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馳巴蜀三千裡,味壓江南十二州」是對重慶口水雞的描述。(感覺有些吹牛!三千裡呀,天津到青島才1000裡,三個單程)主要是因為此菜的選料和調味都極為講究。雞一定要農家散養的小公雞,調味料裡一定要大量正宗四川麻椒,輔助調味料也要很豐富。(這菜聽著就不便宜。)
正是選料和調味的講究,才能做出麻辣、鮮香、滑嫩的口水雞。
"口水雞"這名字聽起來有些不雅,(有麼,不覺得)不過這名字的來歷卻和名人有關。郭沫若所著《賟波曲》中寫到:"少年時代在故鄉四川吃的白砍雞,白生生的肉塊,紅殷殷的油辣子海椒,現在想來還口水長流……。"(有點蹭熱度的嫌疑)從此便有了「口水雞」
白砍雞搖身一變成了「口水雞」,除了是沾名人的光,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那就是正宗的「重慶口水雞」要用到很多的麻椒(原來是被麻得流口水,喝口飲料不好麼),大家都知道四川花椒是非常麻的,吃了以後會麻到嘴巴癱瘓,(算你狠!)讓你不由自主地不停流口水。
材料
半隻麻雞(就是被麻椒麻過的雞,後面我會附上麻雞配方,便於「小白們」製作,「大神們」就當沒看見,謝謝),香蔥兩根,麻椒30粒(花椒是紅色的,麻椒是綠色的),植物油適量,糖少許,生抽2勺,蒜瓣2粒,芝麻1小勺,姜1塊,料酒1小勺(啤酒也可以,最好是紹興黃酒),辣椒粉1大勺(沒有用油辣椒也行),鹽少量,香醋1勺,雞湯250ml(就是半碗)、花生20粒(最好是熟的),芝麻油(就是香油)1小勺。
做法步驟
1、空鍋點火,放入少量的植物油,(少放,你家賣油的)大約2勺,將麻椒放在鍋裡爆香。
2、將一勺麻油倒入裝有辣椒粉的碗中,(一定小心別燙到)拌均勻辣椒粉,繼續燒剩餘的油到8-9成熱(就是看到油冒煙了)關火,倒入辣椒粉中,攪拌均勻,再在裡面加入蒜末,生抽,雞湯,鹽,糖,香醋調成調味汁。(這裡注意,一定要邊倒邊攪拌,最好兩個人一起操作)
3、炒香花生米,去皮壓碎成顆粒狀,炒香芝麻,備用。(直接用熟得更方便)
4、撈出麻雞,控幹水分,切成兩公分的條,碼放在碟中,倒入配好的醬汁,最後撒上芝麻和花生碎,小香蔥即可。
提示
1、口水雞的調味汁很關鍵,我們沒有像飯店做的時候倒這麼多油,喜歡的可以再倒一些成品的麻油。
2、浸熟的雞要放入冰水浸泡,這樣雞的表皮爽脆彈牙,肉身冰涼透骨。
麻雞做法:雞洗乾淨放入冷水,(一定要冷水下鍋,不然不好入味)薑片,蔥段,十粒花椒,開鍋後小火燉五分鐘,關火燜熟,(記得不要拿走鍋蓋,燜熟!)大約十五分鐘左右,用筷子戳一下雞腿最厚的部位,能戳進去並有汁水流出就表示雞熟了。雞熟了記得要跑冷水(冰水,這一步很關鍵,這和平時燉雞不太一樣,原理是把雞肉細胞鎖緊,將麻味鎖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