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飛第4代機殲-14「雪鴞」與殲-20「威龍」競爭落敗的原因是什麼?

2021-02-19 炫酷汽車分享者

在2009年左右的時候網上有一架新型戰機的全尺寸模型出現,雖然不知道該機是什麼型號?但是從其採用鴨式氣動布局和腹部DSI進氣道以及內置隱身彈倉來看,其應該是一架注重機動性的隱身戰機。雖然後來這件事不了了知了,大家對於該機後來的何去何從也都沒了興趣。

有人說上面這架未知型號的隱身戰機是沈飛研製的,也就是後來被我們大家稱之為殲14雪鴞的新型戰機,其最早就是用於和現在已經裝備服役的殲20競爭空軍的下一代隱身戰機項目的。其實這也符合戰機發展思路,比如早前美國的重型隱身戰機項目招標的時候就有諾格的YF-23和洛馬的YF22同臺競標、中型隱身戰機項目招標的時候也有波音的X-32和洛馬的X-35戰機同臺競標。而這麼做的目的都是為了研製出一款更符合空軍對於下一代隱身戰機的訴求。那這架未知型號的殲14隱身戰機為什麼會敗給已經批量裝備服役的殲20了呢?

其實雪鴞戰機之所以敗給成飛的殲20是有眾多原因的,隨著競標結束後,關於殲14的各種消息也是滿天飛,大家對於其競標失敗也有了了解。我們知道沈飛有一個外國名字叫「沈霍伊」,就是因為其研製的很多新型戰機都有前蘇聯蘇霍伊的基因存在,所以其設計思想基本就是照搬了蘇系戰機的設計思想,比如這架雪鴞戰機從其採用的三翼面+邊條翼的氣動設計來說在當時算是一種接近理論上得完美設計,再加上前置鴨翼和後置平尾的同時動作更能再照顧高升力體的渦力和機體配平上尋求平衡點,同時縮小的主子和鴨翼面積也有利於隱身和降低整機重量。但是從其整體氣動布局來看,仍然有蘇37的影子在內。而且其大膽採用的爽三角翼設計雖然能夠提供更好的超音速巡航能力,但是其超音速狀態下的升阻比仍然不如殲20,也可以說是採用的比較另類的主翼拖了後腿。

其次就是從其採用的三翼面氣動布局就可以看出其最大的特點就是超機動性,著和四代隱身戰機的4S標準既有重合也有偏差,畢竟四代隱身戰機最核心的還是隱身能力,而雪鴞戰機為了提高超機動性採用的複雜氣動布局既導致操縱變得越來越複雜也導致整機尺寸過大。戰機尺寸過大在任何時候都不是好事,特別是對於注重超機動性的隱身戰機而言更是兵家之大忌,首先機體尺寸過大會導致整機的氣動阻力過大,繼而影響其高速飛行能力和穩定性,其次機體尺寸過大就需要推力更大的發動機來彌補一些氣動布局上的損失,但是顯然這不可能,畢竟一直以來缺乏合適的大推也是事實。

再一個就是三翼面的氣動布局註定氣動阻力要比單純的鴨式氣動布局更大一些,而且其雷達反射面積肯定也要更大一些。為了降低三翼面所帶來得氣動阻力增大的問題最簡單直接的方式就是拉長機體長度,但是機體長度過長並不是什麼好事,美國的F22隱身戰機在後續的試驗機型中其機體長度也相對應的縮短了一些,除了照顧隱身和機動性等方面外,也能降低整機的重量和造價成本。而且雪鴞為了降低氣動阻力也採用的小機頭設計雖然能夠降低機頭處的氣動阻力但是為縮小了機頭處的內部空間,從而限制了大尺寸、高性能的機載相控陣雷達的使用,而這些都是雪鴞戰機在設計上的槽點。

總結一下就是,雪鴞戰機的失敗最核心的還是自身對於四代戰機的標準認識不足,設計思想還是停留在早期的三代機注重機動性方面,對於四代隱身戰機最核心的隱身能力的覺悟不夠,同時在整機的氣動布局上的失敗也都是其競標失敗的根本原因所在。

相關焦點

  • FC31前身殲14雪鴞,競爭中不敵殲20,在蘇式道路上越走越遠
    相比於殲20,沈飛FC31的亮相更加高調,但從其編號FC來說,就顯示了其是在軍方訂單競爭失敗後的產物,只能嘗試走外貿的路線。而這次我們不說FC31,來說一說它的前身,由沈飛開發的殲14"雪鴞"戰機,以及它在國產五代機競爭中是如何不敵殲20的。
  • 鮮為人知的殲-14戰鬥機,未出世便被殲-20擊敗,胎死腹中
    殲-20作為中國空軍的王牌戰鬥機,是中國空軍走向世界一流的象徵,具有跨時代的意義。鮮為人知的是,在殲-20項目正式立項之前,沈飛集團曾提出殲-14五代機方案參與競標。但最終,通過軍方的權衡,殲-14方案敗下陣來,才有了如今的殲-20戰鬥機。那麼,殲-14方案具體是怎樣的呢?為什麼會輸給殲-20?沈飛集團是中國最早的戰鬥機研製單位,匯聚了中國最頂級的航空技術人才。
  • 中國曾研發比殲20還大的五代機,卻走錯方向重蹈米格1.44覆轍
    米格1.44是一種傳統的非常重視機動性的戰機,而其機動性的來源並非矢量推力發動機,而是傳統的機翼可動舵面,該機氣動複雜,全機可動翼面多達18處,尤其是腹鰭和尾撐都設計了可調舵面,所以該機的理論機動性非常好。
  • 三大原因致殲31遲遲無法轉正?每一點都很致命
    眾所周知,未來中國的空中力量將會以殲-10C、殲-16和殲-20三款戰機為主,此外海軍還有殲-15艦載機。
  • 殲20威龍VS F-22猛禽,隱身戰鬥機哪家強?
    殲-20戰鬥機在與三翼面雪鴞戰鬥機方案的競爭中獲勝,獲得國家正式立項,2011年1月11日首飛,2018年空軍宣布殲-20正式服役,時間比美國F-22晚了13年,比F-35戰鬥機晚了僅僅2年時間。中國軍迷對殲20寄予了厚望,並為其取號為威龍戰機!
  • 如果當年殲10不幸下馬,沈飛這一魔改殲8已計劃好備胎上位
    -8IIACT原型機,鴨翼很醒目,威猛 攝影20年前的1998年,中國第一種自行研製的第三代戰鬥機——殲-10實現了首飛,並在2003年進入空軍領先試用。但在上世紀80-90年代,殲-10的發展十分不易,幾次因為技術和資金原因差點下馬,幸好得到高層領導人力挺,才能夠續寫今天的輝煌。而在殲-10差點下馬的那個階段,航空工業瀋陽所曾認真考慮用一種殲-8家族中最現代化的改進型作為「備胎」,但萬幸的是,殲-10歷經坎坷終成正途。
  • 「威龍」耀天! 殲-20戰機全解析!
    不過,在這些試飛影像中,殲-20展現出來的,並非部分媒體熱炒的「超機動」——目前公開的殲-20影像資料並無這類動作,而是一些三代機也能完成的典型機動動作。既然如此,那我們從殲-20的飛行動作中能看出什麼呢?  體育愛好者都知道,同樣的體操動作由不同水平的運動員完成,裁判對其打分必然會不同,飛行動作也是一個道理。
  • 海四代競爭出現第三者?除殲20殲31外,西飛也能造隱形戰鬥機
    不過,就在這個時候,也有消息傳出,我國海四代的競爭,似乎出現了「第三者」,除成飛和沈飛之外,研製運20和轟20的西飛,也可能涉足其中。除了運輸機和轟炸機之外,西飛也能研製戰鬥機,意外不意外,驚喜不驚喜?西飛造艦載戰鬥機?還要競爭海四代?這個消息足以讓很多人驚掉下巴。
  • 從殲-1到殲-20:中國戰機蓽路藍縷70載……
    新中國的空軍裝備從殲擊機開始,從一無所有、蘇聯購買、引進仿製到自主研製,從殲-1到殲-20,從無到有、從低到高、從弱到強,從第一代發展到第四代,從仰望美蘇到平視美軍,血淚和著汗水,蓽路藍縷,一路走來,終有一天我們會所向無敵!
  • 500架五代機包圍中國,殲20卻不到100架,成飛緊急開啟第4條生產線
    今年是殲20首飛十周年,最近,外媒報導中國第4條殲-20戰鬥機生產線即將全面開啟,面對周邊國家將裝備
  • 逆襲的中國隱身戰機:殲20和殲31誰將成為我國航母下一代保護神?
    和殲20截然相反,我國另一種第四代隱形戰機殲31從一面世開始,就伴隨著不斷的爭議。殲31 鶻鷹戰機有的人十分看好它的未來,聲稱它不但能夠與殲20組成高低搭配,兼顧高性能和龐大數量的需求,同時殲31還存在上艦的先天優勢,可以成為我國航母未來的保護神。
  • 中國殲-14戰機初露鋒芒
    【迷彩先生 迷彩軍事快評第2016265期】隨著殲-20、殲-31的接連亮相,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同時研製五代戰機的國家,雖然解放軍還沒有正式裝備一架五代戰機
  • 「窮人版殲20」解決四代機難題,沈飛殲31迎頭趕上
    從照片當中可以看到,該型第四代戰鬥機的體型明顯比殲20小一圈,是屬於第四代中型戰鬥機。但是,該機儘管比殲20體積小,卻具備了殲20所擁有的大部分特點。由於其單價便宜,適合經濟相對落後的第三世界國家裝備,因此該機也被網友譽為「窮人版殲20」。從圖片中不難發現,成飛的這型中型四代機成功的解決了飛機隱身和氣動布局之間的矛盾。
  • 印度裝備陣風戰鬥機,狂言要挑戰殲20威龍,美專家:不是同一等級
    在印度空軍列裝法國達索的陣風戰鬥機之後,印度就開始叫囂陣風戰鬥機可以劍指中國腹地,印度網民也狂言要挑戰殲-20威龍戰鬥機。陣風戰鬥機是達索公司在幻影2000戰鬥機之後的一款新銳型號,這是四代戰鬥機中的經典產品,採用了鴨翼的氣動布局結構,配備有2臺M88中等推力發動機,陣風戰鬥機是一款中型戰鬥機。
  • 國產戰鬥機殲-20到底有多厲害?
    殲-20作為第五代戰鬥機,在目標探測與跟蹤方面必須追求「先敵發現」的能力和多目標探測與跟蹤能力,因此,殲-20採用了加密數據鏈信息系統,它能夠在數架殲-20之間實現探測情報共享,從而大大拓展每架飛機的態勢感知空域。蘇-57戰鬥機(設計代號:I-21/T-50),為俄羅斯空軍單座雙發隱形多功能重型戰鬥機,是俄羅斯第五代戰鬥機(西方國家稱為第四代戰鬥機)。
  • 中國殲系戰機大全,從殲1到殲31!
    殲3、殲4是中國韓戰期間從蘇聯引進的米格-9的改型,是實驗品,未批量生產過。  殲-14  許多國外媒體猜測殲-14是中國對俄羅斯米格1.44的逆向研究版本,使用內部彈倉降低雷達反射,提高隱形。  但是,J-14更有可能是洪都飛機廠基於強-6設計的,用來同瀋陽J-13和成都J-10競標解放軍第三代戰鬥機的方案。
  • 殲20BS來了,雙座版正式亮相,「威龍」已有三種型號!
    自2017年服役以來,殲20「威龍」裝備部隊的數量已超過100架,成為我國空軍的絕對精銳和王牌。與此同時,殲20的多個改進型號也紛紛開花結果,比如雙座型。以往,雙座型殲20隻是一個傳說,然而在最近航空工業公布的紀念殲20首飛10周年的宣傳片中,首次對其進行了官宣。 在這部4分31秒的宣傳片中,出現了殲20雙座型的畫面。雖然只是一張電腦渲染圖,雖然持續時間還不到半秒,但足以證明它的確存在,以後再也不用懷疑了。而從外形上看,它與以前在網友繪製的想像圖差不多,採用了無隔框風擋,又恢復到殲20驗證機的狀態。
  • 沈飛殲11D流出新照片,單座國產三代半制空戰鬥機,遲到的王者
    在這樣特殊的情況下,殲-11D戰機雖然號稱是國產制空性能最優的三代半戰鬥機,但是用戶已經選擇了殲-16,此時採購殲-11D戰機又有什麼意義。如今,我國空軍制空戰鬥機更依賴航空工業成飛殲-20隱形戰鬥機,單憑一個隱形,殲-20戰機就比殲-11D戰機有一代的優勢。殲-20戰機綜合的航空電子系統也不是殲-11D戰機能比的。
  • 沈飛FC-31無競標拿下四種機型大單? FC-31真的有戲了?
    採用2臺黑煙發動機的米格29空重10噸,粽子機要做隱身設計,內油據稱7噸,而且肚皮還有2個4.7米長的碩大彈倉,和殲20戰鬥機同款,這就要命了,飛機的空重估計會升級到13噸以上,甚至14噸,美國類似的型號F35A採用1臺19噸推力推比為10的F135發動機,空重就13.3噸了,而粽子機用2臺推比只有7,最大推力才8.3噸的傢伙,空重要是做到13噸,那就代表一件事設備設備很少很落後,現在的空戰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