶著公婆和癱瘓丈夫改嫁:新婚夫妻努力過日子
    付保紅照顧癱瘓在床的前夫。黎城縣融媒體中心供圖中新網太原1月14日電 題:山西女子帶著公婆和癱瘓丈夫改嫁:新婚夫妻努力過日子作者 李蘇海 劉小紅山西長治黎城縣北委泉村的一名普通婦女付保紅,婚後一直幸福美滿。在丈夫車禍癱瘓後,靠一己之力照顧公婆、丈夫以及兩個孩子。
  • 臨淄好媳婦逯雲潔 心存感念甘做公婆「小棉襖」
    齊魯網淄博11月25日訊(臨淄電視臺記者 楊蕾 鄭曉偉)臨淄區朱臺鎮麻王村有這樣一位好媳婦,面對殘疾的公婆、窘迫的家庭,她依舊義無反顧,十五年堅守在老人身邊,用血濃於水的親情溫暖這個家
  • 劉小明:20多年悉心照料 為癱瘓家人撐起一片天
    面對先後患病癱瘓在床的母親、妹妹、哥哥3位親人,於山風景區管理處辦公室主任劉小明與妻女始終無怨無悔,悉心照料他們。  1995年,妹妹在家中因煤氣中毒導致癱瘓,現在只能通過發簡訊與家人交流。僅僅過去3年,母親因患腦栓塞導致中風偏癱,如今已雙目失明,完全喪失自理能力。2007年初,哥哥因患腦梗塞截癱臥床。父親離世之後,照顧家人的重擔落在了劉小明的肩上。
  • 老人癱瘓十年由鄰居照料,女兒從不登門,臨終前才知女兒去世多年
    他很小的時候,一個媒人把他的兒媳介紹給他的兩個兒子。而且,她最小的兒子上了大學,跳出了農業大門,在省會的一家公司工作。看著這三個孩子,趙光秀夢見它是甜的。當孩子們達到結婚年齡是,趙光秀和他的妻子開始為他們的長子找到媳婦。由於害怕生活在貧困中,趙光秀為兒子制定了娶媳婦和丈夫的標準。兒子和兒媳的家庭條件不應該太差。他的女兒不得不找一個富裕的家庭結婚。
  • 央視主持朱迅,打著燈籠都難找的兒媳:吃婆婆剩飯,照顧癱瘓公公
    絕大多數婆媳都不會選擇在一起生活,除了代溝,還有很多生活習慣無法磨合,就選擇眼不見心不煩好了,畢竟沒有血緣關係,做婆婆的要求兒媳和女兒一樣,真的不好做到,但任何事情都有個例,這個例子還是標杆性質的,央視主持人朱迅就做到了,她被婆婆如此自豪的評價:「我跟朱迅住在一起十多年沒紅過臉,她一口一個媽地叫,有好吃好看的就帶我去。不嫌棄我,還吃我的剩飯。
  • 何宏星:傳承美德 悉心照料患病養父傳佳話
    2013年3月,成年的何宏星婚嫁大志村青年高龍海,沐浴親情和家庭溫暖,日子很是甜蜜。兩年後,智殘養父又患上嚴重關節炎疾病,幾乎全身癱瘓,生活無法自理,何宏星抽空回去照料,但往返十分不便。她蒙生了接養父進婆家照料的念頭,得到了丈夫及公婆全家人的一致支持。2015年初,51歲的何其堯被接進了養女的家門。
  • ...要公婆騰房給自己父母養老,公婆妥協去租房,兒媳砸家公婆賴著不走
    可如果公婆為兒子買房花光了積蓄,又恰好無處可去時,兒媳就應該看在公婆出錢的份上,感激孝敬公婆,而不是用各種方法逼走公婆。畢竟,房子不是你買的,你沒有說話權。 陳阿姨這輩子,就一個寶貝兒子。正因此,陳阿姨對兒子是有求必應,不管兒子提出什麼要求,他們老兩口都會盡全力去滿足。所以兒子結婚時,不管兒媳是否符合自己的心意,他們都不敢提出任何要求。因為兒子就非她不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