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時期,司馬懿圍攻割據遼東的公孫淵。在將公孫淵所據城池圍困了很長一段時間後,司馬懿突然主動退兵30裡,此舉讓部下的將領們不解,紛紛詢問他們的主帥為何圍了那麼長時間又突然撤退呢?司馬懿向眾將解釋了原因,原來,退兵是為讓城中軍民借出城打柴放牧的機會逃走,減弱城中兵力。果然,一個多月後,城中軍民大量逃走,城中守兵士氣大洩,糧草又出現急缺,司馬懿乘機率軍猛攻城池,與此同時,他故意留下南門不攻。在一天半夜時分,公孫淵率兵從南門突圍而出後,正中司馬懿伏擊,公孫淵就此兵敗被殺。
很明顯,司馬懿這裡所採用的是兵法上的欲擒故縱之術,這一戰術重在攻心。做生意,跟司馬懿學習,對客戶採取「欲擒故縱」這一攻心戰術,賺錢往往就不是難事。
來看一個經典的商業案例:
「羊城」廣州的北京路上,車水馬龍,川流不息,人群摩肩接踵,一副好不熱鬧的景象。就在這條繁華的大街上,有一家服裝店卻出奇地冷清,堪稱門可羅雀,原因在於,這家店的同款服裝價格總要比鄰近的幾家高出不少:比如,一條西褲,其他店的標價是每條270元,這家店卻是330元;一件襯衫,別的店賣165元一件,這家店卻是199元一件……反正就是什麼衣服的價格都要比別人貴出一截。那是不是這家店賣的是正品,別的是假貨,或者這家的質量比別家好一點呢?有好奇的顧客專門對此調查研究過,結果發現,這家店和其他服裝店同一牌子的商品,不管是款式、質地,還是用料、做工,都是一模一樣。於是這位好奇的顧客問該老闆:「您也是做生意的人,把產品賣得比別人貴那麼多,導致生意這樣的差,難道您就不怕關門大吉嗎?」這位老闆並沒有正面解釋,而是笑容可掬地說道:「多謝您的關心,假如嫌小店的衣服貴,那就請您去光顧其他的服裝店好了。」
就這樣過了一兩年,附近的幾家服裝店的生意是越來越紅火,只有這家店始終冷冷清清,卻從沒有準備關門的意思。而且,該店老闆看上去並不沮喪,整天樂樂呵呵的,這其中的原因令這條街上的生意人都大感不解,紛紛猜測,「這個老闆可能是以此掩護不法活動」,「也可能是金屋藏嬌混日子」,如此等等,不一而足。老闆聽了,並不去反駁,總是一笑置之。
可事實上,真正了解內情的幾位密友,對該老闆卻佩服得五體投地。原來,這附近幾家服裝店都是這個老闆開的,這一家先把價錢抬高很多,那就很容易顯得其他幾家價廉物美,客戶在那裡買到商品時就會覺得物超所值,那幾家店的生意自然興隆,還避免了不少討價還價的麻煩。此虧彼賺,總的來說,這位老闆一兩年下來,還是賺了不少。
在上面這個案例中,該服裝店老闆對客戶所採用的也正是「欲擒故縱」的攻心戰術,舍小取大,以「高價」服裝店對客戶的「縱」成就了其他幾家店對客戶的「擒」。
「將欲取之,必先予之」,做生意,謀的是利,是為了讓客戶心甘情願的買單,要做到這一點,對客戶採取攻心戰術就顯得十分重要,而欲擒故縱無疑是一種有效的攻心戰術,比如,我們通常看到的打折、大減價、大甩賣等其實都可以歸到「欲擒故縱」範疇。另外,生意人在做生意時先犧牲一定的利潤或某一種商品的利潤,從而帶來更大的利潤或其他更多商品的利潤,例如,預付話費贈手機等,也屬於「欲擒故縱」的範疇。無論採用什麼方法,總之,做生意,跟司馬懿學習,以「欲擒故縱」之術攻心客戶,牢記「縱」出去的是為了更好的「擒」回來,那賺錢往往就不是難事。(百家號獨家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