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兒藥周報 | 默沙東靶向諾獎信號通路抗腫瘤小分子療法

2021-01-09 健康一線視頻網

上周FDA共頒發11項孤兒藥資格,其中Oncternal Therapeutics研發的單克隆抗體cirmtuzumab斬獲2項孤兒藥資格,默沙東(MSD)靶向氧感知通路的新型抗腫瘤小分子療法、地中海貧血RNAi療法等紛紛上榜,今天這篇文章藥明康德內容團隊將為大家一一分享。

藥物:nanatinostat和valganciclovir

研發企業:Viracta Therapeutics

治療疾病:T細胞淋巴瘤

簡介:Nanatinostat(VRx-3996)是Viracta Therapeutics正在開發的一種口服組蛋白去乙醯化酶(HDAC)抑制劑。Nanatinostat對I類HDAC的特定亞型具有選擇性,後者是EBV相關惡性腫瘤中誘導潛伏病毒基因的關鍵。該組合療法已獲得治療復發/難治性EBV陽性淋巴瘤的FDA快速通道資格,以及治療移植後淋巴增生性疾病、漿母細胞性淋巴瘤和T細胞淋巴瘤(包括血管免疫母細胞性T細胞淋巴瘤和結外NK/T細胞淋巴瘤)的FDA孤兒藥資格。目前,該療法正在進行2期臨床試驗。

藥物:cirmtuzumab

研發企業:Oncternal Therapeutics

治療疾病: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小淋巴細胞淋巴瘤,套細胞淋巴瘤

簡介:Cirmtuzumab是一種「first-in-class」人源化單克隆抗體,以高親和力與ROR1(Receptor-tyrosine kinase-like Orphan Receptor 1)結合。ROR1是一種1型跨膜蛋白,對胎兒發育至關重要,在質膜上表達,具有一個對於配體結合和信號轉導至關重要的胞外域。表達ROR1的腫瘤細胞具有與去分化致癌狀態相關的腫瘤起始特徵。當在血液系統惡性腫瘤,如套細胞淋巴瘤(MCL)和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CLL)中表達時,ROR1作為腫瘤生長因子Wnt5a的受體介導信號傳導。當cirmtuzumab與ROR1結合時,可阻斷Wnt5a活化,誘導腫瘤細胞分化,抑制腫瘤細胞增殖、遷移和存活。早期臨床數據表明,cirmtuzumab與ibrutinib(以商品名Imbruvica上市)可作為CLL和MCL的潛在治療組合,cirmtuzumab目前正處於1/2期臨床試驗階段。

藥物:IMR-687

研發企業:IMARA

治療疾病:β-地中海貧血

簡介:IMR-687是一種高選擇性強效的PDE9小分子抑制劑,PDE9可獨特地降解環磷酸鳥苷(cGMP)。FDA此前授予IMR-687治療鐮刀型細胞貧血病的孤兒藥資格。較低水平的cGMP常存在於鐮刀型細胞貧血病和β-地中海貧血患者中,與血流障礙、炎症增加、細胞粘附增加和一氧化氮介導的血管舒張減少有關。阻斷PDE9可增加cGMP水平,cGMP水平與胎兒血紅蛋白(HbF,胎兒發育期間產生的一種天然血紅蛋白)的重新激活有關。有研究證實紅細胞中HbF水平升高可改善鐮刀型細胞貧血病和β-地中海貧血患者的症狀,降低疾病負擔。該藥物目前處於2b期臨床研究中。

藥物:使用攜帶編碼α-L-艾杜糖醛酸酶基因的慢病毒載體,體外轉導的含有造血幹細胞和祖細胞的自體CD34+富集細胞群

研發企業:Orchard Therapeutics

治療疾病:黏多糖貯積症I型

簡介:黏多糖貯積症I型(MPS-I)是一種罕見的遺傳神經代謝性疾病,由α-L-艾杜糖醛酸酶(IDUA)溶酶體酶缺乏引起,該酶需要分解糖胺聚糖(又稱GAGs)分子。GAGs跨多個器官系統的蓄積導致症狀,包括神經認知障礙、骨骼畸形、視力和聽力喪失以及心血管和肺部併發症。Orchard Therapeutics正在開發離體自體基因治療方法,在患者自己的血液幹細胞中插入替代缺失或缺陷基因的轉基因,並將這些基因糾正的細胞給予患者,從而治療遺傳性疾病。這種方法依賴於血液幹細胞(也稱為造血幹細胞或HSCs)在患者骨髓中自我更新並產生所有類型的新血細胞的內在能力,避免了骨髓移植的需要。

藥物:MK-6482(PT2977)

研發企業:默沙東(MSD)

治療疾病:Von Hippel-Lindau病

簡介:Von Hippel-Lindau(VHL)病是一種罕見的遺傳性神經皮膚疾病,以多器官的良性和惡性腫瘤為特徵。VHL(一種腫瘤抑制蛋白)蛋白失活可異常激活癌症患者體內的缺氧誘導因子(HIF-2α)蛋白。針對這一通路的研究去年獲得了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MK-6482(PT2977)是一種研究性、新型、強效、選擇性口服HIF-2α抑制劑,目前正在多個臨床研究中進行評估。5月,默沙東公布了評估MK-6482治療von Hippel-Lindau(VHL)病相關透明細胞腎細胞癌(clear cell renal cellcarcinoma,ccRCC)的2期試驗結果,研究結果顯示MK-6482表現出持久緩解。

藥物:PBP1510

研發企業:Prestige Biopharma

治療疾病:胰腺癌

簡介:PBP1510是一種人源化抗PAUF抗體,可靶向胰腺癌中特異性過表達的PAUF(胰腺腺癌上調因子),已證實對胰腺癌具有抗腫瘤活性。官網顯示,該藥物處於臨床1期研究中。

藥物:SLN124

研發企業:Silence Therapeutics

治療疾病:β-地中海貧血

簡介:β-地中海貧血是由於編碼血紅蛋白β亞基的基因上出現突變而導致的遺傳性血液疾病。SLN124是靶向TMPRSS6 mRNA的一種合成小幹擾RNA(siRNA),利用Silence Therapeutics專有的RNA化學及遞送系統改善分子的穩定性並增強有效遞送至靶細胞。此前,FDA授予該藥物治療骨髓增生異常症候群的孤兒藥資格。

藥物:nipocalimab(M281)

研發企業:Momenta Pharmaceuticals

治療疾病:預防胎兒和新生兒溶血病

簡介:致病性抗體的存在促進組織損傷和器官功能障礙是免疫介導疾病的標誌。Momenta Pharmaceuticals利用專有的抗體工程技術,開發了一種靶向FcRn的IgG結合位點的全人源IgG1單克隆抗體——nipocalimab(M281)。阻斷FcRn可通過抑制IgG再循環減少循環中的致病性IgG,並抑制妊娠期致病性IgG穿過胎盤的轉運。

藥物:geranylgeranylacetone

研發企業:RNR BioMedical

治療疾病:脊髓延髓肌萎縮症(spinal bulbar muscular atrophy)

簡介:脊髓延髓肌萎縮症(SBMA)是一種因染色體Xq11-12上的編碼雄激素受體(AR)的基因異常導致的X連鎖隱性遺傳神經系統變性病,主要在成年男性中發病,可表現為不同程度的下運動神經元損害、感覺障礙及內分泌系統異常(包括男性雄激素不敏感表現)。Geranylgeranylacetone是一種具有維甲酸骨架的無環聚類異戊二烯化合物,已在日本開發為口服抗潰瘍藥物。它具有保護胃黏膜免受各種應激所致損傷的能力,也是一種熱休克蛋白(HSPs)的強效誘導劑。熱休克蛋白在細胞內被各種環境或生理應激誘導(如熱、缺氧、缺血和感染),在提供細胞保護作用方面起著關鍵作用。此前,美國FDA授予其預防急性放射症候群和肝切除術後肝衰竭的孤兒藥資格。

藥物:ISA101

研發企業:ISA Therapeutics

治療疾病:HPV16陽性宮頸癌

簡介:ISA101是一種靶向HPV16 E6/E7蛋白的治療性疫苗,由HPV16病毒的E6和E7致癌蛋白衍生的12個合成長肽(長25至35個胺基酸)組成。目前採用皮下給藥。儘管大多數HPV16感染不引起症狀,具有自限性,可通過自然免疫反應清除,但在某些情況下,病毒會整合到細胞的DNA中,引起持續性感染,可能導致癌前病變和癌症。ISA101已經完成了外陰上皮內瘤變的2期試驗,建立了臨床概念驗證。在宮頸癌方面,ISA101已經成功完成了一項1/2期試驗,ISA Therapeutics已與再生元(Regeneron)達成合作,進行進一步的臨床開發。

相關焦點

  • 核心產品獲FDA孤兒藥認定!原基因泰克班底解鎖靶向髓細胞的新型...
    近來,靶向 PD-1/PD-L1 的 T 細胞免疫檢查點抑制劑已成為多種實體瘤的標準療法,但仍有 70-80% 的實體瘤患者對現有的腫瘤免疫療法響應不夠持久,改變腫瘤微環境似乎有潛力解決這些問題。圖 | LILRB 家族成員(來源:Cell Cycle)目前,除 Immune-Onc 之外,默沙東、吉利德等製藥巨頭亦已開始布局靶向 LILRB 受體或通路的產品管線。
  • 重磅深度:腫瘤靶向藥物——倍道而進、百舸爭流
    靶向治療基礎—腫瘤細胞的信號傳導機制   2.2.1. 腫瘤細胞信號傳導—癌變發生通路   信號傳導系統—癌症激發的鑰匙。細胞癌變是多基因參與、多階段交替的極其複雜過程。而通過細胞信號通路的信號傳導是一切發生的基礎。
  • 華興資本醫療與生命科技行業周報【Vol.154】
    公司點評: 加科思是一家臨床階段製藥公司,專注於創新腫瘤療法的自主發現和開發,通過結合變構位點來調節酶以應對缺少容易成藥且允許藥物結合的口袋的靶點。公司擁有兩個臨床階段的SHP2抑制劑項目以及領先的KRAS抑制劑項目,其豐富的在研項目亦包括處於早期階段的靶向多種其他關鍵信號通路的候選藥物。
  • TIGIT抑制劑、雙特異性抗體療法等16款療法入圍孤兒藥資格
    上周FDA共頒發16項孤兒藥資格,包括7款化學小分子、4款抗體療法、2款基因療法、1款疫苗、1款反義寡核苷酸和1款融合蛋白。其中羅氏(Roche)旗下基因泰克(Genentech)研發的兩款創新單克隆抗體獲得治療食管癌(esophageal cancer)的孤兒藥資格。
  • 默沙東與Seattle Genetics籤訂...
    此次合作,將開展一項廣泛的聯合開發計劃,評估ladiratuzumab vedotin作為單藥療法以及與默沙東抗PD-1療法Keytruda(可瑞達,通用名:pembrolizumab,帕博利珠單抗)聯合治療三陰性乳腺癌(TNBC)、激素受體陽性乳腺癌和其他表達LIV-1的實體瘤。
  • 默沙東/輝瑞「免疫+靶向」組合療法Keytruda+...
    2020年01月30日訊 /生物谷BIOON/ --默沙東(Merck & Co)近日宣布,加拿大衛生部(Health Canada)已批准抗PD-1療法Keytruda(可瑞達,通用名:pembrolizumab,帕博利珠單抗)聯合輝瑞酪氨酸激酶抑制劑Inlyta(axitinib,阿昔替尼),用於一線治療晚期腎細胞癌
  • 中科院上海有機所與信達生物共同宣布腫瘤免疫靶向小分子藥物的...
    中中科院上海有機所與信達生物共同宣布腫瘤免疫靶向小分子藥物的產品授權開發合作協議   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與信達生物製藥(蘇州)有限公司近期就腫瘤免疫靶向小分子藥物的授權開發達成了合作協議。國際創新藥物研發的一個重要趨勢是以基礎研究的突破為引領。目前,在國際創新藥物研發中,腫瘤免疫治療藥物研發成為備受關注的新方向。中國科學院生物與化學交叉中心的王召印、朱繼東研究員致力於腫瘤免疫治療小分子靶向藥物及腫瘤免疫治療的研究攻關,通過緊密合作研究,獲得新型結構的高活性IDO抑制劑,成為腫瘤免疫治療藥物開發的「種子選手」。
  • 感染新冠病毒後腫瘤消失?!快來了解下腫瘤領域的「借毒殺癌」理念
    作為一種新興抗腫瘤治療藥物,溶瘤病毒具有對腫瘤細胞殺傷效率高,靶向性好,安全性高,副作用小和成本低廉等優勢。由於溶瘤病毒在感染殺死癌細胞的同時還能夠促進激活患者體內抗腫瘤特異性免疫反應,因此溶瘤病毒療法已被歸類為腫瘤免疫療法的重要分支。 在溶瘤病毒療法中,溶瘤病毒發揮著核心作用。
  • 32種抗腫瘤靶向藥等藥品納入省直醫保
    32種抗腫瘤靶向藥等藥品納入省直醫保 2017-12-18 10:30:00來源:山西晚報   32種抗腫瘤靶向藥等藥品納入省直醫保
  • 諾華三聯療法治療黑色素瘤3期臨床失敗
    研究人員此前在觀察到spartalizumab可以補充Tafinlar和Mekinist等靶向治療效果的證據後,啟動了在500例晚期黑色素瘤患者中使用這三種藥物方案作為一線治療的隨機、雙盲、安慰劑對照3期臨床試驗COMBI-i,對照組為Tafinlar和Mekinist雙藥聯合療法。研究人員認為,該三聯療法可以破壞MAP激酶信號通路,導致癌細胞收縮和上調抗原。
  • K藥聯合侖伐替尼治療3種晚期癌症:表現強抗腫瘤活性
    默沙東與合作夥伴衛材近日在第33屆癌症免疫治療學會(SITC)年會上公布了PD-1腫瘤免疫療法Keytruda(pembrolizumab,帕博利珠單抗)與分子靶向療法Lenvima(lenvatinib,侖伐替尼)
  • FDA接受默沙東Tepotinib新藥申請;BMS的靶向藥物Idhifa無法提高...
    FDA接受默沙東Tepotinib的新藥申請,用於治療具有MET外顯子14突變的轉移性NSCLC患者; 艾伯維向FDA提交RINVOQ的監管申請,用於治療患有活動性強直性脊柱炎的成年人; BMS的靶向藥物Idhifa無法延長患者生命;
  • NAT CHEM BIOL:新的Wnt信號通路小分子激動劑的發現
    在這項工作中,汪勝等人發現了一個新的Wnt信號通路的小分子激動劑N-甲基-4-乙基-5,6-二氫-8,9-二氧亞甲基-菲啶(代號為HLY78),闡明了其在Wnt信號通路激活過程中的作用機制,並初步揭示了其在造血幹細胞移植中應用的潛力。Wnt信號轉導通路是一類在生物體進化過程中高度保守的信號轉導通路,調節控制著眾多生命活動過程。
  • 默沙東PD-1免疫療法Keytruda治療復發/難治經典霍奇金...
    根據今年6月在美國臨床腫瘤學會年會(ASCO2016)上公布的數據,Keytruda在既往接受過治療的難治性或復發性(R/R)經典霍奇金淋巴瘤(cHL)的總緩解率(ORR)超過了70%。當前,默沙東正在積極推進一個雄心勃勃的臨床開發項目,在廣泛的實體瘤和血液腫瘤領域探索Keytruda的療效。
  • 衛材和默沙東的潛力一線聯合療法獲FDA認定
    可瑞達是默沙東研發的抗PD-1療法。這是樂衛瑪+可瑞達這一組合療法榮獲的第三個「突破性療法」稱號。這一組合療法所榮獲的前兩個「突破性療法」稱號分別是:2018年1月獲得的針對晚期進行性和/或轉移性腎細胞癌患者,2018年7月獲得的針對晚期或轉移性非高度微衛星不穩定性(MSI-H)/錯配修復功能正常(pMMR)的子宮內膜癌患者的認定。
  • 諾華4.5億歐元獲默克在研新藥全球權益 默沙東研發總裁明年退休
    (新康界)武田超10億美元達成開發潛在「first-in-class」RNAi療法合作武田和Arrowhead Pharmaceuticals今天宣布,雙方達成一項研發合作協議,將共同開發潛在「first-in-class」RNAi療法ARO-ATT,用於治療α-1抗胰蛋白酶相關肝病(AATLD)。
  • 創新+國際化,信達生物(01801)打造腫瘤、自身免疫、眼科領域多方位...
    巨噬細胞在腫瘤免疫治療中也發揮重要作用,在實體瘤中廣泛存在且通過激活吞噬作用清除靶細胞。其中巨噬細胞SIRPα與靶細胞CD47之間的「平衡」控制著巨噬細胞對靶細胞的吞噬作用。近十年來,CD47-SIRPα信號通路已經成為了激活巨噬細胞免疫治療體系的一個潛在靶點,且已有多個靶向CD47和SIRPα的候選藥物處於臨床前和臨床研究開發中。
  • 默沙東K藥聯合療法國內臨床申請獲受理
    默沙東K藥聯合療法國內臨床申請獲受理億歐大健康12月27日獲悉,近日中國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藥品審評中心(CDE)網站公示顯示,默沙東(MSD)在中國提交了1類新藥MK-1308A注射液的臨床試驗申請,並獲得受理。
  • 細胞凋亡靶向新藥與K藥強強聯合 亞盛醫藥-B(06855)與默沙東(MRK...
    細胞凋亡靶向新藥與K藥強強聯合 亞盛醫藥-B(06855)與默沙東(MRK.US)合作探索晚期實體瘤治療 2020-07-06 15:00:05
  • 蛋白降解靶向嵌合體將掀起下一波重磅藥物上市潮?​
    2020 年5月19日,羅氏(Roche)與Vividion Therapeutics宣布達成一項數十億美元的全球獨家許可協議,利用後者的蛋白質組學篩選平臺和專有的小分子資料庫,開發新的蛋白降解療法。此外,葛蘭素史克(GSK)、默沙東(MSD)、輝瑞(Pfizer)、拜耳(Bayer)等多家全球性藥企,也已就蛋白降解療法與不同的公司達成了十幾項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