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竟有殲6殲7!機身太極旗非常刺眼,來歷鮮為人知,至今未還

2021-03-03 航空苑

近日,韓國社交媒體上發布了兩張清州空軍基地的老照片,顯示與韓國空軍美制F-4D「鬼怪」戰鬥機同處於跑道上的居然是一架我國生產的殲-7I戰鬥機和一架殲-6戰鬥機,而機身上除了保持銀色塗裝外,竟然刷上了代表韓國空軍的太極旗標誌!難道我國曾經向韓國出口過這兩種飛機?(來自:虹攝庫爾斯克)

其實,這兩架飛機代表著一段不為人知的歷史。特別是那架機尾刷有黑色「045」的飛機,其實前身是解放軍空軍戰機,「045」的戰術編號也是鮮紅色,位於機頭的。這是怎麼回事呢?

1983年8月7日, 時任空軍試飛團第二大隊副大隊長的孫天勤,拋下家中母親、愛人、18歲的兒子和13歲的女兒,借試驗飛行之機,駕駛試飛團045號殲-7I戰鬥機從遼寧大連機場起飛,叛逃韓國,後轉赴臺。

不過,孫天勤雖然去臺了,但這架殲-7I戰鬥機卻留在了韓國。由於當時中韓還沒有外交關係(1992年建交),所以也並沒有歸還,被韓軍用於假想敵訓練。後來重新刷回紅色「045」編號陳列在博物館。

這個叛徒後來於2017年10月4日因肺炎並發敗血病死去,終年82歲。

至於同照片裡面的那架殲-6,按照年代時間看,應該不是殲-6,而是一架蘇制米格-19戰鬥機。因為1983年2月25日,北朝空軍飛行員李雄平駕駛一架米格-19戰鬥機叛逃韓國,應該就是照片中的那架。

不過韓國還真的有殲-6戰鬥機。1996年5月,北朝空軍上尉李哲秀駕駛一架殲-6戰機叛逃韓國,讓韓國擁有了一架殲-6。好在無論是殲-7I還是殲-6,在同時代都是已經很老的飛機了,已經沒有什麼研究價值了。

相關焦點

  • 殲7戰機流落韓國37年成靶機,無聲控訴飛行員可恥叛國往事
    ,居然是一架我國生產的殲-7戰鬥機,而機身上除了保持銀色塗裝外,竟然刷上了代表韓國空軍的太極旗標誌!1983年8月7日,時任空軍試飛團第二大隊副大隊長的孫天勤,拋下家中母親、愛人、18歲的兒子和13歲的女兒,借試驗飛行之機,駕駛試飛團045號殲-7I戰鬥機從遼寧大連機場起飛,叛逃韓國,後轉赴臺灣地區。
  • 鮮為人知的殲-14戰鬥機,未出世便被殲-20擊敗,胎死腹中
    殲-20作為中國空軍的王牌戰鬥機,是中國空軍走向世界一流的象徵,具有跨時代的意義。鮮為人知的是,在殲-20項目正式立項之前,沈飛集團曾提出殲-14五代機方案參與競標。但最終,通過軍方的權衡,殲-14方案敗下陣來,才有了如今的殲-20戰鬥機。那麼,殲-14方案具體是怎樣的呢?為什麼會輸給殲-20?沈飛集團是中國最早的戰鬥機研製單位,匯聚了中國最頂級的航空技術人才。
  • 從初代殲-11到終極殲-7:中國空軍的「影子家族」殲擊機
    當時的越南戰爭空戰證明,未來殲擊機的機動性指標仍然非常重要,作為替代殲-5和部分殲-6的新機,殲-12的確貫徹了這一原則。但與之同時提出的,同樣貫徹這一原則,卻沒有機會走下繪圖板的另一個型號,卻引出了一個在人民空軍殲擊機發展序列中,長期若有若無的「影子序列」。
  • 中國殲-7飛機
    殲-7Ⅱ、殲-7ⅡA落實「6改」,座艙蓋改為向後開啟,前風擋固定。可靠性更高的II型(HTY-2)火箭彈射座椅。阻力傘艙移至垂尾根部。在機腹內沿縱向中心線,增設有一個容量為720升的超音速副油箱,增加了載油量。改裝渦噴-7乙(WP7-B)型發動機,靜推力為6100公斤。
  • 巴鐵採購殲10CE?「雙龍」戰機統治南亞上空,續寫殲-6和殲-7傳奇
    這種牽絆有兩個方面,殲-10CE是中國自行研製的具有完全智慧財產權的戰機,包括發動機在內的所有零件均已經實現了國產化。絕對不會出現,英國「紳士」一發怒,韓國就不敢將F/A-50賣給阿根廷的局面。還有,就是殲-10CE的出售,不會在使用上設計各種限制。比如,巴基斯坦雖然擁有美制的F-16戰機。但是這些戰機在使用方面受到了嚴格限制,比如在1999年卡吉爾衝突之時,就因為美國拒絕向巴基斯坦空軍供應備件。
  • 世界最大壓機鍛造鈦合金機身框,殲20壽命獲巨大突破
    圖:F22中機身彈倉的整體鈦合金大框,五個凹陷區分別對應四個彈倉和機炮對於戰鬥機的結構製造來說,機身的大框是最重要、最耗時、也是最昂貴的部件,同時還是限制戰鬥機產能和性能壽命的關鍵環節。結構疏鬆夾雜大量氣泡和未融化粉末、驟熱驟冷引發材料內部嚴重的組織錯位、應力殘餘都是從原理上無法避免的事情。
  • 35年前在大連周水子機場,他駕駛殲7戰機叛逃臺灣……
    其中包含8月7日由孫天勤所駕駛的殲7 1982年10月16日吳榮根駕駛的殲偵-6以及2月份朝鮮飛行員李雄平駕駛的米格-19。韓國媒體透露韓國之所以如此急迫地試飛殲7 是因為1982年3至4月間中國剛剛向朝鮮提供了40架殲7。
  • 「梟龍」究竟是不是終極殲-7?那得問問這兩位「魔改」兄弟
    ,還組織了與其殲-6、幻影-5和F-16A的對抗飛行。巴空軍對這款殲-7外貿家族中的第一款重大改型較為滿意,決定採購一批(型號為殲-7P);但畢竟有了F-16之後難免挑剔,殲-7P還沒到貨,巴空軍的新要求就提出來了:首先來自英國馬可尼公司的雷達測距器雖然工作可靠,但最好還是換成真正的多功能雷達;從汽油改為煤油啟動的渦噴-7乙(BM)渦噴發動機可算達到了他們眼中「堪用」的標準,但要是有美制F404渦扇發動機不就更香了?
  • 中國殲系戰機大全,從殲1到殲31!
    殲3、殲4是中國韓戰期間從蘇聯引進的米格-9的改型,是實驗品,未批量生產過。殲-7殲-7型戰鬥機是中國空軍和海軍航空兵目前裝備規模最大的戰鬥機之一。  殲-14  許多國外媒體猜測殲-14是中國對俄羅斯米格1.44的逆向研究版本,使用內部彈倉降低雷達反射,提高隱形。  但是,J-14更有可能是洪都飛機廠基於強-6設計的,用來同瀋陽J-13和成都J-10競標解放軍第三代戰鬥機的方案。
  • 中國建世界最大壓機鍛造鈦合金機身框,殲20結構壽命獲巨大突破
    ▲F22中機身彈倉的整體鈦合金大框,五個凹陷區分別對應四個彈倉和機炮對於戰鬥機的結構製造來說,機身的大框是最重要、最耗時、也是最昂貴的部件,同時還是限制戰鬥機產能和性能壽命的關鍵環節。中國在大型航空航天鍛造件的製造能力上有了本質性的突破,達到世界最頂級水平。而對於殲20來說,這意味著它能夠採用一次完整成型的鈦合金大框,其壽命將獲得巨大的突破。
  • 韓國五代機隆重亮相,用我國四大神獸捧場,命名還要壓殲20一頭
    ,該項目總經費為18.6萬億韓元,約合1100億人民幣,印尼拿出了部分研發經費,僅戰機的研發費就達8.6萬億韓元,約合500億人民幣,也可見五代機的研發耗資是相當大的。在下線儀式上,韓國還正式將其這款所謂的五代戰鬥機命名為KF-21,眾所周知,我國已經服役的五代機為殲20,韓國這樣的命名叫法,很顯然就是想壓我國的五代戰鬥機殲20一頭,而且在其為該型戰鬥機製作的宣傳片中,這款戰鬥機的交戰對象被故意安排了殲
  • 殲-15驗證機為什麼會有「核輻射標誌」?它的作用非常關鍵
    比如殲-15艦載機在試驗之時就引起了大家的議論,其中最引人注目的特點之一就是其機頭的類似「核輻射標誌」。很多人都會將這一標誌誤認為是「核輻射標誌」,並且傳言這一戰機可能技術不達標從而輻射太強,這一標誌就是在警告戰士儘量遠離機身。實際上這一猜測是完全不對的,仔細觀察可以發現這一標誌與所謂的「核輻射標誌」有著很大的不同,因為其黃色圓形之中只有兩個黑色扇葉。
  • 中國首批三代機悄然退役:為什麼比殲-7、殲-8等二代機更早?
    光是引進的就有76架蘇-27SK/UBK、大約100架蘇-30MKK/MK2還有24架蘇-35;自行組裝的也有95架殲-11A、至少200架以上的殲-11B/BS和殲11BH/BHS,還有數量未明的殲-16和殲-15,總數可能直逼700架。
  • 有了殲10和殲20,為何中國空軍殲8戰鬥機還遲遲不退役?
    雖然說,最後面打下了五架U-2,但這種被動的防禦局面讓中國空軍非常不適應。為了改變這個局面,中國的軍工科研者通過我們已經吃透了的殲七技術,用兩架拼一架的方法,研製出了殲八戰鬥機。殲八戰鬥機具有「高空」「高速」的特點,能夠完美的完成攔截U-2偵察機的任務。但是,隨著尼克森訪華,中美建交,中美關係的正常化,U-2偵察機不再來我國上空偵查,殲八戰鬥機失去了用武之地。
  • 殲20,中國戰機崛起之路
    當時解放軍空軍的主力以老舊落後的機種為主,如射程近、雷達性能單一的殲-8,超音速性能尚可但亞音速性能較差的殲-7,甚至只可用作亞音速纏鬥的殲-6……這些機種在電子設備水平上遠遠落後於美國航母上的F-18E/F「超級大黃蜂」,
  • 殲10B和殲10C有什麼區別?
    ,主要區別地方,在於殲10C在機背上多了一個天線,此外,殲10C裝備了國產新型有源相控陣雷達,殲10B裝備的是無源雷達。另外,殲10C應用了不少殲20隱身戰機的技術,因此,殲10C的隱身性能更強,有消息稱,中國空軍至少將裝備150架殲10C戰機。
  • 殲20超高清細節:機身精湛工藝再次刷新認知
    日前,又一組殲-20高清細節新照公開,機身精湛工藝是再次刷新了認知。殲-20裝備有2臺大推力渦扇航發,未來還將配備推力矢量渦扇航發,屆時它的超機動能力將有更大的突破。殲-20還配備有2具尾撐,裡面可能裝備有新體制的傳感器,幫助殲-20掌控後半球信息。
  • 611所成立50周年慶上,首次公開殲9戰鬥機
    圖片:注意611所五十周年慶典展板上是以殲-9戰鬥機開端的。其中作為開端之作的殲-9是一個鮮為人知但又非常重要的型號。很多軍迷朋友都知道,殲-7戰鬥機之後就是殲-8,殲-8之後直接跳到了殲-10,那麼這當中是不是還有一個殲-9戰鬥機呢?確實是有的,而且設計指標還不低!殲-9其實是與殲-8同期立項、平行研製的兩個項目,屬於高空高速截擊機。
  • 【花熊原創】殲20正式服役?光憑機身編號是否能證明一切
    12月6日,網上出現照片顯示國產第五代戰鬥機殲20的尾翼已經塗上五位數編號,而一般來說,五位數編號是解放軍空軍的傳統做法。
  • 從殲-1到殲-20:中國戰機蓽路藍縷70載……
    武器配置上因為這是一款教練機,所以它只有一門23毫米機炮被設置在機身的左側位置。,1960年開始批量生產,1983年停產,期間該型戰機共生產數量超過5000架(殲-6是我國目前生產數量最多的一款戰鬥機),2010年殲-6正式退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