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時期繳獲一把三八大蓋,戰士會高興的跳起來,這槍有那麼好嗎

2021-01-09 我的旅程日記

戰爭時期繳獲一把三八大蓋,戰士會高興的跳起來,這槍有那麼好嗎

在許多反戰主題的電視劇中,我們經常看到這樣一個場景,就是在八路軍戰勝之後,八路軍最討喜的是日軍的日用品和武器,因為中國的目前工業產能相當薄弱。由於無法製造先進武器,八路軍對日本軍隊的先進武器特別感興趣。特別是今天主要提到的步槍是一支看起來相當不起眼的一支步槍,這支步槍在八路軍眼裡就像一個寶藏。有什麼好的,以及如何俘獲八路軍的芳心。

首先,讓我介紹一下這種步槍的特點。槍的長度約為一米三米。這個高度經常被八路軍嘲笑:沒有高梁還想打架?這也是三八大蓋的特徵之一,因為它比其他步槍更長,日本人利用這個長度來利用八路軍。下面為您介紹的是三八大蓋這個名稱的由來,因為步槍具有與其他步槍不同的防塵罩。眾所周知,這些槍枝中最忌諱的是被灰塵覆蓋,因為如果它們都是灰塵,那麼很容易導致槍管堵塞,從而導致不必要的事故。

在電視劇中,看到士兵揮舞著自己的槍枝。這也是對槍枝的保護和對生命的尊重。因此,這種防塵罩將起到防止堵塞的良好作用。步槍也是在明治38年製造的,所以這個名字也由此而來。

介紹了這種步槍的特點,其次是這種步槍的攻擊力。這支步槍之所以在實戰中脫穎而出,第一個就是這支步槍的結構非常簡單,讓士兵們在戰鬥當時,它可以減少因槍太重而造成的不必要的麻煩,對於許多在南方打架的日本人來說,這也是非常令人滿意的。第二個特徵是範圍很遠。在戰鬥中,如果你想要達到百步穿楊,你必須擁有良好的武器裝備。而三八大蓋剛好有一個精確的射擊範圍,普通步槍射程基本上是800米。還不一定保證擊中,因為子彈會形成一個弧形,這將使狙擊手的命中率大大降低,但三八大蓋卻不同。在戰鬥中它經常被用作狙擊步槍。畢竟,在800米距離上你可以殺死敵人,避免友軍傷亡。第三個是它具有非常強悍的穿透力。在電視劇中一發子彈可以殺死兩個敵人這也是有可能的。

大家還對這把槍有什麼了解嗎?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相關焦點

  • 歷史上殺人最多的武器,原子彈排不上榜,三八大蓋只能墊底
    一戰和二戰被稱為世界上最殘酷的兩場戰爭,其傷亡人數分別為三千多萬和1.9億,導致兩場戰爭傷亡人數相差甚大的原因之一就是武器的升級。接下來我們就來看看哪一款武器殺人最多。在榜上墊底的是日本的三八大蓋,這款武器在當時日本的部隊中還是非常常見的,尤其是在中國戰場上。曾有數據記載,三八大蓋造成的殺傷率達到了300萬。
  • 抗戰:八路軍、新四軍那些知名老槍,這回講明白了
    不僅是八路軍部隊,直到抗美援朝戰爭時,志願軍部隊還大量裝備蘇聯提供的「水連珠」步槍。三八式步槍一提起三八式步槍或「三八大蓋」,人們馬上就會聯想到抗日戰爭。三八式步槍1905年在東京小石川炮兵工廠定型生產,取自日本明治天皇的年號:明治三十八年,被命名為「三八年式步槍」或「三八式步槍」。
  • 毛澤東與槍的故事
    中央警衛團手槍連居然沒有一支好槍 紅軍轉戰陝北時,有一次,陳賡問中央警衛團手槍連連長高富有:「你們有多少人?武器怎麼樣?」高為難地回答說:「有4 挺機關槍,24 支衝鋒鎗,一人還有一支破短槍。另外,就是大刀了,一人一把。」常年帶兵打仗的陳賡聽後心想:在部隊裡,戰士們要佩帶大刀作為武器備用,只能說明一個問題,那就是配備的槍枝一定不好。
  • 抗戰時期的「黃崖洞」,到底是用來造槍的嗎
    說到抗戰時期中國軍人使用的步槍,相信很多人都會如數家珍:比如毛瑟步槍、漢陽造、中正式步槍、55式步槍,還有從日軍手中繳獲的三八大蓋等。可是很少有人知道,除了這些步槍,還有一種步槍叫八一步槍。說到這裡有的軍迷說了,八一步槍不是79年才問世的嗎?
  • 「運輸大隊長」有多給力?被繳近350萬支槍,外加5億多發子彈
    在這四年中,解放軍還分別繳獲短槍12241支、25116支、53133支、78303支,合計為16萬8793支;分別繳獲戰防槍82支、108支、390支、281支,合計為861支。以上解放軍繳獲長短槍、輕重機槍、戰防槍的總數高達348萬1870支/挺。有朋友可能會有疑問了,不是說解放戰爭時期殲滅了800萬蔣軍嗎?怎麼繳獲的槍枝還不到350萬支/挺呢?
  • 志願軍繳獲的怪異卡賓槍,差點成中國制式裝備!
    該槍在安裝普通瞄準鏡的同時,另外安裝了一個巨大的紅外燈。解放戰爭期間該槍也是解放軍繳獲數量較多的武器,很多警衛部隊是成建制裝備M1型卡賓槍。 警戒的戰士,手中的就是繳獲自美軍的M2卡賓槍 在M2卡賓槍投入生產後的不久,美國陸軍又提出要求研發一款夜間近戰用的狙擊步槍
  • 韓戰長津湖戰役,面對敵強我弱,志願軍戰士如何戰勝敵人?
    他為什麼還會有如此奇怪的感覺呢?一個多月前。1950年10月初,以美英為首的所謂聯合國軍。不顧中國政府的多次嚴正聲明,悍然越過了朝韓之間的邊界三八線,攻入朝鮮境內。隨著朝鮮人民軍主力接連被重創,聯合國軍總司令麥克阿瑟,理所當然地認為接下來將不會再遇到有效的抵抗。一舉蕩平朝鮮境內的全部抵抗力量,結束戰爭指日可待。所以他得意洋洋地向美軍發出了一個鼓舞人心的指示,讓孩子們在聖誕節前回家。
  • 對紅軍來說,手榴彈有多重要?能讓李雲龍打算用老婆換二十箱
    紅軍時期,尤其是在根據地時期,除了極少數情況之外,大多數情況下,紅軍的槍都是非常緊缺的,許多新兵入伍之後的第一仗都是拿著紅纓槍或者大刀啥的就直接上去了,到戰場上如果能繳獲一支槍,自己才能有槍。比如吳法憲,參軍後第一次上戰場,就只拿了個長矛,班長說衝,他悶著頭就跟著一直衝,最後繳獲了一支槍。
  • 彭德懷談韓戰:美軍停戰算明智,不然被趕去餵王八
    彭大將軍滿意地笑了。然後他鑽進潮溼低矮的坑道,和戰士們圍坐在一起,關切地詢問戰士們能不能吃上熱飯、喝上開水,有沒有青菜吃,坑道裡有沒有防雨設備,慰問團有沒有到過前沿等情況。戰士們一一做了回答。彭大將軍告訴戰士們:「現在停戰了,我們不能總是蹲在坑道裡,不久就要動工蓋房子了,到時候大家要好好蓋,蓋好了作示範,讓全線部隊都來你們這裡參觀學習。」在平易近人、和藹可親的總司令面前,戰士們無拘無束地談著他們戰鬥、工作、學習和生活的情況。
  • 揭秘日軍拼刺刀有多牛?少林武僧被鬼子一刀震麻虎口!
    在對抗日本侵略者的時候,我們會發現日本士兵的單兵作戰能力很強,制服一個日本兵需要三個士兵才行,這是楊成武司令員總結出來的經驗,我們不禁會發出疑問,為什麼會出現如此懸殊的差距呢?首先,日軍裝備好。和拿著刀槍棍棒上戰場的中國士兵比,日本人的裝備算得上十分先進了,就拿影視劇中經常出現的三八大蓋來說吧,和我軍進行貼身戰的時候明顯佔了上風,裝上刺刀的三八大蓋比我們中國士兵的步槍長了約有12釐米,日軍武器長度達到了一米八,在進行白刃戰的時候,雙方同時揮刀相向,日軍的刀也會比我方的刀先刺中目標,遠程武器缺失,近身肉搏不佔優勢,只能靠著大無畏的勇氣衝上去了。
  • 把子彈縮小到納米級別,對人體還有殺傷力嗎?子彈穿過就已修復
    子彈高速穿過人體造成重大傷害,無疑這是常識!但現實中卻有很多有趣的案例,同樣都是子彈,但造成的傷害完全不一樣,其中還有大家熟悉的三八大蓋。三八大蓋的準頭極佳,但殺傷力卻不咋地三八大蓋是日本三八式步槍的俗稱,這是日本明治三十八年(1905年)正式採用的制式武器,三八大蓋的來歷是槍機聯動的有一個防塵蓋,和機匣上刻有「三八式」的字樣
  • 36萬人的八路軍,裝備680支衝鋒鎗,這些槍怎麼來的?
    在這些照片中便有紅軍戰士使用花機關的照片,還有數十名紅軍戰士人手一把湯姆遜衝鋒鎗的展示場景。 紅軍抗日先鋒軍即紅一方面軍主力部隊,在此前的東徵作戰中曾繳獲了不少晉綏軍的武器。而閻錫山的太原兵工廠可以製造大量的晉造湯姆遜,據說月產最高峰時可達900支,總產量估計在40000支,晉綏軍部隊的衝鋒鎗可裝備到班,還可集中裝備部分突擊隊。
  • 抗戰老兵繳獲一把軍刀,日本想出千萬贖回,老人果斷回絕
    二戰時期,日軍在中國,用軍刀殺了無數中國人,上面沾滿了老百姓的鮮血,而戰爭結束之後,日本軍刀都被我國收繳,無論如何,也不會歸還日本。 除了抗戰勝利,我國收繳的日本軍刀,還有在戰爭中,被我國抗戰老兵繳獲的軍刀。
  • 土匪開人肉包子鋪 15名解放軍戰士遭暗算
    當張遼生等十名戰士來到「丹心酒店」時,天已黑得像鍋底。        「客人吃飯嗎?有剛蒸好的肉包子。」手舉防風燈,老頭遠遠地、熱情地招呼著。        「吃!」小王急呼道:「我們餓了一天啦!」三步並作兩步,跨進了酒店。        「是解放軍呀!」
  • 見過重達一百公斤的火箭筒嗎?
    ——雨果(法)文章分類|歷史奇聞文章字數|2522字,閱讀約6分鐘世界上千奇百怪的事情,也是在二戰的歷史上,總有那麼幾個操作是你不懂得。火箭筒是一種可攜式的反坦克武器,這一點大家都知道,在玩遊戲的時候,大家都喜歡不管三七二十一,拿起來就對著敵人打,非常的痛快。但你聽說過像反坦克炮一樣好看的火箭炮嗎?。
  • 偉人的霸氣和智慧: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中國人不懼戰爭
    1950年6月,北朝鮮在得到蘇聯的默許後,令朝鮮人民軍越過三八線向南韓發起全面進攻,韓戰全部爆發。戰爭初期,朝鮮人民軍勢如破竹,僅用三天的時間就佔領了南韓的首都漢城,南韓軍隊節節敗退,很快被逼退到釜山一隅,就差被趕進大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