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外國媒體報導稱:中俄聯合研發的遠程客機CR-929項目目前已暫停,暫停原因是,中俄雙方嚴重分歧,而且沒有找到合適的解決途徑,目前項目無法繼續推進!
大家都知道,CR-929是中國發展民用客機技術的戰略三級跳的第三級,也是最重要最出彩的核心,前兩級是70-90座級別的ARJ-21支線客機,這是中國第一次成功嘗試自主研製噴氣客機,目前一架交付30多架,第二級跳是C-919客機,該機座級在158-200左右,主要面向國內市場,和美國波音-737和空客A-320競爭,這是第一次面向西方主流機型的挑戰,目前來看進展順利,不發生意外的話,飛機將在2022年完成適航取證試飛,並投入商業運營,而CR-929則類似美國波音787和空客A-350,最大航程120000公裡,可以乘坐280名旅客,這款客機的研製,將使中國自主研發客機徹底補上最後一個短板,也是技術難度最大的一塊。
很多朋友都感到疑惑,中國可以獨自研發200座級別的C-919,為何還要看俄羅斯人的顏色,一起花費400-500億美元研發CR-929,這不是故意給自己惹事嗎?要知道俄羅斯人的商業信譽在全世界幾乎倒數。
現在的分歧焦點在哪裡?按照過去的報導,主要在市場和設計主導權上,這也是這個500億美元豪賭項目的核心,讓我們先看市場,從目前看來,中國和俄羅斯並不對等,中國市場預計需求最少400架飛機,而俄羅斯市場僅有100架上限,除了中俄兩國之外,別的國家很難購買如此先進的大型客機,這也是一個巨大的難關,要相信中國能夠製造出安全可靠的遠程客機,能和美國歐洲媲美,這個難度很大。
中國方面的建議是中國負責中國國內市場營銷,而俄羅斯方面負責俄羅斯方面和國際市場營銷,俄羅斯方面就覺得難度太大,嚴重吃虧,而在關鍵的設計主導權上,正好相反,中國方面覺得自己除了出錢,啥都沒有得到,幾乎一無所有,這就是根本的分歧。
CR-929飛機項目上,俄方堅持要飛機的全部智慧財產權,還有飛機的適航證等,中方等於白白出錢替俄羅斯人打工,俄方的原因是:他們設計經驗豐富。
就目前來看,假如中方接受俄方條件,那就等於我們出錢替俄羅斯人設計製造了一款先進遠程寬體客機,而且我們還沒有資格自主發展自己需要的改型,這就是一個非常難於接受的現實。
目前的焦點在於項目主導權,根本原因是,俄方認為中國沒有設計製造能力,但是,從中國航空工業現狀來看,中國離開俄羅斯,仍然可以搞定C-929飛機,拉俄羅斯人入夥,不過是增加保險係數。
就目前而言,中國C-919設計基本都依靠中國自己完成,在航空電子設備以及發動機上,對歐美還有一定的依賴,總體而言,中國研製大型客機,目前真正卡殼的地方只有航空發動機,飛機總體設計,氣動設計,結構設計,全機製造和試驗,包含關鍵的機電設備和航空電子設備對中國來說,構不成根本的障礙。
國內CR-929項目從2014年開始,這一年商飛開始自己畫圖,雖然和俄羅斯人的談判磕磕絆絆沒有多少進展,但是商飛自己的工作沒有受到太大影響,商飛從最早就意識到:俄羅斯人極有可能靠不住,必須隨時準備單飛!
就俄羅斯民航飛機研發經驗來看,最接近成功的就是4發的伊爾-86和伊爾-96大型寬體遠程客機,但是這個系列飛機製造數量很少,使用起來經濟性和可靠性差距西方客機很大,中國新疆航空公司曾經溼租過,反響很差。
空客的成功在於法國德國和英國的強強聯手,空客在機構設計時候也明顯抹掉了法國人的絕對主導地位,多方合作處於平等地位,其中也發生了無數次勾心鬥角吵吵鬧鬧,但是迫於美國的壓力,歐洲必須有自己的強大民機工業,基於這個共識,歐洲人成功了,這也是歐洲人第一次認真在談判桌上對一個戰略產業達成共識,這種共識對中俄來說,顯得極其珍貴。
俄羅斯能退讓嗎?中國會無條件接受嗎?對於CR-929飛機項目來說,這是一個很難回答的問題,中俄關係上百年,從來沒有成功合作過一個大型項目,這一次的難度可想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