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疫情已導致全球43家航空公司破產
旅遊數據公司Cirium的統計顯示,由於新冠疫情引發的航空旅行需求暴跌,今年迄今為止全球已有43家商業航空公司破產,接近2019年全年的46家,預計未來幾個月將有更多公司破產。Cirium所說的破產是指完全停止或暫停運營,而非破產重組。
-
悲慘的全球航空業:年內已有43家航空公司停止運營
相比之下,2019年全年停止運營的航空公司為46家,2018年為56家。儘管各國政府已經積極出臺救助政策以防止航空公司破產,但慘澹的航空業仍未見好轉,年初至今已有43家航空公司停止運營,而未來將出現更多公司倒閉。
-
今年全球已有40多家航空公司倒閉,而且還會有更多
旅遊數據公司 Cirium 發現,自今年1月以來,已有43家商業航空公司倒閉,而對比2019年全年為46家,2018年全年為56家。根據 Cirium 的定義,倒閉的航空公司是指完全停止或暫停運營的航空公司。
-
疫情下,14家航空公司已破產
疫情爆發以來,全球航空業受到嚴重衝擊,航空公司生存舉步維艱。國際航協預測,2020年全球航空客運收入損失將達到3140億元,同比下降55%。全球航空業要恢復到2019年的水平,預估至少需要三年時間,航空公司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
-
全球航空業恢復至疫情前的水平至少需要四年
疫情對全球航空業造成了歷史罕見的嚴峻衝擊。受航班運輸量嚴重萎縮的影響,國際各大航空公司面臨著飛機停飛、訂單減少等挑戰,營收也大幅下滑。據旅遊數據公司CIRIUM統計,自2020年1月新冠疫情暴發以來,全球已有43家商業航空公司破產,而2019年全年僅有46家,2018年全年僅有56家。CIRIUM所說的破產是指完全停止或暫停運營,而非破產重組。
-
全球43家航司破產倒閉 航空業與旅遊業未來怎麼辦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王燁捷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迄今仍未有效恢復的行業,當屬航空和旅遊業。據旅遊數據公司Cirium統計,自今年1月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全球已有43家商業航司申請破產或倒閉,範圍覆蓋全球各大洲。更多的航司仍在困境中苦苦掙扎,試圖通過節省開支,縮減經營來維持運營。
-
全球已倒閉43家,中國航空公司為何依然堅挺
2020年,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對民航業造成了前所未有的衝擊。由於防疫需要,世界各國都開始了不同程度的「閉關鎖國」。在新冠肺炎疫情的陰霾下,全球出行與旅遊市場需求降至冰點,航空企業已經成為破產法院的「常客」。
-
疫情下全球航空:8600架飛機停飛、破產34家、虧損834億
王爺說財經導讀:據外媒報導,由於疫情,2020年,全球航空業首當其衝!最新數據線顯示,截止目前,全球累計8600多架飛機停飛,破產的航空公司也達到34家。此外,數據還顯示,進入2020年,大量航空公司裁員、休長假等等,或虧損840億美元。那麼在這種大背景下,哪些公司首當其衝受到影響?
-
全球超三成飛機停飛、34家航司破產……
中新經緯客戶端8月26日電 三分之一飛機停飛、40萬員工失業停薪、34家航空公司破產、飛機訂單取消超500架,新冠肺炎疫情下,全球航空業的寒冬仍在繼續。 據日經中文網報導,由於新冠疫情擴大,各國出入境限制措施還在持續。在此背景下,全球三分之一的飛機在進入度假季節的8月以後仍處於停飛狀態。
-
旅遊企業破產裁員仍在進行時
8月5日,維珍大西洋航空申請破產保護;8月7日,英國航空公司宣布規模上萬的裁員計劃......不完全統計,據公開信息,從4月至8月初,全球旅企涉破產、裁員的數量超過20家,其中航空公司約15家,是「重災區」,乘客量、營收暴跌,資金危機加劇或爆發。國際航空運輸協會近期預測稱,全球航空客運需求要到2024年才能恢復到疫情前的水平。有航司亦有同樣預估。
-
同程推出「任我飛」,疫情之下,航空旅行企業如何自救?
受疫情影響,全球二十多家航空公司宣布破產,我國相關企業上半年下滑近60%。昨日,拉丁美洲最大的航空公司智利南美航空在紐約申請破產。今日,同程旅行推出「任我飛」,該產品是針對年底前周末1000元以內的全國所有航線(除港澳臺)的經濟艙機票,不限航司,不限次數,價格為1999元。成為多個飛行套餐中價格最低的版本。
-
泰國航空公司能否避免宣布破產?
今年5月,泰國內閣批准泰航通過破產法庭進行債務重組以避免破產,法院預計今天宣判。截至6月底,泰航負債總額高達3322億泰銖(約145億新元),是泰國最引人矚目的債務案件之一。冠病疫情來襲,全球各地實施不同程度的封鎖措施,旅遊業首當其衝。所有航空公司被迫取消航班,好些抗不住壓力的航空公司只得裁員,且向政府和投資者求助。近來亞洲多個地區暴發第二波疫情,令航空業者壓力越來越大,新加坡航空公司本月10日就宣布削減旗下三家航空公司約4300個職位。
-
終於被疫情擊垮,西半球最大航空公司破產,「百年老店」轟然倒塌
新冠疫情來勢洶洶,在短短時間內席捲全球,這不僅給人們的生命健康造成了影響,也給了一些企業以重擊。據央視報導,哥倫比亞航空於當地10日向法院申請破產,並且請求保留重組的權利。據悉,哥倫比亞航空公司是拉丁美洲第二大的航空公司,是哥倫比亞最大的航空公司,也是全世界繼荷航後歷史最悠久的航空公司。據公司的聲明,由於疫情的影響,哥倫比亞航空從3月起取消了全部國際商客運航班,這導致整個公司收入減少了80%,資金流動出現困難,公司的多數員工被迫無薪停工。
-
全球超20家航空公司倒閉,以色列航班持續停飛,貨發不出怎麼辦?
2020年,全球已有20多家航空公司倒閉。自新冠疫情爆發以來,全球範圍內實施的國際旅行限制已導致全球超過20家航空公司倒閉,其中包括英國弗萊比航空公司、維珍澳大利亞航空公司、加拿大喬治亞航空公司、義大利航空公司、南非航空公司、美國邁阿密國際航空公司等。
-
專訪國際航協駐中國首席代表:疫情下的航空業路在何方
航空客運需求大幅下降,貨運需求在一季度大幅下降後,在第二季度略有改善。預計未來12個月,行業盈利前景仍疲軟。隨著國際疫情的持續發展,航空業何時才能恢復到正常水平成為熱議的話題——今年下半年航空市場將呈現何種走勢?全球航空公司的破產、合併、重組潮是否將持續?航企推出的「隨心飛」產品對現金流是否有正面作用?航空公司該如何自救?等等問題都擺在了全球航空業面前。
-
「世界最大航空公司」宣布大裁員
路透社報導稱,美國航空於8月25日表示,由於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持續困擾航空旅行,除非政府擴大對航空僱員薪資的援助,否則將在10月份裁員1.9萬人,屆時整體規模將較疫情前減少4萬人。這是一項極為有效的立法,通過向航空公司提供支付我們團隊成員大部分薪水和福利的資金,它確保了商業航空業在航空需求非常低的情況下繼續飛行,所有市場都繼續獲得安全高效的商業航空服務。不過,該法規的唯一問題是,該法規於3月頒布時,被認為到9月30日該病毒將得到控制,航空旅行的需求也將恢復。
-
IEA:2020年航空煤油需求將重挫39% 因前景惡化
生意社08月14日訊 外電8月13日消息,國際能源署(IEA)周四表示,由於復甦「比預期疲軟,且航班的時間表仍然遠低於正常水平,」因此今年航空煤油的需求將重挫39%或310萬桶/日。
-
全球旅報周刊|中國三大航空公司上半年均大幅虧損;國際旅遊有望...
由於3月份新冠病毒開始在全球範圍內迅速傳播時施加的種種封鎖措施,在2020年的前5個月中,國際旅行在4月和5月份停止了急劇增長,國際遊客數量同比減少了近60%。世界旅遊組織預計,受新冠疫情影響,今年國際旅遊收入(即國際遊客消費)將下降9100億美元至1.2萬億美元,這將使全球旅遊業倒退20年。世界旅遊組織:國際旅遊將在明年下半年恢復。
-
「硬著陸」後,全球航空業何時「啟航」?
中新社北京10月8日電 (劉亮)新冠肺炎疫情衝擊之下,全球航空業損失慘重,多家全球知名航空公司營收大幅縮水,降薪潮、裁員潮正暗流湧動。在經歷了前所未有的「硬著陸」之後,業界估計,全球航空業至少需要四年以上時間才能恢復至疫情前的水平。疫情對全球航空業造成了歷史罕見的嚴峻衝擊。
-
全球多家航空公司出奇招
今年6月,我國臺灣地區疫情解封後,很多人懷念出境場景,希望通過這樣的航班來滿足旅客出境的願望。一開始幾乎沒有人看好這樣的行程,沒想到真有航空公司把這一想法落實。圖片來源:公司社交媒體8月6日,臺灣華航集團旗下的低成本航空公司,臺灣虎航上線所謂「微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