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中國總是用棍子打印度?正是因為我們有坦克飛機大炮

2021-02-08 軍武次位面

近幾年來,中印發生過多次衝突,每次都談判解決了,然後過段時間再來。最近這一輪衝突,中印軍長級談判已經進行了六輪,達成了一些共識,看來還是會遵循這個規律。


客觀上講,衝突的根本原因是中印沒有劃定國界,實控線就是分界線。這個實控是可以通過行動改變的,所以在沒有劃定國界前,一切協議都是臨時性的,能管用多長時間不確定。


 

不過,有一個規則,或者說默契和共識,雙方一直自覺遵守了——只使用冷兵器。

 

我們在很多報導中都看到過雙方背槍對峙或者「打群架」,更有印度兵被鋼管打得頭破血流的場面。但無論打死打傷,不開槍這一條還是遵守了。

 

放眼世界,在全球曾經或現有的衝突和爭端中,這是一個非常罕見的現象。要知道人類發明了熱兵器,就是為了更有殺傷力和威懾力。中印都不缺槍炮坦克飛機,卻又都備而不用,打了幾十年的群架,實在有悖常識。

 

為什麼會這樣呢?

 

別著急,咱們先從二戰德軍說起。

 

 

二戰德軍,稍微了解點軍事的人,都不難想起這樣的經典形象——大護耳頭盔,灰綠色軍裝,黑色軍靴,長柄手榴彈,98K步槍……

 

但德軍士兵身上還有一個東西,不知道你注意到沒有——掛在後腰上,帶著瓦楞條紋的圓柱形物體。那是個飯桶嗎?不,其實是個裝著防毒面具的罐子。

 

然而二戰歐洲戰場並沒有使用毒氣的紀錄,德軍為什麼要一直帶著這個累贅呢?

 

今天看二戰,歐洲戰場當然是沒有化學戰了,當時可不敢這麼想。因為根據一戰的經驗,雙方都有使用化學武器的前科和能力,希特勒下士都差點被燻死,萬一對方用了,沒有防毒面具豈不是要完蛋?

 

 

不只是德軍,美軍也一樣搞了不少根本沒用上的防化裝備,甚至連軍馬也有,至於毒氣彈,其實也造了不少。

 

不過,化學戰在歐洲還真就沒打起來,雙方都老老實實的用步槍、坦克、飛機硬打。原因也很簡單,就是因為雙方都有化學戰的能力,你一旦用了,不僅道義上失分,對手還必然會報復,一樣丟毒氣彈,成本增加了,最後還是零和博弈,討不到便宜。

 

所以一盤算下來,不首先使用化學武器成了最優策略,雙方都這樣,化學戰事實上就打不起來。

 

這種平衡,源於雙方在化學戰實力上的對等。要是不對等呢?有實力的一方就敢用了。

 

 

同樣是二戰,在中國戰場上日本就敢大肆使用化學武器,因為中國沒有同等報復能力,甚至連基本的防化裝備也沒有。

 

九一八事變時,日本已經正式裝備了芥子氣、路易氏氣、二苯氰胂、光氣等化學戰劑。據統計,在整個抗戰中日本生產了7千多噸、700萬發毒氣彈,絕大多數運到了中國,共有2千多次使用毒氣的紀錄,殺傷中國軍民20萬多人,可謂罪惡昭彰。

 

即使是在日本投降後,還在中國丟棄了大量化學武器,幾十年後還在為禍人間。為此,中國外交部專門設有「處理日本遺棄在華化學武器問題辦公室」,督促日本解決遺留化武問題。


▲大久野島,日本化武基地,戰後遺留了3270噸毒氣


但是在太平洋戰場,日軍就不敢對美軍使用,因為美國有能力報復。


羅斯福曾對日本兩次發生警告,如果日軍使用化武,美國將立即進行猛烈報復。日本很清楚美國在化學戰方面的實力,那可是能說到做到的。


不過,美國對日本也沒有使用毒氣。在那些艱苦的島嶼攻堅戰中,依託洞穴頑抗的日軍讓美軍很頭痛,一度有往洞裡灌毒氣的呼聲。美國考慮到一旦這樣幹將使日本有了使用化武的藉口,道義上也有負擔,最終沒有這樣做,而是選擇了用汽油、火焰噴射器、手榴彈把鬼子送上了西天,雖然有點費勁。


▲伊朗防化部隊


類似的例子並不止於二戰,在後來的兩伊戰爭中,伊朗沒有化學武器,於是伊拉克就敢用。


1988年4月中旬,伊拉克發動「齋月」攻勢,大量使用芥子氣和沙林,僅48小時就拿下了法奧半島。據統計,伊拉克使用化武240多次,伊朗約有十萬伊朗人中毒,死亡一萬人以上,損失慘重。


▲我方炮彈充足,越南只能呵呵了


當然,中國也有「肆無忌憚」的時候。


對越作戰,我方炮兵火力猛烈,越南一開始還敢於還擊,炮戰對射。但隨著戰爭進行,中國國力雄厚,資源充足,炮彈可以敞開了打,而越南民窮財盡,經濟困窘,炮彈難以為繼,根本不敢對轟。以至於出現了我軍可以隨意炮轟越軍,而越軍只能在前線喊話「你們打炮,我們沒有還擊,你們不要打了」的奇景。


說了這麼多,和中印衝突只用冷兵器有什麼關係呢?


其實,從以上歷史不難看出——對等的報復能力,能給對方施加強有力的限制,讓對手在挑選戰爭手段時必須有所顧忌。如果實力失衡,無法報復,實力強大的一方就可以隨意選擇手段,想用什麼武器就用什麼武器。


▲中國的「羅馬步兵方陣」


中印一直沒使用熱兵器,只用冷兵器,也是一樣道理。


設想一下,我們按照協議或默契,只用冷兵器,按說印度如果乘機開火,以槍炮對刀棍,勢必大大佔便宜。


但印度為什麼不這樣做呢?


並不是因為他們講誠信守規矩,而是因為中國馬上就會有相應的升級,而且升級到什麼程度都有對等的手段——開槍?我馬上就扔了棍子拿起槍;開炮?這邊遠火候著呢;來坦克?15式已經饑渴難耐;上飛機?殲20的機會來了!


▲印軍「打架」雖然也是輸,但好歹會少死很多人

圖片來自微博

 

這樣盤算下來,對於印度來說,最終不是佔便宜而是惹來大麻煩。而且,如果只是「打群架」,印度還可以用堆人數的辦法來彌補整體戰鬥力弱的短板,用熱兵器火力全開的打,反倒沒把握了。


更關鍵的是,印度一定非常確信這一點——1962年的痛,實在太深刻,雖然過了半個多世紀,還是很難忘掉啊……


▲有這些在,就能放心用棍子3D列印


紙上的協議,永遠只是臨時性的,只看臨時多久,只有實力,才是永久的保證。擁有強悍的實力,不僅自己能打,同時更限制了對手,使之不敢將事態升級,升級就挨狠打!


所以,正因為我們有狙擊槍、溫壓彈、殲20、15式、遠火、東風……前線戰士才能放心大膽的用棍子痛列印軍。相信在今後的很多年,我們可以放心欣賞中國功夫大破天竺的大型實景動作片,而勝利者永遠是我們!

露營、探險、應急、破窗自救手電

五種照明模式1000+流明亮度

相關焦點

  • 地緣政治:為什麼說中國是印度永遠的噩夢?
    我們都知道,印度這個奇葩國家總是要和中國比,而且總是時不時的跳出來「噁心」下中國,以至於我們中國人給了印度一個愛稱——印度阿三
  • 為什麼中國的農民愛造飛機坦克潛水艇?
    飛機坦克農民造 但是在中國龐大的人口中,還有著這麼一群人,他們沒有受過什麼教育,也沒有足夠的資金,更沒有高精尖的設備,卻愣是鼓搗出了飛機、坦克和潛艇……這是些什麼人呢?農民……這可不是在開玩笑,我們可以來看幾個例子。
  • 為什麼是西歐而不是中國研發出了大炮 | 文摘
    當西方人造出重達數噸的火炮時,14、15 世紀的中國火炮輕得太多太多:中國人眼裡的大火炮也不到80 公斤,大多數都只有20 公斤,或者更輕。正如我們所見,中國的文獻記錄得非常清楚,雖然大炮在攻城時已經無處不在,但它們並不是用來擊打城牆的。相反,它們被用來打人,有時也用來攻擊木製大門和塔樓。中國人不是造不出巨型炮,他們的冶金技術相當高超,而且在14 世紀70 年代他們也確實造出了大型炮。
  • 發生了什麼事,飛機大炮在餘姚此地集結?
    飛機,大炮,重型機甲,一夜時間出現在餘姚這個地方。到底發生了啥?
  • 為何比起美軍飛機大炮,日軍覺得它更恐怖
    【彈藥】這裡是世界上最大的彈藥存儲基地,打一次世界大戰也用不完       在軍國主義的灌輸下,侵華日軍的暴行可謂沒有最殘忍,只有更殘忍。無數中華兒女命喪於日軍之手,其還以為那是快樂,甚至還有日本軍官進行「殺人比賽」,那把「南京之役殺107人」的軍刀就是鐵證之一。
  • 尚武 冷戰魔炮:以前要用飛機扔原子彈到敵人頭上,現在用大炮就能做到!
    美國與蘇聯曾經有過持續差不多半個世紀的漫長爭霸,起於二戰勝利,終於蘇聯解體。爭霸雖烈、矛盾雖深,雙方卻並未有大規模衝突乃至戰爭發生,故而名為「冷戰」。造成這種局面的原因,第一個就在於雙方手中都有核武器,這是爭霸中最為重要的力量因素,也是雙方比拼的主要焦點。在「核武競賽」的緊張氛圍下,一種號為「冷戰魔炮」的瘋狂兵器,帶著恐怖殺氣來到了世上。
  • 美國媒體評1962年中印戰爭:中國打印度「就像小刀切黃油一樣」
    因為地形山梁很陡、很窄,只有幾公尺,上不去了,這個戰士就對指導員講:「指導員,你用機關槍掩護我,我從這邊上去,你們從右邊上去,我打手榴彈、打槍,使敵人注意我,你們衝上去。」指導員說這樣不行,等40火箭筒上來打了以後再上去,如果指導員同意他的意見,這個戰士就會犧牲的。他想以自己的犧牲來取得戰鬥的勝利。另外一個戰士很靈活。
  • 石灘有一群不能忘掉的鄉勇!正是因為他們,我們才有安逸的生活!
    當年日本戰機在惠州大亞灣登陸,有架日本轟炸機被炮火打傷,不能正常飛行,這種轟炸機叫水機,能在水上降落或者起飛,剛好迫降在崗尾與初溪之間交界的大榕樹的增江河,因為不熟悉當地的情況下降到河裡後完全不能動,河水開始擱淺,又在沙灘開始環繞
  • 喬良將軍:臺灣在中國的「大炮」射程之內,這就是最後的真理
    中國只需要用一次實際行動  ( 什麼行動,可以讓美國及臺灣當局去猜),向臺灣民眾也向世界做一次鄭重宣示:臺灣在中國的"大炮"射程之內,這就是最後的真理,臺獨之心必須死掉。這就夠了,其他廢話少說.空軍喬良少將,在文中沒有明說,中國只需要用一次實際行動  ( 什麼行動,他讓美國及臺灣當局去猜, 臺灣在中國的"大炮"射程之內,這就是最後的真理。
  • 紀念「九一八」丨我們的民族精神不可再沉淪!
    共計1.2萬人,裝備有坦克、裝甲車、各型火炮和歐洲進口的先進輕武器,當時中國最強大的一支空軍也駐紮瀋陽,擁有各型飛機265架。據載,當日本士兵躡手躡腳打開中國軍隊武器庫和兵工廠大門時,被堆積如山的武器彈藥驚得合不攏嘴:迫擊炮和各種口徑大炮3019門,坦克和裝甲車26輛,各式機關槍5864挺,各種步槍和手槍118206支,數不清的彈藥
  • 朝鮮為什麼總是在作死?
    ▼◎ 本篇圖文系已獲得原作者授權轉載作者 | 頑童有點兒老原標題 | 朝鮮為什麼總敢惹他的「China爹當時中國駐波蘭大使級別甚高,外交部副部長,西安事變中共要員統戰老手王炳南。美國人願意供應中國糧食應是真的。據報導「1962年,美國駐波蘭大使比姆與中國特使王炳南溝通,提出了一份不附帶任何政治條件的方案:允許中方用硬通貨向美國購買500萬噸小麥。王炳南傳達了毛澤東的立場:中國人民絕不會依靠別人。並以幽默的口吻轉達了毛澤東的建議:如美方需要,我願勒緊褲帶援助美國一些大米和小麥。
  • 96式主戰坦克,為什麼被稱為「中國T-72」,並非因為價格便宜
    在我國的主戰坦克家族史中,99式主戰坦克被稱為「天之驕子」,59式坦克則是魔改之王,而69式坦克則是外貿第一的主戰坦克,和這些坦克相比,中國96
  • 巴黎大炮百年(上)
    2018年3月,著名的超級大炮——巴黎大炮將迎來它投入實戰一百周年的日子。如果從它開始研製時算起,現在就有近一個世紀的光景。
  • 外媒:美國E-8監視飛機不僅能跟蹤坦克,追蹤中國軍艦也很好用
    據美國《福布斯》網站9月15日報導,美國空軍的E-8 「聯合星」戰場聯合監視機通常跟蹤地面目標,但現在它將主要用於追蹤中國軍艦。
  • 1969年珍寶島事件後,中國和蘇聯都說自己贏了,為什麼?
    因此,數百萬的志願軍進入了朝鮮,並且是排名第二的彭德懷元帥親自帶兵,最後用了三年時間獲得了戰爭的勝利,從那以後,不管是美國,還是蘇聯都要正眼看我們中國,也為新中國贏來了和平和發展的機會。韓戰結束後,和蘇聯總是談不成的合作最後談成了,蘇聯人派出了很多科技人員進入中國,幫助中國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工業,並且給當時的中國帶來了很多的資金和物資,一定程度上大大緩解了中國的建設難題。
  • 三十年前那場戰爭,給中國帶來的衝擊有多大?
    比如陸軍,伊拉克人有數百輛T-72「鎮宅」,還有大量的T-62、T-54/55和來自中國的69式坦克,而中國陸軍呢?那個年代還全靠59式當家,69/79系列坦克還沒伊拉克多;空軍方面,伊拉克人有若干米格-29「鎮宅」,然後主力裝備是米格-25、米格-23和米格21戰鬥機,當時的中國呢?
  • 最慘烈一戰「鐵在燒」,為什麼中國軍隊是「輕步兵之王」?
    「如果我還沒有被允許攻擊通過鴨綠江增援的中國軍隊,或者摧毀他們的橋梁,那麼,我將會用一种放射性的核廢料,來切斷從滿洲裡到朝鮮的中國軍隊的主要補給線。如果我被允許使用它們,那麼我將在北朝鮮的上部實施一次登陸,同時配合空降部隊,這樣我們就會讓中國軍隊餓死或者投降。這很像仁川登陸,但是,比那一次的規模要大很多」。
  • 歐美用銅造子彈,中國偏偏用鋼?只是我們因為太窮嗎?|輕武專欄
    長期以來,大多數愛好者都有這樣一個觀點,那就是唯獨中國用鋼造子彈,而歐美國家都用黃銅做子彈,甚至還有一些媒體藉此炒作賺眼球。 ▲關於國內子彈用鋼,歐美子彈用黃銅的謠言首先在講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來講一下為什麼通常情況下會用銅製造彈殼。
  • 為啥中國軍人愛種菜?因為我們才是戰鬥民族
    在很多維和任務區,菜園子成為外軍來訪的一個重要參觀項目,是中國維和部隊的軍事文化符號之一。有外軍參謀軍官評價說:「當我們在喝咖啡和曬日光浴的時候,中國軍人已經在收穫他們的西紅柿了。」不僅如此,中國軍人還授人以漁,教會了巴基斯坦、尼泊爾、印尼等國家的維和部隊種菜,省得他們總是跑中國營區來蹭飯……而在中國的首個海外軍事基地吉布地基地,一樣面臨沒菜吃的問題。但周邊都是火山巖和沙漠焦土,全年乾旱幾乎無雨,農業專家結論:這裡無法種植。
  • 紀念「九一八」:我們的民族精神不可再沉淪!|團團展播廳-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特輯
    裝甲兵、軍校學員、警戒部隊共計1.2萬人,裝備有坦克、裝甲車、各型火炮和歐洲進口的先進輕武器,當時中國最強大的一支空軍也駐紮瀋陽,擁有各型飛機265架。據載,當日本士兵躡手躡腳打開中國軍隊武器庫和兵工廠大門時,被堆積如山的武器彈藥驚得合不攏嘴:迫擊炮和各種口徑大炮3019門,坦克和裝甲車26輛,各式機關槍5864挺,各種步槍和手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