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故事」國際化:質量規模持續提升 傳播文化自信是關鍵

2021-01-11 娛樂資本論

6月13日上午,第25屆上海電視節白玉蘭電視論壇「堅持國際視野·講好中國故事」在上海展覽中心中央大廳如期舉行。

(傅斌星 浙江華策影視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北京事業群總裁、華策影業公司總裁)

TVB電視廣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杜之克,浙江華策影視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北京事業群總裁、華策影業公司總裁傅斌星,HBO亞洲執行長施鵬騌Jonathan Spink,中國國際電視總公司副總裁、中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唐世鼎,優酷劇集中心總經理謝穎,馬來西亞星報媒體集團Dimsum平臺節目採購部總經理鍾佩芬等列席論壇,上海廣播電視臺融媒體新聞中心海外中心首席新聞主播何健則受邀作為主持,和與會嘉賓一道,就電視劇出海的現狀、未來及挑戰等話題展開深度探討。

數量、題材和傳播深度持續提升

中國國際電視總公司副總裁、中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唐世鼎在題為「拓展新路徑 推動走出去」的主題演講中,與參會嘉賓一起分享了近些年來中國國際電視總公司在國劇出海方面取得的成績。唐世鼎指出,目前中國國際電視總公司每年向海外市場銷售2萬多個小時的影視節目,有效播出覆蓋了150個國家和地區,其中電視劇的佔比在80%以上,已成為最受海外觀眾歡迎的節目類型。

(唐世鼎 中國國際電視總公司副總裁、中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結合過去的實踐和經驗,唐世鼎提出要從打造國際化精品,擴大現實題材劇出口;拓展新媒體渠道,促進對外融合傳播;順應新技術趨勢,增強視聽傳播效果;提升市場化運作,努力產生更大的經濟效益這四方面著力,推動新時代電視劇更好地走出去。

談及開拓電視劇出海市場的新變化時,與會嘉賓均表示,出海內容在數量、題材和傳播深度上都較以往有了較大提升。

華策影業公司總裁傅斌星談到,去年華策做了整體的戰略轉型,更加關注當下中國人的故事和內容,能夠把當下發生的一些真實的故事傳播到海外。在內容輸出之外,也希望將優秀年輕的演員和模式帶到每一個喜愛華語內容的國家,讓更多全世界觀眾喜愛華語內容和華語藝人和華語原創劇本模式。

TVB電視廣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杜之克表示,從90年代中期開始,TVB的每部電視劇基本都通過和電視臺或者收費電視平臺合作的方式在海外市場播出。發展到現在,已經可以做到,每天晚上播出的電視劇,都可以在同一天內以不同的渠道,在部分海外國家同步播出。

(杜之克 TVB電視廣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優酷劇集中心總經理謝穎則表示,從近些年出海地域的發展變化升級可以看出,國內的製作水平、講故事的質量正在越來越往國際化靠攏。出海對於優酷來說已經成為一種常態,出海內容的題材也由功夫武打題材、傳統古裝題材、大IP題材慢慢轉向現實主義題材的創作,關注中國人民真實生活小事,或者發生變化的故事。

馬來西亞星報媒體集團Dimsum平臺節目採購部總經理鍾佩芬透露,Dimsum平臺上50%的內容來自於中國大陸,最受歡迎的20部片子裡面70%來自中國,古裝劇、現代劇都很受歡迎,現代劇也在迎頭趕上。

(鍾佩芬 馬來西亞星報媒體集團Dimsum平臺節目採購部總經理)

樹立文化自信的好故事是關鍵

在出海過程中,怎樣挑選更加契合海外市場的內容也成為本場論壇嘉賓熱議的話題之一,與會嘉賓均認為,好的故事可以跨越國界和語言的限制,要樹立文化自信,找尋情感的共鳴。

華策影業公司總裁傅斌星認為,最具本土特色的一定是最具國際傳播力的,在人物塑造、故事塑造方面,要站在人類共情的角度,找尋情感層面的共鳴。藝術審美是可以跨語言跨國界的,任何國家和地區的影視工作者都要不斷地創新,努力創作出好的故事和好的人物。

(傅斌星 浙江華策影視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北京事業群總裁、華策影業公司總裁)

優酷劇集中心總經理謝穎表示,講好中國故事,要心存敬畏。目前出海內容的受眾以海外華人為主,以及一部分真正的外國觀眾,未來希望把真正的中國好故事,不僅傳播到海外華人觀眾群,更多傳到全世界,好故事應該打破語言國界,讓全世界人們一起欣賞。

(謝穎 優酷劇集中心總經理)

本屆白玉蘭電視論壇自6月11日起至6月13日,由5場產業對話論壇、3場大師班組成,與會嘉賓均為海內外電視產業領軍人物。歷來被視為電視產業風向標的白玉蘭電視論壇,今年的整體議題更為凸顯時代感和使命感,以守正創新為主基調,力求充分發揮電視節的平臺效應,為新時代電視產業的發展匯集全球業界智慧,推動電視產業與時代同行的同時,也向世界展現中國電視產業發展的蓬勃力量。

相關焦點

  • 讓文化自信撐起「中國故事」脊梁
    要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進一步增強文化自覺、文化自信,積極主動做好對外文化交流工作,讓世界各國人民更好地感知中國、了解中國。雲山同志強調,要充分發揮我們的文化優勢,講好中國故事、弘揚中國精神,把一個文明進步、開放包容、繁榮發展的中國展現在世界人民面前。(中國文明網)   講好「中國故事」必須從中國文化自信出發,只有良好的文化自信才能讓「中國故事」的內容和結構熠熠生輝。
  • 《中國的寶藏》放異彩 中國故事書寫文化自信
    這部紀錄片講好「中國故事」,展現出了中國文化瑰寶的風採,塑造了具有深厚文化底蘊和正面健康、蓬勃向上的國家形象。從文物看文化,從文化思考文明,它讓海內外觀眾對中國有了一次全新的視覺體驗。  獨特的國際視角 展示文明交流互鑑  《中國的寶藏》由英國知名歷史節目主持人阿拉斯泰爾·蘇克(Alastair Sooke)講述。他的國際化視角,讓中國博物館的文物在交流中「活」了起來。
  • 「我有故事,你要聽嗎?」 18個案例解析中國跨文化傳播創新
    「綠水青山」的可持續發展理念、國際交流合作中展現「一帶一路」的新型交往觀等,將宏觀政策穿插於故事之中,摒棄枯燥的官方講述,傳達出中國與世界共同發展的理念。這兩場活動均以海外大V作為跨文化傳播的關鍵節點,海外資深媒體人、作家、主持人、記者、企業總裁等知名度較高的人士通過自己的社交媒體帳號分享見聞,以親身體驗的方式實現不同文化之間的交流和碰撞,外國人的個人化敘事提升了內容生產的國際化程度,也在一定程度上擴大了中國文化在全球的傳播範圍。
  • 樹立文化自信,做好中國故事的主角
    沒有晦澀難懂的大道理,只是平平常常地講著故事,通俗易懂卻又格外引人深思,所謂「語言的藝術」也大抵如此了。楊老師講了三點。第一點是「身教言傳」。身教才能言傳,凡事只有自己做到了才能取信於人。只有自己做好了中國故事的主角,才能在向外國講述中國故事時擁有底氣,讓人折服。外媒對中國會有一些妖魔化的報導,受此影響,很多外國人對中國也有些許誤解。
  • 邦寶聯名活動引發關注 以國際化格局推動文化傳播
    (原標題:邦寶聯名活動引發關注 以國際化格局推動文化傳播) 近日,
  • 上海:用文化向世界傳播中國價值
    編者按文化是溝通心靈的橋梁,是國與國之間加深理解和信任的紐帶。文化通則民心通,推進國際傳播能力建設,要從文化共識出發,聚焦中國故事,實現國際表達,展現真實、立體、全面的中國。為更加卓有成效地講好中國故事,增強國際話語影響力,上海社科院中國馬克思主義研究所黃凱鋒教授領銜的課題組系統梳理了當前上海文化走出去的經驗和做法,並在此基礎上,從提升文化走出去的廣度和深度、內容和形式的精細化等方面提出了建設性意見。
  • 從受眾需求解讀《故事裡的中國》如何做好「素人」故事傳播
    《橫空出世》劇照正在熱播的《故事裡的中國》作為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優秀文化節目的代表,走出了一條「作品+素人+明星」的講故事模式。節目播出至今,採用更富原創力的形式,傳播豐富多樣的中國文化內涵,在受眾層面產生廣泛影響。
  • 優質國產遊戲 提升文化自信
    優質國產遊戲 提升文化自信 來源:www.18183.com作者:三隻魚時間:2018-09-20 分享到: 過去,遊戲界曾有個詞叫「C2C」,指Copy to China(複製到中國),意思是國產遊戲都在仿效國外產品。
  • 中國寵物食品市場規模超千億 國產品牌市場佔有率持續提升
    隨著中國經濟的高速發展和現代消費觀念的更新,寵物食品正在以最快的速度進入到城市擁有寵物的家庭中。我國寵物食品行業市場規模持續擴大,2014年中國寵物食品規模240億元,2018年增至594億元,預計2022年寵物食品市場規模將突破千億。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國內寵物行業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起步,國外品牌率先進入國內商品糧市場並佔據重要地位。
  • 基於高度的文化自信 努力講好新型政黨制度的「中國故事」
    中國政黨制度研究中心以「新型政黨制度」為主題,廣徵灼見、以文集友,籌備、組織了本屆年會。大會共收到46篇論文,論文的質量是歷年來最高的。其中,社院「老人」的大作莫不識見深刻、文筆老道,「新人」的論述也無不觀點清新、很有章法,充分展示出一個時期以來社院系統在理論學習、在教學研究上所取得的巨大進步。
  • 「中國故事」的自信講述
    「中國故事」的自信講述——第二十一屆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觀察光明日報記者 顏維琦  11月17日晚,作為第二十一屆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的閉幕演出,演奏家安德魯·曼茲、黃蒙拉攜手北德廣播愛樂樂團,在上海大劇院演繹了一場原汁原味的德奧交響音樂會
  • 中國之治@文化解碼 | 以文化自信厚植中國之治的根基
    文化是國家和民族的靈魂,文化興國運興,文化強民族強,而文化自信正源自於中華民族五千年的優秀傳統文化。堅定文化自信,推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建設繁榮,是凝聚力量,推動和保障「中國之治」的重要基礎。只有堅定文化自信,文化才能愈發光彩奪目,才能厚植「中國之治」的根基,有利於找到中國社會的「最大公約數」,提升國家治理能力和現代化水平。
  • 米哈遊總裁劉偉:堅定文化自信 國產原創動漫遊戲「走出去」
    在21日上午的中國遊戲產業年會大會上,米哈遊總裁劉偉發表了主題為《堅定文化自信:國產原創動漫遊戲「走出去」 》的演講,以下是演講原文:隨著中國經濟實力和國際政治地位的提高,在國際上大國的形象日益突出,如何向世界充分展示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是我們動漫遊戲產業義不容辭的責任和義務。在堅持原創精品的同時,米哈遊作為 「文化出口重點企業」、遊戲工委「2017年度十大海外拓展遊戲企業」也在積極探索國際化道路,與「一帶一路」國家開展深入的文化交流,進行多方面的國際合作,致力於在世界範圍內「講好中國故事、傳播中國文化」。
  • 《2019中國餐飲業年度報告》發布:行業整體規模持續擴大
    根據《2019年餐飲業年度報告》的數據分析,截至2018年底,中國餐飲業發展呈現以下特徵:  1、行業整體規模持續擴大,較大規模企業維持較快增長,品牌企業領跑態勢明顯。  從營業額增長率、門店數量增長情況、營業面積變動、員工數量變動、門店變動等指標來看,較大規模的餐飲企業整體規模持續擴大,中大型企業仍然處於持續擴張階段,其平均增長率為12.6%,超過了全國餐飲營業收入增長率,餐飲業集中化程度不斷提升,品牌企業影響力不斷擴大。
  • 貴陽孔學堂:文化自信道路上的新杏壇
    2500多年前,孔子杏壇講學,創辦平民教育,廣收弟子三千,傳播儒家文化。自孔子老家曲阜往西南,1800公裡以外的貴陽, 2013年正式開放貴陽孔學堂,開設公益講堂,講學布道,成為新杏壇。  作為一名山東人,遠在千裡之外,看到如此規模宏大的孔學堂不免心裡有些疑惑,這座宏偉建築的功用如何?意義何在?孔學堂文化傳播中心黨委書記、理事會理事長徐圻先生在活動的媒體見面會上介紹說,孔學堂建設的目的是傳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孔學堂將努力打造成為貴州對外文化交流的重要平臺、成為構築貴州「精神高地」的重要支撐。
  • 傳統文化動畫題材耀眼奪目
    【文藝觀潮】近日,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公布2019年度優秀國產動畫片及創作人才扶持項目評審結果,從結果來看,近年來國產電視動畫創作在主管部門正確引導下,故事性、原創性、動畫性都有較大提升,更加聚焦主題主線宣傳,更加強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動畫類型與題材更加豐富多樣,尤其是傳統文化題材動畫耀眼奪目,動畫美學探索更加深入,IP動畫作品創作持續穩定,呈現生機盎然、百花齊放的生動局面
  • 全民健身助推全面小康 競技體育提升文化自信
    阮琛 攝「十三五」期間,海南全面踐行「全民健身」「健康中國」和「奧運爭光」國家戰略,圍繞「增強人民體質、提高健康水平」目標,堅持改革創新、多措並舉,以加大基礎投入助推海南高質量發展、以全民健身助推全面小康、以競技體育提升海南文化自信、以體育產業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完成了《海南省文化廣電出版體育「十三五」發展規劃》中的目標任務,為加快海南自由貿易港和「三區一中心」建設奠定了堅實基礎。
  • 一部講述中國故事、增強中國自信的通俗理論讀物
    通俗理論讀物能夠在政治話語、學術話語與大眾話語之間架設一座溝通的橋梁,在講述中國故事中傳播中國聲音,進而增強人民群眾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認知和認同。由張博穎主編、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麼行》,正是這樣一部講述中國故事、增強中國自信的通俗理論讀物。該書有以下三個突出特點。  以問題為導向,釋疑解惑。
  • 中國嬰幼兒配方乳粉市場規模持續擴大
    日前,由中國營養保健食品協會主辦的第三屆中國國際嬰幼兒配方乳粉大會在湖南省長沙市召開。中國營養保健食品協會會長邊振甲在會上表示,得益於二孩政策全面放開,自2016年起,中國嬰幼兒配方乳粉市場規模持續擴大,成為全球第二大嬰童消費市場,2019年市場規模達近2000億元。
  • 韓正:提升「四個力」改革創新是關鍵人才隊伍是根本
    在欣欣向榮的文化產業發展中,上海要全面加強、全面提升   理論成果的說服力   上海的理論工作者不僅要推進理論創新,還要做到表達創新,擅於用全世界能夠理解和接受的方式講好中國故事,入耳入腦入心,力避簡單化、說教式,真正做到道路、理論和制度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