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臺海危機:江主席親自下令繼續對臺飛彈試射!
1995年,時任美國總統的柯林頓迫於國會親臺勢力的壓力,允許李登輝訪美,李藉機在美公開鼓吹"臺獨"。為警告李登輝不要一意孤行,解放軍隨即在臺海進行了軍事演習。1996年3月,大陸宣布在臺灣海域附近進行飛彈演習。害怕局勢失控的美國急忙派遣兩個航母戰鬥群在臺灣以東遊弋。這就是著名的"1996年臺海危機"。
親自下令試射飛彈
當時的原計劃是調動整個集團軍,但當時的中央軍委主席否決了這個建議,認為"動作過大"會適得其反。最終只調動兩個師前往福建省。
張萬年將軍全權指揮這次實彈演練。新的軍事指揮體系把軍區的海軍艦隊和空軍部隊整合在一起,並被賦予了"統一祖國的歷史使命"。
1996年3月8日,3枚地對地飛彈以1小時1枚的間隔從福建省內的一條鐵路上噴火而起。預定目標區域為臺灣南部港口城市高雄以西47英裡處。
數小時後,中國軍隊領導人誓言將加大為統一而鬥爭的力度。在當天開幕的全國人大會議上,重申他將繼續奉行"和平統一、一國兩制"的政策,但他同時也強調,中國將"絕不允許任何勢力以任何方式改變臺灣作為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地位"。
這次為期9天的軍事演習所選擇的時機絕非巧合。演習於3月23日臺灣"總統"選舉前三天結束。自內戰結束以來,臺灣地區一直由國民黨當政,這一統治地位正在走向盡頭。
在共產黨人眼中,在臺灣引進"民主選舉"是進一步推動"臺灣獨立"的陰謀的一部分。更為糟糕的是,為人所不齒的李登輝(大陸媒體稱其為"千古罪人")可能當選。這是大陸自1950年代炮轟近海島嶼金門、馬祖以來最為嚴重的危機。
在為期約2周的時間內,大陸軍方的實彈演習,實際上切斷了臺灣的海上和空中航線。臺灣海峽的自由航行被中斷,完全依靠國際貿易的臺灣經濟的基礎發生了動搖。
面對挑戰,美國第七艦隊"獨立"號航母特混艦隊開始在臺灣海峽北端遊弋,它擁有100枚戰斧式巡航飛彈及50餘架最先進的戰機,還有一支由先進戰艦組成的小型艦隊和一艘核潛艇。美國國防部長威廉佩裡透露說,美國的一艘飛彈驅逐艦、一艘巡洋艦及偵察機正在密切監視著局勢的變化。柯林頓總統形容中國的行為是"挑釁性的和魯莽的"。
3月10日,美國又派遣了一個載有90架戰機的"尼米茲"號核動力航母戰鬥群前往臺海附近。隨著緊張局勢的升級,已有近40艘美國軍艦開進了臺灣海域。美國國務卿沃倫克里斯多福稱,這些戰艦旨在觀察動向和"平息怒火",並"在需要的時候提供幫助"。
包括在內的中國領導人對美國的舉動感到憤慨。主張強硬的人提出可能成為戰爭爆發導火索的八種情況,其中任何一條都將引發中國對臺攻擊,但只對其中兩種情況表示認同:外國勢力幹涉或入侵;臺灣宣布"獨立"。這兩種情況均未發生。
李登輝當選後,危機得以緩和。中共政治局同意給李幾個月的時間,看看他對一個中國政策持何立場。臺灣方面也暗示將做出妥協,他們減弱了要求加入國際組織的聲勢,並同意考慮與大陸建立直航。
一個月後,在和日本政治家談話時主動透露,在美國艦隊進入臺灣海峽時,命令繼續進行飛彈試射的人正是他。
激動地問道:"我們在自己的領土上進行軍事演習,為什麼其他國家要派出航母?"他接著解釋說,中國進行"軍事演習"是為了表明"我們對於臺灣獨立及外國勢力幹涉所持的立場"。為自己情緒激動表示歉意:"我今天說話聲音有點大了。我並不是故意這麼做的。一想到過去,我會不自覺地激動起來。"
的處理方式被讚賞
美國前國務卿亨利基辛格在此期間拜會了,他回憶說這位中國領導人"想在不失中國人自尊的情況下化解這次衝突"。
基辛格表達了對的極度讚賞,他們之間有著長久而坦誠的關係。基辛格指出:"在1996年的危機中,江主席選擇了一個非常中國化的方式讓我知道事態不會失控。我告訴他,當我見到毛主席的時候,他說中國為了解決臺灣問題可以再等100年。我問主席,『那麼,此話是否依然可信呢?'主席回答道:『不,不再是這樣了。那是24年前,現在我們只能再等76年。'"
而針對1996年的航母事件,前美國駐華大使普理赫上將此前也首次披露他參與處理1996年臺海危機的全過程。
普理赫特別表示,在1996年臺海危機中,中美兩國軍方始終沒有交流。"這是我從這件事得到的教訓。我們跟很多國家的軍方都保持交流,其中有些國家並不是特別好的朋友。我們和解放軍沒有任何聯繫或交流,倒不是說我們非得做朋友,但我們需要交談。"
美國將軍回憶1996年
當時,普理赫到夏威夷美國太平洋司令部上任剛剛5周。他回憶說:"華盛頓的時間比夏威夷早6個小時。那天早上,我一到辦公室,就接到了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沙利卡什維利讓我儘快回電話的留言。幾乎就在那時,我看到了助手放在辦公桌上的情況報告。我覺得不妙。這會成為導火線,我們得採取行動。"
普理赫說:"當時沙利卡什維利那邊是下午1時。我告訴他,我們會在三四個小時之內提交一個方案。"其實,沙利卡什維利並不是最高決策層的一員,他只是普理赫與國防部長佩裡交流的"中介"。
當時,在華盛頓說什麼話的人都有,有些議員甚至說:"我們派5艘航母去,炸了他們的港口。"普理赫認為,那些都是"不負責任的人"。
在短時間的磋商後,普理赫決定向臺海調遣航母戰鬥群。他說:"我們當時在菲律賓部署有『獨立'號航母戰鬥群。那天下午,我命令這些戰艦向臺灣東部移動,而不是向中國大陸這邊。"普理赫之所以命令美軍繞開臺灣海峽,一是避免過分挑釁大陸,二是為了保護航母安全。
在調動"獨立"號後,普理赫說:"調動艦隊以後,我們開始思考到底該怎麼做?我們希望得到最好的結果,同時也做了最壞的打算。"後來,國防部長佩裡對普理赫說,派遣一組航母艦隊還不夠,需要再派一組。於是,他們又從波斯灣調來"尼米茲"號航母戰鬥群。
航母調遣完後,美軍開始評估大陸可能的反應。大陸會不會藉此對臺動武,成為白宮和國會辯論的焦點。當時,共和黨議員們趁機宣揚"中國威脅論",給柯林頓出難題。柯林頓政府則認為,美軍的行動應有所收斂,否則兩國關係將倒退到敵對狀態。普理赫說:"我們按兵不動,密切注視著局勢。我們肯定大陸不會攻打臺灣。"
在向臺海派遣航母戰鬥群的同時,美國也通過相關渠道,警告臺灣當局不要輕舉妄動。普理赫說:"我們通過外交方式告訴臺灣,我們這樣做不是給你開空白支票。我們是在阻止事態繼續發展,這並不意味著你就可以為所欲為。"
第一次飛彈發射及軍事演習
1995年7月至11月23日期間,解放軍第一次飛彈發射及軍事演習,表示抗議李登輝在美國康乃爾大學所發表的"民之所欲,長在我心"演講,並警示臺灣。
1995年7月18日,新華社發表新聞宣布中國人民解放軍將於7月21日至28日間,舉行二炮部隊的飛彈試射演習,朝向距離臺灣基隆港約56公裡的彭佳嶼海域附近舉行飛彈試射。此番舉動,讓兩岸關係生變,劍拔弩張。1995年12月19日,美國指派尼米茲號航空母艦戰鬥群通過臺灣海域。
這次軍事演習的具體過程:
1、1995年7月21日至7月28日,中國人民解放軍從江西鉛山飛彈基地試射東風15飛彈6枚,攻擊預定目標,富貴角北方約70海裡處。7月21日1時,距離富貴角北方命中區481公裡的鉛山基地以東某地點,先後發射2枚東風15飛彈;7月22日零時跟2時,先後試射2枚東風15飛彈;7月24日2時跟4時,先後發射2枚東風15飛彈,6枚均命中目標區。
2、1995年8月15日至8月25日,解放軍南京軍區出動艦艇59艘,飛機192架次,在東引北方約28海裡處,進行海上攻防演練。
3、1995年9月15日至10月20日,解放軍陸、海、空部隊在閩南沿海地區展示艦艇有81艘,飛機610架次。
4、1995年10月31日到11月23日,解放軍位於東山島舉行兩棲登陸作戰操演,出動兵力包括步兵第91師、艦船63艘、飛機50架。
第二次飛彈發射及軍事演習
1996年3月8日至3月25日期間,第二次飛彈發射及軍事演習。局勢緊張。臺灣的空軍和飛彈部隊進入最高警戒。1996年3月11日,美國自波斯灣加派獨立號航空母艦(USS Independence)戰鬥群前往臺灣海域,預定與 尼米茲號航空母艦(USS Nimitz)戰鬥群會合。另一方面,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潛艇也緊急出海警戒,雙方靜觀其變。
這次軍事演習過程具體如下:
1、1996年3月8日至3月15日,中國人民解放軍在福建永安和南平飛彈部隊基地,進行"聯合九六"飛彈射擊演習。發射4枚東風15飛彈點火升空,並迅速越過臺灣海峽,飛向鎖定目標。3月8日零時跟1時,從永安分別試射2枚東風15飛彈,落在高雄外海西南30至150海裡目標區;而同步時間前後不到十分鐘,3月8日1時,從南平發射一枚東風15飛彈,落在基隆外海29海裡處目標區。
2、1996年3月12日至3月20日間,解放軍海、空部隊在東海與南海展開第二次實彈軍事演習。航空兵力之戰術操演和編隊航行、火炮、飛彈射擊及海空聯訓,該島離臺灣當局實際控制的島嶼不足10海裡。
3、1996年3月18日至3月25日間,解放軍海、陸、空部隊展開第三次登聯合作戰的軍事演習。演練項目包括三棲登陸、空降及山地作戰演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