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大家來到百家號!
城市美食:柿子熟了,4步教您做道孩子愛吃的西安小吃
這幾天,我出門遛彎時發現,不少水果店裡開始出售柿子了。被霜打過的柿子此時變得格外嬌嫩、可愛,忍不住心生歡喜買了幾個回家品嘗,個個都是沁人心脾的甜,讓人停不住嘴。
柿子味甘、澀,性寒,歸肺經。《本草綱目》記載其有健脾、澀腸、治嗽、止血等功效。
柿子一般在霜降前後完全成熟,經霜打之後會變得更加甜潤。不僅皮薄、肉鮮、味美,且有較高的藥用價值。所以古人贊其「色勝金衣,甘逾玉液」。
柿子雖好,但吃到最後總是有些澀澀的感覺,所以很多孩子會不喜歡。不過先別急,今天溫小田為大家推薦的這種把柿子做成餅的吃法,可以輕鬆解決柿子澀口的問題。
柿子餅的由來
柿子餅的做法最早起源於臨潼,相傳1644年,李自成率農民起義軍向北京進發途經臨潼時,當地正值荒年,糧食十分短缺。為犒勞義軍,農民把柿子滲合麵粉和面,烙成餅送給義軍吃。後來李自成攻入北京,為了紀念闖王李自成,每年秋天臨潼家家都會烙柿子餅吃。後來柿子餅傳入西安,成為西安獨有的時令小吃。
傳統的柿子餅是沒有餡的,但考慮到孩子的喜好,我們特意在原做法基礎上,加入了孩子最喜歡的豆沙餡,這樣烙出來的餅外酥裡嫩,每一口都能吃到甜甜的豆沙,孩子會更喜歡哦。
豆沙柿子餅
所需食材
柿子、麵粉、油、豆沙
烹飪步驟
1.柿子去皮取出柿子瓤,然後在柿子瓤中添加麵粉,一邊加一邊慢慢攪拌均勻,直到和成軟硬適中的麵團,接著醒15分鐘左右。
2.把醒好的麵團分成大小均勻的小麵團。取一個麵團按扁,放適量的豆沙,像包包子一樣,收口捏緊。
3.在案板上撒點麵粉,把包好的麵團放到案板上,用擀麵杖擀成厚約1釐米左右的餅型。
4.鍋裡倒入適量的油,燒至6成熱,放入餅胚。中小火慢慢煎至兩面金黃後就可以出鍋食用啦。
小貼士
1.柿子瓤最好用料理機打一下,這樣會更細膩,另外在添加麵粉時最好逐量添加,面最好和的偏軟一些。
2.在分麵團時,麵團粘手是正常的,手上抹點油或者拍點麵粉就可以避免。
3.柿子本身帶有甜度,而豆沙餡也很甘甜,所以在揉面的時候就不需要加糖啦。
柿子雖然維生素含量豐富,口感好,但吃柿子應適量而止。因為柿子中含有較多的鞣酸、果膠成分。鞣酸在胃酸的作用下,形成鞣酸蛋白。鞣酸蛋白再與柿子裡的果膠、樹膠、纖維素等混在一起,就會形成像石頭一樣硬的「柿石」。
所以,溫小田在這裡還要提醒大家,不要空腹吃柿子,即便不是空腹,每次的攝入量也不要超過200克呦。
深秋燥氣重,很多朋友會覺得整個人都乾乾的,皮膚幹、喉嚨幹、鼻子也幹~,這種情況下吃點柿子就很不錯。
不過柿子寒涼,那有沒有什麼方法,能讓我們在盡情享受美食的同時,又能養好身體呢?
其實您可以試試八珍米~,特別是在身體容易出現問題的秋冬季節,八珍米不僅能調補好我們的脾胃,還能增強身體的抵抗力。即使面對來勢洶洶的病毒感冒,也都不用再提心弔膽的害怕孩子會中招啦。
文/作者原創,圖片來源網絡,轉載請註明作者原創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