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美食:湘西「蟲中參」桃花蟲

2021-01-16 花垣同城

作者:葉星箭

爬沙蟲,在湘西苗族之地又叫為桃花蟲,是廣翅目齒蛉科的幼蟲,種類為東方巨齒蛉,屬節肢動物類,對於很多朋友來說可能比較陌生,甚至看到後還會害怕,更別說吃了,但對於生活在江河邊的朋友可能比較熟悉。


爬沙蟲主要分布在生態環境較好的江河流域,在湘西峒河、花垣大龍洞一條河境內,就有盛產。


其實不少地方都有爬沙蟲,只是叫法不一,還有叫沙壩蟲、水人參、土人參等等的。


當我從這裡經過時,發現很多當地村民在河裡挖什麼?一問才知道是挖一種蟲子。


爬沙蟲對水質的要求很高,受到汙染的水體是不能存活的,對溼度、含氧量和食物、光照等也較為特殊。


幼蟲水生,常見於湖泊和溪流中的石頭下,主要以有機物、藻類、小蝦和浮遊生物等為食,以氣管鰓呼吸。


原來她們下河翻石頭只為這一絕味。


每到冬春兩季,當地村民就會在溪溝撈「蟲中參」,連同小魚小蝦,炒香、送飯、下酒。


爬沙蟲喜歡躲在水底下的石頭縫隙裡,所以人們要逮到它就只能下水,一塊石頭一塊石頭去挖開。


翻開或挖開後就淘進魚網裡,再伸手去將它摸出來,這只能是一種單人操作模式。


抓爬沙蟲時別惹怒它或者觸碰它的頭,否則它的大牙可不是白長的,咬人很痛。


爬沙蟲懼光,白日裡蜷縮蟄伏在陰暗的巨石下,夜間方爬出活動,故白天難見其蹤影,夜晚則因其體色易於隱蔽,也難發現,故不易捕捉。


當地苗族朋友告訴我,她們抓爬沙蟲看作是一種附業,用來賺點零花錢,也是一件不錯的事情。


但是由於比較稀少,大部分人捕捉回來都要先吃一餐,在考慮別的用途,拿去賣或者是留著用藥。


不僅美味藥用價值也很高,具有補氣益腎、抑虛固本、滋補強壯、潤燥通便之功效,堪稱藥食佳品,故有「動物人參」美譽。


看見了嗎,這就是湘西矮寨大橋下面的峒河。


又抓到幾隻,心情是無比的激動呀。


爬沙蟲是一種珍稀的食用和藥用蟲子,在治療小兒夜尿和老人尿頻等方面也頗有建樹。


湘西爬沙蟲,個體較大、性情很猛。顯然,它不是吃素的,主食水中環節動物。


一生經歷卵、幼蟲、蛹、成蟲四階段,湘西苗寨叫「桃花蟲」,四川攀枝花稱「爬沙蟲」,長壽之鄉廣西巴馬則稱「爬爬蟲」。


怎麼吃吧?將爬沙蟲清洗乾淨,在開水鍋中氽一下後,去頭去尾,加豆粉、雞蛋、鹽拌均,下油燒至六成熱,放入爬沙蟲炸至金黃,裝盤即可。


炸好的(桃花蟲)爬沙蟲外酥裡嫩,裡面的蛋白質特別的香綿,用來當零食或者佐酒再好不過,看上去是不是很香呀。如果你有幸到了湘西,這道菜是必須要品嘗的,有沒得貨?就要看你的運氣了,哈哈。

不知道大家對這道奇怪的菜有什麼看法呢?對此大家有什麼看法,歡迎在下方留言一起討論吧。

轉自|封面湘西  編輯|偌偌

花垣同城公眾號內容均為網絡公開資訊,所發表內容註明來源的,版權歸原出處所有(無法查證版權的或未註明出處的均來源於網絡搜集),轉載文章只以信息傳播為目的,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請讀者僅作參考,並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如若本網有任何內容侵犯您的權益,請及時後臺留言,本站將會在24小時內處理。聯繫電話:15174357345(羅)


長按識別二維碼,關注我們



相關焦點

  • 湖南十大重口味驚悚美食 賞景之餘練練膽(圖)
    而本期帶來的「重口味」特輯,將刷新「雞鴨魚肉」的傳統觀念,讓你知道,美食不僅能夠飽腹享受,還可以拿來練練膽。    湖南,擁有著多民族的燦爛文化,而大湘西地區就是少數民族較為密集的地區,從而也誕生了多彩的飲食文化。沒錯,本期介紹的「驚悚」美食大多來自大湘西地區。美食連美景,嚮往「舌尖之旅」的朋友,跟著小編以「1+1」的形式走進特色美食後的多彩湖南吧。
  • 【海口美食推薦】舌尖上的海口丨大馬風情舌尖之旅
    特色小吃、滋味燒烤,重磅熱菜、貓山王榴槤甜品,現場製作飛餅和喇沙等經典美食站點等!  馬來西亞美食節在海口香格裡拉開啟  特邀廣州香格裡拉大酒店的馬來西亞大廚,為海口食客打造地道的馬來西亞風味美食  讓廣大食客不出國門,便可享受一次舌尖上的馬來西亞之旅。  為深入了解不同國家和地區的文化魅力
  • 別只知道「貓屎咖啡」了,古老「蟲屎茶」更珍貴,做法很「湘西」
    別只知道「貓屎咖啡」了,古老「蟲屎茶」更珍貴,做法很「湘西」我們國家是一個人口大國,而且民族眾多不同的民族,因為不同地區的地理環境不同,人文風俗文化也大不相同,所以各個地方的飲食文化也各有特色,其中具有非常神秘特色的就是湘西一帶的苗族,他們久居於深山之中
  • 湘西保靖苗家百蟲宴:打屁蟲水蜈蚣全上桌/組圖
    ,一處風情邊邊場」,其中,「一席苗家百蟲宴」,讓人心生好奇,百聞不如一見,農曆臘月二十二、二十三,記者一行來到呂洞山腳的夯沙鄉,見識一番苗家百蟲宴。記者一路相隨,苗家阿媽們告訴記者,百蟲宴可不能以字面意義去理解,吃100種蟲子,而是指苗家山青水秀,溪溝、田間的昆蟲、幼蟲、小魚兒的種類、數量多,一年四季都有蟲兒,比如春季有桃花蟲、桃花魚、瓢瓜蟲,夏季有螃蟹、蝦米、草鞋蟲,秋季有打屁蟲、白漂蟲等,冬季有水蜈蚣、蜂蛹、趴巖魚等,百蟲宴以時令蟲兒菜為主菜,輔以苗家酸魚、臘肉、酸湯等配菜。
  • 翠鳥捕魚,舌尖上的美食
    閒雲野鶴今年興洛湖裡種了些許荷花荷葉田田荷花豔豔翠鳥時有登門獵得美食心滿自得  舌尖上的美食獵得美食在舌尖,美食在喙上下翻。
  • 舌尖上的美食夢員工怎麼轉職 舌尖上的美食夢員工轉職與僱傭攻略
    舌尖上的美食夢員工怎麼轉職 舌尖上的美食夢員工轉職與僱傭攻略 鬥玩網(d.chinaz.com)報導:在舌尖上的美食夢遊戲中玩家需要通過僱傭各種各樣的員工來進行沒事製作,而如何僱傭員工、培養員工
  • 舌尖上的美食——翟家香烤雞
    「民以食為天」,無論面臨什麼樣的壓力,吃永遠都是老百姓最關心的事,人不可一日不餐,而熟食作為擁有上千年歷史的飲食文化小吃,千年不衰,美味依舊。就這樣誕生了雞中貴族、美味之神的翟家香烤雞。烤制出的烤雞皮脆、色黃、肉嫩,香味純正如骨,更具有非油炸,脫油脫脂,無添加,天然健康的特色。讓人唇涎欲滴,唇齒留香。37年來在美食界被譽為「想不到的香,忘不掉的味」,堪稱泰山美味之神。
  • 朋友來湘西,帶他吃什麼?
    梁實秋先生對飲食很有研究,在雅舍中提到湘潭的臘肉很好,我無從對比。但是,現在湘西臘肉的名氣在已經遠遠超過湘潭,可惜先生已經無從來湘西大飽口福。  湘西臘肉,在現今既是一份驕傲的美食,也是酸痛的記憶。以往的湘西經濟落後,十分貧窮。農人一年到頭辛勤勞作也吃不上幾頓肉。到了春節時,才一年辛苦餵養出來的大肥豬宰殺燻製成臘肉,用應不時之需。
  • 神秘湘西的「牛頭宴」,沈從文故鄉的美食,您見過嗎?
    快過年了,在湘西永順偶遇「牛頭宴」,神秘的湘西,不僅風景優美,人文氣息也非常濃厚,「牛頭宴」就是一道充滿湘西土家族、苗家氣息的美食,湘西也是大文學家沈從文的家鄉,沈從文故鄉的這道美食,您見過嗎?湖南湘西的「牛頭宴」,看起來有點嚇人,但是吃起來還是「真香」的。「牛頭宴」湘西土家族和苗族的傳統大菜,「牛頭宴」需要一個整牛頭,一般在重大節日或招待貴客。
  • 舌尖上的非遺|湖南傳統名菜——剁椒魚頭
    中國的美食種類繁多,中國人好吃也會吃,所以中國的美食分為那麼多菜系、那麼多做法、那麼多種類,只是為了愛吃的胃。瀟湘風味,以湖南菜為代表,簡稱「湘菜」,是中國八大菜系之一,以其油重色濃、主味突出,尤以酸、辣、香、鮮、臘見長。主要是由湘江流域、洞庭湖區和湘西山區三種地方風味為主組成。
  • 李莎旻子詩意點評《麥咭小廚》菜品 地道湘西菜獲贊
    神秘湘西,舌尖上也存留著不一樣的神奇美味,金鷹卡通衛視全國首檔親子美食廚藝競技成長節目《麥咭小廚》自播出以來收視口碑雙豐收,蟬聯升級衛視第一位。本周六晚7點迎來湘西才女李莎旻子,「飯先生」林依輪給小廚出題製作「湘西家常菜」讓李莎旻子品嘗家的味道。回到湘西的李莎旻子猶如山間少女,幫助小廚師劉雨桐尋找血粑鴨的食材,不顧女神形象鑽進鴨圈精挑細選,一頭鴨毛也難掩自然純真的美麗。更是在小廚與魔王大廚師菜品品評環節,才氣滿滿,連用陸遊的四首古詩讚嘆美味,給美食增添更多的雅韻。
  • 舌尖上的禪意——五臺山素齋美食
    這些蔬食菜餚,所展示的不僅是素食之美,更是從舌尖到心靈的返璞歸真。世間唯愛和美食不可辜負,美食和愛一樣溫柔,她是有溫度和靈魂。品味五臺山素齋美食是一種情趣,享受美食是一種幸福。這就是美食的誘惑,更是大自然的饋贈。享美食禪悟,譜食者心歌。圓緣五臺山靈感源於五臺山標誌性建築大白塔,五種五臺山地方特色蔬菜丸子代表「五峰」。
  • 「舌尖上的中國2」美食英文說法搶鮮看之三(組圖)
    剛看完《舌尖上的中國2》第三集,是不是還有意猶未盡的感覺呢?讓我們一起在一張張美圖中回顧這些人間美味,順便學習一下它們的英文說法吧。老鴨雁來蕈Old duck stewed with lactarius deliciosus 相關閱讀「舌尖上的中國
  • 舌尖上的湖南:據說這是湖南最好吃的7碗米粉,你最愛那一碗
    舌尖上的湖南:據說這是湖南最好吃的7碗米粉,你最愛那一碗要說吃粉的城市,我只服湖南人。湖南人愛嗦粉,他們「寧可三天不吃肉,不可一天不嗦粉。」而且在湖南的很多地方,它都有著屬於自己的一碗粉。據說這是湖南最好吃的7碗米粉,你最愛那一碗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舌尖上的中國》總導演十年間吃遍美食,告訴你什麼是人間美味
    2012年,執導中華美食文化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第一季》火遍全網。我印象裡面有一個讀者,他說了一句特別棒的話。他說,我的故鄉只有一小塊,它在我的舌頭上。 ——陳曉卿網上出現過一個段子,有人說看到陳曉卿就想吃飯。
  • 90後「吃貨」手繪美食走紅 想畫出舌尖上的老家
    上帝炸雞、六味齋熟肉、老鼠窟元宵,還有老太原的過油肉……為了寄託鄉情,在成都上大學的許翔凱將家鄉美食繪成圖畫,發在網上。「沒想到會有那麼多的網友喜歡。」畢業後,他選擇了創業,繼續繪製家鄉的記憶。本以為上大學能脫離父母的掌控,沒想到去了外地竟然那麼想家,想念家鄉的味道。」成都素有美食之都的美稱,可謂美食遍地,可他心裡卻總惦記著家鄉的味道——刀削麵、打滷面、貓耳朵、燜面……許翔凱忍不住地咽口水。作為一名標準的「吃貨」,一放假他便拉著同學吃遍記憶中的小吃。開學前,還要拍下美食的照片,「等回到學校看看照片也很解饞呀。」許翔凱回憶。
  • 美食:舌尖上的春節!開啟春節美食地圖
    美食是中國人過年的重頭戲,「民以食為天」這句話似乎在春節這個傳統佳節更加顯得入情入理。每逢除夕夜,一家人圍坐在熱氣騰騰的飯桌旁,就是透著那麼一股喜慶熱鬧勁兒,而這也是中國民間過年的最大特點了。在年夜飯上的每一道菜都蘊含著人們對於新年的期待和祝福。今天狼叔就來為大家說一說這舌尖上的春節滋味,開啟你的春節美食地圖,來看看不同地方的人們是如何通過美食來慶祝佳節的。
  • 在廈門商場中,吃到一家正宗土家民族菜,舌尖帶我去湘西!
    我對土家民族美食嚮往已久,可惜身在廈門,距離萬水千山,還好廈門有家名叫吃飯皇帝大的餐廳,主打正宗地道湘西土家民族菜,位於灣悅城3樓,趕快約上朋友們前去大快朵頤。一看門面就很吸引人,迫不及待想進去一探究竟。一進門就是大大的LOGO,白虎是土家族的祖神,設計的很有內涵。
  • 湘西美食——黃雀肉,並不是黃雀的肉,好吃得很
    過年了,湘西人的餐桌上少不了一道美食,那就是黃雀肉,可它並不是黃雀的肉。那它為什麼叫黃雀肉呢?請你走進農家,看看這道菜是怎麼做的便會知曉。
  • 舌尖上的美食夢全員工轉職詳解 廚師與大堂職業說明
    舌尖上的美食夢在經營餐廳過程中員工是我們必不可少的,本次就為大家帶來了舌尖上的美食夢全員工轉職詳解,包括廚師與大堂職業說明,非常詳細的內容,一起來學習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