渦扇15的推力及性能如何?目前各媒體上出現的數據五花八門,基本上都沒有可靠的來源,完全都是靠猜。那麼要想得到比較靠譜的數據,還是要找到相對可靠的數據來源。經過一番尋找之後,筆者找到了一份2014年公開發表的論文。
這篇論文討論的是第四代艦載機發動機的性能指標,其中提到表2數據為第四代艦載機發動機相對與某推重比10一級發動機的改變量,參考發動機為俄羅斯的AL-41F(下限)和美F135-PW-400(上限)發動機。
我們對這個四代艦載機的發動機沒什麼興趣,因為這個可能只是隨便搞的一個理論推算。但我們比較感興趣的是這個某推重比10一級發動機,因為這個某字意味著這臺發動機是真實存在的。因為AL-41F和F135-PW-400發動機的加力推力和中間狀態推力是已知的,所以我們可以反向推算這個某推重比10一級發動機的性能指標。AL-41F的加力推力為170KN,中間狀態推力為113.9KN。F135-PW-400的加力推力為191.3 KN,中間狀態推力為128.1KN。由此我們可以推算出某推重比10一級發動機的加力推力在150.04KN~150.98KN,中間狀態推力為103.47KN~104.59KN。因為全世界範圍有能力研製推重比10一級發動機的國家屈指可數,只有中美俄三家。而且已經已經排除了F135,由推力數據可知,這個某推重比10一級發動機實際上只剩下兩種可能性,這臺發動機要麼是美國F22配套的F119發動機,要麼是我國的WS15發動機。從這些數據來看,這臺推重比10一級發動機顯然不是F119。因為F119的中間狀態推力為105KN,加力推力155.7KN,而且F119已經服役多年, 那麼這臺發動機只能是我國在研的WS15發動機。
從上面數據來看,中間狀態推力為104KN左右,加力推力150KN左右。那麼我們能確定這個就是WS15的性能指標嗎?顯然不能,因為此時是2014年,而WS15的驗證機是在2011年交付的,那麼2014年WS15應該處在技術驗證機階段。而按照我國發動機研製的慣例,驗證機階段發動機的考核指標不是100%,而是96%。也就說量產型的WS15中間狀態推力應該在108KN左右,加力推力在156KN左右。從這些性能指標來看WS15的性能指標已經不低於美國的F119,配合J20優秀的氣動設計,可以肯定J20裝備WS15發動機後,無論超音速巡航速度還是最大飛行速度各項性能指標都會超過F22。而且從中間狀態推力和加力推力的比值來看,WS15的涵道比和F22相當甚至還要更小一點。以上是對WS15技術指標的分析,大家可以做個參考。
喜歡就支持一下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