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婆婆是西北人,用她的話來說,普通工人三班倒,工資是固定的,還得往家裡交錢,自己家裡的一日三餐都是開銷,不學會勤儉過日子真不行。但就這條件,婆婆說那時候也沒少做許多好吃的,麵食她最拿手自然不用說,街坊鄰裡都誇她,還有冬天醃製的酸菜,夏天醃製的醬菜,那個時候去菜市場買菜總能從中學會不少持家過日子的省錢之道。
婆婆是個勤快人,即使退休後也經常幫著左鄰右舍做各種好吃的,大家都喜歡叫上她幫忙,也為了打發一下退休時間。在婆婆做的許多拿手好菜裡,我和先生最愛吃她做的醬菜。醬菜,顧名思義就是用醬油和其他調料醃製的菜,在夏天這會,大都以黃瓜、芹菜、蒜薹等蔬菜為主,因為每次做醬菜的分量都特別多,也不全是自己吃,大都是分給了她的好姐妹們和左鄰右舍一起分享。
找婆婆討來了她做醬菜的經驗,在先生半信半疑的眼神底下,我第一次用當季的小黃瓜做了一些醬菜,特別好吃!別以為醬菜只是醬油水兌一下就完事了,好吃的醬菜不用醃製太久,一晚上就可以吃,減少亞硝酸鹽成分的形成,脆嫩爽口又入味,趁著夏天來了,你也來學一學吧,畢竟20年的醬菜配方經驗,難得喲!
【自製醬黃瓜】
食材:黃瓜3斤,鹽20克,八角5-6顆,生薑1塊,幹辣椒3-4個,蒜頭2個,冰糖100克,生抽20克,陳醋20克,清水2大碗。
做法:
1.我買的這種短的小黃瓜,比較脆一些,皮也厚一些,對半切開長短正好,如果用普通的黃瓜也是可以的哈。
2.把小黃瓜洗乾淨表皮後,一分為二,再二分為四,切開成條,加入大約5-6克鹽,抓勻醃製一會,殺殺黃瓜的水分。婆婆說醃醬菜,殺出一些水分很重要。
殺了水分的黃瓜條會變軟一些,也更容易入味。
3.準備醬黃瓜的調料,一般會準備一些八角增香,姜蒜提味,少許幹辣椒的辣味更增進食慾,最好用幹辣椒,因為沒有什麼水分。
4.炒鍋燒熱,倒入適量香油,把姜蒜塊和幹辣椒放入鍋中,幹煸出香味。
5.準備2碗清水和生抽調勻,如果用老抽的話上色就比較深哦,當然喜歡深色一些的醬菜可以用老抽替代生抽,倒入鍋中,加入15克食鹽和冰糖後,再加入20克陳醋,醬汁煮沸後放涼。
6.最後把放涼的醬汁和殺了水分的黃瓜條一起浸泡,用保鮮膜包上,放冰箱冷藏一晚上,第二天就可以食用了。
婆婆說,這樣做醬菜,其實冷藏過夜不超過24小時食用是不用擔心的,老一輩人以前都愛吃鹹菜,知道時間越長,亞硝酸鹽成分也容易更多,所以這個辦法既解決了亞硝酸鹽的問題,也解決了老人家喜歡吃鹹菜的習慣,酸甜中帶點鹹味,佐粥下飯都特別好吃,尤其是在炎熱的夏天,晚上提前醃製好就行。
黑貓的廚房,美食專欄原創作者,圖文原創,盜圖必究!與你分享每日家常菜和一日三餐的細枝末節,認真生活,好好吃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