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56式輕機槍:這可能是我軍歷史上火力最猛的輕機槍

2021-01-16 騰訊網

56型輕機槍相信大家都非常熟悉。它已經使用了不止一次。這是一挺輕機槍,帶有100枚子彈鏈。有一個金屬彈藥盒(如磁碟)與彈藥鏈一起存放。

結果,許多不知道哪裡來的人認為56型輕機槍是要用鼓喂。如果非軍事迷們不小心的話,那與我軍自此以來一直服役的81和95級機槍的鼓聲非常相似。

56型輕機槍是我軍歷史上裝備最長的輕機槍。到目前為止,一些部隊仍在使用它。原因是在那之後,81級機槍取代了56型輕型機槍,而95型機槍取代了81型機槍。輕機槍的耐火性和有效射程遠不及56型輕機槍。軍事世界在世界上是獨一無二的,這使軍迷感到困惑。

該槍模仿蘇聯軍隊的RPD輕機槍,56輛衝鋒鎗模仿AK-47自動步槍,56輛半自動步槍模仿sks半自動步槍。儘管槍枝的零件不是通用的,但它們可以發射7.62x39mm的1956年步槍子彈,被命名為「 56型槍枝族」。

56型槍也是我軍步兵裝備中最著名的武器。參加過軍事衝突的西部地區為62年,北部地區為69年,南部地區為79年。其中54型手槍是我軍大型裝備的標準武器。

56型輕機槍是步兵公司裝備的消防武器。基本上,每個小組都配備一個。整個槍長1.04米,空槍重7公斤。彈藥由帶有100發彈藥鏈的金屬盒提供。這是一種不尋常的56型衝鋒鎗,帶有30發彈匣它的耐火性比81/9575鼓強得多。

有一個有效範圍為1000米的摺疊三腳架。可以將它們扛在肩上。大多數男人都可以忍受。如果在腰間懸掛兩本雜誌,則在行走時尤其是跑步時會感到不便和不舒服。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輕機槍的發展基本上不需要更換槍管,但通常會增加槍管。實際上,對輕機槍的需求已大大減少。無論如何,它都不需要長期連續發射,但是可以自然冷卻。原因是步兵配備了帶有30發彈匣的自動步槍,極大地提高了單個士兵和小隊的火力,從而減少了對輕機槍的依賴。

更重要的是,這架56輕機槍發射了7.62x39mm1956步槍子彈。這不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的大口徑步槍,而是中功率步槍子彈。它也可以稱為低負荷步進彈藥。彈丸的發射壓力遠低於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發射的全功率輕機槍,這也是無需更換槍管的重要原因。

相關焦點

  • 關於56式輕機槍:我軍歷史上火力最猛的輕機槍
    56式輕機槍,非常熟悉,打過非止一次,屬於100發彈鏈供彈的輕機槍,但有一隻圓盤似的彈藥鐵盒子,彈鏈是圈在一起存放裡面的。因此,有許多不明就裡的人,就以為56式輕機槍採用彈鼓供彈,非軍迷不仔細的話,與此後服役我軍的81式和95式班用機槍的彈鼓非常相似的。
  • 抗日戰爭時使用的4挺輕機槍,老兵怕機槍說的就是第一挺,你認識嗎?
    ZB-26式輕機槍:其誕生於1926年,作為捷克造最經典的一款槍械,同時也是戰爭年代最著名的輕機槍之一,它的最大用戶卻是中國,在抗戰中,常有一句話叫老兵怕機槍,說的就是它;據記載,它從推出到1939年停產,一共產量約12萬挺,熱銷十幾個國家軍隊,而我國就進口了30249挺,因其易於操作、火力強大
  • 嚴重火力不足恐懼症?我軍真要像神劇裡人手一挺重機槍了?
    不過從從畫面上看,這款新的重機槍和89式不同之處還是很大的。以往戰士們攜行89重機要麼單兵肩扛,要麼裝好腳架後2-3人一起抬,但新式機槍能用提把拎著走,自帶的兩腳架也證明該槍應該可以作為連級或班用支援火力使用,只需一人即可完成行軍與戰鬥狀態的轉換。
  • 美評選全球最佳輕機槍,俄制輕機槍奪得榜首,中國機槍卻無一上榜
    美媒指出,俄制PKM機槍重量不到8公斤,不僅輕便耐用後坐力小,而且其性能也極為可靠,甚至可以堪稱是美軍這些年在海外遭遇的最危險武器之一。俄制PKM機槍的原型其實就是著名槍械設計大師,卡拉什尼科夫於1960年設計的PK系列輕機槍。最初PK機槍使用的是7.62×54毫米R型大凸緣彈藥,也就是著名的SVD狙擊步槍所使用的子彈,其火力強度、精準度和穩定性都非常出色。
  • 二戰最牛輕機槍,服務於戰爭雙方,英德用了都說好的ZB26輕機槍
    原本的彈鏈進彈設計被更改為彈匣供彈,並解決一些技術問題;雖然在法律上有部分問題未解,但輕機槍在1926年底開始量產,1928年進入捷克陸軍服役,代號ZB vz. 26。 二、ZB-26的技術特點 ZB-26輕機槍的工作原理為活塞長行程導氣式,採用槍機偏轉的閉鎖結構。利用槍機尾端上抬卡入機匣頂部的閉鎖卡槽完成閉鎖。
  • 長相奇特,10萬挺輕機槍成了最猛的抗日神器!
    ZB26式輕機槍的研發始於1921年,當時捷克在研發這款機槍之前,曾經參考過多款槍械的構型,如霍奇克斯M1914重機槍、聖艾蒂安M1907中型機槍、美國白朗寧自動步槍(其實也是一款輕機槍)等武器,為了拿下這筆輕武器訂單,捷克著名武器大廠布魯諾兵工廠和扎斯塔瓦武器公司強強聯手,提出了「布拉格II」方案,即ZB26的前身。
  • 火力最強的槍便是機槍了!詳解全球知名的三大機槍!
    隨著槍械的發展,槍已經被劃分為很多種類,並且各自有各自的用途和特色,然而說到火力,所有槍枝中最強的就是機槍了。機槍不僅威力大,而且連續射擊能力非常強,在強大的火力網下,機槍的殺傷力也是非常可怕的,今天我們就來看看三款比較知名的機槍。
  • 抗戰中「國產」機槍,相傳的「老兵怕機槍」指的是最後一挺!
    1.啟拉利輕機槍:如圖,說起這個奇怪的名字大家可能比較陌生,但是該機槍為卻為新中國的成立建立了不朽的功績;該槍械是世界知名的瑞士SIG武器公司所研發,具有操作簡單、維護方便、質量小方便作戰攜帶等優點,但是瑞士軍隊對這挺機槍並不感興趣,只是象徵性的採購了一些。
  • 「海豹」利器一美國MK-48輕機槍
    MK-48輕機槍由比利時FN公司的美國公司在「米尼米」5.56毫米輕機槍的基礎上,換裝7.62毫米槍管改進而來,該槍為美國「海豹」特種部隊研製,具有性能可靠、威力大、射程遠等優點。其"祖先"是比利時著名槍械製造商FN公司的"米尼米"輕機槍,即美軍的M249輕機槍。
  • 世界名槍,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的劉易斯輕機槍
    這一時期,出現了一系列基於馬克沁機槍發展而來的槍械,包括德國的MG08機槍、英國的維克斯MkⅠ中型機槍和奧地利的施瓦茨羅斯機槍等,法國人也別出心裁地研發了氣冷式的哈奇開斯重機槍。這些機槍十分笨重,需要三名以上的士兵布設和攜行槍身、支架、冷卻水套和彈藥,戰壕防禦尚能勝任,為進攻提供火力支援就比較吃力了。顯然,部隊進攻時需要一款重量更輕的機槍。
  • 世界上第一挺輕機槍,在中國也曾大量使用
    在機槍的發展歷史上,丹麥的「麥德森」輕機槍是值得人們去記住的一款名槍。這不僅因為它是世界上的第一挺輕機槍,更重要的是它性能好,衍生型號多,有三十多個國家曾有所採購,包括中國在內。在「麥德森」輕機槍誕生之前,當時所使用的機槍都是水冷式機槍,笨重、機動性差。
  • 抗戰時中日兩軍的主力輕機槍,捷克式PK歪把子,哪款更有殺傷力?
    圖1:捷克式ZB26輕機槍圖2:大正十一式歪把子輕機槍抗戰時期,中國軍隊裝備的主力輕機槍是捷克式zb26,日本軍隊裝備的主力輕機槍是大正十一式,槍託為了便於貼腮瞄準而向右彎曲,所以俗稱「歪把子」機槍。雖然日軍一個步兵班配有2挺歪把子,但面對中國軍隊一個步兵班1挺捷克式,還常常佔不到便宜。圖3:2挺歪把子也不一定能壓制住1挺捷克式其實在整個抗戰時期,中國軍隊所裝備的輕機槍確實不差,除了捷克式ZB26外,還有BAR和啟拉利,都比歪把子強。當然這是單從輕機槍的性能來對比,如果考慮綜合火力、彈藥補給以及輕機槍手的訓練水平,那麼中國就全面落後了。
  • 十大全球殺傷力最強的機槍
    1.加特林M134加特林M134美國陸軍型號稱為M134型加特林(Gatling)速射機槍,7.62毫米彈藥速射機槍(minigun)用途廣泛,美國空軍型號稱為GAU-2B/A型,美國海軍型號稱為GAU-17/A型。這種速射機槍最高射速高達6,000發/每分鐘,被稱為世界上射速最快的機槍,人稱"火神炮"。
  • 二戰最知名的4挺機槍,其中一挺最糟糕是日本造,人人都認識!
    1.DP28輕機槍:該機槍在一戰之後,二戰爆發之前,在全球輕機槍界中處於老大哥的地位,具有易於製作、火力旺盛、動作可靠、維護簡單等優點;它在著名的冬季戰爭、衛國戰爭、二戰中均是蘇聯軍隊的主力輕機槍,一直服役蘇軍直到五十年代末期才退役,備受蘇軍的信賴。
  • 我軍新型超輕重機槍即將列裝,功能公開
    近日,中國軍網發布了一款我軍測試新型重機槍照片。該機槍是即將接替我軍89式重機槍的下一代超輕型大口徑機槍,在相同精度和射速不變的情況之下,重量還相較於89式更輕。而這款新型重機槍,就是一款新研製的超輕型12.7毫米機槍,雖然採用與89式重機槍相同的構造,但是在彈鏈盒、受彈機和槍管緩衝器等細節還是有很大區別。89式12.7毫米機槍的槍身17.5kg,腳架8.5kg,全槍重26kg。
  • 抗日戰爭中中國機槍的源頭—ZB-26輕機槍
    這款ZB-26輕機槍是捷克斯洛伐克上個世紀二十年代研製出的一種輕機槍,這款機槍的槍身長度為1161毫米,其中槍管的長度為672毫米,槍身重量為9.6千克,擁有四條右旋膛線,使用的是7.92×57毫米的毛瑟步槍彈,其槍口初速為744米每秒,有效射程能夠達到1000米。
  • 比利時響尾蛇-劉易斯輕機槍
    ,而是繼續執行任務,突然,伴隨著陣陣火光跳動,從英國飛機上射出上百發密集的彈丸,雖然只是划過機身並未擊中,但德國飛行員還是被驚出一身冷汗,能以這種速度射擊的武器肯定是機槍,但以馬克沁為例,它的重量接近30千克,再加上支架和水冷裝置,要把這個龐然大物裝在飛機上以當時的技術條件幾乎是不可能實現的。
  • 全球最猛的三大機槍,第一名是當之無愧的「戰鬥終結者」
    機槍在戰場上一直是壓制敵人與火力支援的主要武器,尤其是重機槍,火力甚至不比火炮差。今天我們就來看一看全球火力最猛的三大機槍到底有多強悍吧。3、MG42通用機槍這是德國在二戰時使用的一款7.92毫米通用機槍,它的理論最大射速可達1500發/分鐘,一秒就能打出25發子彈,比暴雨時天上的雨滴還要密集,這種火力下敵人根本不敢露頭,是壓制敵人的有效利器。不過有效射程只有1000米左右,而且因為射速太快,耗彈量非常驚人,幾秒的時間子彈就打光了,更換彈夾比較頻繁。
  • 抗戰時,捷克式輕機槍為什麼能風靡全中國?國人的智慧功不可沒!
    抗戰時期,捷克式輕機槍為什麼能風靡全中國?國人的智慧功不可沒! 捷克式輕機槍出口不過12萬挺,而中國就購入和仿製了同等數量的機槍,這個數目絕對可居世界之冠,以至於當時中國各方武裝中都裝備有數目不等的捷克式。那麼是什麼原因導致捷克式機槍如此風靡中國呢?
  • 抗戰時中國輕機槍巨大優勢觀點徹底錯誤?!《八佰》沒把故事講全
    從護旗橋段中日軍出現的96式艦載戰鬥機再到淞滬戰場上常見的柏克門式衝鋒鎗,無論單兵服裝/武器和重武器/交通工具都幾乎讓見慣不少國產戰爭片明顯BUG的人讚嘆不已,特別是孤軍使用的ZB26(捷克式)輕機槍首次以20發直彈夾面貌出現,此前一些國產戰爭片甚至直接用56式衝鋒鎗的彎彈夾安裝到作為道具的捷克式輕機槍,這種看似不起眼的漏洞在今天知識愈發豐富的軍迷觀眾面前無疑是嚴重的,甚至可能直接導致該片口碑和收視率驟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