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生意,掌握這一點,結合自己的長處,賺錢不難。哪一點呢?那就是想方設法地學習別人的先進技術,以為自己所用,再結合自己的長處,如此,賺錢自然就不是難事。
來看一個生意場上的經典案例。
布拉澤公司是英國一家有著先進技術、效益非常之好的紡織廠,在19世紀中葉,這家公司始終居於行業龍頭地位。當時,日本紡織業才剛剛興起,為了能迅速取得突破和發展,日本人就很想了解該廠的技術和先進工藝,不過,因為該廠的保密工作做得非常之好,日本人始終不得其法,於是便想出了一個「詭計」。
布拉澤公司的員工很多,卻沒有專門的員工食堂,大家都到附近唯一一家英國餐館吃飯,儘管這裡飯菜價格較貴,也不怎麼吃,但因為沒有別的選擇,員工也只能無奈地將就下去。一天,在布拉澤公司旁邊,一家新的餐館開業了,餐館服務員是清一色的日本人,英語水平很一般,但服務態度卻非常之好,而且價格便宜,食物美味,布拉澤公司的員工很快就都轉移到這裡來用餐了,而原先那家英國餐館的老闆對此卻非常看不上:「像這樣經營,日本人非賠本倒閉不可,我倒要看看他們能維持多久。」
這家日本餐館的老闆好像真的完全不懂經營之道,出售的食物簡直比自己在家裡做飯還要便宜,因此,布拉澤公司的職工不僅在這裡吃飯,還經常打包一些飯菜帶回家去。這樣「虧本」經營的一個唯一好處,是日本人很快就與布拉澤公司的人搞熟了關係,連一些布拉澤公司的高層職工也成為了日本餐館的常客,相互之間,無話不談。
那位英國餐館老闆的預言很快就得到了驗證,沒幾個月,日本老闆包括服務員們都開始面露愁容,唉聲嘆氣。布拉澤公司的員工覺得奇怪,就問他們:「你們遇到了什麼不順心的事嗎?」
日本人說:「沒,沒什麼,還是別打擾你們用餐的興致。」日本人越不願意講,英國人就越是好奇,越是要問出來。最後他們終於知道了答案:日本人原來一直在賠本經營,餐館要想繼續已經很難了。
布拉澤公司的員工好心地提建議:「那你們可以適當地提高飯菜價格啊。」「不,不能那樣,那就會加重諸位的經濟負擔。」日本人說,「再說已經來不及了,餐館馬上就要歇業,我們連回家的費用都還沒有著落呢。」布拉澤公司的員工聽後,大受震動,既起了惻隱之心,也覺得不好意思,便紛紛勸說:「既然事已至此,那你們不妨就到我們公司來做工吧,我們公司最近正缺少人手呢。」
布拉澤公司原本是明文規定不許僱用國外員工的,但禁不住眾多員工尤其是高層職工的遊說,布拉澤公司的老闆最終破格錄用了餐館的日本人,但限制他們只能做粗重的雜工,不能接觸技術方面的工作。這些日本人順利進入布拉澤公司之後,工作非常努力,不怕髒,不怕苦,也不怕累,靠自己的表現贏得了公司的信任,陸續被破格分配到技術部門工作。這些日本人也「知恩報恩」,經常拿工資宴請錄用他們的高級職員,雙方關係越來越好。
幾年之後,這些日本員工向布拉澤公司陸續提出回國探親的要求。面對這種符合人性的合理要求,公司當然無法,只能批准假期,並殷切盼望他們早日返回。然而,結果大家應該都猜到了,這些日本員工再也沒有回英國來。原來,這些人都是日本紡織界派出來的,以賠本開餐館作為誘惑,達到進布拉澤公司做工的目的。進去後,他們用自己的努力表現贏得信任,進入技術部門,把布拉澤公司紡織工藝和生產過程了解了個一清二楚,回國之後,經過精心學習和研究,日本人最終研發出了一套比當時英國更先進的設備。從此,英國紡織業就多了一個強大的競爭對手。
日本是一個比較善於學習的民族,這應該是得到公認的,那麼,他們是如何把別人的長處變成自己的呢?上面這個生意場的案例應該能充分解答這個問題。當然,上面日本人的這種「偷學」手段是不值得提倡,但其學習精神卻無疑是值得生意人學習的。在經營過程中,想方設法地學習別人的先進技術,以為自己所用,再結合自己的長處,如此,賺錢自然就不是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