亂世南北朝,北周五帝傳國二十五年,楊堅殺九歲幼帝建隋朝

2021-01-07 小成熟an

最初,高歡舉兵反抗朝廷,魏帝元修被迫投奔宇文泰。宇文泰的祖先是上古時期炎帝神農氏。它們的祖先被稱為「葛烏兔」,強壯、威武、善於謀略。鮮卑人崇拜他,於是把他奉為首領,統率了十二個部落,世代統治。

他的後人有一個名叫普回的人,因為打獵得到一枚刻有「皇帝璽」三字的玉璽,普回非常驚訝,以為是上天賜予的。鮮卑族習慣稱天為宇,稱君為文,因此自稱「宇文國」,以其為姓。後普回之子莫那遷至遼西,經九世傳至逸豆歸,被前燕慕容氏滅。逸豆歸之子宇文陵曾在蔡國當過官,後歸附魏國,遷居武川。宇文陵的曾孫宇文多子宇文泰,據說,宇文泰出生時身穿黑氣,蓋住了身體,因此得名為黑獺。

宇文泰長大成人後,身長八尺,手垂過膝,長發拖到地上,滿臉鬍鬚。在十八歲時,他成為了仗義疏財的葛榮部將。葛榮兵敗後,投奔魏國,爾朱榮統軍,不久任賀拔嶽司馬。等賀氏被陳悅所殺後,宇文泰便立即將賀拔嶽的部隊收編。不久,魏孝武帝元修投奔宇文泰,任命他為大丞相,掌管軍國大政。宇文泰的妻子是魏孝武帝元修的妹妹馮翊長公主,魏帝有三個未婚表妹,都被封為公主。

南陽王元寶炬的同胞妹妹平原公主明月,不守閨門禮節,與魏帝私通,隨從他入關投奔宇文泰後更淫亂。丞相字文泰實在看不下去,讓元氏及諸王抓住明月公主,將她殺掉,從而與魏帝元修產生隔閡。很快,宇文泰酒醉後毒死了魏帝元修,立南陽王元寶炬為帝,西魏由此開始。

大相逕庭的宇文泰讓人在陽武門上放了一張紙,以求勸諫的人直言不諱。他復用蘇綽,待他得恩遇時再用。宇文泰想要富國強兵之術,度支尚書蘇綽告訴他要裁減兵馬,設二甲兵,廣設屯田,供國家使用。並不停地選賢才做地方官員,故西魏大治。

等蘇綽過世,字文泰自以為一生清廉謙遜,將他歸葬於武功,便和群臣徒步為他送葬,並拋灑了祭品說:「你了解我的心,我也了解你的心。這就是我想平定天下的時候,你為什麼突然要離開我?」說完,眼淚不知不覺地灑落在地上,痛哭起來。西魏文帝元寶炬死後十七年,太子元欽即位。

那時候,宇文泰的兒子都還小,他哥哥章武公的兒子宇文導、中山公的護都鎮守在外地,他身邊只有幾個女婿是自己的心腹。魏帝元欽擔心宇文泰的勢力逐漸擴大而不能駕馭,於是與親近的人密謀除掉宇文泰,不料事與願違。元欽被宇文泰廢黜,安葬在雍州,不久又被殺,改稱弟弟齊王元廓,即魏恭帝。

在元廓即位後,魏恭帝不再用年號,只改年號為拓跋氏。字文泰依照古制,將諸王的爵位降為公爵,自己做太師,各種制度都以上古三代為例。

公元前556年4月,西魏恭帝即位三年,宇文泰北巡,九月回朝,行至牽屯山(今寧夏回族自治區隆德縣東),不幸病逝。宇文泰知道自己病了,便派人快馬急招外甥中山公宇文護前來託付大事。宇文護匆忙趕往涇州(今甘肅省涇川縣),宇文泰已病了,在病榻前,宇文護託孤於侄宇文護,對他說:「我兒子還小,現在外敵強悍,內敵眾多,將來國事全靠你做主,你必須竭力實現我的抱負。」然後就死了,時年五十歲。兒子宇文覺繼承了太師的位子,由宇文護輔政。

最初,宇文泰娶了魏孝武帝元修的妹妹馮翊長公主,生下了宇文覺,而姚氏,宇文泰的另一位夫人,也生下了一個兒子,名叫宇文騮。在宇文泰眾兒子中,宇文騮年齡最大,而宇文泰卻立當時只有十五歲的宇文覺為繼承人,指定他為周公。

中山公宇文護認為宇文覺年幼弱小,希望他能早登大位,安定人心。在魏帝的命令下,他將王位禪讓給周公宇文覺,降封魏帝元廓為宋公。元廓為魏恭帝,在位十三年,不久被殺,西魏滅亡,共三帝,傳國二十三年。五十五年,宇文覺即王位,稱帝,國號周。北周建立於周孝閔帝。宇文覺任命中山公字文護為大司馬,但不久,又擔心宇文護專權,便與李植、司馬孫恆、官伯乙弗鳳、賀拔提等謀除掉宇文護。事成之後,宇文護殺了乙弗風等人,將北周帝宇文覺在舊宅中幽禁,一個多月後殺了它。

在周武帝追贈孝閔帝時,宇文覺僅在位一年。寧都國君宇文護迎請寧都國君即位,又稱皇帝,建年號,即周世祖,明帝。宇文毓思想敏銳而又有膽量,宇文護十分忌憚他,把毒藥放在糖裡,進食後獻給宇文毓。他覺察到這已經太遲了,臨死前下了一道詔書,說:「朕兒子年幼,不能堪當國家重任。魯公宇文邕,是朕的哥哥,寬大仁慈,雍容大度,一定會讓我的周國大放異彩。"死了,然後執政三年。

高祖周武帝宇文邕即位後,朝中大權幾乎全部掌握在宇文護手中,他的幾個兒子和他們的幕僚們,貪贓枉法,官吏百姓深惡痛絕。周武帝深自韜晦,秘密與弟弟衛公宇文真、宮伯宇文神舉、下大夫王軌、右侍宇文孝伯等密謀除掉宇文護。

周武帝常在宮禁內見宇文護,並常為家人行禮,這一天卻引宇文護入見太后叱奴氏,對他說:「太后愛酒,數次諫阻都沒有採納。」拿出懷中酒誥,授予他說:「但願你見過太后以示諫言。」宇文護進了屋,還沒看完酒誥,周武帝便用玉珽從後面將宇文護打倒在地,隨後跳上樓砍頭。再把宇文護的孩子和黨羽抓進大殿殺了,周武帝開始親理朝政。

相關焦點

  • 南北朝亂世綿延兩百年,前秦、劉宋都無法完成統一,為何隋可以?
    這個時期,你方唱罷我登場,但是卻難有人結束這亂世。南北朝亂世綿延兩百年,前秦、劉宋都無法完成統一,為何隋可以?二、為什麼只有隋朝能完成統一的使命說起隋朝的建立,其實有點兒尷尬,畢竟歷史上建國如此容易的,估計就沒幾個比楊堅還容易的。從孤兒寡母手中接過皇位後,楊堅就把國號從北周改成了隋,並在不久後發動了統一戰爭。
  • 隋朝第一功臣卻飽受兩任皇帝厭惡,皇帝最不能容忍什麼
    一、軍事平亂高熲出身於渤海高氏,和北齊皇室是同宗,他的父親也曾經在北齊當官,後來被奸臣陷害不得已投奔北周,投靠在獨孤信門下。因此,當北周要求大臣將姓氏改回鮮卑姓的時候,高熲被賜為獨孤姓,楊堅為顯示對其器重,不直呼其名,只親暱地叫他「獨孤」。從叛齊歸周到武帝滅齊、從徵討羌胡到北周衰敗,高熲經歷了南北朝最後的亂世,同時也成為了結束這個亂世的重要參與者。
  • 他是隋朝統一的大功臣,魏徵卻說他是隋亡的推手,他是誰?
    隋朝是中國歷史上偉大的皇朝,他結束了自晉以來的亂世。在隋朝的建立過程中,有一個人居功致首,他就是隋朝楚公,尚書令楊素。楊素楊素字處道,544年生,他跟隋文帝楊帝一樣,是弘農華陰人,算是楊堅的同族,但他不是皇族,而且他這一支也不是華陰楊氏的嫡系。
  • 神評:隋朝開隋九老排行榜 看看你認識幾個?
    清代長篇講史小說《說唐演義全傳》,評書《興唐傳》中的人物。他們是大隋朝開國的九位功臣。小說廣泛吸取民間傳說而加以敷演,不拘泥於史實,具有鮮明的民間文學色彩。9 楊素楊素(544—606.8.31),字處道,弘農華陰(今陝西華陰)人,弘農楊氏之後,隋朝名臣、詩人,傑出的軍事家、統帥。
  • 楊堅原姓普六茹、李淵原為大野淵,他們是鮮卑人嗎?被賜的姓而已
    先說結果:楊堅原名就叫楊堅,李世民本名就叫李世民;至於普六茹、大野,都是北周開國者宇文泰賜給功臣們的鮮卑姓氏。要理清楚這個事情的前因後果,我們先聊聊南北朝時期,鮮卑姓氏與漢姓的糾葛。北魏時期的大規模「鮮卑改漢」行動自西晉滅亡、東晉偏安江南以來,北方進入了以武力較高下的混亂時代,史稱「五胡亂華」。
  • 隋朝建立後,為何要廢除郡級建制、合併州縣?結果怎麼樣呢?
    在這樣的社會背景下,隋朝應用而生,實現了中國民族的大統一,隋文帝楊堅也成為繼秦始皇、漢高祖劉邦之後,實現華夏大統一的偉大帝王之一,那麼,在他統治時期,都採取了哪些政策,讓社會得以穩定發展呢?隋是繼北周(公元557年——581年)之後建立起來的封建王朝。北周末年,政治腐敗,地主與農民之間矛盾尖銳,統治集團內部也開始出現分裂。公元580年,北周宣帝病死,年僅8歲的靜帝繼位。
  • 中國隋朝十大名人姓名故事-漫談隋朝的國號和姓氏制度
    隋朝(公元581-618年)共統治中國三十八年,前後僅文帝、煬帝兩代,是我國歷史上存在較短的朝代之一。隨著南北朝在政治、經濟上的逐步衰落,身為北周的輔政大臣的楊堅於公元581年2月迫使年輕的周靜帝讓位,自立為帝。因楊堅曾官居隋國公之職,故改國號為隋,年號開皇,建都長安,他就是隋朝的開國皇帝隋文帝。
  • 隋朝開國的九位功臣都有誰
    9、越王楊素楊素(544年—606年8月31日),字處道,弘農華陰(今屬陝西華陰)人。北周隋朝權臣、詩人,傑出的軍事家、統帥。出身北朝士族,北周時任車騎將軍,參加平定北齊之役。他與楊堅(隋文帝)深相結納。楊堅建國,以為御史大夫,後以行軍元帥率水軍東下攻陳。
  • 開隋九老是哪九個?隋朝開國功臣的結局都是什麼?
    開隋九老出自於《大隋唐》全書中的《九老興隋》,《興唐傳》和眾多評書中亦有流傳。開隋九老就是指隋朝開國的九大功臣,這與《興唐傳》裡的四猛十三傑如出一轍,其中有真實歷史人物,也有杜撰的人物,他們的結局都不是太好。伍建章小說裡的伍建章屬於大隋開國第一功臣,當山窪一戰中,連挑南陳十幾名上將,槍法冠絕天下,楊林、羅藝都是他的拜把子兄弟,開國因功獲封忠孝王。
  • 楊堅原姓普六茹,李淵曾名大野淵,隋唐開國皇帝姓氏為何如此古怪
    楊堅的原名確實叫普六茹堅,李世民父親李淵的曾用名叫大野淵。 有人聽到一定會連連搖頭:楊堅是隋朝開國皇帝,李淵是唐朝開國皇帝,他們都是漢族人,怎麼會有個如此古怪的名字,跟日本名字一樣? 其實他們的名字跟日本半毛錢關係都沒有,倒是跟鮮卑族有關。
  • 隋朝末年的十八路反王,為何李淵能突圍而出?
    話說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周朝末年七國紛爭,而統於秦,秦末楚漢相爭,又並於漢,漢享國四百年分為三國,最終三國又被司馬家的晉朝所兼併,天下再度歸為一統,但晉朝的統治並未持續太久,五十餘年後五胡亂華,中原大地再度陷入分崩離析的狀態,進入了長達百餘年的動亂時代,史稱南北朝。
  • 北周三方之亂:一代名將韋孝寬的謝幕之戰,楊堅成為最大贏家
    北周大象二年(580年)5月北周宣帝去世,楊堅親信劉昉和鄭譯等人矯詔以隨國公楊堅為左大丞相輔佐朝政,北周大權盡入楊堅之手;為了剷除潛在的反對勢力,楊堅作了兩手準備:一方面召北周宗室的實力派趙王宇文招、陳王宇文純、越王宇文盛、代王宇文達和滕王宇文逌五王進京,另外一方面著手對付掌握軍政大權的地方諸侯,比如以韋孝寬接替尉遲迥為相州總管
  • 為什麼相傳李世民原名叫大野世民,楊堅原名叫普六茹堅?
    魏晉南北朝是中國歷史上有名的大動亂時期,咱們今天說的跟「北朝」有關係。西晉滅亡之後,北方一直處於動蕩之中,遊牧民族紛紛趁虛而入,建立了一個又一個小國,鮮卑也是其中一支。鮮卑的老家在東北大興安嶺一帶,可能這地方太寒冷了,不適宜居住。曹魏時期鮮卑人就開始往南遷移,逐漸在蒙古高原生活,以射獵為生。東晉鹹康四年,拓跋部首領什翼犍稱代王,建代國,都盛樂。
  • 他是李世民的舅老爺,楊堅是他手下,若是多活幾年可能改寫歷史
    他是李世民的舅老爺,楊堅是他手下,若是多活幾年可能改寫歷史說起隋朝的時候,很多人都會深感遺憾,當年楊堅好不容易才統一的天下,這才幾年啊,居然被他的兒子又給弄分裂了。所以楊廣一直被罵,而作為對比的楊堅就一直廣受好評。
  • 隋朝建立,定策功臣、這些功臣是否與隋煬帝一起建立大隋王朝?
    導語:隋朝建立,定策功臣、這些功臣是否與隋煬帝一起建立大隋王朝?楊堅曾私謂宇文慶曰「天元實無積德,視其相貌,壽亦不長。加以法令繁苛,耽態聲色,以吾觀之,殆將不久。又復諸侯微弱,各令就國,曾無深根固本之計,羽翩既剪,何能及遠哉尉迥貴戚,早著聲望,國家有置,必為亂階。然智量庸淺,子弟輕桃,貪而少惠,終致亡滅。
  • 他是隋朝開國第一功臣,隋煬帝如果用好,李淵得不了天下
    李淵是歷史上稱帝最快、統一最快的大一統王朝開國皇帝,他之所以這麼快就統一天下,隋煬帝功不可沒,但是如果隋煬帝把這個人用好,恐怕李淵這輩子都別想染指帝位,這個人可以說是隋朝開國第一功臣,幫助隋文帝楊堅登上帝位,有輔佐楊堅開創了開皇之治,本來楊堅有意把他留給楊廣,可惜楊廣不但不用,反而將其殺害,這不是自掘墳墓嗎
  • 隋朝為何會滅亡?理由千萬條,獨孤皇后的愛情也要算一條
    #隋朝那些事#隋朝,是我國古代一個比較特殊的王朝。它存在的時間不到四十年,前後正式親政的皇帝也只有兩人。但是對於後世的影響,卻非常大,它結束了中原王朝,持續了很長時期的南北分裂;修築了溝通南北的大運河體系;開創了意義深遠的科舉選士制度……可以說沒有隋朝打下的深厚基礎,就沒有大唐盛世的順利昌隆。那麼這個如此重要的王朝為何如此短命呢?
  • 隋朝開過九大功臣,被人稱為「開隋九老」,功不可沒
    大業三年(607年),見煬帝奢靡,甚為憂慮,有所議論,為人告發,與賀若弼同時被殺害,享年六十六歲。諸子遭到流放。3,靠山王楊林字虎臣,《說唐全傳》《興唐傳》中的虛構人物,天下第八條好漢,隋煬帝楊廣的叔父,隋朝開國九老之一,為隋王朝的建立與統一立下過汗馬功勞,被封為靠山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