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阿瓊」坦克,單價高達800萬美元,就是68噸的「裝甲花瓶」

2022-01-31 大炮兵主義

2019年12月8日,《新印度快報》報導,戰鬥全重達到68噸的印度國產主戰坦克"阿瓊"MK1A型坦克即將列裝印度陸軍,並將在明年2月的2020年第11屆印度國際國防展覽會(DefExpo India 2020)上展示。

今年早些時候,印度裝甲部隊在拉賈斯坦邦西部地區進行了"阿瓊"Mk-1A最後的整合測試,取得了成功。預計在不久之後,"阿瓊"Mk-1A就將投入生產。

如圖所示,"阿瓊"MK1A戰鬥全重68噸,最高公路速度58千米/小時,越野速度40千米/小時,配備一門120mm線膛炮,射速6~8發/分鐘,備彈39發,乘員4人。

說是叫"阿瓊"MK1A,其實就是以前的"阿瓊MK2",坦克上還印著MK2呢,之所以叫MK1,可能這些"阿瓊"不是新坦克,而是在已有的兩個團124輛"阿瓊"MK1坦克上改的,改進幅度不足以給MK2這個編號。

印度官員稱:"'阿瓊'Mk1A在現有版本(應該是指Mk1)的基礎上進行了72處改進,其中14處是陸軍特別要求的重大升級。作戰坦克的基本參數是"火力、防護和機動性"

這個擋泥板上還寫了個MK2

說真的,筆者以為印度陸軍已經放棄"阿瓊"坦克了,完全只作為閱兵坦克使用。因為印度陸軍真的是看不上"阿瓊",而選擇採購T-90和T-72,目前印度陸軍裝備的T-90和T-72比俄羅斯都多,還新採購了464輛T-90MS坦克。"阿瓊"在好一段時間裡除了閱兵,基本就不提。

這次"阿瓊"能夠"復活",筆者估計還是和莫迪政府強調的"印度製造"計劃有關係,印度陸軍就算做個樣子也要採購一批。

印度"阿瓊"坦克是在印度武器裝備裡也算出了名的長壽,1972年決定研製,1974年啟動研發計劃,1980年代初期製造出樣車。這個在三代坦克裡算是非常早的了,而且速度也不慢。當時中國別說99坦克,以80/88坦克為代表的二代坦克都才剛開始研製,所以當時讓中國和巴基斯坦非常緊張。

早期的"阿瓊"樣車,和現在的"阿瓊"差別很大,這是一輪輪修改指標的結果

不過後來隨著東西方三代坦克的陸續服役,印度人開始不斷修改指標,導致研製周期不斷拉長,一直改到1996年,這種坦克才被印度政府批准在阿瓦迪坦克兵工廠量產製造。而那個時候96坦克已經服役了,巴基斯坦也有了85-IIAP,兩國壓力得到了初步緩解。

然後"阿瓊"坦克就陷入了無盡的麻煩裡,故障頻出,性能也不能滿足印度陸軍的需要。

"阿瓊"坦克採用的55倍120mm線膛炮除了印度自己都沒人用了,120mm線膛炮的老祖宗英國人的挑戰者2都換了萊茵金屬的L55 Rh120mm滑膛炮。而英國好歹有L27A1穿甲彈可以用,穿甲性能也不錯。而"阿瓊"使用的印度自研的穿甲彈穿深……

2000米距離上300mm勻質裝甲板,我都懷疑這是不是印錯了

而且目前看應該是手動裝填……畢竟乘員是4個人。

動力方面,"阿瓊"坦克使用的是德制MTU838Ka-501柴油發動機,並使用德國ZF公司LSG3000型自動傳動裝置。這款德國發動機當然沒的說,可是並不適應印度的環境,尤其是在沙漠地帶故障頻出,印度後來稱將研製國產的1500馬力發動機,以取代水土不服的德國發動機。不過這事情後來也就不提了,就是仿製MTU838Ka-501,但是始終達不到德國原廠標準。再加上"阿瓊"的重量飆升,導致了"阿瓊"MK2一直被動力不足問題所困擾,中間曾經想引進烏克蘭1800馬力的6TD-5發動機,結果烏克蘭自己都沒了下文。估計現在"阿瓊"MK1A用的還是德國/仿製的MTU838Ka-501柴油發動機。

防禦方面,原本"阿瓊"的防禦力比較一般。尤其是炮塔正面是採用類似豹2A4的垂直裝甲,防護性能堪憂。後來在印度人在上面安裝了一圈附加裝甲,安裝方式類似於T-90的楔形設計模式,也是爆反,名為"坎昌",這種爆反性能未知但是重量不輕,這也是為什麼"阿瓊"MK2重量從58噸飆升到了68噸,當然現在看這個重量不算特別誇張了,西方坦克都奔著70噸往上去了。

神奇的還在留了半張臉沒有安裝反應裝甲,因為他的炮瞄火控是在裝甲正面而非在炮塔頂端

他這也學的是豹2A4,但是豹2A5德國人就改了,後續豹2A4各種改進方案都把有右半邊包起來。

當然印度還是做出了改進,包括安裝了改進的炮手主瞄準器(GMS),該瞄準器與自動目標跟蹤系統(ATT)集成在一起,可以幫助車組人員跟蹤移動目標,即使在坦克移動時也可以輕鬆地射擊。

車長的全景瞄準鏡(CPS Mk II)已與熱成像儀集成在一起,使車長可以通過具有先進獵-殺功能,人眼安全的雷射測距儀,全天候實施有效的監視。這些都是印度陸軍點名要求的升級項目。

說得很好,但是可靠性麼……

印度人喜歡追求時髦,喜歡新技術,但是武器設計不可能十全十美,誰都需要取捨。印度偏不,它就要把所有新技術全都堆上去,導致可靠性堪憂。這次"阿瓊MK2"還加了一個遙控武器站,但是體積巨大,可能是現役遙控武器站裡體積最大的。

這樣的"阿瓊"MK2價格自然非常的高,在2016年"阿瓊"MK2主戰坦克每輛價格達640萬美元,如果量產,可能價格還會漲到超過800萬美元,僅次於日本的10式坦克。所以當時印度陸軍就捏著鼻子採購了兩個團,也基本見不到用於訓練,主要用於對外展示和閱兵,而且由於備件不足,維護保養不到位,據印度媒體稱,這124輛"阿瓊"主戰坦克已經有75%的不能夠動了,真成了花瓶。

這批"阿瓊"MK1A很有可能就是將部隊那一百多輛不能夠動的"阿瓊"MK1主戰坦克送回廠進行升級,這樣可以減少一大筆採購費用。省出錢採購印度陸軍更加繼急需的步兵戰車和T-90MS,印度陸軍還是挺實事求是的,真打仗還要找靠譜的俄國貨。

T-90MS才是印度陸軍真正想要的


相關焦點

  • 「阿瓊坦克」耗時30年研發.印度:亞洲第一!國外:一堆廢鐵!
    但是,坦克的重量也很大程度地增加了,直接來到了58噸(後期改進型重68噸),這樣的重量已經遠遠超過了世界其他主戰坦克的重量。高昂的價格在1999年時,政府一開始是計劃以235萬美元的單價用於生產124輛阿瓊坦克。
  • 印度專家看不下去了,揭秘阿瓊坦克真實性能數據,數項世界之最
    不過印度也有 良心專家,其中一名叫拉胡爾·貝迪站了出來說,阿瓊有幾項世界之最:研發時間最長達46年以上,價格最高單價近千萬美元,世界最重近70噸,還有超寬超限火車運送直接撞壞站臺……拉胡爾·貝迪說,採購阿瓊絕對是代價高昂的錯誤,貴得離譜,一輛阿瓊的價格相當於四輛T-90S或者兩輛德國豹-2,還一個是重量和尺寸也限制了其運輸,這是坦克的關鍵要求,這將其限制為只能通過「專用」寬軌進行運輸,
  • 印度的國產坦克「阿瓊」,外表挺酷 實戰不怎麼樣
    反正從上世紀70年代開始印度提倡國貨當自強,包括空軍LCA「光輝」戰鬥機、海軍「藍天衛士/維克蘭特」號航母,以及陸軍「阿瓊」主戰坦克都向走了同樣一條死胡同,從完全自主研發向來料加工組裝轉變。「阿瓊」主戰坦克從1974年開始研製,目的是研發一款先進的印度國產現代化坦克,由於研製初期和德國存在大量合作。因此整體外觀和豹2早期型非常相似,特別是方方正正的炮塔。
  • 「體重」創紀錄的阿瓊坦克,暴露了印度自主國防軟肋
    近日,印度總理莫迪在視察印度軍隊時乘坐了印度國產的「阿瓊」主戰坦克。「阿瓊」坦克是在印度自主國防需求下,花費重金研製的首款國產主戰坦克。目前,印度軍隊已經裝備了124輛「阿瓊」坦克。方長安介紹,「阿瓊」主戰坦克中的MK1A型號是MK2型號的過渡版,公開資料顯示MK1A作戰重量68噸,乘員4人,能以58公裡/小時的最大道路速度或40公裡/小時的越野速度行駛,最大裡程為500公裡,最大爬坡度數30°,可涉水1.4米。
  • 阿瓊坦克發展史:理想豐滿與現實骨感
    這讓印度政府信心爆棚,一心想要國產一款最為先進的坦克,確立自己世界軍事強國的地位。為此,印度政府批准了1.55億盧比的資金,折合當時的360萬美元。對70年代的印度,這是一個天文數字。70年代的印度雄心勃勃,為自己的印度豹(即後來的阿瓊)制定了強悍的指標。由於當時,西德的豹2坦克是國際市場上的民心,因此印度的規劃也是以豹2為參照目標。
  • 世界最貴的阿瓊坦克究竟有多強?— 炸膛拋錨,實在太囧
    文 | 裝甲戰爭一直以來,印度給我們的印象就是沒有自主研製的能力,尤其是軍事領域,印度的武器幾乎都是從國外進口、仿製的。
  • 苦熬近40年,印度最新型阿瓊坦克終於要服役了?
    (圖源:印度時報) 12月8日印媒們喜大普奔,走過艱辛37年,全重達到68噸的印度國產主戰坦克「阿瓊」MK1A型坦克即將列裝印度陸軍,並將在明年2月的第11屆印度國際國防展覽會上展示。阿瓊坦克就成了一個騎虎難下的計劃,不繼續下去就意味著血虧,所以1996年,印度政府就批准在阿瓦迪坦克兵工廠進行阿瓊坦克的量產製造。 量產時,由於政府對其要求的不斷增加,阿瓊坦克的設計已經瞄準了德國正在研發的豹2坦克,要配備120毫米線膛炮及高性能彈藥、先進火控系統、大功率柴油發動機及高效傳動系統、複合裝甲,而且這些均要求徹底國產化。
  • 印度史上最昂貴的面子工程:阿瓊坦克是怎樣淪為笑話的?
    從戰鬥車輛研究與發展機構於1972年開始開發至今,阿瓊坦克項目像一隻饕餮一樣瘋狂吞噬著印度的國防經費。截至目前,阿瓊坦克項目已經花掉了印度超過207億美元的巨額經費,遠超「光輝」戰鬥機148億美元的研發費用,是印度有史以來最昂貴的一場豪賭。
  • 印度阿瓊坦克是怎樣一步一步的成為一個老大難的
    然而,在接下來的十幾年中,「阿瓊」的發展卻頗為不順。由於印度在主戰坦克總體設計和部件研製方面經驗不足,「阿瓊」的全重從最初的50噸一路飆升到58噸,這導致懸掛系統的可靠性和坦克的通過性急劇惡化。研製初期對於「阿瓊」戰技指標的設定也缺乏預見性,因此,待首批樣車完成製造後,不得不繼續修改其設計指標,以應對新出現的威脅。
  • 揭秘丨阿瓊坦克不要了?印度陸軍推出新的戰車計劃!
    FRCV將在與外國合作商討論後展開設計,印度計劃參考這4個國家的坦克。他們分別是:俄羅斯的T-14 「阿瑪塔」,烏克蘭的「堡壘」,法國的「勒克萊爾」,和韓國的K2「黑豹」坦克。俄羅斯 T-14阿瑪塔坦克
  • 印度,總算做了個正確決定!
    至於印度為什麼會有此決定,最直接原因就是阿瓊太菜了;還有一個背後的原因,很可能就是在與北方某鄰國的對峙中,受到對方新裝備的刺激,從而在深思後進行的改變。 且聽作者略作介紹。 阿瓊坦克於1974年立項,搞到現在差不多快50年了,是印度一直寄予厚望的國產之光。
  • 國防部長因它辭職,瑞士PZ-68主戰坦克,與阿瓊坦克有得一拼
  • 【裝備】印度自行研發的阿瓊主戰坦克到底怎麼樣!
    該坦克重50t,主要部件例如發動機、傳動裝置、120mm線膛火炮及其彈藥、先進的裝甲和火控系統均要求在印度生產。   直至1984年3月第一輛阿瓊式坦克樣車製成時,該項計劃已支出3億盧比。1985年3月,對外展出了該樣車。到1988年年底,印度擬製造20輛阿瓊坦克樣車以便對武器、火控系統、發動機及傳動裝置和懸掛裝置等部件進行廣泛試驗。
  • 印度喜極而泣!48年磨一劍的「阿瓊-MK1A」坦克終於列裝,是99A的對手嗎?
    同時,根據印度媒體報導,近日,印度總理莫迪參與了印度陸軍首批阿瓊-MK1A型主戰坦克的接裝儀式,並以印度教傳統儀式為「阿瓊」坦克、坦克車組祈福。據稱,作為阿瓊-MK1的改進型,印度陸軍這回一共訂購了118臺阿瓊-MK1A型主戰坦克,同時還要為現有的71臺阿瓊-MK1實施升級改造、使其達到MK1A的技術標準。
  • 印度要造世界最強坦克,花三十年造了個鐵疙瘩,美國「自愧不如」
    於是德國政府專項撥款1.5億盧比,折合美金360萬元,開始了這款坦克的研發,按照最初的設計構想,坦克全重50噸,裝有大功率發動機,裝配120毫米的線膛炮、複合裝甲和高效的傳動系統並且這一切都建立在國產的基礎上。然而現實卻遠遠不如現象那般美好,很快坦克的製造就面臨了重重問題。
  • 南亞鄰國打造了一款世界最貴坦克,叫囂可碾壓中國99A
    比如美國的航母就是越貴越好的典型。但是,凡事總有例外,我們的南亞鄰國就是一個經常創造「例外」的奇特國家。說起世界上最貴的坦克,印度的「阿瓊」坦克總是榜上有名,與它並列有美國的M1A2「艾澤拉姆斯」坦克、日本的10式坦克、法國的AMX-56勒克萊爾坦克、英國的挑戰者2坦克和德國的豹2坦克等。
  • 印度阿瓊坦克線膛炮比99A滑膛炮強在哪裡?
    但隨著裝甲技術的進步,原有的炮彈對於攻擊坦克越來越力不從心,你即使打中了對方也無法穿透它的複合裝甲,於是細長的穿甲彈應運而生。99A坦克正面奇怪的阿瓊坦克作為印度一款精心打磨研製了幾十年的主戰坦克,它追求的目標是超越美國的M1A2成為世界一流,但卻安裝了一門120mm的線膛炮,與英國挑戰者II型主戰坦克幾乎一樣。
  • 俄式坦克打主力,印度為何沒有祭出阿瓊坦克?陸軍:它太「肥」了
    有了這樣的利器,印度難道不該將它推到最前線嗎?為什麼還要留一手呢?原來不是阿瓊不來,而是印度軍隊到目前為止還沒有可以運載這個「胖子」的運輸工具。以印度空軍最新引進的C-17「環球霸王」運輸機的最大運載量計算,有效載荷為75噸,而阿瓊MK-2的整車重量為67噸,外加一些必要的輔助設備,一架運輸機運不了一臺坦克,對於本就捉襟見肘的印軍高原運輸而言,這樣的效率實在是不值得。
  • 印度出30億美元買30架美無人機,價格是彩虹5的3倍!
    ,自己的"光輝"戰鬥機、"阿瓊"主戰坦克束之高閣,俄制坦克、法式飛機倒是用的很順手。然而反觀過去,無論是LCA戰鬥機,還是「阿瓊」坦克,抑或是「維克蘭特」號航空母艦,這些印度自己的裝備項目,發展得都十分緩慢。在先進無人機技術領域,印度更是一窮二白。因此,哪怕是花高價,印度如果想要的話還是得咬牙買。美國和俄羅斯也是看準了印度的模仿能力不過關,因此才如此放心地向印度兜售武器裝備。但無論如何,這個採購價都太貴了。
  • 獨家:印放棄阿瓊研製世界最強坦克 一點比中國差太遠
    現在印軍現役T-72坦克總數約為1900輛。直到現在為止,蘇聯/俄羅斯製造,或者根據蘇俄許可證技術在印度境內組裝的武器和軍事裝備,在印度陸軍的比例為40%,在空軍的比例高達80%,在海軍的比例為75%。印度陸軍目前總共裝備大約600輛T-55坦克、1925輛T-72M1坦克和640輛T-90S坦克。根據俄聯邦軍事技術合作局副局長蓬丘克提供的數據,2014年俄向印度交付的軍事裝備總額超過47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