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59家航空公司投身「2025年25%」行動

2021-01-08 澎湃新聞

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以下簡稱「國際航協」)宣布,全球已有59家航空公司積極響應「2025年25%」,用實際行動解決民用航空業的性別平衡問題。

「2025年25%」行動於2019年9月26日正式啟動,參與行動的航空公司自願承諾在2025年達成以下目標:

● 高級職務(由航空公司自行定義)中的女性成員比例增加25%(對比當前報告的指標),或增加至25%;

● 女性人員不足的職位(例如:飛行員和運營人員),其女性比例比當前指標增加25%,或增加至25%;

● 每年報告關鍵性別平衡指標。

目前已承諾投身「2025年25%」行動的59家航空公司佔全球客運量的30.24%,包括傳統和低成本航空公司。該行動一經發起即引發廣泛共鳴,籤署加入該行動的航空公司遍布全球各大洲:歐洲最多(36家),其次是亞太地區(10家)、美洲(7家)、非洲和中東(6家)。

國際航協理事長兼執行長亞歷山大·德·朱尼亞克先生(AlexandredeJuniac)表示:「航空旅客來自各行各業,不同的文化背景和性別。然而,航空業卻未能體現世界多元化的特點,這亟需改變。我對積極投身「2025年25%」行動的59家航空公司表示歡迎,他們邁出了令人鼓舞的一步,我期待能有更多的航空公司加入這項行動。」

行動的下一階段工作將集中收集致力提升的關鍵領域數據,即:擔任高級職位的女性人數(具體職位由航空公司自行定義),女性人數不足的職位中的女性人數(例如飛行員、維護和工程),以及國際航協管理小組中被提名和任命的女性人數。目前,國際航協正測算和報告擔任高級職位的女性人數,以及參加行業大會的女性人數。具體數據和結果將於2020年6月,在阿姆斯特丹舉行的國際航空運輸協會年會和世界航空運輸峰會上公布。

「2025年25%」行動的59家航空公司是(按公司英文名字母順序):

1. Aegean Airlines 愛琴海航空

2. Aer Lingus 愛爾蘭航空

3. Aero Mexico 墨西哥航空

4. AVIANCA 哥倫比亞阿維安卡航空

5. Air Baltic Corporation 波羅的海航空

6. Air Botswana 波札那航空

7. Air Corsica 科西嘉航空

8. Air Dolomiti 多洛米蒂航空

9. Air France 法國航空

10. Air India 印度航空

11. Air NewZealand 紐西蘭航空

12. Air Vanuatu 萬那杜航空

13. All Nippon Airways 全日空

14. Atlantic Airways 大西洋航空

15. Atlas Air 亞特拉斯航空

16. Austrian Airlines 奧地利航空

17. Blue Air 藍色航空

18. British Airways 英國航空

19. Brussels Airlines 布魯塞爾航空

20. Bulgaria Air 保加利亞航空

21. Carpatair 卡巴特航空

22. Cathay Pacific 國泰航空

23. China Eastern 中國東方航空

24. Delta AirLines 美國達美航空

25. Deutsche Lufthansa 德國漢莎航空

26. Edelweiss Air 雪絨花航空

27. Etihad Airways 阿提哈德航空

28. EuroAtlantic Airways 歐洲大西洋航空

29. Eurowings 歐洲之翼

30. Federal Express Corporation 美國聯邦快運

31. Finnair 芬蘭航空

32. Flybe 英國Flybe航空

33. Georgian Airways 喬治亞航空

34. Gulf Air Company 海灣航空

35. Hahn AirLines 哈恩航空

36. HiFly航空

37. IBERIA 伊比利亞航空

38. Icelandair 冰島航空

39. Japan Airlines 日本航空

40. KLM Royal Dutch Airlines 荷蘭皇家航空

41. Lufthansa Cargo 漢莎貨運航空

42. LufthansaCityLine 漢莎城際航空

43. Norwegian Air Shuttle 挪威航空

44. Pegasus 土耳其飛馬航空

45. Qantas Airways 澳洲航空

46. Qatar Airways 卡達航空

47. Scandinavian Airlines System(SAS) 北歐航空

48. Singapore Airlines Limited 新加坡航空

49. Somon Air 索蒙航空

50. Swiss International AirLines 瑞士國際航空

51. TAAG-LinhasAéreas de Angola TAAG安哥拉航空

52. The Royal Jordanian Airline 約旦皇家航空

53. Transportes Aéreos Portugueses(TAP) 葡萄牙航空

54. Turkish Airlines 土耳其航空

55. Ukraine International Airline 烏克蘭國際航空

56. United Airlines 美國聯合航空

57. Virgin Australia International Airlines 澳洲維珍航空

58. Vueling Airlines 伏林航空

59. Westjet 西捷航空

原標題:《全球59家航空公司投身「2025年25%」行動》

相關焦點

  • 2025年全球特種任務飛機市場預計將達183億美元
    2020年10月發布的「特種任務飛機市場2025年預測報告」顯示,全球特種任務飛機市場規模將從2020年的135億美元增長到2025年的183億美元,期間複合增長率(CAGR)達到6.2%。
  • 悲慘的全球航空業:年內已有43家航空公司停止運營
    相比之下,2019年全年停止運營的航空公司為46家,2018年為56家。儘管各國政府已經積極出臺救助政策以防止航空公司破產,但慘澹的航空業仍未見好轉,年初至今已有43家航空公司停止運營,而未來將出現更多公司倒閉。
  • 「大胃王」海航:所投資航空公司達19家
    於是海航旗下的「馬甲」也就越來越多,目前海航參股的航空公司已經達到19家。下面,我們就一起來扒一扒大海航的「小馬甲」們。  祥鵬航空,註冊地為雲南省昆明市,運營基地為昆明、麗江、成都,為昆明第二大基地航空公司。2006年2月26日,祥鵬航空順利開航。2008年6月,雲南省國資委與海航集團籤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共建祥鵬航空。2016年3月25日,祥鵬航空正式對外發布低成本戰略轉型。
  • 全球航空公司普遍削減運力,超過30家停飛
    記者:陳曉雙受疫情影響,至少30個國家和地區採取了入境限制措施,加之客運需求銳減,航空公司不得不縮減運力,許多航空公司甚至停飛航班。國際航空運輸協會預計,2020年全球航空公司客運收入損失高達1130億美元。
  • 疫情已導致全球43家航空公司破產
    旅遊數據公司Cirium的統計顯示,由於新冠疫情引發的航空旅行需求暴跌,今年迄今為止全球已有43家商業航空公司破產,接近2019年全年的46家,預計未來幾個月將有更多公司破產。Cirium所說的破產是指完全停止或暫停運營,而非破產重組。
  • 全球15家航空公司的空客A380及其塗裝一覽
    空客A380是歐洲空中巴士公司生產的全球最大四發雙層寬體客機空客A380客機空中巴士A380的第一架原型機於2005年1月18日在法國土魯斯首次公開,並於2005年4月27日完成首飛2007年10月15日,該機型首次交付於新加坡航空公司,並於當年10月25日投入運營。截止2019年2月,空客A380接到290個訂單,並交付了235架飛機。阿聯航空公司是最大的空客A380顧客,共有123個訂單,已交付109架。除了新加坡航空和阿聯航空,全球還有13家航空公司運營著或者運營過空客A380客機。
  • 今年全球已有40多家航空公司倒閉,而且還會有更多
    旅遊數據公司 Cirium 發現,自今年1月以來,已有43家商業航空公司倒閉,而對比2019年全年為46家,2018年全年為56家。根據 Cirium 的定義,倒閉的航空公司是指完全停止或暫停運營的航空公司。
  • 疫情重挫旅行需求,今年全球已有43家航空公司破產
    中新經緯客戶端10月8日電 據新加坡《聯合早報》8日報導,旅遊數據公司Cirium統計數據顯示,由於新冠肺炎疫情引發的航空旅行需求暴跌,今年迄今為止全球已有43家商業航空公司破產,接近2019年全年的46家,預計未來幾個月將有更多公司破產。Cirium所指的破產,是完全停止或暫停運營,而非破產重組。
  • 花25萬購買無限次機票,被嘲笑20年,卻讓航空公司很頭疼
    然而還真有這麼一個銀行家,他花了25萬美元買了這張機票,當時周圍的所有人都對此不能理解,甚至於一直在嘲笑他,這一嘲笑就是20年,現如今,當初賣他機票的航空公司卻為此十分頭疼,這到底又是什麼原因呢?美國航空公司,他們為了拓展市場推出了一項營銷方案,只要一次性花25萬美元,就可以買到一個無限次的飛機頭等艙的機票,沒有時間限制,只要人還在,就可以一直乘坐,這不就是擁有了一架私人飛機麼,還不用保養修理。
  • 排行榜大盤點:INS交通帳號TOP10,全球最壕航空公司你見過幾家?
    (AirAsia),簡稱亞航,成立於2001年;是馬來西亞第二家國際航空公司,也是亞洲地區首家低成本航空。(荷文原名:Koninklijke Luchtvaart Maatschappij),意指&34;,但為了統一全球形象一律以&34;自稱,是一家以荷蘭阿姆斯特丹為總部的國際航空公司,創立於1919年10月7日。
  • 男子花25萬買無限次機票被人嘲笑20年如今航空公司卻很頭疼
    一個人的眼界和遠見能夠影響他的一生,但是對是錯,每個人都會有不同的看法,就像美國銀行家史蒂夫羅斯坦曾耗資25萬買了一張無限次的飛機票,被世人嘲笑了20年,但他也因此而成為令美航最為頭疼的一個乘客。1987年,美國航空公司推出一個活動,那就是花25萬就可以購買一張一生可以無限次乘坐飛機的機票,這個活動在當時可謂是轟動一時。
  • 10家全球股價高漲的航空公司9家來自中國,一家來自印度
    當然航空公司也不是就是賺的盆滿缽滿,也只是在維持生存,疫情讓大家都過上了不好過的日子。世界上10家高漲的航空公司股票,除了印度的IndiGo意外,剩下的都是中國的航空公司。彭博社對該行業的評估顯示在過去三個月裡,10家全世界股價高漲的航空公司其中
  • 全球空姐最漂亮的3家航空公司,中國也有一家航空公司上榜?
    我們今天要給大家介紹的這幾家航空公司,是全世界數得上的「最美空姐」航空公司。說起俄羅斯航空公司,這是全俄羅斯境內規模最大的一家航空公司,雖然一開始的時候我國人民應該很少聽說過這裡,可是最近幾年他們也是經營的風生水起,而且在旅遊業發展如此良好的現在。
  • 上海:到2025年,基本建立農業高質量發展制度框架體系
    「上海發布」微信公號1月12日消息,在12日舉行的上海市政府新聞發布會上,市農業農村委主任張國坤介紹了最新出臺的《上海市推進農業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2021-2025年)》相關情況。市農業農村委副主任陸崢嶸、市規劃資源局副局長王訓國出席發布會,共同回答記者提問。
  • 花25萬買了張無限次機票,他被人嘲笑,20年後航空公司卻很頭疼
    比如美國紐約的銀行家史蒂夫·羅斯坦先生,他斥25萬巨資購買了一張無限次機票,被人嘲笑了20年,但他也憑藉這張無限次機票,成為了航空公司最頭疼的人。美航高層經過嚴密的市場調研和計算後發現,美國上層商業人士花費在飛機票上的費用每年平均約一萬美元,而要成為這些所謂的上層商務人士,需要耗費45年之久。 25萬就等於他們25年的飛機票錢,等真的花夠了這筆錢,這些人大約是70歲的年紀。無論如何,都不算虧本。經過此番嚴密的計算以後,才有了上面所言的25萬購買無限次機票活動。
  • 2020全球最有價值的50個航空公司品牌排名榜單揭曉
    英國品牌評估機構「品牌金融」(Brand Finance)發布「2020全球最有價值的50個航空公司品牌榜」(Airlines 50 2020),美國三大航空公司達美航空、美國航空、美聯航包攬前三。中國三大航空公司國航、南航、東航均進入前十名。全球50個航空公司品牌的總價值為1086億美元。中國(包括大陸、香港和臺灣地區)共有12個品牌上榜。
  • 泰國為七家航空公司提供240億泰銖貸款
    中新經緯客戶端8月28日電 據新加坡《聯合早報》報導,泰國政府將為七家泰國航空公司提供240億泰銖(約52.85億元人民幣)的貸款,協助這些公司應對疫情的衝擊。  該報導指出,泰國亞航首席執行員塔薩(Tassapon Bijleveld)28日告訴媒體,泰國政府將提供的貸款應該足以幫助航空公司度過疫情,並避免裁員2萬名員工。他說,這些航空公司可向國家銀行貸款,為期五年。
  • 這家航空公司直接宣布退出日本市場
    據報導,由於經營困難,日本亞洲航空公司已決定終止航空業務,這也是疫情暴發以來第一家宣布退出日本市場的航空公司。日本亞航是由馬來西亞的亞洲航空公司聯合多家日本企業在2014年成立的一家廉價航空。在決定退出市場之前,日本亞航也嘗試了自救措施,但以失敗告終。
  • 被嘲笑20年的冤大頭:25萬買一無限次機票,如今航空公司認輸
    這還是在21世紀,如果時光倒退20年,有人說飛機將會變成未來最普遍的交通工具之一,可能沒有人會相信,因為飛機對他們來說還是一個新鮮玩意兒,安全性是不能百分百保障的。所以20年前的航空公司為了吸引這樣的一批乘坐飛機的忠實粉絲,推出了很多的方案。在20年前,美國的一家航空公司就為了收穫客戶,推出了一款有「漏洞」的套餐。
  • 男子花25萬買下無限次機票,卻被嘲笑,20年後航空公司很頭疼
    ——《史記》 1987年,美國的航空公司已經打起了經濟的小算盤,時不時搞一些看似能夠讓人受益,但實則自己獲利更多的活動,這一次他們推出的活動更是引發了群眾的高度關注,因為這次的小活動並不是一般人能夠參與的,他需要高昂的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