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居通議》有言:而其輒去者若背叛,非忠也。
在對新中國的軍事發展事業進行了解之後,我們可以發現,由於中國在近代社會中曾經遭遇過戰爭的迫害與威脅,因此,在新中國成立之後,我國政府也更加重視對軍事力量的培養。
一般來說,在現代空軍發展事業當中,空軍的力量是非常強大的,如果說一個國家能夠擁有一支強大的空軍隊伍,那麼,這個國家也必將會成為其他國家所羨慕的對象。
在新中國空軍事業建設的過程中,曾經出現過非常多的優秀飛行員,在這些軍人的共同努力之下,我國空軍發展水平也有了一定程度上的提升。然而,在飛行員的隊伍當中,卻有過這樣一位特殊的叛徒。在1962年的時候,他因一塊手錶而選擇從大陸叛逃,並抵達臺灣,那麼,如今的他又有著怎樣的下場呢?
這位叛逃的飛行員就是劉承司。在1961年的時候,劉承司正式從航校畢業,並成為了我國海軍航空兵中的一員。而在那個年代當中,雖然我國的經濟發展水平並不是很高,但是,飛行員也得到了國家的高度重視與認可。
按照當時的規定,空軍當中的飛行員每人都可以無償得到一塊手錶。在現代人看來,手錶並不是什麼稀奇的物件,但由於當時的中國綜合實力較弱,所以,手錶也成為了很多人眼中的奢侈品。
在入職後,本以為自己能夠拿順利拿到手錶的劉承司沒有想到,當時的中國正值三年困難時期,所以,整個軍隊的供應也是十分緊張的,在這種情況之下,由於他的大隊長手錶意外丟失,因此,本應發放給劉承司的手錶也被補發給了他的大隊長。
就這樣,劉承司的心裡感到十分不平衡,而為了能夠表達自己的不滿,他也選擇上街買了一隻小鬧鐘,並將鬧鐘套在了脖子上。
在劉承司的大隊領導看到這一舉動之後,對劉承司進行了非常嚴肅的停飛處理,與此同時,劉承司也為此事寫出了一份檢討。起初,劉承司並不認為自己有什麼過錯,而面對領導寫檢討的命令,他也拒不執行。但在經歷過一段時間的堅持之後,劉承司卻突然轉變了自己的態度,並向領導表示已經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
在領導看到劉承司認錯之後,他們也恢復了劉承司的飛行工作,雖然說劉承司的態度轉變十分突然,但組織上卻並沒有對這一事件產生警惕。
據了解,在那個時候,劉承司因為偷聽敵臺,並被敵臺播音員的聲音誘惑,所以,他也決定叛逃臺灣,給大陸空軍一個沉重的打擊。畢竟在「手錶事件」發生之後,劉承司就對組織十分不滿。
1962年的3月3日,劉承司駕駛著當時的主力戰機米格-15從浙江地區起飛,並按照從廣播電臺中聽到的路線,直接飛到的臺灣地區。當時,他將戰機降落在了臺灣桃園空軍基地內,而基於此次的叛逃事件,劉承司也獲得了臺灣當局一千兩黃金的獎勵。
對於臺灣當局來說,大陸飛行員的叛逃給他們帶來了極大的鼓舞,而後來的日子裡,劉承司也加入到了臺灣國民黨的空軍隊伍,當中並成為了空軍電臺的一位上校副臺長。
由於劉承司是建國之後第一位叛逃臺灣的飛行員,所以,在劉承司叛逃成功之後,我國海軍方面也進行了一次大整頓。對於當時的海軍各級領導來說,劉承司的叛逃也給他們帶來了沉重的打擊。
在來到臺灣之後,劉承司便與臺灣警務處督察主任的女兒蔡健美結為了夫妻,雖然說在表面上看起來,劉承司是非常風光的,但由於蔡建美沒有生育能力,所以,劉承司一生都沒能擁有一個屬於自己的孩子,而由於他本就是一位從大陸地區叛逃的空軍,所以在後來的日子裡,臺灣方面也對他有著高度的警惕。
在晚年期間,劉承司曾因思念親人,而希望回到大陸地區,但由於他曾做出過叛逃的舉動,所以,他的這一想法也並沒有得到落實。
結語
對於劉承司來說,他本有機會成為一位優秀的飛行員,然而,在心態失衡的影響之下,他卻放棄了光明的前途,反而成為了一位叛徒。
對於我國空軍事業的發展來說,這樣的叛徒顯然會給我們帶來沉重的打擊,但通過其他飛行員的共同努力,現如今,中國的空軍發展事業也實現了新的提升。或許在最開始的時候,劉承司能夠因為自己的叛逃行為而獲得一定的利益,但作為一位軍人,他卻會永遠被釘在叛逃的恥辱柱上,並接受後人的唾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