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已倒閉43家,中國航空公司為何依然堅挺

2020-11-12 飛聯網聯盟

2020年,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對民航業造成了前所未有的衝擊。

由於防疫需要,世界各國都開始了不同程度的「閉關鎖國」。在新冠肺炎疫情的陰霾下,全球出行與旅遊市場需求降至冰點,航空企業已經成為破產法院的「常客」。

據旅遊數據公司Cirium統計,自今年1月新冠疫情爆發以來,全球已有43家商業航司申請破產或倒閉,範圍覆蓋全球各大洲。更多的航司仍在困境中苦苦掙扎,試圖通過節省開支,縮減經營來維持運營。

世界機場宛如「飛機墳場」

而在我國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的背景下,中國民航的恢復步伐處於全球前列,預計2020年中國民航旅客運輸量大概率會超過美國,成為全球第一。那麼相較於國際同行,為什麼國內的航司普遍復甦更快,韌性更強,並且依舊保持著持續發展壯大的步伐?


不愁現金流,擁有靈活的貨幣政策


其實在這些倒閉了的航司裡不乏共性,那就是現金流的斷裂。

在疫情的衝擊下,航班基本上都被攔腰砍斷,旅客大幅度減少,航司的收入也大幅度降低。並且面對著大量的疫情期間的退改票需求,航司的現金流遭到了巨大的斷裂。

無錢可退,無航班可改,成為了每個航司的痛點。而許多國外航司想要獲得政府的援助資金,不僅條件苛刻、周期漫長,而且要接受政府指導與管制,很難放開手腳構建長遠的戰略發展。最終資金鍊斷裂成為壓倒國外許多航司的「最後一根稻草」。

相較之下,今年3月起,中國民航局就陸續出臺包括發放專項補貼、免徵航空公司民航發展基金、延長虧損結轉年限等16項政策為民航企業紓困減負,銀行和地方政府也積極響應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的「務必推動企業便利獲得貸款,推動利率持續下行」要求,以及銀監部門提出的「對受疫情衝擊較大的企業,金融機構不抽貸、不停貸、不壓貸,努力做到應續盡續、能續快續」要求,給予了航司強有力的資金支持。理論上,這些救助政策、措施形成合力,能夠解決2020年年內主要民航企業的生存問題。

防控得到控制,國內航空在復甦


與其他國家不一樣的是,我國疫情防控形勢較好。雖然偶爾出現一些局部疫情,但全國形勢是持續向好的。

從旅客運輸量來看:2月份的數據為834萬人次,目前已經上升到9月份的4793萬人次,增長了近6倍,恢復至去年同期的87.5%,值得注意的是,國內航線完成旅客運輸量4775萬人次,已恢復至去年同期的98.0%。

2020年1-9月我國民航旅客運輸量統計表

從貨郵運輸量來看:2月份的數據為29.7萬噸,目前已經上升到9月份的66.5萬噸,恢復至去年同期的96.4%,其中,全貨機貨郵運輸量繼續保持較快增長,共完成25.1萬噸,同比增長29.9%。

2020年1-9月我國民航貨郵運輸量統計表

受益於這種回升趨勢,中國的機場和航司也得以階段性地在全球民航業中居於領跑之位。雖然海外疫情嚴峻,國際航線依舊艱難,但只要能活下去,未來或許就是自己的。


航司多舉措開展「自救」


資金方面,各航司積極自主融資。以三大航為例,財報數據顯示,南航和國航一季度發行債券收到的現金分別為225億元和90億元,同比增幅分別為87.5%和57.89%;為維持現金流穩定,東航也加快了融資步伐,籌資活動現金流淨額同比增長了446.46%。

航空運輸方面,隨著國內疫情逐步得到控制,航司目前將運力主要投放至國內線。此外,中國航司還紛紛推出各種自救營銷活動,但要論民航市場上影響力最大的一次營銷活動,當屬東航在「6·18」購物節推出的「周末隨心飛」。

之後,其他航司也不甘落後地紛紛推出屬於自己的「隨心飛」產品。這些不斷創新的產品不僅幫助航司在疫情恢復初期回籠了不少資金,還同時調動了國內旅遊、消費的熱情,航司藉此可謂是「名利雙收」,也點燃了各大航司之間的「戰火」,讓民航業顯得分外熱鬧。

東航「周末隨心飛」

從各大航司發布「隨心飛」之後的營銷效果來看,國內仍然有大量的航空消費需求。可大量的「隨心飛」及目前全球疫情的此起彼伏,國內航司大量寬體機運力的溢出,幾乎無限量的航空座位供給。在這種格局之下,即使國內運輸量全面恢復,平均低票價也必然會引致並始終壓制國內航司的利潤空間。

疫情的出現毫無疑問將重塑全球和中國的民航業,航司在價格、營銷和服務等方面的競爭正在加速到來,唯有做好基本運營,繼而做好做強自身品牌,並全面利用好品牌進行靈活和廣泛的延伸運營,才能跑在隊伍的前列,在疫情的洗禮下更好的生存與發展。

相關焦點

  • 境外航司紛紛倒閉,中國航司為何依然堅挺?
    黑天鵝、灰犀牛過境之後,全球航司一片狼籍,但值得稱奇的是,在這一輪輪航司倒閉浪潮中,中國航司堪稱一股清流,不僅無一破產倒閉,反而在暑期的諸多航線班班爆滿,同是航司,卻呈現出一副截然不同的狀態。背後的原因,不僅僅是疫情因素這麼簡單。
  • 疫情已導致全球43家航空公司破產
    旅遊數據公司Cirium的統計顯示,由於新冠疫情引發的航空旅行需求暴跌,今年迄今為止全球已有43家商業航空公司破產,接近2019年全年的46家,預計未來幾個月將有更多公司破產。Cirium所說的破產是指完全停止或暫停運營,而非破產重組。
  • 今年全球已有40多家航空公司倒閉,而且還會有更多
    ,但未來幾個月還是會有更多的航空公司倒閉。旅遊數據公司 Cirium 發現,自今年1月以來,已有43家商業航空公司倒閉,而對比2019年全年為46家,2018年全年為56家。根據 Cirium 的定義,倒閉的航空公司是指完全停止或暫停運營的航空公司。
  • 悲慘的全球航空業:年內已有43家航空公司停止運營
    相比之下,2019年全年停止運營的航空公司為46家,2018年為56家。儘管各國政府已經積極出臺救助政策以防止航空公司破產,但慘澹的航空業仍未見好轉,年初至今已有43家航空公司停止運營,而未來將出現更多公司倒閉。
  • 疫情重挫旅行需求,今年全球已有43家航空公司破產
    中新經緯客戶端10月8日電 據新加坡《聯合早報》8日報導,旅遊數據公司Cirium統計數據顯示,由於新冠肺炎疫情引發的航空旅行需求暴跌,今年迄今為止全球已有43家商業航空公司破產,接近2019年全年的46家,預計未來幾個月將有更多公司破產。Cirium所指的破產,是完全停止或暫停運營,而非破產重組。
  • 黃金周民航運輸進入峰值,海外43家航司倒閉,壞消息不斷,專家:中國已讓全世界羨慕
    2020年新型冠狀病毒引發的肺炎正在衝擊全世界,這場疫情目前已經造成全球212個國家和地區出現確診病例,全球累計確診人數高達3,637萬人,同時仍在以每日超過10萬人的速度瘋狂新增,在這場疫情中受到打擊的除了各國的醫療體系之外,旅遊業和經濟也已經開始萎靡不振,就在歐洲認為第一波疫情已經結束並沾沾自喜之際,第二波疫情的悄然到來,無疑是讓這些歐洲國家措手不及。
  • 全球43家航司破產倒閉 航空業與旅遊業未來怎麼辦
    據旅遊數據公司Cirium統計,自今年1月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全球已有43家商業航司申請破產或倒閉,範圍覆蓋全球各大洲。更多的航司仍在困境中苦苦掙扎,試圖通過節省開支,縮減經營來維持運營。日前,在文旅部主辦的中國-亞非旅遊航空論壇上,各路專家齊聚上海,為航空和旅遊業的未來出謀劃策。中國是目前全球航空、旅遊業恢復最快的國家。「中國經驗」在論壇上受到各國專家的廣泛關注。
  • 全球超20家航空公司倒閉,以色列航班持續停飛,貨發不出怎麼辦?
    2020年,全球已有20多家航空公司倒閉。以色列航空公司也於近日宣布,由於新冠肺炎疫情仍在蔓延,公司將其航班停飛時間延長至8月底。這時候,賣家們需要的可能是一個海外倉。自新冠疫情爆發以來,全球範圍內實施的國際旅行限制已導致全球超過20家航空公司倒閉,其中包括英國弗萊比航空公司、維珍澳大利亞航空公司、加拿大喬治亞航空公司、義大利航空公司、南非航空公司、美國邁阿密國際航空公司等。
  • 全球航空業恢復至疫情前的水平至少需要四年
    目前,中國民航恢復步伐處於全球前列,未來幾個月,中國民航的國內航班量和運輸量有望達到甚至超越2019年的水平。但在各國疫情形勢尚不明朗的背景下,全球航空業的復甦仍較為艱難。疫情影響之下,IATA估計,2020年全球航空公司的經濟損失將達840億美元,預計2020年營收為4190億美元,僅為2019年的一半,而全球航空客運量至少要到2024年之後才能恢復到疫情前的水平。
  • 全球59家航空公司投身「2025年25%」行動
    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以下簡稱「國際航協」)宣布,全球已有59家航空公司積極響應「2025年25%」,用實際行動解決民用航空業的性別平衡問題。 目前已承諾投身「2025年25%」行動的59家航空公司佔全球客運量的30.24%,包括傳統和低成本航空公司。該行動一經發起即引發廣泛共鳴,籤署加入該行動的航空公司遍布全球各大洲:歐洲最多(36家),其次是亞太地區(10家)、美洲(7家)、非洲和中東(6家)。
  • 10家全球股價高漲的航空公司9家來自中國,一家來自印度
    當然航空公司也不是就是賺的盆滿缽滿,也只是在維持生存,疫情讓大家都過上了不好過的日子。世界上10家高漲的航空公司股票,除了印度的IndiGo意外,剩下的都是中國的航空公司。9家是中國公司,除了國航以外的所有航空公司都實現了兩位數的增長。
  • 到5月底,全球大部分航空公司將倒閉?
    從國內航班量銳減,外國暫停往來中國航班,外國恐慌中國人到歐美之間停航,我們開始恐慌外國人。不可避免,航空業受到重創,我們不知道行業該怎樣自救,但是,我們知道要堅持,一定要堅持!到2020年5月底,世界上大多數航空公司將破產,如果要避免災難,現在需要政府和行業採取協調行動。隨著冠狀病毒的影響和全球眾多政府針對旅行禁令,許多航空公司可能已經陷入技術性破產,或者至少實質上違反了債務公約。
  • 疫情下,14家航空公司已破產
    疫情爆發以來,全球航空業受到嚴重衝擊,航空公司生存舉步維艱。國際航協預測,2020年全球航空客運收入損失將達到3140億元,同比下降55%。全球航空業要恢復到2019年的水平,預估至少需要三年時間,航空公司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
  • 中國國際航空實現代碼共享航空公司突破20家
    中國國際航空公司宣布自2007年7月1日起,正式與紐西蘭航空公司實行代碼共享合作。此次合作意味著與國航開展代碼共享合作的航空公司已突破20家,在國內佔領先地位。此外,在國內外與國航開展包括代碼共享等合作的航空公司也有105家之多。
  • 有機票卻無法登機,航空公司為何要超售?
    實時查詢多家中國航空公司機票價格,均在萬元以下,其中春秋航空每周四金邊飛往上海的航班票價低至6000元,10月份的機票價格低於9月份。不過,至於為何經濟補償為何會有200美金和330美金這2個不同的方案,客服解釋道,200美金是針對因機票超售而無法登機的補償,另外130美金是對乘客重新做核酸檢測的補償。此外,小編還聯繫了機票代理方「天泰航空」客服,對方也表示不對機票超售情況不知情,只是在起飛前1天收到柬埔寨航空公司的超售通知,他們只負責發簡訊轉告旅客。
  • 棒約翰加盟3年倒閉60餘家店為什麼?
    官方網站顯示,截至2013年10月,棒約翰進入中國10年,僅在全國30多個城市開設了170多家連鎖餐廳。近3年僅開設了10餘家。   而時代周報記者調查發現,棒約翰從2011年到2013年陸續倒掉至少66家加盟店(不完全統計),加盟店大面積嚴重虧損和倒閉。
  • 渴望「回血」的航空公司
    裁員、倒閉、史無前例的大虧損,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中斷了中國航空業連續十多年的增長黃金期——明天和意外究竟哪一個先來?顯然,是意外。但也並不是被打入了地獄。今年國慶中秋超長的8天假期,成為中國航空業的一根救命稻草,誰都想抓住它。
  • 全球空姐最漂亮的3家航空公司,中國也有一家航空公司上榜?
    我們今天要給大家介紹的這幾家航空公司,是全世界數得上的「最美空姐」航空公司。說起俄羅斯航空公司,這是全俄羅斯境內規模最大的一家航空公司,雖然一開始的時候我國人民應該很少聽說過這裡,可是最近幾年他們也是經營的風生水起,而且在旅遊業發展如此良好的現在。
  • 在疫情影響下,中國航空公司如何破局?
    在現代社會航空出行已經變成了人們工作、旅遊出行的方式之一,但在今年新冠疫情的影響下,大部分的航空公司的發展都步履維艱,甚至有些航空公司都倒閉了,為了改善這種狀況,中國各大航空公司在這樣局勢下開始進行花式自救,用「隨心飛」系類套餐破新冠陰雲,一方面讓受到疫情重創的航空旅行市場重新煥發活力,還讓人們對於經濟的復甦有了更好的期待和信心。
  • 那些年,消失的航空公司
    兩天前,翼哥寫了一篇(點擊:中國為何還沒有航空公司倒閉?)《的文章,引起網友們的熱議。當然,各地都有哪些航空公司,也進行了分析。(這些省還沒有航空公司!)翼哥認為,實際上從過去幾十年的經驗也可以看出,這麼多年來,國內真正破產最後倒閉的航空公司沒幾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