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雙軌制和後來的並軌制,有什麼實質的區別?

2021-01-21 養老還得靠社保

退休金的雙軌制指的是,不同的單位性質,那麼在計算退休金的過程中,計算的標準和計算的方式,都是兩種不同的方式,稱之為是雙軌制。舉個簡單的例子,比如說機關事業單位人員和公務員單位,那麼採用的是自身的職稱工資,崗位工資,職務工資等各類工資因素考慮的之和來確定他們的退休金待遇。

往往這一類工作單位人員退休以後,所獲得養老金的替代率,甚至是可以達到70%~90%,相對來說是比較高的水平。但是反觀企業單位這邊,他就不採用這樣的方式,一般情況下我們企業單位所採用養老金的計算辦法,就是根據養老保險的累計繳費年限,平均繳費指數和上一年度所在地區的社會平均工資,來計算養老金的待遇。

很明顯,企業單位人員退休以後,和機關事業單位人員退休以後,養老金的計算方式是有所不同,再加上在2014年9月份之前,機關事業單位人員還不參加基本養老保險,所以說它的計算方式很明顯是不一樣的,也就是所謂的雙軌制,當然這個雙軌制從一定程度上體現出了一種不公平的原則,所以說出現了後來所謂的並軌制,也就是說將機關事業單位人員納入到社保體系的繳費當中來。

也就是從2014年10月份以後,所有的機關事業單位人員開始交納機關養老保險和機關醫療保險,那麼在交納機關養老保險以後,從2014年的10月份一直到2024年的9月份,這10年階段設置了10年的過渡期,這過渡期內不能夠稱之為是真正意義上的並軌,只能夠說是過渡階段的病危,因為很多機關事業單位的人員採用的是,新辦法和老辦法相結合的原則來計算自己的退休金。

只有當真正過了2024年10月份以後,所有的機關事業單位中人完成過渡期以後,那麼在2024年10月份以後退休的人員稱之為事業單位的新人,此時所有機關事業單位新人將採用新的計算辦法來確定自己的養老金,也就是根據現行企業單位的計算方式,來計算自己的退休經營,所以說到那個時候開始才能夠被稱之為是真正意義上的並軌。

對於在2014年9月份之前,有工作年限的機關事業單位人員,採用的是視同繳費年限的方式來給予認定,就跟企業單位在1992年之前,沒有繳納基本養老保險以前,認定的視同繳費年限的方式是一樣的。基本上平均繳費指數都是大約按照130%~140%來給予認定的。從根本上來講,並沒有影響到機關事業單位人員退休金的待遇,所以說採用並軌制以後,在養老金的計算方式上相對是比較公平的。

感謝閱讀,每天講講退休知識那點事兒,本人專注於社保和退休領域,有喜歡我文章的小夥伴可以加我的關注,謝謝大家。

相關焦點

  • 養老保險退休從雙軌到並軌,有什麼實質區別?看完心裡有數了!
    養老保險的退休,從雙軌到並軌,主要是企退人員和事退人員之間的區別,涉及到養老保險、養老金等多個方面,快跟保叔一起看一看!一、 「雙軌制」是什麼?早在上個世紀末,企業職工就實行了社會化的養老保險制度,而機關事業單位在2014年10月之前,一直實行的是原來的退休制度,就是由單位自己負擔退休人員的退休費。因此,當時同時存在兩個制度,被大家稱為「雙軌制」。二、後來的「並軌」又是什麼?
  • 養老金雙軌制並軌制的區別,養老金何時才能重新計算,待遇拉平
    01養老金雙軌制和並軌制的區別  首先,我們先來區分一下養老金雙軌制度金和養老金並軌制度是指什麼?  那養老金的並軌制度又是什麼?  說白了就是企業單位和機關事業單位一樣,實行統籌帳戶和個人帳戶相結合的方式,由單位和個人共同承擔社保費用,從而實現繳費相掛鈎的養老金機制。
  • 養老金雙軌制存在的原因是什麼?何時才能完全並軌?
    對於養老金雙軌制,很多企業職工都是非常不滿的,因為養老金雙軌制的存在人為的製造了不同人群之間不公平的養老,所以一直以來很多企業職工對於雙軌制養老金都有很多非議,而大家對雙軌制之所以產生不滿,主要有幾個方面的原因。第一、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不用自己繳納養老保險,而企業職工則需要自己支付一部分養老保險。
  • 養老金雙軌制是何時產生、發展,最後並軌的?並軌後有什麼變化?
    文/暖心人社養老金雙軌制是社會養老制度發展自然而然形成的一個現實。目前,我國正在推動養老金雙軌制的並軌,大家都開始參加職工基本養老保險,未來使用一樣的計算公式計算養老金。什麼是養老金雙軌制?很多人把機關事業單位和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待遇的差距過大,比喻成養老金制度的雙軌制,這實際上是錯誤的。真正的養老金雙軌制,指的是機關事業單位退休待遇有國家養老,企業退休人員退休待遇由養老保險基金承擔。
  • 退休制度由雙軌到並軌,體現的是養老制度的歷史性變革
    退休制度雙軌制並軌以後,我認為產生差別還是巨大的,而且這種差別也是實質性的。下面和大家分享我的個人觀點:第一,什麼是退休的雙軌制?嚴格地講,他們領取的不是養老金而是屬於退休金;而對於企業職工來講,他們在領取每月的工資時,需要按照社保法規定的繳費比例,用人單位和個人共同來繳納社會保險,只有養老保險繳費最低達到15年以上,達到法定的退休年齡才能辦理退休,領取基本養老金,後來人們把這種制度稱為退休制度的「雙軌制」。第二,什麼是退休制度的並軌?
  • 養老金取消雙軌制,並軌後機關事業單位與企業退休人員還有差別嗎
    同樣工種、同樣的職位、同樣的職稱,就因為退休單位的不同,養老金生生的差了幾千元,幾倍之多。正是養老金的雙軌制才造成退休後養老金有如此大的差距。什麼是養老金的雙軌制?其實是企業和機關事業在養老保險制度上採用了兩種完全不同的管理模式,即「雙軌」模式。
  • 代表委員呼籲解決養老雙軌制要有並軌時間表
    養老分「雙軌」 「十裡不同天」  代表委員呼籲解決養老雙軌制要有並軌時間表  從2005年算起,企業職工的養老金已經實現了「八連漲」,今年還要再漲10%,可是拿到手的錢還不及機關事業單位的三分之一。  「微調填不了『雙軌』間的『鴻溝』!」
  • 養老雙軌制實現並軌
    國務院昨天正式發布《關於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決定》,改革後的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與企業職工養老保險一致,被社會詬病多年的養老保險雙軌制終於實現並軌。這項改革大約涉及700萬機關公務員和3000萬事業單位工作人員。
  • 養老保險最終取消"雙軌制" 人社部:"並軌"明確
    據《人民日報》報導 近年來,社會上對養老「雙軌制」議論頗多。對此,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副部長胡曉義表示,制度的最終統一,也就是「並軌」,這個大方向是明確的。  正研究頂層設計方案  胡曉義表示,「並軌」的大方向是明確的。
  • 養老保險並軌了嗎?雙軌制是否還繼續存在?
    於是,在人們的呼聲中,養老金迎來了「並軌」。什麼是養老金「並軌」?「並軌」指對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和企業職工實行一樣的養老保險制度,包括退休時養老金的計算方式相同,以及退休後每年的養老金上漲的方式相同。也就是說,從2014年10月1日起,全國陸續實行養老金並軌,機關事業單位也要實際繳費。目前全國的養老金「並軌」已全部完成。並軌之後養老金怎麼計算?
  • 社保的雙軌制是什麼意思?
    社保的雙軌制是什麼意思呢?所謂的社保的雙軌制指的就是2014年之前,企業單位的退休金和事業單位退休金的計算辦法,計算方式都是有所不同的,那麼被稱之為是雙軌制,也就是說兩種不同的制度和概念。那麼這樣的一個局面,實際上在2014年以後就是有所打破的。
  • 多交十幾萬,卻只有公務員退休金的3成,只因退休金「雙軌制」?
    我國的養老金制度經過了多年的發展,已經從當初的「退休雙軌制」變成了如今的「長繳長得、多繳多得」。 即便是如今已經「並軌」,但是兩者之間的差別仍然不小,那麼大家可以想像,在退休金雙軌制的前提下,兩者之間的退休金,差距有多大。 國家在建國初期的時候,就已經有了退休金的雙軌制度,當時只是雛形,隨著後來的經濟發展慢慢的完善起來。1951年國家出臺了《勞動保險條例》,當時的退休還不叫退休,而是叫「退職養老」。
  • 養老金並軌具體措施仍需討論 部分機關職工難接受
    其實,雙軌制的形成在我國有著特定的歷史背景,其負面效應顯現後,國家也一再主張要對其進行改革。只是改革受到阻力,所以進展緩慢。如今,終於有了實質性的進展,可謂意義重大。   不過,改革並非一蹴而就。並軌制要真正落到實地,尚需更具體的實施意見和配套措施;此外,養老基金的投資管理問題也將更加凸顯。
  • 取消養老金雙軌制是民心所向,那麼養老金並軌後有何好處?
    1986年後,國家建立了退休養老基金,在國營企業實施勞動合同制度,這就是養老保險基金的前身。國家在1991年決定,企業人員繳納養老保險。實際上是企業待遇最好的年代是80年代到90年代初,很多人願意轉行到企業中,機關事業單位各種福利和收入水平由於工資制度僵化,明顯不如企業甚至自由職業者高。開始建立養老保險制度時,是根據繳費年限和繳納基數來確定待遇高低。
  • 養老並軌後要避免隱性雙軌制
    原標題:養老並軌後要避免隱性雙軌制  12月23日中央通過養老金並軌方案,黨政機關、事業單位建立與企業相同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實行單位和個人繳費。有分析表示,一些基層公務員2000餘元的收入,自己負擔各項社保繳費相對困難,而養老保險制度改革與完善工資制度同步推進,或意味著公務員即將普漲工資。
  • 養老金並軌了嗎?對於企業退休職工每年調整有傾斜照顧嗎?
    有人有疑惑,我們的養老金是不是已經並軌了?那麼,企業退休人員和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的養老金水平為什麼還不一樣?每年退休人員的養老金會一塊調整嗎?這個問題很複雜,要從什麼是養老金並軌說起。養老金並軌是什麼?
  • 社科院建議三年內完成養老金並軌 2018年延遲退休
    中新網北京12月25日電(記者 闞楓)中國社科院25日發布的一份報告建議,改革退休年齡前應該實現養老保險制度的並軌:2015至2017年實現機關事業單位人員退休金制度和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並軌,2018年開始延遲退休年齡。
  • 2018養老金並軌後退休待遇如何?
    所謂養老金並軌,是指對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實行和企業職工一樣的基本養老保險制度。那麼,2018退休養老金並軌後工資待遇將如何呢?養老金並軌規定據人社部消息,今年調整的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已全部到位,全國1億多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養老待遇提高,部分地區還提高了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標準。記者近日從相關部門獲悉,明年我國企業退休人員的養老金水平仍有望上漲,但目前漲幅尚未確定,需要根據財政支付能力、物價水平等影響因素綜合計算。
  • 你怎麼看退休金雙軌制?
    養老保險雙軌制,指的是我國的機關事業單位和企業實行兩種不同的養老保險制度。在90年代初期,我國建立了社會統籌與個人帳戶相結合的養老保險制度,但是這個制度只將企業人員納入。企業人員按月繳納養老保險,達到退休年齡後通過公式計算出養老金,由養老保險基金發放。
  • 退休金雙軌制,你怎麼看呢?
    其實這個雙軌制已經從2014年10月份以後有所改變,因為2014年10月份以後,機關事業單位人員也開始參加了機關養老保險,那麼從2014年10月份以後,退休的機關事業編制人員就被稱之為是事業編制的中人,事業編制的中人,在養老金的計算過程中有很大的改變,因為它採用了新辦法和老辦法相結合的原則,取高保低來確定和計算,自己今後養老金的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