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絲狀真菌鑑定是難點,VITEK MS來支招

2020-12-07 儀器信息網

當田中耕一因發現『生物大分子的軟電離技術』而獲得2002年諾貝爾化學獎時,他一定沒有預想到,短短十幾年時間,這一技術能夠在微生物領域帶來如此巨大的變革。

  MALDI-TOF MS這一技術自應用於微生物以來,其技術的成熟度和商品化程度迅猛發展令人咂舌。今天當一位臨床微生物工作者說出「鑑定結果來自質譜」時,已經不再是帶有些許的懷疑,而是成竹在胸的自信。成本低廉、操作簡單、快速而準確已經使得質譜技術成為微生物發展中不可阻擋的一股趨勢。

  即使在這樣的潮流下,也並非所有的事情都是那麼一帆風順的。

  比如對於微生物中的絲狀真菌,應用於質譜鑑定並非一路坦途。

  不論是產品研發還是臨床應用,絲狀真菌在譜上的鑑定似乎註定要經歷更多的時間和坎坷,而當下微生物工作者在這個問題上似乎仍然更依賴於形態學鑑定,縱使遇到難題時首先也是考慮測序的方法。

關鍵問題一

  從原理上來看,絲狀真菌的鑑定和細菌並無不同,此處省略1000字並再次腦補MALDI-TOF MS的原理過程̷̷

  然而必須要強調的是,對於微生物的質譜鑑定,一個足夠豐富、有組織性的資料庫才是真正重要的關鍵條件。這也是在某些資料庫中的一個顯著短板,即對於真菌,尤其是雙相真菌和絲狀真菌難以獲得一個令人滿意的結果,這些質譜系統要麼是鑑定出一堆不相關的低分辨結果;要麼由於分值太低而鑑定失敗。

  需要注意!

  對於鑑定失敗的情況,一方面可能是由於資料庫中確實不包含該菌種,另一方面可能資料庫中包含該菌種,但在臨床工作中分離出的臨床菌株因為和建庫菌株間的異質性(heterogeneity)而不能很好的匹配,導致沒有鑑定結果。

  絲狀真菌質譜鑑定的複雜性正體現在此,由於絲狀真菌本身的蛋白成分相比細菌更加複雜,加之培養條件、菌絲體大小、產孢情況的不同,也會導致絲狀真菌的蛋白圖譜會發生較大的差異變化,這顯然給質譜的鑑定帶來了一定程度的挑戰。因為試圖通過少量菌株的圖譜來「演繹」所有菌株可能性的情況並不現實,這種蛋白表達上的「質」和「量」的變化是難以預測的。而可能的一個解決途徑則是儘可能收集不同來源的菌株和不同培養條件下獲得的圖譜,通過「歸納」的方法將所有蛋白特徵進行整理,以期覆蓋該菌種的普遍性特徵,並滿足臨床鑑定的需要。

黑麴黴在SDA平板上生長2天和8天獲取的圖譜

  關鍵問題二

  另一個問題是絲狀真菌的前處理:

  和一般細菌以及酵母樣真菌不同,通過基質液甚至是甲酸處理並不能有效破壞其細胞壁並充分獲取其蛋白。這是因為絲狀真菌的細胞壁中包含一種叫幾丁質的物質,該物質同樣存在於昆蟲的甲殼中,它不能被普通的有機溶劑(乙醇、甲酸等)所溶解。這也是為什麼很多實驗室按照一般的提取流程,所獲得用於分析的蛋白波峰非常少,從而導致鑑定失敗。

  2018年10月,VITEK MS獲得FDA臨床實驗驗證的菌種數量已經達到401種,而其中絲狀真菌達到了47種;成為目前唯一通過FDA認證的可用於絲狀真菌的MALDI-TOF MS系統!

  其中包括了毛黴、雙相真菌、皮膚真菌、暗色真菌、麴黴及其他潛在的病原菌。

  在外部臨床實驗中總共檢測了1519株絲狀真菌,達到了91%的正確鑑定率²,這顯然已經完全達到了臨床診斷的要求。

  值得注意!

  VITEK MS IVD資料庫中的絲狀真菌已經超過了100種,但這其中仍然有一部分因為臨床試驗中沒有分離到足夠的菌株而尚未獲得FDA的認證。

  VITEK MS通過FDA批准的絲狀真菌種類:

  Q&A

  為什麼目前只有VITEK MS的絲狀真菌鑑定能夠通過FDA的嚴苛考評呢?

  正如前文所述,一方面梅裡埃為VITEK MS的資料庫開發提供了強大的菌株庫,作為擁有全球最大的菌株貯藏機構之一,在絲狀真菌的建庫上選擇了多株有代表性的菌株,同時經過不同的培養條件、培養時間及不同的操作人員獲取圖譜並通過權重矩陣的算法實現對普遍性的覆蓋。

  另一方面,專利性的絲狀真菌提取技術(U.S. Provisional Patent Application no. 62/209,116)能夠在保證生物安全的同時,實現高效率的蛋白提取,獲得高質量的蛋白圖譜。

  2012年,VITEK MS成為史上第一臺獲得FDA認證的微生物質譜鑑定系統,從此質譜的臨床應用開啟了全新的時代。

  而隨著絲狀真菌感染越來越受到臨床的關注,質譜鑑定的方法已經成為臨床工作中必不可少的選項,在這一領域中,VITEK MS再次走在了前列。

  

VITEK MS 全自動快速微生物質譜檢測系統

相關焦點

  • 【2017歐洲微生物與傳染病年會系列報導】MALDI-TOF MS在ECCMID中...
    2002年,該技術獲得諾貝爾化學獎,評獎委員會認為該技術突破了生物大分子質譜分析的難題,在臨床診斷領域具有巨大的應用潛力。,所採用的鑑定方法從2012年至今一直為maldi-tof ms+itsrdna測序方法。
  • 【分享】手把手教你如何自製絲狀真菌培養基(PDA)
    隨著廣譜抗生素的大量使用,真菌感染尤其是侵襲性真菌感染病例越來越多,相應的實驗室診斷也引起越來越多的重視。
  • 研究揭示絲狀真菌天然產物生物合成新機制
    絲狀真菌具有強大的次級代謝產物合成能力,可以產生結構複雜多樣、具有廣泛生物活性的化合物。目前,許多絲狀真菌的次級代謝產物或其衍生物都已被開發成重要藥物應用於臨床中,包括青黴素、他汀類降血脂藥物和抗真菌藥物棘白菌素。探索絲狀真菌次級代謝產物的生物合成機制,對於進一步挖掘次級代謝產物資源和開發新型藥物具有重要意義。
  • MALDI-TOF MS | 臨床微生物鑑定中的一大新利器
    、準確、成本低廉,且資料庫可不斷更新完善,極大地提高了臨床微生物尤其是微需氧菌、厭氧菌、分枝桿菌及真菌等難培養微生物的鑑定效率,儘管該技術推向臨床不到10年,現已被公認為微生物快速鑑定的裡程碑。Biotyper 2.0 database中包含的菌種豐富,但缺乏志賀菌( 與大腸埃希菌親緣性過近,常規比對算法無法區分) ,且分枝桿菌、絲狀真菌、布魯氏菌以及霍亂弧菌等所在資料庫需單獨購買; Vitek MS plus Saramis Knowledge base2.0 中包含的菌種少於Biotyper 2.0 database,但擁有霍亂弧菌的數據。
  • MALDI-TOF飛行質譜在臨床微生物鑑定和藥敏檢測中的應用
    一、樣本前處理及應用目前臨床常見的大多數革蘭陰性菌都可以在固體瓊脂培養基上生長,然後選擇一個單獨的菌落,直接塗在MALDI靶上作為薄膜進行鑑定。而革蘭陽性細菌、奴卡菌、分枝桿菌和大多數的酵母樣真菌等,使用直塗靶板不能有效破壞其細胞壁,通常需要多步提取方法來保證質量,主要原因和獲得譜圖與資料庫的質量以及技術的局限性有關。
  • MALDI-TOF MS 病原體鑑定質量保證專家共識
    2.靶板點樣:先將質控菌株/蛋白標準品點在靶板相應孔位,再點待測菌落。點樣時應注意菌量適當、厚度均勻,不可帶有瓊脂成分。3.加基質液:點樣後加入基質液,應自然涼幹。5.樣本準備注意事項:(1)靶板點樣加入基質液後,需完全乾燥形成結晶可進行檢測。           (2)靶板準備完成後,如為細菌或酵母菌,需在48 h內完成檢測;如為分枝桿菌,需在4 h內完成檢測;如麴黴菌等絲狀真菌,需立刻完成檢測。
  • MALDI-TOF MS在臨床微生物檢驗中的應用進展
    應用傳統的化學方法對常見細菌進行鑑定,仍然是現在大多數實驗室所採取的鑑定方法,但是對於一些難鑑定菌及培養要求苛刻的病原體,常規鑑定方法並不能滿足實驗室及臨床的應用。然而,MALDI-TOF MS技術不僅能夠快速鑑定,而且也為微需氧菌、厭氧菌、真菌、結核分枝桿菌及病毒等難鑑定、難培養病原體的鑑定彌補了生化鑑定方面的不足。
  • 質譜專題 | MALDI-TOF MS質譜儀 在臨床微生物鑑定中的應用
    飛行時間質譜儀(MADLI-TOFMS)歸類於有機質譜,可應用於臨床微生物(包括細菌和真菌)的高通量快速鑑定、疾控中心的微生物傳染病原的鑑定與監測、海關進出口商品的檢驗檢疫、食品生產中的微生物檢測和工業、農業和環境中的細菌監測等領域。
  • 濰坊市人民醫院引進微生物快速鑑定新利器——MALDI-TOF MS質譜儀
    MALDI-TOF MS質譜儀的應用領域和前景臨床病原微生物鑑定鑑定中的應用是臨床微生物鑑定領域革命性的突破,與傳統的表型鑑定及分子生物學技術相比,MALDI-TOF MS快速、準確、經濟、高通量等優點,能極大助力少見菌、疑難菌株的鑑定,且資料庫可不斷更新完善,極大地提高了革蘭陽性菌
  • 最浪漫的真菌——紫色擬青黴
    也可導致皮膚和皮下感染、肺部感染、鼻竇炎蜂窩織炎、腎盂腎炎、心內膜炎甚至真菌血症。危險等級(RG)1級。生物安全等級3級(BSL-3)。對兩性黴素B天然耐藥。再享受一下顯微鏡下的美吧!春回大地,萬物復甦,來看看顯微鏡下靜悄悄的生長吧。
  • 又一款臨床微生物MALDI-TOF取得CFDA醫療器械註冊證
    Autof ms1000 全自動微生物質譜檢測系統具體情況如下:  一、產品註冊證具體情況  產品名稱:全自動微生物質譜檢測系統  註冊證編號:豫械注準 20182400196  註冊證有效期至:2023 年 4 月 27 日  型號:Autof ms1000  產品用途:利用基質輔助雷射解吸電離飛行時間(MALDI-TOF)質譜方法對分離後的細菌及真菌進行鑑定試驗。
  • 蘭科植物菌根真菌的分離及形態學鑑定
    在自然條件下,蘭科植物大都與真菌共生。組培技術的應用實現了蘭科植物的工業化育苗,但是,蘭科植物組培苗移栽後成活率低,生長緩慢,開花延遲。這已成為目前國內外蘭花產業發展的重要制約瓶頸之一,其主要原因是蘭花組培苗不易形成菌根,蘭花生長所需的營養物質不能得到充分的供應。因此,分離和篩選能促進蘭科植物生長的適宜的共生真菌,對組培苗進行高效菌根真菌的人工接種,實現菌根化,具有十分廣闊的應用前景。
  • 元譜科技:MALDI-TOFMS在臨床微生物領域的技術與應用進展
    近年來,得益於其在微生物鑑定方面的革命性優勢,技術潛力被不斷挖掘,在基因分型分析、生物標誌物鑑定、病原體鑑定、質譜成像等應用領域也嶄露頭角,越來越被臨床檢測領域所青睞。基於此,儀器信息網計劃推出「MALDI-TOF在臨床微生物領域的技術應用進展」專題,以增強業界專家和質譜技術以及臨床醫學相關機構工作者之間的信息交流,同時向儀器用戶提供MALDI-TOF在臨床微生物領域更豐富的產品、技術解決方案。
  • 超級真菌來襲,但並非超級可怕
    此外,還發現硫酸銅對「超級真菌」具有很強的生長抑制效果,該發現為醫院內感染防治提供了新途徑。另外,在對小鼠和大蜡螟感染模型研究中發現,「超級真菌」中國分離株在毒性方面比臨床上常見的白色念珠菌弱。但在42℃高溫下,仍然可以分泌大量的毒性因子胞外蛋白酶。 周澤奇說,部分耳念珠菌的臨床菌株,用當前抗真菌藥物完全無法控制。
  • MALDI-TOF MS會不會取代形態學鑑定?
    分子生物學興起之前,人們對自然界生物的分類主要依靠形態學鑑定。比如對於植物,是從根、莖、葉、花、果實等方面進行形態學描述,再根據這些形態學描述,對未知植物的物種進行確認。但是,這些工作需要十分有經驗的專業人士來完成。分子生物學的出現,不斷改變著這種格局。
  • 塗片檢查在臨床微生物檢驗中的應用意義
    隱球菌病5.2%,毛黴菌病1.5%,IFI死亡率達到27.6%;真菌感染無特異性臨床表現、微生物檢測方法有限都是IFI病原學檢測的困難,張秀珍報導[1]真菌感染患者50%不能在生前獲得陽性培養結果,患者因錯過最佳治療時機而失去生命。
  • 魚病知識--真菌的分類初識
    最近筆者在做海洋微生物普查的微生物分離工作,發現對真菌的認識嚴重不足,特別是對其形態和分類的認識過於片面了,因此,在查閱相關資料後,筆者對真菌的分類及形態學做一定的初步梳理,以便為以後的工作打下基礎。
  • 天津工生所絲狀真菌戊糖代謝功能基因組學研究獲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院天津工業生物技術研究所田朝光研究組利用功能基因組學技術,分析了模式真菌粗糙脈孢菌對L-阿拉伯糖的響應,並比較了其在葡萄糖、木糖和阿拉伯糖上的轉錄組。結果顯示,雖然阿拉伯糖和木糖在真菌中有相似的代謝途徑,但粗糙脈孢菌對兩者的響應存在極大的不同:當粗糙脈孢菌以阿拉伯糖為碳源時,半纖維素酶以及眾多轉錄因子和糖轉運蛋白被高效誘導表達, 而木糖僅僅誘導了少量木糖代謝高度相關的基因。在此基礎上,研究組鑑定了全新的葡萄糖轉蛋白(GLT-1)、戊糖轉運蛋白(XYT-1和XAT-1)以及木聚糖酶調控因子(HCR-1)。
  • 真菌是一類什麼樣的生物呢?真菌究竟是植物還是動物呢?
    ,也就是說,它們的細胞非常薄,呈絲狀結構。當我從坑中拔出腳來,正暗自慶幸沒有受傷時右腳下卻發出了『叭』的一聲,我感覺一個東西被踩破了。突然,黑煙出現在我面前。我的鼻子被黑煙強烈地刺激了一下,感到一陣陣酸溜溜的。淚水從我的眼睛裡湧出,我打了一次又一次的噴嚏,我周圍的黑煙終於消散了。這時,我看到腳下有一個南瓜狀的白色大菌,破裂處有少量黑煙嫋嫋而出。原來,這就是號稱,「植物催淚彈」的馬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