佔卜漫談:古時龜卜時代——神秘的龜甲和蓍草

2021-01-16 瀚史輝文

上古的人很迷信佔卜,其中最崇信的是兩種,一種是以龜甲為工具的「卜」,一種是用蓍草為工具的「筮」。《周禮·春官·筮人》裡就說:凡國之大事,先筮而後卜。

眾所周知,我國對於周朝以前的歷史和社會情況,因無文字而知之甚少,後來從遺址古墓出土了數以萬計的甲骨文。這些刻在龜甲上的文字幾乎是全部記載的佔卜事件,通過這些記錄我們才對周朝以前的社會狀況有所了解。

古典文獻記載,太古及夏殷兩代人們常常以龜筮法決疑問難。然後把佔筮結果刻在龜甲上,並按照佔筮的結果行事。

古人認為越是活得長久的動植物越具有靈性,國事佔卜必須要用長一尺二寸的龜甲,千年之龜即有一尺二寸長;而蓍草要用生長了百年以上的,據說蓍草生百年以上,就會一根發百莖,也就是百莖同根。

龜千歲而靈,蓍草百歲百莖之後,其上有青雲覆蓋,其根下必有神龜相守,若能同時得到兩者,卜筮百言百應,足以決吉兇。龜千歲而靈,蓍百年而神,因其長久,故能辨吉兇。

夏殷時期決斷國事,每「卜」必取活龜殺之,折百莖蓍草並「筮」。卜筮完就將龜甲蓍草丟棄,因為古人認為「龜藏則不靈,蓍久則不神」。到了周朝,由於千年靈龜和百年蓍草的減少,就將二者當做寶物供奉了。

古時傳說的神龜有八種。分別是:北鬥龜、南辰龜、五星龜、八風龜、二十八宿龜、日月龜、九州龜、玉龜。這八種龜的腹下各有神秘紋點,因其靈性所以能知吉兇。

關於神龜的神奇故事,最膾炙人口的莫過於:神龜託夢與宋元王的故事。

春秋時宋國元王二年,長江之神派使者去黃河言事,到宋國境內時,被漁民豫且以網撈之,囚於籠中。當日夜半時分,宋元王夢見一男子長頸長頭,身著玄衣,乘輜車進王府相告:「吾乃江使,欲往大河,但漁網阻路,泉陽豫且得我,今身在患中,知王有德義,故來告知」。

宋元王醒後即招博士衛平解夢。衛平察觀天象,言道:「北鬥星柄指日,主使者被囚,其玄服而乘以車,是為龜,應派人趕快查問!」

於是宋元王派使者去往泉陽縣,找到豫且,輜繩索拴龜而回。一路上天日無光,風雨大作,五色雲彩覆蓋龜上,大風送行。回到宮中置與大木箱內,宋元王見其身潤澤,有光波如流水。靈龜伸頸前行三步,然後縮頸退回原處。宋元王問何故?衛平說:靈龜身在患中,伸頸前行是感謝大王,縮頸而退是讓大王趕快放他而去」。宋元王說:靈龜這麼神異,不可久留,趕快準備送回河中,莫誤使命。」

但衛平不同意放靈龜而去他說:「龜為天下至寶,先得者為帝王,且靈龜十言十準,靈龜生於深淵,長於黃土,知天之道,勝於上古,遊三千歲不出其域,其性安平靜正;居而自匿,伏而不食;明於陰陽,審於刑德;先知厲害,察於禍福;以言而當,以戰而勝;王能寶之,諸侯盡服;不能送歸大河,以安我社稷。」

宋元王不認可衛平說的話,認為若不送歸神龜,是不仁德的,有違人道天理。君臣二人激烈爭論。最後衛平說:「龜者大寶,為聖人使者,當傳於賢王,龜之得來,雷電風雨送之。王有德而當此寶,若拒而不受,宋國必有災難」

最後宋元王同意受寶,向日而拜,齋戒,擇吉日殺龜。先以白雞之血和羊血灌龜於壇中央,再用刀剝龜甲。發現龜腹下軟甲紋理交錯,用以佔卜,所言盡準,宋國因此而強大。

相關焦點

  • 龜甲佔卜的來由
    在商周那樣的時代,人們很想預知自己行為可能的結果,也想預知行為方法的合宜與否,會想出許多方法來為自己的決策服務,各種佔卜的方法因此被發明出來。有一些佔卜的習俗應當出現於史前,它成了人類先前一種普遍的信仰。佔卜的方式千差萬別,常見的有雞卜、骨卜、雞蛋卜、螞蟻卜和工具卜等,而龜甲佔卜則是一種比較特別的方法,也許還是高級別的卜法,或者被認作是可信度最高的卜法。
  • 龜甲造句和解釋_龜甲的例句有哪些-小孩子點讀
    古代用以佔卜或作貨幣,中醫可入藥。 龜甲參考例句: 1、不僅要用到你的生辰八字,一系列計算公式,還和龜甲,羅盤有關。 2、最吸引我的是金龜甲。它身披一層堅硬的甲殼,甲殼色彩鮮豔,布滿花紋斑點,閃著發光的金屬色。
  • 龜卜與筮佔——中國古代兩種佔卜方式
    甲骨文是商周時期用於佔卜記事而在龜甲或獸骨上契刻的文字。甲骨文反映了先人探索未來的一種追求。商朝王室對戰爭、天氣、農業、生育等等事情都要進行佔卜,以了解鬼神的意志和事情的吉兇。佔卜通常是通過對龜甲或獸骨的鑽鑿或灼燒,使甲骨表面產生裂痕(這種裂痕叫做「兆」),而後,佔卜者根據兆紋的形狀來判斷吉兇。甲骨文卜辭一般包括前辭、命辭、佔辭和驗辭等。
  • 為什麼古代佔卜吉兇要用到萬年龜?
    說文解字:「佔」意為觀察,「卜」是以火灼龜殼(為什麼是龜殼?)《禮記·禮運》說「麟、鳳、龜、龍,謂之四靈。」古時將龜與麒麟、鳳凰和飛龍這些傳說的神奇動物並列,可見它的地位之高。《禮記·曲禮》疏引劉向曰:「蓍之言耆,龜之言久。龜千歲而靈,蓍百年而神,以其長久,故能辨吉兇也。」
  • 中國古代佔卜時,用的龜甲和獸骨
    甲骨指中國古代佔卜時用的龜甲和獸骨。其中龜甲又稱為卜甲,多用龜的腹甲;獸骨又稱為卜骨,多用牛的肩胛骨,也有羊骨、豬骨、虎骨及人骨。它出現於新石器時代晚期,盛於商代。甲骨表面契刻有佔卜的文字,稱作「甲骨文」。
  • 267.龜(經典語句之二十一)
    1、龜齡鶴壽龜、鶴均是長壽的動物,因以「龜齡鶴壽」比喻人之長壽,或用作祝壽之詞。也作龜年鶴算、龜齡鶴算等。
  • 「佔卜」,你都知道嗎?
    一:蓍草。《易經·繫辭》中介紹:大衍之數五十,其用四十有九。分而為二以象兩,掛一以象三,揲之以四以象四時,歸奇於扐以象閏,五歲再閏,故再扐而後掛。這裡講的就是蓍草佔卜的預測方法。通過50隻蓍草,來成爻設卦。
  • 龜甲紋理蘊含天地之秘?
    在有關龜的最早文獻中,就把龜甲的上蓋比作天,下蓋比作地。古代王者「決定諸疑」,往往「參以卜筮,斷以蓍龜」,可見龜在古代生活中扮演著相當重要的角色。加上傳說有千年龜萬年龜,龜至今仍被視為象徵長壽的吉祥物。  解讀中國古代「四靈」  龜是一種常見的水生動物,其腹背皆有堅甲,頭尾和四肢皆能縮入甲內,耐饑渴,壽命極長。
  • 商周時代的龜卜與筮佔
    這是武王和姜太公違背龜兆而堅持伐紂的記錄,結果克商而勝。 武王和姜太公為什麼違背龜兆?根本原因在於龜卜根本就是一種很難根除的「意識形態」,雖然龜卜本身什麼也說明不了,可是國家大事又不得不取決於龜卜。真正有生命力的東西是什麼?真正有生命力的東西是筮佔,在民間,筮佔依然蓬勃發展壯大著。 武王和姜太公之所以敢於違背行將腐朽的龜卜,是因為武王和姜太公立足在筮佔這一堅實的基礎之上的。
  • 易學常識——何為「佔卜」
    【何為「佔卜」】在古代文字中,「佔」、「卜」和「筮」(shī)三者是有區別的,我國古代最早的詞典《爾雅》疏云:「佔者,視兆以知吉兇也。」——可見「佔」是指佔卜的整個過程。《周禮·大卜》注云:「問龜曰卜。」
  • 佔卜為何在古人生活中那麼重要?屈原、司馬遷來告訴你
    「凡國之大事,先筮而後卜。」國家大事,都要先筮後卜,反覆忖度。其他小事,更加不用說了。漢高祖進鹹陽,最早找的人就是秦宮裡的太卜官。明天是否下雨?打仗勝負如何?今年收成如何?生孩子能否順利 ?這些事兒,他們的科學解決不了,只能藉助佔卜。因為佔卜是概率學問題 ——先筮後卜,本身就是數學的概率問題。
  • 易經的佔卜到底是怎樣進行的,原來裡面有這麼多說頭,長見識了!
    小編觀點:易經就是佔卜嗎?易經到底是不是算卦的書?很多人一看易經兩個字就認為,那不就是算命算事的書嗎,還有別的意義嗎?其實,易經只是以算卦為形式,佔卜為外衣。如果去掉了佔卜的外衣,易經的核心卻是燦爛的哲理和智慧,所以易經雖然有佔卜的形式,但易經更是一本偉大的哲學著作。易經是中國夏、商、周、春秋戰國時期,文明思想文化的總結。那麼易經為什麼要用佔卜的形式來體現呢?
  • 龜文化推廣:龜卜孕育著風水的誕生和發展
    我們的先民在龜卜的過程中深深地懂得:佔卜的目的是什麼?因此,常常事事藉助佔卜預測未來,以佔卜吉兇來決定自己的行動。經過長時間的佔卜活動,很自然的就會將佔卜吉兇用於居住地的選擇上,並認識到居住地得當會給生活帶來吉祥,選址不當會給自己帶來災禍。1954年發掘的陝西西安半坡村遺址,展現了先民的環境選擇上傾向於避風向陽、親水而居的特點。在建築布局上,以人工溝壑為界,南為陽宅,北為陰宅,已顯示出風水布局的特徵。
  • 「龜」為什麼會成為玉雕中的經典題材?
    在中國的傳統神話中,有四靈之說,分別是龍、鳳、麟,龜。唯有龜,是我們生活中存在的,可以見到的動物。在玉雕中,除了簡單的玉龜形狀雕刻,還有腳踩八卦的八卦龜、踩金錢的金錢龜、龍頭龜身的龍龜……為什麼「龜」會在玉雕中這麼受歡迎呢?
  • 看完略知 :靈棋經、河圖、洛書、太極、周易、奇門遁甲、古幣佔卜法、龜佔卜法
    靈棋經的卜法極為簡單,卜具是一面刻有上中下不同字樣的棋子,共十二枚,上四枚,中四枚,下四枚,不刻字的一面為鏝。佔卜時只需將十二枚棋子隨意一擲,即可成卦,然後根據書中的繇辭和註解判斷吉兇。卜和筮是中國歷史上最早的兩種術數活動。史載最早的卜的資料,是商周時代刻有卜辭或佔卜符號甲骨。當時人們決定重大事項之前,都要用火灼龜甲或牛的肩胛骨,根據灼開的裂紋來推測人事的吉兇,這種佔法,古代稱為龜卜。
  • 最初的佔卜為什麼要用到六人?他們是周易最終完成者嗎?
    司馬遷(前145年~不可考)司馬遷說,「太卜之起,由漢興而有。」(《日者列傳》)太卜為掌管卜筮最高官員,下屬官員多達185人。《周禮·春官》載:卜師(上士,掌龜卜);卜人(中士、下士,太卜及卜師之助理);龜人(中士、掌取、藏龜、治龜);氏(下士,掌供灼龜之具);佔人(下士,掌視蓍龜之兆卦);筮人(中士,掌筮事);太卜的主要工作內容,《周禮·春官宗伯》中記載得十分明確:「掌三兆之法:一曰玉兆,二曰瓦兆
  • 佔卜到底靠不靠譜?
    什麼是佔卜?《說文·卜部》記載:「佔,視兆問也。從卜,從口。」而卜則是「灼剝龜也,象龜之形。一曰:象龜兆之從橫也。凡卜之屬皆從卜。」簡而言之,最初的佔卜是人們通過觀察龜殼因灼燒而隨機出現的裂紋來推演未來,追問吉兇的一種方式。
  • 為什麼古人都用龜殼進行佔卜?
    「龜甲佔卜」的起源龜甲佔卜最早起源於殷商時期,考古學家在成都金沙古蜀遺址中發掘到19具龜甲,每塊龜甲上都有刻意灼燒的小孔,首次證實龜甲用於佔卜祭祀活動。商王朝時期,龜甲成為佔卜活動的重要工具。古代人們對自然科學的認知有限,對於自然界的種種現象感到神秘與好奇,而這些現象遠遠超出了他們的理解範圍,所以出現了大量「佔卜」活動,人們將希望寄托在神靈身上,求得庇佑。「龜甲佔卜」的原因烏龜在古代是很神聖的動物,它也被稱為玄武、與青龍,白虎、朱雀合稱四靈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