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華人教授謝德玉最新研究:綠茶巧克力葡萄可以對抗新冠病毒

2020-12-21 華輿

【搜索下載華輿APP(中新社旗下新媒體平臺),關注全球華僑華人,瀏覽世界各國媒體新聞資訊,無需翻譯——華輿在「手」,世界盡在掌握】

華輿訊 據《芝加哥華語論壇》報導 如果你正在尋找一種自然的方法來對抗新冠病毒,那麼解決問題的鑰匙可能就在你的食品儲藏櫃裡。北卡羅萊納州立大學教授謝德玉博士的最新研究表明,人們熟知的綠茶、巧克力和葡萄可以對抗新冠病毒。近期,一些美國主流媒體報導了這一研究成果,本報也通過郵件採訪了這位華裔教授。

綠茶、巧克力和葡萄都含有一種名為類黃酮的化合物,在歷史上被認為可以增進健康。謝德玉教授決定讓它們接受SARS-CoV-2的測試,這是一種導致新冠肺炎的病毒。雖然還不確定,但研究結果足以引起人們的興奮和關注,並要求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予以特別考慮。

植物生物學家謝德玉一生都在研究自然界中的化合物。他說:「我研究植物如何製造不同的多樣性化學物質。這些化學物質能產生大量的營養物質。但在某些情況下,它們也有抵抗病毒的能力。許許多多像類黃酮這樣的植物化學物質,其中很多都有抗病毒活性。」

在北卡羅萊納州立大學的實驗室裡,這些植物化合物被提取並保存起來以備研究。謝德玉教授和他的團隊首先對計算機模型進行了測試。他說:「我們利用計算機識別出任何可能與人類細胞中病毒生存所需的病毒蛋白相互作用的化合物。」「這些化合物似乎削弱了SARS-CoV-2的感染和傳播能力。」

「一個化合物的得分最好,我們很興奮,」 謝教授說。「這種化學物質來自綠茶。在實驗室研究中,在高濃度下,它可以削弱引起新冠肺炎的病毒。現實生活中的關鍵是要喝得濃一點,不要加牛奶。牛奶和豆漿會使這種效力失效。這就是為什麼只有黑巧克力,而不是牛奶巧克力對健康有益處。」

謝教授還還列出了以下食品:可可,可可粉,可可飲料,黑巧克力。他表示,葡萄也是有益的。但是為了充分利用葡萄皮,要咀嚼葡萄皮直到它嘗起來很苦。這是對你的暗示,其化學物質很強。 「大多數人都知道綠茶、葡萄和巧克力可可。「它們對人類健康有功能,」 謝教授說。

如果這些食品能保護我們免受新冠病毒肺炎的蹂躪,謝教授說,這對他意義重大。「如果我們能做到,我的職業生涯將非常有意義,」他說。在發表了這篇論文和他的研究結果之後,謝教授已向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提交了一份正式的申請,試圖用這些化合物來輔助抗擊新冠肺炎。

謝德玉教授在回復《芝加哥華語論壇》報的問題時極力推薦大家喝綠茶。他說,這些茶製品中哪些化合物含量高?綠茶! 不含咖啡因的綠茶也不錯。大多數綠茶產品都含有這些化合物,儘管它們的含量高度依賴於品牌。你怎麼知道你喝了那些化合物?當你喝綠茶時,如果你的舌頭有澀味和苦味,你就是在服用這些化合物。越苦越澀,化合物越多。

謝德玉教授說,這是一項早期的研究,表明綠茶、葡萄和可可中的活性成分對SARS-Cov-2的主要蛋白酶有抑制作用。如果他們能治療或預防新冠肺炎,我們還需要很長的路要走。他表示,「我正在研究尋求資助的建議。我不知道我是否能獲得資助。「 《芝加哥華語論壇》報負責人表示,希望通過相關報導,也能夠使廣大讀者關注和支持這項研究。

公開資料顯示,謝德玉是湖南辰谿縣人。曾就讀于吉首大學生物系,畢業後任教;後在北京師範大學生物系攻讀碩士學位,細胞遺傳學專業; 在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攻讀博士學位,植物生理學專業。現為美國北卡羅萊納州立大學終身教授,植物化學與代謝工程實驗室主任。兼任國際代謝組學協會委員、美國化學協會委員和北美植物化學協會理事等職務。

謝德玉博士先後承擔了多項美國國家基金和美國農業部基金等研究課題。他已獲得國際專利3項,在Science等高影響因子雜誌發表論文20餘篇,目前論文被引用近1000次。2009年8月,因其在原花青素生物合成研究領域的突出貢獻,榮獲北美植物化學學會雷希·楊年輕科學家獎。

安卓用戶,可在各應用商店搜索下載華輿APP(中新社旗下新媒體平臺),關注全球華僑華人,瀏覽世界各國媒體新聞資訊,

無需翻譯——華輿在「手」,世界盡在掌握!


相關焦點

  • 研究:綠茶等植物性食物或有助於抑制新冠病毒
    近日,一份研究顯示,綠茶等植物性食物或有助於抑制新冠病毒。俄羅斯衛星通訊社16日報導稱,德國烏爾姆大學醫學中心分子病毒學研究所專家稱,他們發現一些天然食物能壓制身體裡97%新冠病毒病原體,相關研究成果的文章已經發布在生命科學預印本網站(bioRxiv)上,不過尚未經過同行評審。經研究,科學家發現黑果腺肋花楸汁、石榴汁和綠茶有殺死病毒的功效。
  • Front Plant Sci:食物或飲料中的化合物可抑制新冠病毒必需的蛋白...
    2020年12月2日訊/生物谷BIOON/---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北卡羅來納州立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綠茶、圓葉葡萄(muscadine grape)和黑巧克力等食物或飲料中的化合物可以結合SARS-CoV-2病毒中的一種特殊的蛋白酶並阻斷它的功能。
  • 美國華裔學者因研究新冠病毒將取得重大發現而被殺?陰謀論而已
    今天,許多媒體和自媒體都在轉發這樣一則新聞:美國《匹茲堡郵報》5月5日報導,美國匹茲堡大學證實,該校致力於研究新冠病毒起源的美國華裔科學家劉兵(Bing Liu,音譯),在賓夕法尼亞的家中被射殺。匹茲堡大學稱他近期在研究新冠病毒(SARS-CoV-2),即將取得重大發現。
  • 最新報告!美國出現首例新冠病毒時間提前!或早於中國……
    新冠病毒感染證據或遠遠早於首次官方通報的確診病例。在國際學術雜誌《臨床感染疾病》刊登的研究顯示,CDC對美國紅十字會捐贈的7389名患者的血液樣本進行了檢測,從106人身上發現了新冠肺炎病毒感染痕跡。這些血液樣本是美國紅十字會在2019年12月13日至1月17日之間在美國國內9個州收集的。
  • 用CRISPR技術殺死新冠病毒?《細胞》刊登斯坦福亓磊團隊最新研究
    最近,史丹福大學的亓磊教授與其合作者,提出了一種基於CRISPR系統對抗新冠病毒的新策略。他們日前發表在頂尖學術期刊《細胞》上的論文表明,這種新策略可以在實驗中識別並瓦解人體細胞內的新冠病毒核酸分子,起到抑制病毒複製的作用。
  • 這些是抗冠狀病毒食品,有可能幫健康人抵擋病毒,幫病人擊退死神
    新冠病毒爆發一年多了,疫苗雖然有了,但是對於接種是否有效還不確定。但是在食品上有哪些新的進展?食品專家找到了一些對抑制或抵擋新冠病毒有作用的食物,發表在論文中,我們來了解一下。1. 綠茶,葡萄,黑巧克力研究單位:美國北卡羅來納州立大學黃烷醇存在於許多食物中,包括綠茶、麝香葡萄、黑巧克力、藍莓和葡萄酒。
  • 最新研究:病毒變異後,mRNA新冠核酸疫苗有效!
    美國馬裡蘭大學醫學院微生物-免疫學系及人類病毒研究所終身教授趙玉琪告訴媒體,讓人擔心的恰恰是VOC和N501Y.V2變異株,其都包含N501Y突變。這是S蛋白第501號胺基酸變異,剛好位於S蛋白的RBD區域,是病毒跟人體細胞受體結合的關鍵部位。發生該突變後,新冠病毒或能更強地附著在人體細胞上,即傳播力變得更強。變異株還可能削弱由疫苗和此前感染引發的免疫反應。
  • 美國研究團隊最新發現,新冠病毒能讓血腦屏障出現「漏洞」
    新冠病毒感染症狀多樣,呼吸道症狀是其主要表現,還有一些患者症狀指向血管炎症。一個美國研究團隊最新發現,新冠病毒還能讓血腦屏障出現「漏洞」,潛在破壞大腦神經網絡。新華社資料圖先前已知新冠病毒主要通過其表面刺突蛋白與人體細胞上的「
  • 研究:漱口水能30秒內殺死新冠病毒?
    漱口水能30秒內殺死新冠病毒?這聽起來似乎有些不可思議,但英國卡迪夫大學的一項最新初步研究顯示,含有至少0.07%氯化十六烷基吡啶(CPC)的非處方漱口水,在實驗室環境下能夠在30秒內殺死新冠病毒。研究人員指出,這一「令人鼓舞的跡象」可能會使漱口水成為人們日常生活防疫的重要補充。漱口水能消滅新冠?
  • 對抗新冠的營養素
    在上周英國營養基金會的虛擬會議上,科學家討論了營養素在抗擊新冠疫情中的關鍵作用。對新冠肺炎患者的最新研究以及與其他病毒感染相關的大量現有研究表明,硒鋅、維生素D和益生菌等關鍵營養素可以強化免疫系統,限制冠狀病毒症狀的嚴重程度,甚至降低重症監護入院人數和死亡率。
  • 新冠病毒研究進入尾聲,華裔科學家遭遇殺害,研究結果被美國接手
    最近關於新冠病毒的討論聲不斷,關於病毒的來源說法不一,以美國為首的國家紛紛抹黑我們,聲稱病毒是從武漢傳出來的!但是科學不能作為政治的犧牲品,政治導向不能夠決定科學研究的成果!我們堅信科學,絕不接受任何抹黑,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可以把我們變成伊拉克!隨著美國的故意推動,很多人對新冠病毒的來源產生了很大的興趣!當然能夠查到病毒的源頭對於疫情的防控也有很大的好處!
  • 香港大學教授金冬雁:華人科學家為病毒研究做出很多貢獻
    中國網4月10日訊 (記者李智)當前,在全球共抗新冠肺炎疫情的同時,醫學家們也致力於研究病毒的「前世今生」,並希望找到攻克的關鍵。香港大學霍廣文伉儷基金精準醫學教授金冬雁告訴記者,從2019年12月31日宣布發現新冠病毒到今天,我們真實地見證了病毒從被發現到全球大流行,疫情的發展情況這樣被記錄下來也是有史以來第一次。
  • 新研究:一些漱口水能在30秒內殺死新冠病毒
    華輿訊 據美國中文網報導 威爾斯卡迪夫大學科學家進行的一項研究表明,一些漱口水可以在接觸新冠病毒的30秒內將其殺死,這可能是漱口水有望幫助遏制疫情傳播的「積極信號」。他補充說:「正在進行的臨床研究還將告訴我們,在新冠患者單次使用漱口水後,效果會持續多久。我們需要了解,非處方漱口水在實驗室情況的滅活新冠病毒效果能否在患者身上重現。」
  • 食品中的化合物可以阻斷關鍵的sars-cov-2酶的功能
    根據北卡羅萊納(NC)州立大學植物生物學家的一項新研究,綠茶、麝香葡萄和黑巧克力等食品或飲料中的化合物可以結合併阻斷SARS-CoV-2病毒中一種特定酶或蛋白酶的功能。NC 州立大學植物和微生物生物學教授、這項研究的相應作者說,蛋白酶對細胞和病毒的活力非常重要。
  • 被蚊子咬會不會感染新冠病毒?​美國最新研究出爐
    美國最新研究證實,蚊子不會成為新冠病毒傳播媒介。(圖/取自Pixabay)針對蚊子是否會成為新冠病毒傳染媒介,美國堪薩斯州立大學研究人員17日在《科學報告》雜誌發表研究結果。文章指出,新冠病毒不能藉由蚊子傳播給人類,新研究也首度提供確切的實驗數據,支持世界衛生組織(WHO)關於蚊子不能傳播新冠病毒的推論。新冠病毒疫情迄今仍肆虐全球,未見緩和趨勢。由於蚊子會傳染瘧疾與登革熱等疾病,也讓新冠病毒是否能透過蚊子傳播受到矚目。
  • 雪梨大學最新研究表明:天氣溼度或與新冠病毒傳播速度有關
    搜索下載華輿APP(中新社旗下新媒體平臺),關注全球華僑華人,瀏覽世界各國媒體新聞資訊,無需翻譯——華輿在「手」,世界盡在掌握!(圖/第七新聞截圖)華輿訊 據澳洲網報導雪梨大學和上海復旦大學公共衛生學院近日進行的一項突破性研究將新型冠狀病毒的傳播與天氣聯繫了起來,研究人員表示,空氣溼度低會增加傳播病毒的風險。第七新聞18日報導,6月的一項針對大雪梨地區(the Greater Sydney area )的初步研究提示,乾燥的空氣可能有助於該病毒的傳播。
  • 華人科學家研發細胞「納米海綿」用於中和新冠病毒
    新冠病毒的新藥研發近日出現了一種新的方法。憑藉納米技術,科學家已經研發出了一種比人類頭髮絲細一千倍的細胞「納米海綿」,希望可以將其製成藥物,用於中和人體內的新冠病毒。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的研究團隊正在嘗試用被人體細胞膜包裹的「納米海綿」來「引誘」病毒與其結合,從而達到吸收並中和病毒的作用。在剝離了細胞內容的人體細胞膜上加入這種「納米海綿」,理論上可以用作「仿生誘餌」,用於治療疾病。在吸收病毒等對人體有害的物質後,這種細胞「納米海綿」可以在肝臟中降解。
  • 各國最新發現新冠病毒的主要死因並非肺部炎症而是另有其他...
    、檢查以判斷死者死亡的原因,明確死亡的性質早在4月初教授就對漢堡所有登記的、因感染新冠病病毒死亡的人的屍體進行解剖當時的死亡人數一共有44人5月7日德國媒體報導屍檢結果截止至5月7日,教授的團隊共對192個新冠感染死者屍體做了解剖解剖結果發現很多死者身上有血栓這種血栓會引起肺栓塞而導致死亡
  • 新冠疫情最新消息!美國CDC研究報告:新冠去年12月中就在美國出現...
    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CDC)11月30日發布的一項研究報告,2019年12月中旬美國就已有人感染了新冠肺炎(COVID-19),比中國正式確定新冠病毒(SARS-CoV-2)早了幾周,比公共衛生部門發現美國首例病例早了大約一個月。
  • 香港大學最新研究推斷新冠病毒源於蝙蝠
    人民網香港5月15日電(記者陳然)由香港大學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領導的研究團隊近日表示,經最新研究證實,新型冠狀病毒能感染人類和中華菊頭蝠的腸道細胞,並保持強大的複製能力,研究結果支持新冠病毒很可能源於蝙蝠,人類腸道亦可能是另一種病毒傳播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