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地標」,中國建造(一帶一路共贏故事 ③)

2020-12-05 人民日報海外網

在中國鐵建莫斯科地鐵項目工地上,中方員工現場指揮。中國鐵建提供

巴西美麗山特高壓送出一期工程伊斯特雷都換流站。國家電網提供

中企承建的斯裡蘭卡南部鐵路延長線一期項目。新華社記者 郭 磊攝

中國建築埃及新首都CBD標誌塔項目建設現場。中國建築提供

寮國南歐江六級電站。(新華社發)

肯亞蒙內鐵路、希臘比雷埃夫斯港、中巴經濟走廊「兩大」公路……隨著「一帶一路」倡議的提出,一批中國工程建築企業奔赴海外,這些醒目的「地標」工程設施,成為「一帶一路」從理念走向現實最直接的觀感。中央銀行新總部大樓印在了科威特紙幣上;凱樂塔水電站登上幾內亞新發行的紙幣……一些國家採用這些特殊的銘記方式,表達對中國建造的認可。

在「一帶一路」越來越繁榮的「百花園」中,大批中企參建的鐵路、公路、港口、大橋和工業園區還在破土動工,即將開花結果。面對完全不同的自然和人文環境、極具挑戰性的技術要求、來自全球的競爭者,中國建造者是如何用智慧和汗水來「澆灌」一個個不同凡響的「地標」級建築項目、贏得了駐在國民眾頻頻點讚?

埃及新行政首都CBD項目

打造中國建築海外總承包和建築科技的裡程碑

當地時間2019年2月26日23時30分,歷經38小時連續作業,中國建築集團有限公司承建的「非洲第一高樓」——埃及新行政首都中央商務區標誌塔主樓1.85萬立方米混凝土基礎底板澆築完成。

這座高385.8米的標誌塔是中國建築埃及新行政首都中央商務區(CBD)項目的一部分,更是這個包含20個高層建築單體及配套市政工程、合同金額近30億美元項目中的焦點。底板開盤澆築當天上午,埃及總理親赴項目現場。

這樣的任務,中國建築是怎樣完成的?

連續施工的38個小時,中建埃及新行政首都CBD標誌塔項目總工程師田偉一直堅守在施工一線,沒有合眼。「我和項目經理都在作業面上巡查,不敢有任何疏忽。」田偉對本報記者解釋說,底板澆築是高層建築施工的關鍵環節,在澆築過程中,必須保證混凝土連續和穩定供應,不能出現間斷,否則混凝土會出現冷縫,而這是堅決不允許出現的質量事故。

為了底板澆築順利實施,田偉和團隊要確保資源供應和技術方案同時到位,這並不輕鬆。

田偉告訴記者,當地混凝土攪拌站的特點是小而散,供應能力普遍較小,這就要求中建在當地迅速整合資源。為此,施工前3個多月,中建埃及分公司就展開調研,最終選定7家攪拌站13條生產線供應混凝土。在筏板澆築期間,更是每條生產線都有管理人員24小時駐場工作。

中國建築還自主研發了沙漠氣候下耐久性、自密實混凝土,通過實體模擬試驗得到最佳溫控效果。同時,中國建築首次把國內的溜槽技術帶到埃及,與泵送技術有機結合,大大提升澆築施工效率。

「按照當地的經驗,預計1.85萬立方米這麼大規模的澆築得花上三天三夜,而我們中國團隊在38小時完成了。」田偉說。

最終,這項施工創造了中東地區和非洲建築史上澆築超大基礎底板的最快紀錄,也創下建築工程大體積基礎底板混凝土澆築方量的非洲之最。

或許有人好奇,為什麼埃及新行政首都CBD這樣的大項目選擇了中國公司?

「這主要源自中國建築良好的品牌形象。中國建築承建了中國90%以上、全世界60%的高層建築,這些遍布世界的建築豎起了中國建造的品牌。」田偉說。

簡單的「品牌」二字背後,是中國建築團隊對方案一次次的調整、優化和技術突破。標誌塔項目前期,田偉和團隊快速拿出了核心筒布局調整、梁板體系調整、計算參數調整、筏板優化、鋼梁選型等18項設計優化措施。經多方論證,這些舉措絕大多數付諸實施,不僅提升了工程品質,加快了工期進度,而且為業主節省了上千萬美元的成本。

目前,埃及新行政首都中央商務區其它項目的樁基也在緊張施工中,整個中央商務區項目高峰期單日最大混凝土澆築量達到1.4萬立方米,商務區20個子項目建設全面提速。

「我們期望通過埃及新行政首都CBD這個項目,打造中國建築海外總承包和建築科技的裡程碑。」田偉說。

莫斯科地鐵項目

外方工程部長心甘情願輸掉兩杯啤酒

「中國鐵路人有兩個夢想,一是到倫敦建鐵路,二是到莫斯科修地鐵。」中國鐵建莫斯科地鐵項目工程技術部部長陳振成這樣說道。

2017年1月24日,中國鐵建股份有限公司中標莫斯科地鐵第三換乘環線西南段項目,成為中國首個歐洲地鐵項目,也是俄羅斯第一次在地鐵施工領域引進中國公司。

這個「第一」對中國團隊有著特殊的意義。1956年,新中國的地鐵版圖還是一片空白,中國邀請蘇聯專家指導規劃了新中國的第一條地鐵——北京地鐵一號線。60多年後,承載著幾代中國人的夢想,中國團隊第一次來到莫斯科施工。

項目中標後,陳振成就成為首批赴俄的員工之一。他們不僅帶著中國技術,也帶著中國管理、中國設備走出國門,建設這一包含3座地下車站、4個區間共9條盾構隧道,盾構區間線路全長4.6公裡的莫斯科市重點工程。

在俄羅斯市場有著經驗豐富的競爭對手,初次進入莫斯科,面臨不同的建築規範、施工工藝和氣候條件,中國團隊壓力不小。

讓陳振成印象深刻的是一個「兩杯啤酒」的約定。

莫斯科從10月底就進入冬天,很多俄籍工程師對中國盾構機能否在極寒氣候裡正常工作十分憂慮,有8年地鐵隧道施工經驗的工程部俄籍部長弗拉基米爾也是如此。中國的盾構機會不會也出現問題?

「中國鐵建為莫斯科地鐵準備了5臺盾構機,研發的時候就意識到最大的難點就是極寒作業環境。中國鐵建專門開發可耐-30℃低溫的驅動系統,整機關鍵部件均採用耐低溫材料製作,另外還增加了諸多輔助措施,如耐低溫選型設計、保溫、加熱等功能,完全適應俄羅斯的特殊施工環境。」陳振成說。

空口難以服人。「如果這個冬天,我們的盾構機不出現你說的問題,你請我喝啤酒。」陳振成這樣提議。在隨後的施工中,不僅沒出問題,中方團隊還在盾構機掘進工作中創造了俄羅斯施工最快紀錄。項目進度、安全、質量以及文明施工等各項指標在全線71公裡、31座在建車站中遙遙領先,莫斯科有關負責人在施工企業大會上發出「向中國鐵建學習」的號召。弗拉基米爾心甘情願輸掉了兩杯啤酒。

對俄羅斯建築規範不熟悉,加上語言障礙,中俄團隊溝通困難; 因焊接工藝要求與國內差異大,工效難以發揮,遭受對中國企業地鐵施工能力的質疑……海外項目面臨許多意想不到的困難,但中國團隊一一克服了。不僅如此,團隊設計別具匠心,在莫斯科地鐵米丘林站,未來還將呈現梅花、雲紋、團壽、八仙紋等醒目的中國元素。

基於工程進展中各方面的優秀表現,去年底,中國鐵建莫斯科地鐵項目團隊成功爭取到從設計起點到諾瓦託洛夫大街站盾構區間的增項工程,盾構區間線路總長增加至6.2公裡。今年2月,中國鐵建與莫斯科工程設計院正式籤署莫斯科地鐵第三換乘環線東段大盾構項目合同,中國企業將首次在海外建設大直徑地鐵盾構工程。此外,車里雅賓斯克、葉卡捷琳堡等州(市)地鐵業主和當地工礦企業也紛紛向中國鐵建伸出合作的橄欖枝。

「我們正在以莫斯科為起點,將中國地鐵打造成中國一張靚麗的新名片。」陳振成說。

巴西水電站項目

趕上特高壓大發展,時代成就中國工程師

在巴西,中國國家電網公司的美麗山水電特高壓直流送出二期項目正進入建設的衝刺階段。

這一途經巴西5州78城的項目線路全長超過2500公裡,是目前世界上距離最長的±800kV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也是國家電網在海外首個獨立投資、建設和運行的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項目。

巴西80%用電負荷分布在南部和東南部發達地區,而電源中心則位於巴西北部水力資源最為豐富的亞馬遜河流域,南北跨度超過2000公裡。在電力負荷快速增加的背景下,巴西需要一條「電力高速路」進行電力傳輸。項目最終選擇了中國國家電網公司。

這對中企來說,同樣是重任在肩。

國家電網巴西控股公司董事長蔡鴻賢說:「巴西是電力大國。始建於1975年的伊泰普水電站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水電站,吸引了眾多國家的電力行業人士前來學習,其中包括中國。巴西也是建成世界上運行最高電壓等級交直流並聯電網的國家,所以巴西同行不僅值得尊敬,也可以說是我們的老師。而中國特高壓技術則是實現了國際電力傳輸領域的彎道超車。」

蔡鴻賢介紹,特高壓不僅具有單位容量建設和維護成本低、電網可靠性與可用率高的特點,關鍵是美麗山水電站位於亞馬遜熱帶雨林深處,有近1/3的線路要穿過雨林地帶。如果按照±600千伏直流輸電技術,長距離傳輸電力損耗也相應增加6%左右。正是特高壓的技術經濟優勢,最終促成中國特高壓技術在巴西落地應用。

許多在中國較為成熟的技術經驗,也充分運用到美麗山二期項目中。國家電網巴西控股公司美麗山二期項目公司換流站處現場經理張宗鑫說,美麗山二期項目的建設特點是設計標準高、設備冗餘度大、施工工藝標準嚴。比如在設計冗餘方面,充分考慮到巴西亞馬遜地區雨季長、雨量大的環境,基於中國四川地區工程實施經驗,結合巴西特點,採用適用該地區的外絕緣設計。

據了解,美麗山二期項目總動態投資約為95億雷亞爾(約合180億元人民幣),隨著國家電網有限公司投資的逐步落地,將積極帶動巴西當地電源、電工裝備和原材料供應等上下遊產業,為巴西當地1.6萬人創造直接就業機會,帶動餐飲等行業創造4萬到5萬個間接就業崗位,並在項目建設期內貢獻22億雷亞爾的稅收。

「我們這一代有幸趕上中國特高壓大發展的時代,是這個時代成就了中國的工程師。」「85後」張宗鑫說。

本報記者 李 婕

《 人民日報海外版 》( 2019年04月16日 第 06 版)

相關焦點

  • 大道行共贏 習近平指揮「一帶一路」交響樂之華彩篇
    4載春華秋實,由習近平提出的這份中國方案已結出累累碩果。4輪春夏秋冬,互利共贏、守望相助的中國主張應者雲集,獲得世界點讚;綠色、健康、智力、和平的中國方案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發展奇蹟。4年間,中國以倡議者和實踐者的形象活躍在「一帶一路」的舞臺上,與世界各國共同奏響了這個時代的華彩樂章。
  • 一帶一路是什麼意思?AIIB是一帶一路提款機麼?
    第二,互聯互通、合作共贏成為時代最強音。歷史上,陸上絲綢之路和海上絲綢之路就是中國同中亞、西亞、南亞、東南亞、東非、歐洲經貿和文化交流的大通道。共建「一帶一路」致力於亞歐非大陸及附近海洋的互聯互通,建立和加強沿線各國互聯互通夥伴關係,構建全方位、多層次、複合型的互聯互通網絡,實現沿線各國多元、自主、平衡、可持續的發展。
  • 「一帶一路」在疫情挑戰中前行
    「一帶一路」建設也不例外,但「一帶一路」建設並沒有因此而停滯,而是從實際出發,積極主動作為,表現出了很強的韌性與活力,為全球抗疫和穩定經濟作出了巨大貢獻。2021年,全球抗疫與經濟復甦對共建「一帶一路」提出更強勁需求,激發相關產業加速發展,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迎來新機遇,相關國家將通過共建「一帶一路」取得互利共贏新發展。
  • 「一帶一路」為疫情中的全球經濟注入暖流
    逆勢上揚的數據彰顯了「一帶一路」的強勁韌性與活力,架起了抗擊疫情的「生命通道」、經濟復甦的「增長通道」與釋放潛力的「共贏之橋」,展現出中國的主動作為與大國擔當。商務部日前發布的數據顯示,2020年1月至11月,我國對「一帶一路」相關國家非金融類直接投資159.6億美元,同比增長24.9%。在百年不遇之疫情下,逆勢上揚的數據充分彰顯了「一帶一路」的強勁韌性與活力,展現出中國的主動作為與大國擔當,為全球經濟「寒冬」注入了一股暖流。首先,「一帶一路」架起了抗擊疫情的「生命通道」。
  • 「一帶一路」建設助推全球經濟疫後復甦
    在合作與對抗、多邊與單邊、開放與封閉的較量中,中國發揮著重要引領作用。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和負責任大國,中國倡導共建「一帶一路」,以多邊主義為根基,從平等的國家關係出發,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則,追求互利共贏,為新型經濟全球化鋪路。
  • 喚醒沉睡的阿薩爾鹽湖(一帶一路5年間)
    提起吉布地,人們會想到它是「一帶一路」上的重要海港,有著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也有炎熱的氣候和一望無際的荒原。吉布地90%以上的國土為黃沙與石礫所覆蓋,植被稀疏,大多是低矮的灌木叢。因此人們將吉布地稱為「巖石、黃沙與鹽的國度」。現在,吉布地已經變了一番模樣。在「一帶一路」倡議推動下,中國與吉布地攜手合作,共同逐夢。
  • 「一帶一路」是什麼意思 為什麼提出「一帶一路」戰略?
    「一帶一路」是什麼意思?為什麼提出「一帶一路」戰略?中國必須要搞「一帶一路「的原因、戰略規劃及時代背景解讀。  「一帶一路」含義解讀  「一帶一路」是「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簡稱。
  • 2020年第四屆「一帶一路」國際青少年定向越野訓練營在寧開幕
    2020年第四屆「一帶一路」國際青少年定向越野訓練營在寧開幕 發布時間:2020-12-07 來源:江蘇省體育局 字體: 大 中 小
  • 一帶一路》
    一帶一路》 嚴 冰一帶一路》日文版,並於6月24日亮相日本發行量最大的報紙《讀賣新聞》一版,受到各界廣泛關注。該書從中國的人民出版社引進。為配合首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在北京舉行,人民日報海外版「中國故事工作室」派出精幹團隊,專訪「一帶一路」沿線65國近80名青年精英。他們用中文、母語說「你好,『一帶一路』」,談自己對中國、對「一帶一路」的理解和祝福。
  • 中國水利報:楊海燕:綻放在「一帶一路」上的「水電玫瑰」
    十六年來,她以「忠誠、乾淨、擔當,科學、求實、創新」的新時代水利精神,以先進的設計理念,推動國際大壩和水工建築物技術進步,在「一帶一路」上用水電照亮世界人民,用光明帶去「中國溫度」,為打造甘苦與共、命運相連的發展共同體貢獻力量。
  • 泰國國家研究院唐隆功·吳森提蘭谷:一帶一路建設將迸發更大活力
    2020年是「一帶一路」倡議提出7周年。東協國家和中國是一衣帶水的近鄰,對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持歡迎態度,認為共建「一帶一路」給地區發展帶來了利好。共建「一帶一路」倡議與泰國及東協其他國家的發展戰略充分對接,共建「一帶一路」在該地區取得了很好的成果,給區域國家帶來光明發展前景。在共建「一帶一路」框架下,中資企業到泰國投資步伐加快,各種大型項目在泰國落地開花。
  • 「一帶一路」有哪些歷史文化內涵?
    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理念不斷撼動舊有的「叢林法則」,成為新時代的發展主流。不過,由於經濟發展結構的不平衡,尤其是2008年金融危機的爆發,激化了全球發展中的深層次矛盾,進一步加劇了地區間的不平衡態勢,導致世界經濟持續低迷,地區衝突日益增多。「逆全球化」的思潮開始抬頭,恐怖主義、核彈危機、難民潮等亦在不斷威脅世界和平、發展和穩定的大局。面對這一系列深刻的矛盾、衝突和問題,人類應當向何處去?
  • 構建「一帶一路」國際投資爭端解決機制的思考
    在「一帶一路」的投資法律關係中,通常一方是東道國,另一方是締約國的自然人或法人,顯然,投資爭端並不在其範圍內;其次,WTO爭端解決機制的訴訟成本比較高,部分沿線國家並不具備雄厚的經濟綜合實力;最後,WTO爭端解決機制規定了「交叉報復」作為強制執行的手段,這與 「和諧包容」「互利共贏」是有衝突的。
  • 一帶一路海外推廣三要素
    光明網訊 8月8日,「一帶一路·百人論壇」首屆論壇在北京舉行。本屆論壇主題是「『一帶一路』:從願景到行動」。鳳凰國際智庫主任王衝圍繞「『一帶一路』下的媒體與傳播」作了發言。  我們可以看到這一政策在海外推廣過程中出現了一些「不同」的聲音,西方媒體指責中國的真正目的,在於謀取區域霸權與轉嫁國內經濟下行壓力。自中國的經濟總量超越日本躍居第二後,關於中國何時能成為經濟上霸主的猜測不絕於耳,面對中國的快速崛起,各個國家都不免產生畏懼心理,對「一帶一路」政策產生這樣的解讀也是可以理解的。
  • 「一帶一路讓我們更加親近」
    2018「印跡國中」「一帶一路」文化交流活動近日在荷蘭海牙舉行。各種風格的書畫作品、巧奪天工的非遺手工藝品、喜慶歡快的中國歌舞以及現場交流互動,一下就把中荷兩國人民的感情距離拉近了,譜寫了一曲「一帶一路」民心相通的交響樂。
  • 「一帶一路」國家竹博匯印尼館正式落成
    文、圖/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張豪12月26日,「一帶一路」國家竹博匯印尼館落成典禮活動在南沙水鳥世界生態園舉行。記者了解到,印尼館是由峇里島十位工匠親手用島上竹子搭建而成的竹構建築,將印尼風情完全在南沙再現,未來將成為印尼青年在南沙創業的重要平臺和場合。
  • 中國已與138個國家籤署「一帶一路」合作協議!這些國家已受益→
    歐盟智庫專家 佐戈普洛斯:希臘總理米佐塔基斯在不同場合多次向世界闡明,(比雷埃夫斯港)這個雙贏合作項目對希臘和中國的重要性,在疫情蔓延期間,我們看到比雷埃夫斯港的表現很好,這意味著面對全球性的經濟衰退趨勢,它也具有極強的調節能力。印尼雅萬高鐵是中國和印度尼西亞兩國共建「一帶一路」的標誌性項目,2020年同樣受到疫情的影響,但是兩國鐵路建設者還是攻堅克難,日夜奮戰。
  • 國際社會熱議習近平主席在「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上的重要...
    人民視覺 古絲綢之路綿亙萬裡,延續千年,積澱了以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鑑、互利共贏為核心的絲路精神。人類文明需要在這種精神的傳承中不斷發展。4年前,習近平主席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承載對文明交流的渴望,對和平安寧的期盼,對共同發展的追求,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是面向未來鄭重作出的歷史性抉擇。
  • 過去一周,「一帶一路」發生了這些大事(3月11日—3月15日)
    2018年,科技部組織了500多名「一帶一路」相關國家的青年科學家來華開展短期科研,發展中國家技術培訓班招收「一帶一路」相關國家學員超過1200人次;鼓勵支持「一帶一路」相關國家產學研機構共建聯合實驗室;與菲律賓、印尼等八個國家啟動或者探討建立科技園區合作關係;與東協、南亞、阿拉伯國家、中亞、中東歐構建了五個區域技術轉移平臺,組織南亞青年科學家創新中國行、東協國家青年科學家創新中國行活動。
  • 2020年第三屆進博會「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與地方政府雙向合作論壇...
    11月6日,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與地方政府雙向合作論壇在上海國家會展中心舉行。此次論壇由中國國際經濟合作學會主辦,是本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的重要配套活動之一。論壇邀請了烏克蘭、亞塞拜然、伊朗、斯裡蘭卡、土耳其等「一帶一路」沿線重要合作夥伴國家的駐華使節、國際商協會負責人、地方政府和企業代表以及國際經濟貿易專家學者等與會深入交流、探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