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老金雙軌制是何時產生、發展,最後並軌的?並軌後有什麼變化?

2021-01-10 品質中國

文/暖心人社

養老金雙軌制是社會養老制度發展自然而然形成的一個現實。目前,我國正在推動養老金雙軌制的並軌,大家都開始參加職工基本養老保險,未來使用一樣的計算公式計算養老金。

什麼是養老金雙軌制?

很多人把機關事業單位和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待遇的差距過大,比喻成養老金制度的雙軌制,這實際上是錯誤的。

真正的養老金雙軌制,指的是機關事業單位退休待遇有國家養老,企業退休人員退休待遇由養老保險基金承擔。

讓我們從整個退休制度的演變看一下:

退休制度的開啟

實際上,相對於德國在1888年前後就建立並完善了社會養老保險制度,我國的養老制度實在是啟動夠晚的。1951年,政務院才頒布並實施了《勞動保險條例》,建立了養老、工傷、生育、醫療、殘廢、死亡、遺屬等相應的保障。當時的制度叫做退職養老制度,適用用範圍僅限於參加勞動保險制度的企業或機關事業單位的工人和職員。

1955年,國家率先建立了《國家機關工作人員退休處理暫行辦法》、《國家機關工作人員退職處理暫行辦法》,這代表著我國的退休制度正式建立了。當時的退休制度發放的待遇叫做退休費,機關工作人員的待遇是由國家承擔。

當然很多小夥伴可能沒有聽說過退職制度,實際上這也是一種特殊的退休制度。沒有到達法定退休年齡,就因病失去了勞動能力,在現在只要養老保險繳費滿15年就可以辦理退職。養老金(退職費)計算跟退休差不多,《社會保險法》中提出的類似情況是建立病殘津貼制度,但是目前全國並沒有完全建立起來。2018年寧夏已經建立起來了,未來肯定會全面推廣替代退職制度。

1957年3月和1958年3月,國家又分別頒布了《關於工人、職員退休處理的暫行規定》和《關於工人、職員退職處理的暫行規定》,標誌著國家正式建立全面的退休制度,同時廢止了1955年公布的兩個《暫行辦法》。文件規定:實施勞動保險的企業單位是由勞動保險基金承擔相應的退休費;沒有實行勞動保險的企業單位,上述各項費用,全部由企業行政支付;在事業單位、國家機關和人民團體,全部由退休人員居住地方的縣級民政部門另列預算支付。

退休制度的演變

1969年,國家財政部發布文件要求國營企業停止計提勞動保險基金,這樣養老責任全部由用人單位承擔。

1978年,國家頒布了《關於工人退休、退職的暫行辦法》和《關於安置老弱病殘幹部的暫行辦法》,這兩個暫行辦法中,明確了有關退休待遇是按照本人工資的一定標準發放。有關費用列支方面,工人的退休費、退職生活費,企業單位,由企業行政支付;黨政機關、群眾團體和事業單位,由退休、退職工人居住地方的縣級民政部門另列預算支付。另外,如果是就地安置的幹部,由原用人單位負責。

這種情況下,雖然仍然是雙軌制,分別由企業和國家承擔,但是由於大家的退休工資水平差不多,退休工資待遇也基本一樣。

後來,由於經濟體制改革的不斷推進,對於一些產能落後的國有企業必須要實行破產重組,讓這些企業煥發活力。1991年,國家發布了《關於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決定》,全面推動養老保險制度,對企業職工實施社會化養老。通過全社會繳納社會保險的方式,讓企業職工共同享受社會進步和發展的成果。

由於經濟社會發展速度太快,需要供養的老人太多,根本無法維持退休職工的保持在職職工的一定比例水平。1995年到1997年,國家又全面推動統籌帳戶和個人帳戶相結合的養老模式。由於社會平均工資增速太高,個人帳戶養老金貶值的相對厲害。2005年國家又進一步完善了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才建立起現在的退休金計算模式。2005年以來我國的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經歷了16年連漲,人均養老金待遇能夠達到近3000元。

社會化養老保險制度,是一種科學的制度,因此所有人員都要向此方面靠攏。2012年7月1日,我國實施軍人保險法,對軍人開始繳納保險。2014年10月,推動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機關事業單位也開始繳納職工養老保險。現在,幾乎所有的單位都已經納入到了養老保險制度中。現在不管是機關事業單位還是企業退休人員,待遇都是有養老保險基金支付,至少支付途徑是並軌了。

大家現在參保繳費產生的養老金待遇都是一致的,只有基礎養老金和個人帳戶養老金兩部分構成。對於,養老保險制度實施以前的年限,叫做視同繳費年限,個人不需要繳納費用,由國家承擔。採用的是發放過渡性養老金的方式予以解決,不管是企業還是機關事業單位,都是這樣的方式。好的國有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還有補充養老保險機制——企業年金和職業年金。這就是養老保險制度的並軌。

所以,未來隨著過渡性養老金計算年限的逐漸減少,退休人員的養老金計算公式會逐步統一。要想有更高的養老金待遇,只能長時間繳費和高基數繳費才能做到了。雙軌制就自此終結。

相關焦點

  • 養老金雙軌制存在的原因是什麼?何時才能完全並軌?
    對於養老金雙軌制,很多企業職工都是非常不滿的,因為養老金雙軌制的存在人為的製造了不同人群之間不公平的養老,所以一直以來很多企業職工對於雙軌制養老金都有很多非議,而大家對雙軌制之所以產生不滿,主要有幾個方面的原因。第一、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不用自己繳納養老保險,而企業職工則需要自己支付一部分養老保險。
  • 養老金雙軌制並軌制的區別,養老金何時才能重新計算,待遇拉平
    這幾年,我國養老金制度迎來了質的飛躍。  從2014年2月,國家建立了全國統一的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制度開始。  到2015年,雙軌制度的結束,並軌制度的實施,讓養老金問題的公平性問題得到了有效的緩解。  這種從無到有,從有到優的巨大跨越,讓養老保險服務了億萬人民群眾,與此同時也給不少民眾帶來了極大的困擾。
  • 養老並軌後要避免隱性雙軌制
    原標題:養老並軌後要避免隱性雙軌制  12月23日中央通過養老金並軌方案,黨政機關、事業單位建立與企業相同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實行單位和個人繳費。有分析表示,一些基層公務員2000餘元的收入,自己負擔各項社保繳費相對困難,而養老保險制度改革與完善工資制度同步推進,或意味著公務員即將普漲工資。
  • 養老金並軌會產生新「歷史遺留問題」?
    養老金並軌會產生新「歷史遺留問題」? 背景 :國務院發布《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決定》。《決定》提出了改革應遵循的五大基本原則,即公平與效率相結合;權利與義務相對應;保障水平與經濟發展水平相適應;改革前與改革後待遇水平相銜接;解決突出矛盾與保證可持續發展相促進。
  • 取消養老金雙軌制是民心所向,那麼養老金並軌後有何好處?
    1986年後,國家建立了退休養老基金,在國營企業實施勞動合同制度,這就是養老保險基金的前身。國家在1991年決定,企業人員繳納養老保險。實際上是企業待遇最好的年代是80年代到90年代初,很多人願意轉行到企業中,機關事業單位各種福利和收入水平由於工資制度僵化,明顯不如企業甚至自由職業者高。開始建立養老保險制度時,是根據繳費年限和繳納基數來確定待遇高低。
  • 代表委員呼籲解決養老雙軌制要有並軌時間表
    養老分「雙軌」 「十裡不同天」  代表委員呼籲解決養老雙軌制要有並軌時間表  從2005年算起,企業職工的養老金已經實現了「八連漲」,今年還要再漲10%,可是拿到手的錢還不及機關事業單位的三分之一。  「微調填不了『雙軌』間的『鴻溝』!」
  • 養老金並軌具體措施仍需討論 部分機關職工難接受
    其實,雙軌制的形成在我國有著特定的歷史背景,其負面效應顯現後,國家也一再主張要對其進行改革。只是改革受到阻力,所以進展緩慢。如今,終於有了實質性的進展,可謂意義重大。   不過,改革並非一蹴而就。並軌制要真正落到實地,尚需更具體的實施意見和配套措施;此外,養老基金的投資管理問題也將更加凸顯。
  • 退休雙軌制和後來的並軌制,有什麼實質的區別?
    往往這一類工作單位人員退休以後,所獲得養老金的替代率,甚至是可以達到70%~90%,相對來說是比較高的水平。但是反觀企業單位這邊,他就不採用這樣的方式,一般情況下我們企業單位所採用養老金的計算辦法,就是根據養老保險的累計繳費年限,平均繳費指數和上一年度所在地區的社會平均工資,來計算養老金的待遇。
  • 養老保險並軌了嗎?雙軌制是否還繼續存在?
    機關事業單位的養老金一般比普通企業職工的養老金高出三倍左右,其中養老金的計算方式不同影響特別大。於是,在人們的呼聲中,養老金迎來了「並軌」。什麼是養老金「並軌」?「並軌」指對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和企業職工實行一樣的養老保險制度,包括退休時養老金的計算方式相同,以及退休後每年的養老金上漲的方式相同。也就是說,從2014年10月1日起,全國陸續實行養老金並軌,機關事業單位也要實際繳費。目前全國的養老金「並軌」已全部完成。並軌之後養老金怎麼計算?
  • 養老金取消雙軌制,並軌後機關事業單位與企業退休人員還有差別嗎
    同樣工作30年,為什麼你的養老金7000多,而我的才1600多元呢?同樣工種、同樣的職位、同樣的職稱,就因為退休單位的不同,養老金生生的差了幾千元,幾倍之多。正是養老金的雙軌制才造成退休後養老金有如此大的差距。什麼是養老金的雙軌制?
  • 2018養老金並軌後退休待遇如何?
    所謂養老金並軌,是指對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實行和企業職工一樣的基本養老保險制度。那麼,2018退休養老金並軌後工資待遇將如何呢?養老金並軌後退休待遇1、基本工資工人按照工人資格規定:10年工齡2000元,15年工齡2300元,20年工齡2500元,25年工齡2800元,30 年工齡3000元,40年工齡3500。(隨國民經濟增長)2、工齡工資(含工齡):每年30元,隨著工齡增長。
  • 養老雙軌制實現並軌
    國務院昨天正式發布《關於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決定》,改革後的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與企業職工養老保險一致,被社會詬病多年的養老保險雙軌制終於實現並軌。這項改革大約涉及700萬機關公務員和3000萬事業單位工作人員。
  • 養老金並軌,企退職工不能打打醬油就算了!
    對於退休金為什麼要立即真並軌,各方面觀點很多很雜,小編認為,最重要的理由有十條,歡迎了解並轉發傳閱:1.論社會貢獻:退休前大家分工不同,但都在奉獻,不該分出三六九等。2.論辛苦程度:從體力上、勞動時間長短、對身體造成的影響等方面看,企退人無疑承受的代價更大。
  • 養老保險最終取消"雙軌制" 人社部:"並軌"明確
    據《人民日報》報導 近年來,社會上對養老「雙軌制」議論頗多。對此,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副部長胡曉義表示,制度的最終統一,也就是「並軌」,這個大方向是明確的。  正研究頂層設計方案  胡曉義表示,「並軌」的大方向是明確的。
  • 養老金並軌了嗎?對於企業退休職工每年調整有傾斜照顧嗎?
    有人有疑惑,我們的養老金是不是已經並軌了?那麼,企業退休人員和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的養老金水平為什麼還不一樣?每年退休人員的養老金會一塊調整嗎?這個問題很複雜,要從什麼是養老金並軌說起。養老金並軌是什麼?
  • 牽動數億人切身利益 養老金並軌破公平性難題
    國務院此項改革決定的亮點以及今後改革的重點是什麼,將如何影響我們的生活?《法制日報》記者與中國政法大學法和經濟學研究中心教授胡繼曄展開了對話。  養老金並軌具有裡程碑意義  記者:國務院近日發布《關於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決定》。
  • 養老保險退休從雙軌到並軌,有什麼實質區別?看完心裡有數了!
    養老保險的退休,從雙軌到並軌,主要是企退人員和事退人員之間的區別,涉及到養老保險、養老金等多個方面,快跟保叔一起看一看!一、 「雙軌制」是什麼?因此,當時同時存在兩個制度,被大家稱為「雙軌制」。二、後來的「並軌」又是什麼?「雙軌制」並軌後,機關事業單位不再實行原來的退休制度,與企業城鎮從業人員統一實行社會統籌和個人帳戶相結合的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由單位和個人共同繳費,都實行與繳費相掛鈎的養老金待遇計發辦法,從制度和機制上都實現了並軌。三、養老金並軌後,企退和事退人員養老金待遇的差別?
  • 養老金並軌就是實現人人相等的養老金嗎?看看養老制度的演變
    退休人員的養老金水平,企退和事退差異較大,主要還是養老制度歷史演變的原因,導致了養老保險待遇雙軌制。不過,經過幾十年養老制度的分分合合,我們的養老制度終於又併到了一起。
  • 退休制度由雙軌到並軌,體現的是養老制度的歷史性變革
    退休制度雙軌制並軌以後,我認為產生差別還是巨大的,而且這種差別也是實質性的。下面和大家分享我的個人觀點:第一,什麼是退休的雙軌制?所謂退休的雙軌制,主要是在在2014年9月30日之前,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不用繳納社會保險,退休後是按照本人的在崗時的工資總額和工作工齡的長短,參照一定的比例來計發本人的退休金,由於他們在崗時的工資待遇全部是由財政來負擔,退休後雖然要比在崗時的工資減少10%左右,但是其開支的渠道還是由財政來支付。
  • 社科院建議三年內完成養老金並軌 2018年延遲退休
    中新網北京12月25日電(記者 闞楓)中國社科院25日發布的一份報告建議,改革退休年齡前應該實現養老保險制度的並軌:2015至2017年實現機關事業單位人員退休金制度和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並軌,2018年開始延遲退休年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