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汽車巨頭吉利:負債收購沃爾沃,年銷150萬,成奔馳股東

2021-01-08 騰訊網

近年來,在世界汽車行業中迎來新一輪的產業革命,傳統汽車由於資源利用率低,排放能源不清潔等原因被各方人士所重視,新能源與低能耗技術成為人們所關注的重點。

而如今,中國汽車產業在技術革新中穩步向前,更有吉利集團董事長李書福憑藉這90億美元成為奔馳最大股東。這位中國民營企業家從一無所有到世界富豪的人生不可謂不令人驚嘆。這其中,局外人看到的都是風光,可一路走來的辛苦與驚險只有真正走過的人才能了解。

一、能力初現,步步積累

李書福,現任吉利集團董事長,1963年出生於浙江省台州,出生在一個農民家庭中的他,家中有兄弟四人,他排行老三。

在當時的年代,擁有眾多兄弟的一家生活並不富裕,但是由於父母的大力支持,固然家中貧困,他還是獲得了讀書的機會,而他也不負父母的期望,一直保持著優秀的成績。在他19歲的那年,由於家庭的經濟能力實在無法負擔,他選擇了輟學,做照相的生意彌補家用。

他利用前後小半年的時間,從滿街跑的野路子發展到擁有一個固定的照相館。工作之餘,他開始購入一些相機零件,自己組裝,這樣不僅可以降低成本,甚至還能賣出去提高利潤。而在不斷學習組裝照相機的過程之中,他發現了其中存在的商機。

他在照相機的零件中發現照相機中的一些金屬物質是可以回收再利用的,只要加上一點藥水簡單處理一下就可以再拍個大價錢,說幹就幹,他利用自己的想法將零件中的銀分離出來,拿去杭州再次銷售,賺了不少。

為了能憑藉著自己的能力切切實實的幹出一番事業,在照相館開了一年之後,李書福就把他關了,並帶上自己的所有積蓄準備和幾個好友為自己"拼"個未來。

1984年,李書福在與朋友商量後,決定從冰箱行業入手。

當時的冰箱剛剛興起,在國內的許多城市都處於供不應求的狀態。所以李書福創辦了黃巖縣石曲冰箱配件廠開始投資生產冰箱的零部件。靠著李書福的生意頭腦和獨特眼光,冰箱生意獲得了成功,在冰箱廠收益最好時,年銷售額可達四五千萬元,李書福也一躍成為當時少有的千萬富翁。

但是通往成功的道路並不是一帆風順的,1989年國家實行宏觀調控,家電行業成為重點整治對象,需要定點生產,李書福的冰箱廠沒有入列,所以他索性孤注一擲將全部身家上交集體,南下學習。

1993年,學成歸來的李書福看中了摩託車行業,決定從摩託車開始自己新一輪的創業之路。在摩託車零件廠有所起色後,李書福再度突破,決定從造摩託車轉為製造汽車,於1994年建造了佔地八百多畝的吉利汽車工業園區,開始從事汽車研發,開啟了真正屬於"汽車大王"的"人生副本"。

在經營出一定經驗後,1997年李書福向一家即將倒閉的汽車製造公司投資了幾千萬之後,成功獲得該公司的經營權,由此吉利波音汽車製造公司正式成立。

公司成立之後,由於並沒有各種汽車的經營權,所生產出來的車沒法賣出去,李書福再度感受到民營企業的難處,可這一次他沒有選擇放棄,為獲得生產麵包車和小客車的經營權李書福四處奔波。

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他終於獲得了經營權,更在2001年,進一步為吉利汽車爭取到了轎車生產資格,並一鼓作氣在全國設立了多個生產基地。

二、創辦品牌,收購沃爾沃

在獲得經營權後,由于吉利品牌的影響力十分有限,所以李書福成立了吉利足球隊,為自己的吉利汽車做宣傳,通過這種方式吸引顧客。2009年,由於李書福決定收購瑞典人的沃爾沃品牌,他和吉利汽車吸引了全球的目光中,成為了全球的焦點。

一個經營時間只有20多年的中國民營企業,卻成功從福特汽車公司手中以18億美元成功收購了沃爾沃汽車百分之百的股權。固然這次收購由於沃爾沃本公司經營問題以及先前收購的經驗教訓原因並不被外界看好,但吉利公司的成功無疑也讓世界看到了吉利公司以及它的內在實力。

事後李書福表示,這次收購的成功吉利公司一開溝通互信,相互尊重在融合西方與中國不同文化底蘊後,在兼顧文化和創新中,利用"和而不同"的原則包容各種建設性意見,充分吸納先進技術,確保公司未來的可持續發展。

三、"汽車瘋子"再度出手,成為奔馳最大股東

自進入2017年以來,吉利集團在海外收購的節奏明顯加快,先後收購寶騰汽車(馬來西亞)49.9%的股份、路特斯51%的股份、以及Terrafugia的全部業務及資產。

2018年吉利公司更是再度"重拳出擊",斥巨資90億美元成為奔馳母公司戴姆勒最大股東。在當年中國企業家論壇的閉幕式上,柳傳志力贊李書福,稱他為中國企業家長臉。

這位"汽車瘋子"憑藉著自己的能力與獨到眼光,敢於做常人所不敢之事,通過收購不斷獲得新的能量與知識。從成功收購,到穩定業績,再到迎合時代主題快速可持續發展,吉利集團可謂是為中國民營企業的發展做了良好的榜樣。

結語

自2016年後,中國汽車行業的增長速率逐步降低,尤其在2018年出現負增長趨勢,雖然在2020年有小幅回升卻依舊未能實現正向增長。

近些年新能源汽車雖然出現續航能力差,基礎設施不完善等問題收到消費者的質疑,但是由於政府對於新能源汽車大力推廣,以及政策補貼,新能源汽車的前景也十分可觀。

而新能源汽車的崛起無疑給如吉利汽車等傳統汽車企業增添了巨大的壓力。如何在現狀之中找到自身的營銷熱點,以及實現技術突破成為傳統汽車集團的重要問題。

2020年吉利汽車通過合理營銷,自動駕駛技術推進在品牌高端化、國際化方面獲得成功,在疫情壓力如此之大的2020年收穫銷量雖有相較先前利潤額小幅降低,但總體保持相對穩定,並未出現巨大波動。

目前中國一二三線城市對於汽車的剛性需求依然很大,而三線以下城市的消費潛力仍舊有待開發,故而在未來汽車銷售的前景依舊十分光明。

相關焦點

  • 收購沃爾沃十年後,一文回看吉利海外併購效應
    2009年,吉利收購了世界第二大自動變速器公司DSI,並分別在山東濟寧與湖南湘潭建立了吉利山東變速器工廠和湖南吉盛自動變速器工廠。兩家工廠均生產6AT變速器,產能共計30萬臺。2010年,吉利成功從福特汽車公司收購了沃爾沃汽車百分之百的股權。
  • 吉利收購了沃爾沃,為啥不用沃爾沃發動機?李書福:我不笨
    在世界汽車市場,沃爾沃素來都有世界上最安全汽車的名聲,而且在世界發動機故障排行中,沃爾沃也是排得上號的低。沃爾沃發動機好,已經是業內公認的事實了。而眾所周知,沃爾沃汽車業務已經被吉利全資收購,那麼為什麼直到現在,吉利都不使用沃爾沃旗下的發動機呢?李書福:我不笨。
  • 吉利汽車多事之秋:暫停合併沃爾沃 營銷被指碰瓷
    來源:新浪財經文|8號樓工作室 李詩韻7月對于吉利汽車而言可能是「多事之秋」。在資本端層面,耗時五個月後,吉利汽車與沃爾沃汽車合併重組計劃宣布暫停。而在產品營銷方面,吉利汽車的一則宣傳視頻被指「碰瓷」運20飛機形象,被要求立刻停止侵權行為。
  • 9年前,吉利花120億收購沃爾沃,如今是賠還是賺
    事實上,吉利最初只是摩託車的拼車製造公司,吉利汽車成立於1986年,2010年在國內知道這個汽車品牌的人也不多,嚴格說來,當時的吉利只有三線汽車品牌。當時的合資車在我國比較熱,例如,除了大眾、豐田、福特等車種外,我國也存在著巨大的競爭,當時,比亞迪、奇瑞、長安也發展得很好,當時的吉利為了明確市場定位,推出了吉利熊貓、吉利遠景等車型,但最後獲得的回報很少。原本沃爾沃是一個很好的品牌,是在世界20年代設立的,很多人把它稱為「世界上最安全的汽車」,現在的汽車安全帶是沃爾沃的發明。
  • 吉利和沃爾沃汽車或明年一季度重啟合併談判
    蓋世汽車訊 據外媒報導,12月3日,沃爾沃汽車執行長Hakan Samuelsson表示,沃爾沃汽車與吉利的合併或聯盟談判將可能在明年第一季度恢復。 (圖片來源:沃爾沃汽車) Samuelsson在《金融時報》未來汽車峰會上表示
  • 「汽車瘋子」李書福的十年豹變
    」  沃爾沃成立於1927年,是瑞典人最引以為傲的汽車公司,歷史上曾與奧迪、寶馬、奔馳等著名汽車品牌分庭抗禮。而當時的吉利,才剛剛拿到汽車生產許可證。  但是,這樣的差距並未阻擋李書福的決心。  2007年5月,李書福發出《寧波宣言》,吉利開始實施戰略轉型,而此次轉型「就是為收購沃爾沃做準備。」當年6月,吉利成立「V項目」即沃爾沃項目團隊。9月,李書福給沃爾沃當時的東家福特汽車發出一封英文信,但得到對方回復則是:對不起,沃爾沃不賣。
  • 吉利是吉利 吉利ICON是沃爾沃 安聰慧要讓世界充滿吉利
    汽車記者,汽車視評,記錄汽車「吉利是吉利,沃爾沃是沃爾沃」,這是2010年吉利收購沃爾沃時,李書福和他的吉利常說的一句話。當時的李書福希望通過這句話告訴外界:被吉利收購之後,沃爾沃依然是原來那個沃爾沃,它是自由的、獨立的,它的豪華品牌調性絲毫不會受到任何的影響或改變。
  • 從瑞典走向全球:解讀沃爾沃汽車的復興內核
    《世界向東——聚焦吉利收購沃爾沃》一書中提到:「從1986年-1989年4年間,沃爾沃的全球銷量分別是50.4萬輛、52萬輛、50.4萬輛和51.8萬輛,完全超過寶馬和奧迪,緊隨奔馳位列全球豪華車第二,而在1994年-1999年六年間,沃爾沃的銷量也全都在50萬輛以上,最高達到了55.6萬輛。只是在1999年之後的10年間,沃爾沃全球銷量才一路狂跌,一直降到了30萬輛的水平。」
  • 「雷神之錘」沃爾沃終於國產!非SUV、MPV,車主:翹首盼望多年了
    2010年對吉利汽車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一年,因為當初李書福的一個讓大家都不理解的決策,如今也被很多車企所佩服,當沃爾沃瀕臨倒閉的時候,當時沒有哪家車企看好沃爾沃,只有吉利汽車伸出了「援助之手」,怎麼說呢,當時很多人都覺得李書福傻了,怎麼會花幾百個億來拯救一個外國車企,但是從如今沃爾沃的發展來看
  • 吉利ICON:吉利汽車全新十年的開篇之作
    一家名叫吉利汽車的中國民營汽車企業,從一眾國際汽車巨頭及幾家呼聲更高的中國汽車企業中「殺出」,在那年的8月2日,以18億美元的價格,完成了對國際品牌沃爾沃汽車全部股權的收購。這件震驚海內外的併購案,在當年被業界戲虐為汽車界的「蛇吞象」事件。時間來到2020年。
  • 沃爾沃是哪個國家的品牌 沃爾沃汽車怎麼樣
    沃爾沃發明的三點式安全帶  1999年,沃爾沃集團將旗下的沃爾沃轎車業務出售給美國福特汽車公司,2010年,中國汽車企業浙江吉利控股集團從福特手中購得沃爾沃轎車業務,並獲得沃爾沃轎車品牌的擁有權。2014年4月8日,沃爾沃宣布暫停與一家俄羅斯公司聯合開發步兵裝甲戰車的協議,原因是烏克蘭危機所引發的不確定性。
  • 吉利「寶馬X5」上市,虎頭新標比舊標誌霸氣百倍!
    吉利「寶馬X5」上市,虎頭新標比舊標誌霸氣百倍! 2018-12-24 12:15 來源: 汽車有一族 李書福火了!吉利「寶馬X5」上市,虎頭新標比舊標誌霸氣百倍!李書福火了!
  • 國產沃爾沃乘火車一路向西,賣到「歐洲老家」,兜一圈變進口貨
    國產沃爾沃乘火車一路向西,賣到「歐洲老家」,兜一圈變進口貨歐洲地區的工業起步比較早,所以也誕生了最早的一批汽車企業,百年車企在歐洲並不稀罕,像奔馳那樣的汽車品牌更是汽車界的鼻祖。而在北歐地區的瑞典,也誕生了一個相當牛的汽車品牌沃爾沃,成為豪華車裡的安全典範。
  • 國產汽車也有一車難求的品牌了?吉利ICON,真的很香啊!
    不是奔馳就是寶馬的,寫的自己很饞啊。可惜啊!自己的經濟實力在那裡擺著呢!天天上來碼字,原創還沒過呢!說起來都有點慚愧了。好了不墨跡了!說車吧,我確實要買車了,不買外國大牌了。我買世界大牌子。吉利,對!我說的沒錯就是吉利-世界的大品牌吉利ICON吉利ICON可能被報導過不止一次了,曝光率自從2018年北京車展露面開始,就沒有停止過。中國速度,這真不是在自我吹捧。
  • 吉利汽車斥資7.44億元人民幣收購公司主席李書福旗下吉利控股的...
    資本邦 · 2020-11-05 · 文/江小小白 港股公司吉利汽車(00175.HK)發布公告稱,公司斥資7.44億元人民幣向主要股東兼主席李書福所持吉利控股集團收購一批資產和訂立多項協議,構成關連交易。
  • 當年一場金融危機下吉利上演「蛇吞象」而今可否重演?
    李書福和吉利汽車抓住2008年金融和經濟危機的機會,成功收購心儀已久的沃爾沃轎車、成為吉利汽車實現趕超發展、躍升自主汽車品牌第一名的關鍵一環。2007年5月李書福發表《寧波宣言》,實施戰略轉型,計劃用3-5年時間,將吉利集團打造成具有全球影響力和國際競爭力的全球化公司,進入世界500強。此時,李書福基於自己的研究,確定福特會賣掉沃爾沃。2007年6月,李書福開始籌備V項目團隊,即收購沃爾沃轎車的團隊。
  • 李書福入股奔馳母公司,但是吉利旗下賽車運動如何更上一層樓?
    體育產業生態圈www.ecosports.cn春節復工的兩三天內,每天都有大新聞,先是安邦集團被保監會接管,後是吉利集團收購奔馳母公司部分股份。一家是保險業的新貴大拿,一家是汽車製造業的領軍企業,都曾在海外市場進行過大筆併購掃貨,如今這般局面,無不讓人唏噓。
  • 吉利1元收購豐田混動技術,到底是蛇吞象還是底氣足?
    吉利的野心到底有多大?我們有目共睹,吉利在2010年全資收購沃爾沃,是其第一次向世界彰顯吉利的野心。2017年,吉利又收購了DRB旗下寶騰汽車49.9%的股份,收購豪華跑車品牌路特斯51%的股份,據悉,吉利為此支付了5100萬英鎊,約合4.5億元人民幣。
  • 吉利銳變成功,新車「朱雀」亮相,驚豔帥氣,堪比奔馳S級!
    說到吉利,想必大家都不陌生了,作為近年來最成功的一家自助汽車品牌,它的發展史甚至可以用「神話」來形容,尤其是收購沃爾沃以及入股奔馳這兩大手筆,簡直就是教科書級的運籌!當然,或許說的有點誇張,但不可否認吉利確實崛起了,甚至已經達到了國際領先水準!
  • 奇瑞與吉利你看好誰?大部分網友選擇它後,3天一小修7天一大修
    國產汽車近幾年的突飛猛進,讓國人看到了民族汽車振興的希望,畢竟在中國市場上合資汽車的市場依然前景廣闊,這得益於他們的成立時間早,技術成熟,以及完整的宣傳力度。國產汽車的發展也算是來勢洶洶,那麼問題也就來了,到底誰才能撐起國產一哥的一片天,答案也是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