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88年,史上第一次遠距離海戰,英國人用火炮幹翻了西班牙無敵艦隊,開啟了大艦巨炮主義時代

2021-12-25 老軍說兵事


伊莉莎白一世女王統治期間,英國面臨了一場最嚴峻的考驗。16世紀80年代,西班牙國王腓力二世發起所謂的「英格蘭冒險」行動——派遣無敵艦隊入侵英國。根據其作戰計劃,首先將英國艦隊一舉摧毀,而後派遣一支大型遠徵軍在英國登陸,其中,遠徵軍的一部分來自西班牙,將由無敵艦隊(Spanish Armada)運送,另一部分來自荷蘭。入侵行動的發起日期定在1587年8月。

  創造了英國「黃金時代」、打造世界最強艦隊的伊莉莎白一世女王

伊莉莎白女王獲悉敵人的入侵計劃,立即下令對海軍進行擴充。1586年,英國新建成11艘戰艦,1587年又建成2艘,包括「前衛」號、「彩虹」號和「皇家方舟」號,每艘排水量均超過400噸。同時,女王還指使弗蘭西斯·德雷克爵士(見下圖,被伊莉莎白一世冊封為「女王的海盜」)這個因劫掠西班牙商船而臭名昭著的「紳士冒險家」對西班牙艦隊發起一場先發制人的攻擊。德雷克遵從女王的指示,立即集結了23艘艦船組成一支艦隊,於1587年4月19日對西班牙加的斯港進行襲擊,摧毀或俘獲24艘西班牙艦船,還繳獲了大量的物資和裝備,隨後逃之夭夭。接下來的幾個月,西班牙艦隊幾乎傾巢出動,在茫茫大海上到處搜索德雷克這支神出鬼沒的艦隊。最後,德雷克艦隊總算於1587年10月返回本土,但由於長期海上漂泊,艦船被惡劣天氣侵襲得破爛不堪,物資供應也消耗殆盡,艦員們飽受各種疾病折磨。

由於英國的突然襲擊,加上其他因素的影響,西班牙無敵艦隊(見下圖)推遲了原定8月對英國的攻擊計劃。倘若不是由於艦隊司令梅迪納·西多尼亞公爵的過剩精力和巨大影響力,無敵艦隊也許將永遠不再出航。然而,歷史是無法進行假設的,一支由130餘艘各型艦船組成的無敵艦隊最終還是出航了。在130餘艘艦船中,只有大約30艘艦船屬於武裝戰艦,只有6艘戰艦的火炮達到40門以上——這一數字在當時是英國任何一艘254噸以上艦船的正常水準。更甚的是,許多火炮嚴重老化,還有許多火炮並非艦船使用,操作火炮的士兵沒有任何海戰經驗。

 

與此同時,英國人知道,德雷克的襲擊行動只能暫時延遲敵人入侵,而不能最終制止他們。從1588年開始,英國就對海軍艦隊發出了動員令,截止1588年夏季,這個國家所有海上力量已經全部集結,大大小小197艘艦船歸霍華德勳爵指揮。這些艦船中,34艘屬女王陛下個人所有,53艘戰時徵用的小船由女王付給報酬,亨利·西摩勳爵的23艘艦船採用類似的財經支援模式。此外,其他戰艦均屬於社團或私人捐獻,譬如,倫敦城就提供並擔負起了30艘艦船的費用,德雷克的34艘艦船則由貴族和富商資助。

1588年的前幾個月,根據德雷克建議,霍華德命令英國所有艦船在樸利茅斯集結。集結行動雖然花費很長時間,但幸運的是,他們的對手西班牙無敵艦隊5月18日從裡斯本起航後不久,便遭遇了一場強勁的西南方向逆風,艦隊被颳得零亂不堪。當時,為了躲避逆向風,無敵艦隊不得不在科倫納休整。為了捕捉戰機,霍華德計劃趁機對其發起攻擊,但逆向風同樣打灑了英國人的想法。最後,英國艦隊由於物資消耗殆盡,許多受損艦船急需維修,不得已於7月12日返回樸利茅斯。幾天後,就在同一個地方,英國人發現無敵艦隊正準備駛離利澤德,於是,英國艦隊經過倉促準備,再次從普利茅斯起航,頂著逆風朝敵人追上去。7月20日,海上天色陰霾、煙雨濛濛,英西艦隊在科倫納首次遭遇。

此時,西班牙無敵艦隊開始合成作戰編隊,將主力戰艦和運兵船放置中間,其他戰艦向兩翼延伸,組成一個新月形的戰鬥隊形。霍華德為了打響這場戰鬥,立即命令「倨傲」號戰艦朝敵人逼過去,挑釁性地先開一炮,他本人率領一支編隊對無敵艦隊的朝海一翼發起攻擊,德雷克編隊則對另一翼進行攻擊。就在英國戰艦掠過敵方艦隊兩翼的同時,它們朝敵人最好的艦船進行了猛烈而持久的炮擊,致使其嚴重傾斜。當時,無敵艦隊雖然沒有遭到太大破壞,還是遭受了兩項損失,先是「羅薩裡奧」號在撞擊中損失了前桅和船首斜桅,緊接著「聖·薩爾瓦多」號被炸成重傷。後來,這兩艘戰艦均被英國人俘獲,其中,前者成了德雷克的戰利品。

接下來的3天,從星期三到星期五,英西艦隊同時向海峽出口方向緩慢移動。星期六早晨,雙方在懷特島外海再次遭遇,又發生一場激戰。當時,西班牙人試圖在索倫特登陸,但其艦隊的朝海一翼卻遭到英國艦隊攻擊,被迫調轉航向放棄登陸。截止此時,危機仍然沒有消除,雙方隨時都可能爆發新的戰鬥。此時,實力猶存的無敵艦隊開始向荷蘭海域駛去,帕馬公爵率領的西班牙陸軍正在那裡等候。

據說時任西班牙國王腓力二世曾經追求伊莉莎白一世不成而惱羞成怒發動戰爭

根據原定作戰計劃,西多尼亞公爵的無敵艦隊將先到佛蘭德海岸載上帕馬公爵的陸軍部隊,而後前往英國登陸,但由於這支陸軍缺乏穿越佛蘭德海岸淺水區所必需的平底船,這項計劃因此暫時無法實施。在此情況下,西多尼亞決定放棄最初下達的前往荷蘭海域的命令,命令無敵艦隊在加來外海拋錨,等候帕馬公爵下一步消息。然而,正是在這裡,西多尼亞卻等到一個萬分沮喪的消息,帕馬公爵的部隊至少再需要一周才能做好登船準備,西多尼亞公爵一下子陷入極度危險的境地,他的戰艦如今錨泊在一個非常危險的地點,所有方向均暴露給敵人,共有140艘英國艦船在四周拋錨,並佔據了有利風向,將他團團圍住。然而,英國艦隊指揮官此時並不了解敵人登船行動延遲的實情,鑑於帕馬公爵的陸軍部隊目前已在30英裡外的敦刻爾克集結,對方隨時都可能抵達戰場,因此,英國人最後決定:英國艦隊必須不惜任何代價,以最快速度摧毀無敵艦隊。

7月28日,星期日,英國8艘縱火船就在夜間向無敵艦隊衝去,其中2艘被對方鉤住拖到一邊,另外6艘卻對西班牙戰艦造成了巨大威脅,迫使他們紛紛砍斷或解開纜繩向海上逃去。在疏散中,只有西多尼亞的旗艦和另外4艘戰艦保持了比較協調的隊形,其他艦船被打得亂了陣勢,無敵艦隊的戰鬥隊形被無可挽回地打破了。這時,霍華德的戰艦象獵犬一樣,頂著逆風向西班牙人逼了上去,在距敵僅僅「一半步槍射程」之處——大約45米——開始用重炮進行猛轟,激戰持續了9小時,直到英艦打光了所有彈藥才結束。西班牙戰艦「瑪麗亞·胡安」號被擊沉,另外2艘逃到淺灘處被荷蘭人捕獲,還有許多戰艦或輕或重受傷。英艦所受的損失微乎其微,可以忽略不計。

據說,由於西班牙人的勇敢精神和嚴明紀律,他們在慘敗後又迅速恢復了戰鬥隊形。但是,惡劣天氣越來越對西班牙人不利,強勁的海風將無敵艦隊向西蘭島刮去。7月30日一大早,海風突然轉向,無敵艦隊藉助突然好轉的天氣駛入北海海域。當時,英國人推測西班牙人或許會駛往某一友港躲避,因此他們儘管缺乏彈藥,仍窮追不捨。

此時此刻,對於西多尼亞公爵來說,他也許可以輕易地做出前往漢堡、丹麥、挪威或蘇格蘭的決定,他卻選擇了一條繞道蘇格蘭北部的漫長且又危險的歸國之路。8月2日,英國人一直追到福斯灣以南才罷休。然而,對於西班牙人,厄運還遠遠沒有結束,這支潰不成軍的艦隊又遭遇了強勁的北大西洋秋季暴風。當時,曾有一些艦長不顧最可怕的警告,冒險在愛爾蘭海岸躲避,但在那裡,他們幾乎全部淹死或被殺掉,艦船也被摧毀。最後,只有67艘艦船回到了西班牙,很多人在激戰和風暴中死去,許多人奄奄一息地回到了故土。包括水手和步兵在內的29000名無敵艦隊人員,至少三分之一的人再也沒能回到家人身邊,這場空前災難使得西班牙舉國上下陷入無限悲痛之中。

海戰結束後,伊莉莎白一世親臨英國皇家海軍艦隊檢閱,發表了一篇非常著名的演說:「我雖然有著女人羸弱無力的身體,但卻有著王者的心胸,英格蘭君主的氣魄。無論任何人,都不準侵略我們王國的邊界。我願執起武器,成為你們的領袖、你們的軍師,以此回報你們的美德……為了我的神與王國,為了我的人民、我的榮耀與我的血脈。」



在海軍歷史上,西班牙無敵艦隊之所以佔有重要一席,不僅在於它入侵英國的企圖慘遭失敗,更因為它標誌著海戰史上的第一次遠距離炮戰。早在1571年的勒班陀海戰中,威尼斯人的猛烈炮火曾將土耳其艦隊打得潰不成軍,可以說,海軍火炮的首次使用就發揮出了它致命的作用。但在那次海戰中,使用火炮的主要目的卻是儘可能多地消滅土軍艦船上的槳手。

如今,通過英吉利海峽的這場海戰,人們可以認識到:使用火炮居然可以將戰艦擊沉,但前提只能是在近距離上集中火力攻擊。到了640米或更遠的距離上,炮彈也許能夠對木製船體造成破壞,卻很少能夠將其穿透。就這樣,一個新的科學問題開始擺在了人們的面前:如何製造出一種能夠在最遠距離內將敵艦擊沉的火炮?自然而然地,從無敵艦隊之後,在通往現代戰列艦的無數級臺階中,海軍科學一躍上升到第一位。

感謝軍迷朋友關注,謹推薦分享一套戰爭戰場叢書,歡迎指正:


歡迎大咖掃碼進小店指導

相關焦點

  • 1588年西班牙無敵艦隊並非被英國海軍擊敗?
    如今在任何一本中學歷史教科書中,都會提到1588年的一個重大歷史事件,那就是西班牙無敵艦隊遠徵英國卻被英國海軍打得全軍覆滅,英國由此開始海上霸權
  • 歷史課堂--1588年西班牙無敵艦隊並非被英國打敗?
    對軍事感興趣的讀者可能還在歷史普及讀物中讀到,當時英國艦隊使用射程長的火炮,拒絕西班牙擅長的登艦肉搏戰是制勝的原因。但其實大眾簡單的歷史常識與複雜的史實之間往往有著巨大的鴻溝,無敵艦隊之役恐怕就是最具代表性的例證之一。
  • 悅讀 西班牙無敵艦隊的覆滅
    在15世紀末,隨著新航路的開闢和第一次環球航行的成功,人類歷史進入到大航海時代。一艘艘戰艦被精心打造,一支支艦隊被快速組建,歐洲探險家們一遍又一遍地標繪著海圖,只待大西洋的東北信風將巨大的風帆吹起,開啟新的遠徵。時代的浪潮下,夾雜著財富的掠奪、霸權的統治和野蠻的擴張。
  • 【故事】西班牙無敵艦隊,從崛起到覆滅
    1588年5月20日,由10個支隊130餘條船艦組成的西班牙「無敵艦隊」從裡斯本起航。7月19日,開始在英吉利海峽布陣。從數據上看,西班牙艦隊人數和火炮遠強於英國艦隊,但是西班牙船上近三分之二是陸戰士兵。單看水手的話,無論數量還是質量都是不如英國的。
  • 強大的西班牙無敵艦隊為何會慘敗給弱小的英格蘭海軍
    16世紀的西班牙是無可爭議的歐洲霸主,西班牙海軍縱橫大西洋無敵手。1588年西班牙派強大的無敵艦隊遠徵英格蘭,本以為可以輕而易舉的徵服英國,沒想到無敵艦隊卻慘敗給弱小的英格蘭海軍,差點全軍覆沒。那麼無敵艦隊是如何慘敗的呢,船長為你細細道來。
  • 輸給老天爺——西班牙「無敵艦隊」覆滅的真相
    從1577年起,英國海盜船多次劫掠從美洲返航的西班牙船隻,令西班牙國王憤恨不已。終於,經過三年的籌備,西班牙人於1588年組織起134艘戰艦開赴英倫——這就是世界歷史上著名的「無敵艦隊」。「無敵艦隊」並非「無敵」所謂「無敵艦隊」只是後人對這隻艦隊的稱呼。
  • 如果英國沒有打敗無敵艦隊,世界會是西班牙的麼?
    歷史上有關無敵艦隊的著作不勝枚舉,很多人傾向於認為英西戰爭本質上就是對大西洋貿易路線的爭奪,而無敵艦隊的戰敗標誌著西班牙殖民帝國的衰落和大不列顛的崛起,經此一役,西班牙將對海洋的掌控完全轉交給了英格蘭。然而事實真的如此麼?
  • 英西海戰怎麼回事,無敵艦隊為什麼會輸?
    對於風帆時代,去了解認識的最好的切入點個人認為便是1588年英國擊敗西班牙無敵艦隊的戰役。這場戰役發生在西歐近海要道英吉利海峽,被公認為歷史上四大海戰之一。總的來講雙方特點就是:西班牙人要依靠船高人多正面強上,英國人則需要憑藉速度、火力保持距離放風箏。現代人回看歷史當然覺得英國人先進,但就當時而言,由於火炮技術不成熟,威力指標不穩定,兩種作戰方式在實戰中並沒有決定性的戰力差距,更多的是雙方艦隊的及船員的任務需求導致的:西班牙需要維持大洋兩岸殖民地統治,運輸大量物資人員,因此艦隻需要兼顧海戰與陸地需求。
  • 全局觀點之戰爭系列——霸權之戰(五):無敵艦隊之役
    加之,由於英國海盜對加勒比海沿岸的大肆洗劫,徹底激怒了西班牙國王腓力二世。1588年7月,他派遣大貴族麥地納·西多尼亞率領130多艘戰艦和兩萬多水兵組成的無敵艦隊對英國遠徵。在英吉利海峽,西班牙的無敵艦隊遇到了兩個最可怕的對手——約翰·霍金斯和弗朗西斯·德雷克,無敵艦隊被徹底擊潰。自此西班牙帝國一蹶不振,西班牙的海上霸權地位也逐漸被英國所取代。
  • 無敵艦隊竟被英國小船擊潰,擁有百艘戰艦、千門大炮、萬名士兵也沒轍
    15世紀末,隨著新航路的開闢和第一次環球航行的成功,人類歷史進入到大航海時代。  西班牙比歐洲其他國家更早認識到海權的重要性,便集全國之力建立了一支擁有100多艘大戰艦、3000餘門大炮、數萬名士兵的強大海上艦隊,並驕傲地自稱為無敵艦隊。
  • 英西加萊海戰:傳說中的「無敵艦隊」竟然是這樣覆滅的
    1588年5月末,西班牙「無敵艦隊」從裡斯本揚帆出航,遠徵英國。這時「無敵艦隊」共有艦船134艘,船員和水手8000多人,搖槳奴隸2000多人,船上滿載2.1萬名步兵。顯然,腓力二世是要利用西班牙步兵的優勢,運用傳統戰法,衝撞敵艦,在強行登艦後進行肉搏,然後奪取英國船隻,經英吉利海峽直搗倫敦。英國方面做了迎擊準備,由霍華德勳爵任統帥,德雷克任副帥。英軍共有100多艘戰艦,載有作戰人員9000多人,全是船員和水手,沒有步兵。英國的戰艦性能雖不如西班牙,但由豪金斯做了改進,船體小、速度快、機動性強,而且火炮數量多、射程遠。
  • 【歷史篇】西班牙「無敵艦隊」的覆滅
    【英文原文】Destruction of the Spanish Armada, 1588. —This activity of the English in America was very distressing to the King of Spain.
  • 馮昭奎:戰前日本海軍的「大艦巨炮主義」及其終結
    [文章來源]《日本研究》2016年第4期1906 年建造、1907 年在英國皇家海軍正式服役的「無畏號」軍艦堪稱是一艘有劃時代意義的戰 列 艦(Battleship, 又 稱「戰鬥艦」或「戰艦」),其威力遠優於同時期的同類軍艦。
  • 無敵艦隊被打敗西班牙帝國就完了嗎?
    我曾因為在一個西班牙朋友家裡做客的機會,認識了一位西班牙海軍軍官。這位軍官出身軍人世家,體格健碩而談吐優雅,從他身上仿佛還能看見一支昔日世界最強艦隊的榮光。他告訴我說,他指揮的護衛艦有一項常規作業:時不時開到直布羅陀附近的水域和英國人「打招呼」——說得不好聽叫「騷擾」,要說得好聽一點,用一個我們熟悉的短語來說,就是「宣示主權」。
  • 【必敗之師】1588海峽之戰中的西班牙艦隊
    1588年的今天西班牙無敵艦隊在英吉利海峽折戟沉沙。
  • 無敵艦隊的名稱如何而來?又為何會輸給英國海盜?
    無敵艦隊是近代西班牙帝國霸權的象徵之一。由於曾被用於進攻後來的霸主英國,而在教科書上佔有一席之地。但無敵艦隊的失敗本身,就說明這支艦隊根本沒有到達無敵的水平。就是觀察過程,也會發現有很多巨大的缺陷。在當時,帶有Armada頭銜的艦隊曾多次出現。通常是指為專門任務而集中組建的精銳艦隊。所以,在近代早期的歐洲歷史上,有Armada稱呼的艦隊絕不止是1588年的西班牙帝國艦隊一家。最初,帶有Armada名稱的艦隊主要來自葡萄牙。在大航海時代的早期,葡萄牙王室經常專門組織去往印度和東方的年度艦隊。
  • 歷史大觀園┃西班牙「無敵艦隊」的覆滅
    不過,英國的海外貿易往往是和赤裸裸的海盜行為結合在一起的。伊莉莎白女王執政時期(一五五八年——一六零三年),英國的海上槍劫和武裝走私活動十分猖獗。一批亡命之徒就是靠幹這種「黑道」生意而飛黃騰達,得到女王重用的。當時,英國海盜搶劫的主要目標是西班牙。因為西班牙自新航路開闢出來以後,搶佔了很多殖民地,弄到大量不義之財,對此,英國海盜垂涎三尺,不擇手段進行搶掠。
  • 無敵艦隊的覆滅與「一條鞭法」的成功
    西班牙無敵艦隊15世紀歐洲絕地逢生,文藝復興一定程度上解放了思想,以地理大發現為代表的大航海時代風起雲湧,為日後歐洲大國崛起埋下了伏筆。在地理大發現中佔了先機的西班牙,忽然爆發,靠著南美洲源源不斷的黃金變成了歐洲第一強國,拳打英國,腳踢北非,威風一時。
  • 無敵艦隊
    作者描寫的時間段是1587年蘇格蘭女王瑪麗被處死到1588年中旬西班牙無敵艦隊北徵英格蘭失敗返航結束,時間很短,內容很多。以往我喜歡以小見大,研究具體事物,這次我想通過更博大深刻的背景來闡述無敵艦隊。 1453年奧斯曼土耳其帝國消滅拜佔庭帝國,定都君士坦丁堡,切斷了東西方交流的陸路貿易,而當時歐洲人推崇香料、花椒、肉桂等,需求巨大。
  • 局座眼中被「困」在波斯灣的英國皇家海軍
    1588年,以海盜船為班底的英國艦隊,依靠航速和遠程火炮的優勢,以寡敵眾,在正面接戰中力挫浩蕩而來、長於近戰的西班牙「無敵艦隊」,邁出了走向光輝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