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中為什麼不適合掛唐卡 家中唐卡裝飾的注意事項

2021-01-16 房天下

唐卡是一種線條複雜、色彩豐富、帶著濃鬱宗教特色的捲軸繪畫,大多數唐卡表現的是藏傳佛教的主題,也有很少一部分表現其他題材、服務與其他內容。有人問家中為什麼不適合掛唐卡?這個問題其實並不準確。我們下面就來看一看家中唐卡裝飾的注意事項。大家如果請到了唐卡,那麼一定要按照懸掛唐卡的要求來做。

家中為什麼不適合掛唐卡

其實家庭裝修中也不是都不能掛唐卡,只是各類唐卡在開過光的情況下都是不適宜擺放在臥室、廚房和衛生間的。因為開光就是被加持,也就是說,唐卡就等於佛、菩薩。出於尊重,就不適宜擺放 在以上處所了。壇城類的唐卡適宜擺放在玄關處,可以更好的起到鎮宅避邪祈福的作用。佛像類的唐卡比較適宜擺放在客廳,書房等處,觀禮供奉易用。

家中唐卡裝飾的注意事項

1、唐卡的裝裱分為兩種,一種是藏式裝裱,一種是漢式裝裱(裝框)。藏式裝裱類似國畫中的捲軸裝裱,將唐卡和布料縫合在一起,木條作為兩軸。如果用了此種方式,建議不要把唐卡拆除裝裱進行其他樣式的再裝裱。因為若是拆除,那麼在唐卡的四周會留下針孔。漢式裝裱是和裝飾畫一樣的,選用木框時,建議選用質量較好的材質,以免木框的變型對唐卡有影響唐卡在北方的朋友可以按照個人的喜好來選用裝裱方式,而請唐卡在南方的朋友,建議選用漢式裝裱。

2、,在佩戴小唐卡時,因長期佩戴會有汗漬和灰塵,在清潔唐卡的時候建議選用柔軟乾淨的幹毛巾(一定是新的)或紙巾輕柔擦拭唐卡即可。擺掛式唐卡碰到有煙燻黑的地方時,用毛巾沾少量的水擦試或者選用乾洗劑噴灑,不必每天清潔,每月一次便可。特別注意是手繪唐卡是不能碰水的,手繪唐卡是礦石粉沾膠繪製而成,碰水會損壞唐卡畫面。漢式裝裱的唐卡一年清洗一次就可以了。

3、由於唐卡是礦石粉沾膠繪製而成的,所以唐卡很怕沾水。在清潔唐卡的時候建議您選用柔軟的幹毛巾,輕拭唐卡即可。藏式裝裱的唐卡每月一次,漢式裝裱(裝框)的唐卡一年一次就可以了,不必天天進行清潔。

現在唐卡也成為了家中的一種裝飾品,有人會專門去西藏請回唐卡。有人說家中為什麼不適合掛唐卡,上面我們也講了,家裡是可以懸掛唐卡的,只是要選擇對合適的場所和位置。繪製唐卡所用的材料,所設計的唐卡即使經過數千年,依然色澤鮮明不褪色。裝飾效果很好,但是對家中唐卡裝飾的注意事項也要多做了解。

相關焦點

  • 手繪唐卡和家居裝飾色彩搭配技巧
    唐卡做為裝飾畫很多人心裡喜歡卻不知道怎麼搭配,也覺得有諸多忌諱而不敢懸掛。和別的裝飾畫不同,比如油畫不適合中式風格,國畫不適合歐式家裝,而唐卡色彩豐富,裝裱可中可西,和各種風格都能找到和諧的搭配,而且永不過時,在你年輕的時候可以感受到它的豔麗神秘,隨著時間流逝,當皺紋瞧瞧爬上眉梢,靜靜的品一杯茶,焚一柱香,了了香氛中面對唐卡你會更多的了悟人生真諦,感嘆歲月不易;終有一天老去,世事如煙,佛笑無常,還能傳承與兒孫這一世的心得。至於唐卡的禁忌,倒是庸人自擾了。
  • 揭秘唐卡背後的秘密與禁忌—— 你為什麼需要恭請佛像唐卡?
    藏族積累的文字典籍浩如煙海,數量之巨僅次於漢文典籍,壁畫、塑像、唐卡等佛教藝術,散發著雪域高原上獨有的魅力。最驚豔的莫過於雪頓節上哲蚌寺的「曬佛」,讓我真真切切感受到了唐卡的壯觀和魅力。如果大家有時間的話建議在西藏的雪頓節,即藏曆新年去感受下它的魅力。每年雪頓節展開的唐卡不一定是同一副,去年升起的是一幅度母,2016年哲蚌寺建寺600周年展開的一幅釋迦牟尼唐卡。
  • 釋迦牟尼唐卡賞析
    唐卡源於佛教壁畫,西藏的繪畫藝術隨著西藏吐蕃王朝崛起,繪製了大量的精美的壁畫,這為唐卡技藝的發展奠定了基礎。據考證,唐卡是有由吐蕃的旗幡演變而來。現在保存下來的唐卡多為明清時期的唐卡,由於紙張,絲綢不易保存,所以現在留下的早期唐卡極為少見。清朝時,為修建布達拉宮選拔了優秀的畫師繪製壁畫,隨後佛教寺院成立了專門的畫院,18-19世紀,唐卡繪畫達到一個高峰期。
  • 手繪唐卡是什麼?怎麼擺放?需要注意哪些
    01為什麼唐卡這麼受青睞唐卡是藏族文化中一種獨特的繪畫藝術形式,蘊含著豐富的文化歷史底蘊,可以說,一張唐卡就是一段歷史。唐卡的繪製過程極其繁複,其中包括卜擇吉日,誦經備料——繃制畫布----打磨畫布——繪製底稿——暈染色彩——描金線——開臉等。
  • 唐卡是「捲起來的佛」
    唐卡在西藏語中是「捲起來的佛」的意思,外表很像中國古代的捲軸畫,但製作工藝要複雜得多。對於虔誠信教的西藏人,日常放牧生活的四處流浪,「捲起來的佛」對於他們來說攜帶起來更方便,那麼唐卡就不像捲軸畫那麼簡單了,它是西藏人四處放牧時,可供虔誠膜拜的佛像。為了表達這種虔誠,人們想到了在皮膚上作畫。
  • 從藝術角度解讀唐卡的奧秘|十四幅《度母》唐卡真跡,傳世之作!
    滿文經文作為裝藏法物也間接表明此噶烏可能製作於北京地區,且極有可能是民國雍和宮板子門的三家大型唐卡畫坊「義和永」、「義和齋」、「聚興厚」製作的精品。時至今日,如此做工質樸、繪畫精細、出處明確的噶烏盒已不多見 是隨身供奉修持的絕佳法器。第三幅:名稱:綠度母 GREEN TARA年代:現代規格:90×60cm,約4.9平尺
  • 唐卡的功效與作用還有禁忌
    唐卡是一種具有宗教、文化、歷史內涵的獨特藝術形式,是藏地人民智慧的結晶,他的收藏和投資也在逐漸升溫。在國內市場上我們能見到的最多的就是來自青海、西藏等地的國內唐卡和尼泊爾唐卡。經常師兄說請貴了,值多少錢,怎麼請,怎麼懸掛,怎麼裝裱擺放,為了讓大家真正認識唐卡,我決定跟大家一起溝通交流,讓更多的人了解唐卡。我家無論在尼泊爾還是國內藏區熱貢都是有門店的,作品種類繁多,在全國多省有畫室,弘揚唐卡文化,讓越來越多的人了解唐卡,愛上唐卡。致力於推廣唐卡文化藝術,只為了讓每一幅唐卡都找到有緣人。
  • 筆尖下的信仰:中國工藝美術大師鬥尕的唐卡人生
    、院落中一個個專心畫畫的唐卡畫師,吾屯上寺周邊長長的轉經筒……這一切的一切似乎都在無聲地訴說著,為什麼精美絕倫的熱貢唐卡會發祥於「熱貢」這個處處充滿著藏傳佛教氣息的「金色谷地 」?這也許就是熱貢和佛的緣分、唐卡和熱貢的緣分。  隆務河谷兩岸的藏族、土族村落普遍信仰藏傳佛教。幾乎每個村莊都有自己的寺院和村廟,形成了村村有寺院、家家有佛堂的景象。據統計,熱貢地區也就是同仁縣,目前有36座寺院,其中旺嘉寺為苯教寺院,其餘35座均為藏傳佛教寺院。隆務寺依山而建,布局錯落有致,裝飾華麗宏偉, 被譽為安多藏傳佛教藝術的發源地。
  • 漢風藏韻——李巍先生珍藏唐卡藝術展
    「漢風藏韻——李巍先生珍藏唐卡藝術展」將於1月6日在廣西民族博物館開幕。展覽由廣西博物館協會主辦、廣西民族博物館承辦、東方瑰寶(北京)藝術品有限公司協辦,包括彩繪唐卡、緙絲唐卡、刺繡唐卡、織錦唐卡、木雕唐卡、銅板唐卡等六方面的內容,展示140餘件風格各異、精美曼妙的唐卡藝術作品。
  • 上行道帶你欣賞手繪唐卡九宮八卦圖
    上行道 飾品 九宮八卦牌這是九宮八卦的牌子,我們來看看九宮八卦的唐卡是什麼樣呢。上行道手繪唐卡九宮八卦圖這是文殊九宮八卦圖唐卡,據說是由蓮花生大士聚集藏、梵、漢三地各種破除兇煞的法寶繪製的一個圖案。上行道彩繪九宮八卦唐卡唐卡上面最左邊是十相自在圖。十項自在代表宇宙中的各種自在,讓人身心愉悅。唐卡上方的中間從左到右分別是金剛手菩薩、文殊菩薩、四臂觀音。分別代表大力、大智慧和所求如願。
  • 精美唐卡綠度母,戰國瑪瑙顏值高
    綠度母唐卡    □記者王惟一    又到周二,大河收藏藝術市集繼續上新!神秘的唐卡,美麗的瑪瑙環,升值潛力巨大的高古瓷器,價格超低的沉香木手串,總有一款適合你,快來看看吧!    【特別推薦】精緻的綠度母唐卡    唐卡是一種歷史悠久的繪畫藝術形式,用料考究,製作精細,採用天然礦植物原料,色澤經久不褪,鮮豔明麗,具有鮮明的民族特點、濃鬱的宗教色彩和獨特的藝術風格。    綠度母是唐卡中常見的題材之一。
  • 辯識唐卡繪製中所用的顏料
    真正的唐卡既使歷經數百年也依舊會絢麗奪目,那是因為唐卡所用的顏料基本上都是礦物質純天然顏料,是從礦石中提取出來的顏料。如珊瑚,松石,珍珠,硃砂等等。唐卡繪製中所用的礦石顏料一般來講傳統唐卡所用的礦石顏料分為主色和副色,其中主色有白,黃,紅,蘭,綠五種。
  • 青海唐卡你了解多少,1400多年依然鼎盛,如今創作者達20000人
    為什麼說是私藏呢?因為在很長一段時間裡,這裡都少有人知。若不是幾年前偶然的一次機會,在雜誌上看到關於熱貢文化的介紹,我想我可能會錯過一個飽含底蘊的旅行地。這個旅行地就是同仁縣,是青海黃南藏族自治州的州府所在地,也是目前青海唯一的一個歷史文化名城。為何同仁縣能夠脫穎而出,成為青海唯一獲此殊榮的地方呢?我相信其中熱貢文化佔據了大部分的理由。
  • 一位加拿大女畫家的唐卡奇緣
    原標題:一位加拿大女畫家的唐卡奇緣   大幅唐卡掛滿牆壁,色彩豔麗的氆氌隨意擺放,法會的面具、提線的玩偶等藏式工藝品隨處可見……在淡淡的檀香味中,加拿大女畫家克裡斯蒂盤腿坐在窗前專注地描繪唐卡。   「畫佛像時我會遵循傳統畫法,嚴格按照書上的度量記載來畫,而其他人物和故事我會自己創作,有一些變化。」
  • 藏族舞劇《唐卡》的一個啟示
    看了藏族舞劇《唐卡》,覺得它還真能抖一抖咱們青海演藝的精、氣、神!不過,我這篇文字想特別一說的是這部舞劇帶給青海演藝界的一個意義深遠的啟示,那就是:這是一部把宗教文化轉化為公共文化共享資源的一個典範。
  • 正本清源、守正創新,以唐卡藝術助力民族團結進步事業
    四是用料和構圖嚴謹,桑傑本嚴格按照曼唐派度量經繪畫,使用清一色的礦(植)物顏料,具有不褪色的永久收藏價值。 一般人以為歷史上繪製唐卡似乎都是工匠所為,實際上工匠只能承襲他人的形制,沒有從內心理解其中的含義與精神。
  • 清華藝博呈現唐卡與造像之美,包括沈從文捐贈的降龍文殊
    澎湃新聞了解到,展覽「吉祥聖域——藏傳佛教繪畫與造像藝術展」 於4月26日開幕,將首都博物館收藏的26件造像與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收藏的38件唐卡並置展出,呈現唐卡與造像藝術之美。由於疫情影響,目前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並未對外開放,「澎湃新聞·古代藝術」經授權,精選刊發展覽中的精品。其中包括知名作家、文物學者沈從文先生捐贈的唐卡降龍文殊與吉祥天母。
  • 全球第一幅巨幅大熊貓唐卡在成都免費展出
    《大熊貓百圖唐卡長卷》是以大熊貓在阿壩繁衍生息為主題、全球唯一的大熊貓巨幅唐卡,穿古越今從歷史走向現在,旨在以此向全世界講述阿壩州和大熊貓的故事。長卷中總共繪製有600餘只大熊貓,代表了截至2019年12月全球圈養大熊貓的總數量,萌萌的大熊貓生動地演繹了阿壩州的自然人文風情。
  • 唐卡透露了密宗「即生成佛」之密法的什麼秘密?
    只要不心外求法,一念回歸,便能打破時空的錯覺,獲得解脫。「即生成佛」也含「即身成佛」的意思。就是通過這個身體就能成就。因此要充分利用這個身體,它是成就必須捨棄的負擔,卻又是你現在唯一可入手的工具。密宗修行中因此十分注重上師、佛菩薩之「三密加持」,即:身(密)、口(密)、意(密)三密。簡單講,人造業通過身口意,轉業也須通過身口意。密宗修行必經「本尊法」。
  • 有禮有節丨能拍出3.48億港元的唐卡,究竟是何方神聖?
    因其方便攜帶,可以隨時展開禮拜,適合遊牧民族經常搬家的生活方式,唐卡得以蓬勃發展。作為藏文化最璀璨的一顆明珠,藏傳佛教的無上法物,唐卡上的每一筆都要嚴格遵從《造像量度經》標準,而每一筆明亮的色彩都是來自世間罕見的礦物顏料——金、銀、珍珠、瑪瑙、松石、孔雀石等等。也正因如此,唐卡百年而不褪色,像神佛那樣永恆而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