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有人問這個世界最強坦克到底是哪家,印度衝上第一的「領獎臺」大喊:「還有誰」!美國、俄羅斯都得「抖三抖」。
比不了,真比不了~
(圖源:印度時報)
12月8日印媒們喜大普奔,走過艱辛37年,全重達到68噸的印度國產主戰坦克「阿瓊」MK1A型坦克即將列裝印度陸軍,並將在明年2月的第11屆印度國際國防展覽會上展示。
相信看到這條新聞的人都會為「阿瓊」坦克「勵志」的一生流下感動的眼淚。
(圖源:印度國防部)
1971年印度在第三次印巴戰爭中得勝後,開始「看不起」英國給自己設計的坦克,要自己研發第三代主戰坦克。1974年3月,政府正式批准了「印度豹」國產坦克計劃,初步估計項目預算15.5億盧比 ,這個數額在當時的印度可以算得上「天文數字」,並宣稱這會是全球最強坦克。
(圖源:印度國防部)
這句話放在現在看確實逗,可在當時第一種第三代主戰坦克蘇聯的T-64也才剛剛面世,後面著名的T-72、豹2、M1等主戰坦克也都處於研製階段,所以阿瓊還真算是全球領先的。
T-64原型車,收藏於俄羅斯庫賓卡坦克博物館
80年代印度花了5億盧比折騰出兩輛樣車,1985年印度正式給其命名為「阿瓊」,其實這個速度還真不慢,要知道同時期我們的第二代主戰坦克80式還沒有完全成熟,如果一切都按照印度的劇本來,也許歷史還真有些變動。
但是三哥永遠不會讓你失望,一旦進入量產階段,么蛾子就出來了。
由於在短短時間,印度就整出兩輛樣車,政府對其可謂信心倍增,於是對其性能和功能的要求層層堆加,政府對其的投資一下子劇增到300億盧比(1995年)。阿瓊坦克就成了一個騎虎難下的計劃,不繼續下去就意味著血虧,所以1996年,印度政府就批准在阿瓦迪坦克兵工廠進行阿瓊坦克的量產製造。
量產時,由於政府對其要求的不斷增加,阿瓊坦克的設計已經瞄準了德國正在研發的豹2坦克,要配備120毫米線膛炮及高性能彈藥、先進火控系統、大功率柴油發動機及高效傳動系統、複合裝甲,而且這些均要求徹底國產化。預生產型也從最初設計指標坦克全重50噸又膨脹了十幾噸。
豹2坦克
面對這7對負重輪的大傢伙,印度的技術不夠,只好向原宗主國英國引進了120毫米線膛炮技術。
心大的印度最初尋找發動機還考慮過美國M1主戰坦克配套的燃氣輪機,不過後來顧慮到燃氣輪機的耗油狀況超出印度陸軍的承受能力,選擇了國產新型柴油機,額定功率1500馬力,達到二戰後第三代主戰坦克主流水平。這樣雖然不是遙遙領先,也還在中上遊,也能吹牛。
接下來就比豪門家庭劇還要曲折,這款國產柴油機設計功率定的是1500馬力,結果造出來後一檢測,只有500馬力,即使增壓來提高功率,也只衝到設計功率的2/3,壓根就帶不動。
沒辦法印度只好求助國外,既然坦克就是對標德國豹2,機智的印度乾脆就直接用它們的發動機。印度篩選了42種德國發動機和配套的傳動系統方案後,印度最終選擇了功率1500馬力的MTU公司MB873Ka-501柴油發動機,作為首批「阿瓊」原型車的動力系統。並使用Renk「曼塞」公司提供的變速箱。
當然死磕印度製造的政府是不會放棄發動機國產化這一決定,這又會是漫長的修煉。
好不容易暫且解決了發動機的問題,這下子阿瓊坦克服役是不是在望了?
NONONO!
坦克想要動起來,除了發動機,履帶也很重要,畢竟履帶就算是坦克的鞋子了。印度一直沒有研製成功長壽命的坦克履帶,曾有報導透露「阿瓊」最初所用的雙銷掛膠履帶甚至到了「數十千米一換」的壽命,試車時跑2個小時就會斷履帶。真要讓阿瓊上戰場,不備一堆履帶根本不夠用。
顛簸軌道實驗
印軍等呀盼呀,只換來實驗階段狀況頻發,等著換新的印軍只好轉而購買俄羅斯T-90S和升級T-72應急,而「阿瓊」坦克幾番宣布「量產」,卻都沒有下文了。後來一度傳印軍都放棄了,結果政府認為砸的錢太多,死活不同意。
就這樣到了2000年,印軍終於訂購124輛阿瓊MK1坦克,每輛單價471.2萬美金。這樣的價格都快夠印度買兩輛俄羅斯T-90S坦克了。2004年印軍終於收到第一批阿瓊坦克,由於阿瓊坦克質量真的不好,後續收到的坦克都基本放在庫裡「展覽」,在閱兵式才拿出來充充場面。
到了2007年印度政府還打算繼續阿瓊神話搞阿瓊MK2,印軍都傻了,一堆大白象(印軍隊阿瓊坦克的戲稱,顯示它中看不中用)還在那吹著風,現在又要搞新的?
這回也是一頓折騰,新坦克在現有「阿瓊」MK1型號基礎上進行了72處改進,其中14處是陸軍特別要求的,但這些改進都沒有什麼跨級別的進步,研發團隊實在不好意思,只好將其改名為「阿瓊」MK1A。
現在不少印度網友都在調侃,還不如直接把軍隊裡沒用的阿瓊MK1坦克回收,直接改進不用重新生產省成本,反正最後都不能用。
不過這些網友還忘了,阿瓊MK1A坦克能不能按時服役這還真不是印度政府可以決定的~
戰忽局聯名款衛衣勁爆來襲,點擊下↓↓↓圖,海帶纏潛艇即可穿在身上~
本文到此為止,以下為微信平臺自動配送廣告,與本號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