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大家都非常好奇被美國宣傳的神神秘秘的"6代機",也許是為了慶祝美國空軍成立73周年,這個秘密終於被揭開了一角,在相關的宣傳海報上,有一架從未被人見過的新式戰機圖樣,考慮到威爾·盧珀博士之前說的一番話,,也許美國空軍下一代戰機很快就不再是個秘密了。
其實對於下一代戰機這個話題,很多國家都曾披露過一些消息,不過大多是雷聲大雨點小,比如英國的"暴風雨",法國呈現出來的模型等等,比起這些,美國這一次展現的新機型看起來更有現代感,更有實現的可能。
2014年,有航空愛好者在許多地方都拍攝到了一架正在高空飛行的三角形飛機,和海報上的樣子對比,那種戰機的機翼後掠角明顯要小一些,更像是B-21,與"6代機"有很大的差別。2016年,諾斯羅普公司發布了一則有關於下一代戰機的廣告,和這次的海報內容進行比較,可以發現其外形基本上是一致的,尤其是座艙的形狀和位置,只有一些小細節有點區別,比如翼型、噴口、加油口的位置等等。
從現有戰機中可以發現,各國的下一代戰機都將座艙保留了下來,說明還是有人駕駛的類型,或者是可有人可無人的雙向選擇狀態。值得一提的是,這次海報裡的6代機座艙還是有框座艙蓋,這是很早就被取消的設計,讓人有點不明白美國為什麼要這樣做。
此6代機採取的是完整的翼身融合三角形飛翼,沒有垂直尾翼,後掠角不是一般的大,也許是為了增強隱身效果。以座艙大小比例進行分析,可以推測它的長寬均要比F-22小一些。令人不解的是為什麼美軍把這架飛機的空中加油位置安排的那麼靠後。
從這架飛機的尾噴口上可以發現美國空軍的6代機基本可以確定就是雙發,其形式和YF-23一模一樣,採取了方形二元噴口,十分利於隱身,可以有效預防下方來襲的紅外製導防空飛彈進行追蹤。但是這樣的噴口方式帶來的機動能力不是美國目前能做到的最好的那種,看來美國空軍對於6代機還是更看重隱身一些。
利用目前現有的信息,可以猜測美國空軍6代機是由諾斯羅普公司負責主導,藉助了YF-23的研究成果和設計理念,更注重高速飛行與隱身性能,側重於"穿透打擊"敵方高價值結點目標,對於視距內格鬥的需求有所放寬,若真近距離接觸,則依靠速度與隱身能力與之拉開距離。
和YF-23和F-22進行對比,可以發現這架飛機實在是小了一些,無法承受足夠的機內油量和武器系統,無論是航程還是戰鬥力都會受到一定影響。這樣的問題不是第一次出現,F-22身上早就存在這樣的問題,想來美軍不會坐視不理,沒準是採用了什麼黑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