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和英語,可能永遠沒辦法在中國人這裡和諧相處了。
好好的英文歌,哪怕感動如You raise me up so I can stand on the mountains,是那種能讓依萍當場來一首情《情深深雨濛濛》的程度,也能被一些網友搞成,啥啊這,你抬舉我了?
要是碰 上Hotel California和Scarborou gh Fair這種暗含要素的,中國味兒就更濃了。從《加州招待所》到《斯卡布羅菜市場》,簡單的文字,極致的中國風。
如果不幸遇到藝高人膽大的字幕組,英文原文是啥,早已沒人關心。
然而這些英翻中的微小不和諧,在中翻英面前,還是缺了點意思。
只有中翻英,才能讓人見識到什麼叫做真正的英語中國化。
即使中文和英語是兩門壓根兒不同的語言,但沒關係,中式英語能讓英語變成中國人都懂的語言。
王寶強對此表示,go and see。
警告,你的英語中國味已超標
《唐人街探案2》裡,兩個中國人在美國用英語隔著車子上演了場對罵。
王寶強在車流中橫穿馬路,對著朝自己狂按喇叭的車子說:dog shit,let horse come。
車裡的人忍不住炸毛,擋路竟然還倒打一耙,真是給臉不要臉:give you face,you don't want。
王寶強嘴上不饒,飆出一句英罵:dog leg!
既然這樣,對方也沒啥好臉色了,也用英文回罵:dog son!
這些話,看起來有英語那意思,但英語母語者壓根兒聽不懂。
中國味兒實在是過於超標,完全就是中文+英文混搭的中式英語。
以let horse come為例,三個單詞雖然都是英文單詞,但語法和意思完全就是漢語:
放馬過來。
而像這樣的中式英語,現在已經成了一門新顯學,全稱Chinese English Translation,簡稱CET。甚至進入實踐,走進了中國百姓的日常,也打入了西方世界。
不知道在哪兒的警示牌上,你就能看到no dashouji。外國人:no我懂,dashouji是what意思?
一個也許是專為中國人搞的英語翻譯。
對公業務,女士請止步。
地很滑,所以請小心地滑(動詞)。
容易照亮區,別爬。
Lighting-prone area Please do not climbing應該寫成Please do not climb when there is a thunderstorm
而當飯店開始面向外國人時,菜單CET的難度不亞於中國學生的四六級。
烤麩就是roasted husband。
乾貨,幹為fuck,貨為商品,即goods,所以乾貨就是fuck goods。
哪怕回到國外,外國人也擺脫不了CET的熱情。既然中國人都考那麼多年四六級了,就一個CET而已,要不吃吃you and your family?
不想吃your family,試試fuck the duck 也行,一次不到11歐元。
然而你永遠不知道,在創造CET這條路上,中國人能搞出多少種花樣。每當四六級考試之時,就是CET難度刷新之日。
畢竟,幾十萬大學生還等著再次踏入同一個考場。
像把西藏翻成yalaso這種,就是老外們今年CET考試跨不過去的坎。
但這並不是最難的。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CET中流行起了一種自由靈魂派,反正都中式英語了,那不如更徹底一點,憑著爆炸腦洞和充分自由的隨性,他們創造出了直擊天靈蓋的上頭翻譯。
簡直震撼我媽。
順德一道失傳的神菜,英文叫UFO cai of shunde。
截圖來自抖音 @舌尖上的佛山
把肉放進缸裡烘乾,就是在做spa。
截圖來自抖音@舌尖上的佛山 微博@阿糞青
秘制醬料,就是no tell you 的liao。
眾所周知,風是動詞,歷經2小時風乾,要翻譯成huhu 2 hour。
水蒸氣就是一段化學方程式,不會有人連這都不知道吧?不會吧?
驚豔換句話說就是new B!
看到這些地道的CET,外國人掛沒掛不知道,反正中國人已經上頭,直呼這個英語翻譯six six six,被四六級傷透的心重新得到安慰:
字幕組還缺人嗎?感覺自己又可以了。
中式英語不可怕,可怕的是.......
上頭歸上頭,涼水還是要潑。
說好聽點,中式英語是一種中介語。《麥田裡的守望者》作者 Salinger就認為,中式英語是由正在學習第二語言的人按照母語的學習思維、方法和習慣發展並逐漸總結學習規則進而創造出來的一種中介語。既有母語特徵,又有第二語言的特徵。
要換個稱呼,那就是語言錯誤。
在學習第二語言的過程中,母語不可避免的會產生影響,叫做語言遷移。學者Robert Lado 的《跨文化語言學》認為,如果兩種語言的結構相似,那就會出現積極遷移,如果兩樣語言結構不同,就會出現消極遷移。
英語和漢語在語法結構、文化認知上都有很大差異,學習者要是按照學漢語的方式或者利用漢語來幫忙學英語,就不可避免地會出現語言負遷移現象。要是學習者對英語的知識儲備不到位,剛入門或者半吊子,但又想用英語表達時,就會直接套用漢語的某些規則,中式英語自然而然就出現了。
最常見的,就是用漢語語法規則說英語。
英語一般的語法結構是主謂賓,狀語後置,比如簡單的例子:
I love you very much。
中文卻是狀語提前,說:我很喜歡你。
而中式英語就成了:I very love you。
中 式英語另一個典型的負遷移點是詞彙。但凡學過英語的人都知道,英文單詞有多麼多,有多煩,有多難背,又有多容易忘。而更重要的是,想要在英語中找到和中文精準對應的詞,太禿頭了。
因為漢語詞彙 實在太多分類太細。
雖然都是麵食,有饅頭,有花卷,有包子,包子還要10086種餡。
大家都是皮包肉,在北方叫餛飩,在川渝又叫抄手。
英文一個fuck一個shit就能hold絕大多數罵人場合,中文就帶狗字兒的就有幾十種不同罵法:
狗嘴裡吐不出象牙、狗眼看人低、狗腿子、狗仗人勢、、狐朋狗友、人模狗樣、狼心狗肺、狗日的、狗屎、狗屁、狗娘養的.......
這,除了直說dog son,也是不知道能用英語咋講了。
但語言的負遷移並不足以解釋那些放飛自我的上頭翻譯。把「打一桶雞蛋」翻成10086eggs,魚眼叫做「fish i」,慢火烤制寫作「zizizizi」,更像是反向的歸化。
翻譯是譯者將原語言解碼又重新編碼成譯入語的過程。1995年,美國翻譯理論家勞倫斯·韋努蒂把翻譯總結為「異化法」 和「歸化法」兩種方式,異化法和歸化法可以簡單理解為直譯和意譯,但比直譯和意譯更宏大,涉及文化、政治等層面。異化法即保留原文語言及文化特色,歸化法則是讓翻譯符合目標讀者的文化習慣。
上頭翻譯派走的就是歸化路子,讓翻譯符合目標讀者的文化習慣,只不過目標讀者不是英語speaker,而是中國人,因為壓根兒就沒想讓外國人看懂,所以才用了10086這種中文網際網路的梗。
歸化到了極點,反倒有種奇妙的魅力。梗上加梗,一種新梗就產生了。在看到上頭派翻譯派的中式英語之前,mvp還只是遊戲用語,誰知道它還能用來形容東西特別特別特別好吃,真是mvp hao chi呢!
bilibi@MrYang楊家成
只是,上頭翻譯沒什麼,要是你都能看懂,可能就得想想為什麼了。
你有什麼想法
免責聲明:我們尊重原創,本平臺所載圖文等稿件均出於為公眾傳播公益目的。本平臺使用的非本站原創,圖、文等內容無法一一和版權所有者聯繫,如若內容版權人認為本次轉載行為不當,請聯繫我們,我們會在24小時內刪除。
來源:壹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