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俗語:「滾石不生苔,轉業不聚財」,啥意思?年輕人不妨一看

2021-01-07 歷史芷天

民間俗語:「滾石不生苔,轉業不聚財」,啥意思?年輕人不妨一看

群眾是我們的智囊團,他們從生活的經驗中悟出了很多人生道理,然後將這些道理代代相傳,幫助很多年輕人少走了一些彎路,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下其中的一句民間俗語,它就是「滾石不生苔,轉業不聚財」。

青苔是比較常見的一種東西,經常長在石頭上,不過若是一個石頭經常滾動,那麼它的上面是不會長滿青苔的,而轉業並不是指部隊軍人的轉業,而是指變換職業,當一個人經常變化職業的話,那麼是不容易積累財富的。接下來我們細細分析這話是想告訴我們什麼。

上半句是想告訴我們,不管做什麼事情,都不能停滯不前,否則最後的結果就是讓自己像石頭一樣長滿沒用的青苔,最好的方法就是不斷地去充實自己、讓自己時刻處於充電的狀態中,否則就會被這個社會所淘汰。

舉個例子,現在有很多年輕人認為進入體制就高枕無憂了,當他們千軍萬馬過了考試的獨木橋之後,就放棄了學習,不僅將之前所學的知識拋之腦後,還抗拒接受新知識,每天做的都是那些瑣碎的小事。

可是真正的鐵飯碗並非如此,而是自己不管到哪裡,都有一技之長能夠被重用,憑藉自己的能力養活自己。就比如之前取消高速公路上的收費員工作,這些除了收費不知道自己還能做什麼的人就像是這常年一動不動的石頭一樣,遍布青苔。

而我們常說的富不過三代,其實也頗有這個意思,這些富不起來的後代,就是因為躺在先人的財富上一動不動,選擇坐吃山空,而不是像滾動的石頭一樣,努力去創造財富,不斷積攢財富。

接下來我們來說說「轉業不聚財」又想告訴我們什麼,現在很多剛畢業的年輕人眼高手低,總認為自己有滿腔的才華,眼前的這些工作對於自己來說都太低等了,於是頻繁性的跳槽,可是不管是學習還是工作,都有一個積累的過程。一項工作,若沒有沉下心來好好地幹個幾年,那麼是不會從中學到什麼東西的。

現在的領導都是明白人,有時候你簡歷上豐富的工作經驗並不會為你加分,反而會讓用人方覺得你這個人很浮躁,對單位缺乏忠誠性,若是僱傭了你,可能要時時擔心你什麼時候要辭職,可能好不容易教會上手了,你就撒手走人了,這對於企業來說,是浪費時間浪費人力成本的一件事。另外想要拿到高薪,除了你本身擁有別人所沒有的技能之外,更重要的是你要在一個地方服務的年限長一些。

這句俗語對於年輕人來說具有很大的啟示意義,希望年輕人能夠有所啟發。

相關焦點

  • 老祖宗俗語:「滾石不生苔,轉業不聚財」,啥意思?傳下來的講究
    老祖宗俗語:「滾石不生苔,轉業不聚財」,啥意思?傳下來的講究這個世界上,每個人都希望能夠掙到錢,有的人會選擇投機取巧地掙錢,有的人會選擇勤勤懇懇、腳踏實地地掙錢。在很多時候,我們都會選擇隨機掙錢,但是事實上,掙錢手段千千萬,最高明的還是腳踏實地,也只有這樣掙來的錢才穩妥。
  • 農村俗語:「吃過冬至飯,一日長一線」啥意思?馬上冬至不妨一看
    農村俗語:「吃過冬至飯,一日長一線」啥意思?馬上冬至不妨一看本周末咱們將迎來冬至節氣,現階段很多城市已經切身感受到了冬天的寒冷,不過在南方的大部分地區還是有不少地方依然保持在最低溫度零度以上的。在民間到了冬至有「數九」的習俗,每九天便是一個單元,從一9數到99總共81天,數完了這些天,這個冬天就算過完了。故而冬至算是一個臨界點,今天就給大家介紹一句關於冬至日的俗語,「吃過冬至飯,一日長一線」,啥意思呢?冬至,又被稱為冬節、亞歲、長至節等,是二十四節氣中一個極為重要的節氣,同時也是我們國家民間的傳統節日。
  • 俗語:天不語自高,地不語自厚,什麼意思?年輕人不妨看看
    俗語:天不語自高,地不語自厚,什麼意思?年輕人不妨看看從小我們就被教育不管是做人還是處事都要謙虛一些才是,萬萬不可驕傲自滿,很多出名人物即使已經很有才能或是已經有了很多的成就,他們也依然虛心向他人學習,沒有表現出一點兒的自滿自大,反而一直都比較謙虛比較低調。
  • 民間俗語:「男不養貓,女不養狗」,啥意思?背後有何歷史淵源
    文/六六民間俗語:「男不養貓,女不養狗」,啥意思?背後有何歷史淵源當你穿梭在大街小巷時,有沒有被各種微笑天使所俘獲?中國經濟高速增長的同時,年輕人的壓力也越來越大,車貸、房貸都讓他們喘不過氣來,而子女外出打工,留在家中的父母又很是孤單。在這樣的環境之下,就造就了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尋找感情寄託——寵物。比如貓狗,它們雖然不會言語,卻能陪在我們的身邊,讓我們覺得不再那麼孤單。
  • 民間俗語:「不貪一更食,不戀三更色」,古人這麼說是啥意思?
    民間俗語:"不貪一更食,不戀三更色",如今還適用嗎?在中國古代,俗語有著不可忽視的地位,在當時使用俗語的人非常多,俗語最大的特點就是實用易懂。今天要為大家分享的這則俗語叫做"不貪一更食,不戀三更色",那麼古人想通過這則俗語傳達什麼樣的意思呢?要知道在古代鐘錶還沒有問世,所以人們對時間的判斷能力還相對較弱,當時時間的計量單位還不是小時,而是"更"。
  • 俗語:「生七不娶,暗九不過」,是啥意思?老祖宗教你識人
    而我國民間一直以來都流傳著很多老話,以各種形式被人們口耳相傳,比如一些兒歌、歇後語、俗語、諺語等,而這些老話包羅萬象,包括天文地理、人性判斷等,都是古人在平時的生活經驗中總結而來。老祖宗:「生七不娶,暗九不過」,啥意思?古人傳下來的忌諱 ;首先這句話字面上的意思很顯然跟婚姻嫁娶有關,說到婚姻之事,從古自今,一直是人們關注的事情,更是人生中的頭等大事。而子女的婚姻是每個父母尤其看重的事情,畢竟婚姻好壞直接影響到子女一生的幸福。
  • 民間俗語「子不嫌母醜,狗不嫌家貧」啥意思?背後的寓意發人深省
    民間俗語「子不嫌母醜,狗不嫌家貧」啥意思?背後的寓意發人深省「有孫母未去,出入無完裙」這是出自杜甫的《石壕吏》。這句話的意思是,家裡面有了孫子以後,母親進進出出都沒有穿過一件好衣裳。這句俗語應該是農村中最為常見的,也是聽說頻率的次數是最多的。「養兒方知育兒難」在還未成家的時候,父母的愛我們接受起來理所應當,但是,某一日,成了家有了孩子的時候,就會發現自己當初總是抱怨自己的父母親,對母親父親而言是多麼的不公平。
  • 農村俗語:「一戶開兩門,人財都難存」啥意思?究竟有啥道理?
    如果僅僅以字面意思來看,感覺有點不科學,也不合理。但是,既然這句俗語能夠在民間廣為流傳,那麼肯定有一定的道理,僅僅以「風水學說」讓大眾廣泛接受,有點不可能。畢竟,很多人需要更據說服力的「公理」,才能被認可接受,也就是這句話隱喻的另一層意思,能夠讓人們廣泛性認同,加上風水學說的「加持」,使得這句俗話能夠被人們廣泛認可,才能廣為流傳至今。
  • 風水:民間流傳已久的聚財的方法,很靈驗!
    在民間,有許許多多提高自己的運勢的「偏方」,這些土法很多都是上輩人傳下來的。之所以能一直被人們接受和認可,那就說明有一定的靈準度,至少有人從中受了益,所以才會一直流傳下來。那麼,民間最靈的聚財的方法有哪些呢?接下來就讓我們跟著周易風水師一起來了解下吧!
  • 民間俗語「不做中不做保,不做媒人三代好」啥意思?太有道理了
    民間俗語「不做中不做保,不做媒人三代好」啥意思?老祖宗做人的智慧,太有道理了!文/農夫也瘋狂中國的民間文化也是博大精深的,農村文化就是極其重要的部分之一,迄今為止在農村裡還流傳著許多的俗語、農諺,而這些都是老祖宗留給我們的寶貴財富,在今日依然是值得學習和借鑑的。
  • 民間流傳下來的聚財方法,最招財的幾種顏色,不妨試試
    在民間,有許許多多提高自己的運勢的「偏方」,這些土法很多都是上輩人傳下來的。之所以能一直被人們接受和認可,那就說明有一定的靈準度,至少有人從中受了益,所以才會一直流傳下來。那麼,民間最靈的聚財的方法有哪些呢?下面給大家介紹幾種聚財的方法,簡單可行哦!
  • 民間俗語:「男無性如鐵,女無性如麻」,說的是啥意思?
    民間俗語:"男無性如鐵,女無性如麻",說的是啥意思?華夏文明源遠流長,其中的俗語文化更是早在千百年前就已經非常流行了。在當時那個年代教育還沒有普及,所以民間俗語很容易得到推廣。和詩歌辭賦什麼的相比,俗語在深度內涵上要落後許多,但是俗語通俗易懂,而且在很多方面都適用,也正是因為這樣的原因很多俗語都得到了廣泛的流傳。雖然在今天俗語的地位不如從前,但熱衷於使用俗語的人仍然非常多,而且對於很多學者們來說,研究俗語是一件非常有必要的事情,我們從俗語中能夠發現很多古人很多為人處世的態度。
  • 民間俗語「耳大有福,眼斜心不正」啥意思?耳朵大就是有福氣嗎?
    民間俗語「耳大有福,眼斜心不正」啥意思?耳朵大就是有福氣嗎?老一輩人經常喜歡看孫輩們的耳垂,若是耳垂大,便會誇「這孩子長大有福氣」,這是老一輩人的代代相傳所得,但您要是問這些老人「緣何耳垂大就是有福氣呢?耳垂小就沒福了嗎?」
  • 農村俗語「眉毛一條長,勝過萬擔糧」啥意思?眉毛長有啥說法?
    摘要:農村俗語「眉毛一條長,勝過萬擔糧」啥意思?眉毛長有啥好處?文/農夫也瘋狂古人一直很相信「相由心生」一說,認為一個人的性格如何,以後的發展怎樣,這些都是可以從面相中有所體現的。也就是說不同的面相,會預示著不同的命運。
  • 新年將至,俗語「二九不登門,三十要討債」啥意思?古人經驗之談
    摘要:大年將至,俗語「二九不登門,三十要討債」啥意思?討債有啥說法?文/農夫也瘋狂如今小年已經過去了,距離過大年也就剩下5天的時間了。時間過得實在是太快了,農曆2019年就要成為過去式了。雖然說現在已經接近尾聲了,可是農村裡依舊還是比較「冷清」,相比於過去的春節,現在農村的年味也要淡很多了,尤其是年輕人對於過年並不太期待,甚至還有些人存在恐慌,畢竟在春節期間親朋好友的各種花式「逼問」讓年輕人難堪也反感。同時對於一些經濟比較緊張的人來說,最怕的就是過年了。一方面是到了過年的時候,要購買年貨和各種禮品,還有小孩子的紅包,開銷大這個是必然的。
  • 農村俗語:「寧肯養『喪鳥』,不養『夜夜擾』」是啥意思?
    老農說,養鳥也需要「挑三揀四」,有些鳥是不適合普通人養殖的。在農村,有這麼一句俗語:「寧肯養『喪鳥』,不養『夜夜擾』」。從這句俗語裡就能夠看出在養鳥時是需要慎重考慮的。「什麼?咱農村還有這麼一句俗語?這句俗語所要表達的意思是什麼呢?」我不解地問。老農見我不理解這句俗語的意思,便打開了話匣子。
  • 俗語:家狗不咬上門女婿,啥意思?狗真的有那麼靈麼?
    俗語:家狗不咬上門女婿,啥意思?狗真的有那麼靈麼?說到最接地氣的文化傳承,首先想到的肯定是我們所熟知的諺語和俗語,這些諺語和俗語都蘊含著上下五千年古人的生活經驗和人生哲理,諺語和俗語更貼合我們的生活並且通俗易懂,老少皆宜,今天就給大家介紹一句有趣的俗語,那就是家狗不咬上門女婿,啥意思?狗真的有那麼靈麼?
  • 農村俗語:「要煙、蹭飯、其人必賤」啥意思,值得一看!
    農村俗語:「要煙、蹭飯、其人必賤」啥意思,值得一看!文/玄逸歷史解說俗語,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經常運用的一類語句,是我們先輩通過長期生活經驗積累並結合他們智慧所總結出來的一些語句,往往具有很大的借鑑意義,對我們的生活有一定的指導作用。
  • 民間俗語:「七月蜂、八月蛇、九月黃鱔惹不得」,啥意思?
    而在生活當中耳邊經常能聽到一句俗語叫做「七月蜂、八月蛇、九月黃鱔惹不得」,這句俗語乍聽之下,一頭霧水。蜜蜂和蛇不好惹就算了,但是為何黃鱔也惹不得呢? 儘管這句俗話卻十分有趣,但是作者還是不能理解其大意,待作者請教村中老人之後,才理解其中講的是啥意思,
  • 古代俗語:水滿則溢、月滿則虧,下半句更經典,年輕人不妨一看
    古代俗語:水滿則溢,月滿則虧,下半句更經典,年輕人不妨一看當我們給水杯盛水時,都不會將水杯盛滿,會留一部分空間出來,這樣水就不會溢出來,端杯子的時候也不會擔心開水撒在手上燙傷了,而月亮也是如此,當月亮特別圓的時候,就很容易出現月蝕,用一句俗語來概括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