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為什麼人類矛盾沒有因科技進步而減少?
參考第1定律:個體越聰明,群體越愚蠢!
70多億聰明人讓人類整體愚蠢透頂!超過任何一個時代。例一,中國人以最好的產品與服務出口給美國和世界,換取對方的欠條(美元)。結果美國人還覺得自己吃虧了,中國人還覺得佔了便宜,要執著的出口。如果把中美兩國看成兩個人,這是不是愚蠢透頂?例二,工業革命和債務制度讓全球訂單以指數增長,今天1天的鋼產量遠超200年前的鋼產量,生產活動爆炸性增長,現在已經出現致命的環境危機,指向災難。真正達到環境災難,人類整體會面臨滅頂之災,但人類在忙著幹什麼?對潛在的環境災難置之不理,相互甩鍋,相互轉嫁危機和債務!皮之不存毛將焉附,這是多麼簡單的道理。但全人類就是視而不見,智商完全不在線。例三,每個企業都想做自己的平臺,但我們都知道:自己只會經常使用幾個平臺。這帶來的問題:我們做了幾百萬個APP,燒了幾萬億資金,結果!大家都清楚!例四,公平與效率是社會發展的兩個引擎,起點我們需要效率,工業化與城市化完成之後,我們需要把主引擎切換到公平之上,從而釋放消費,激活強大的生產能力與效率。但如果我們說社會主義公有制是人類的終極選擇,會遭到一片質疑!包括處於底層的所謂勞苦大眾。為什麼?還是群體智商不在線!
因為群體智商不在線,所以科技越發展,個體受教育程度越高,人類整體的幸福指數不升反降!看看現在最受推崇的圖書是什麼?《明日簡史》!未來99%的人會淪為無用階層,失去被剝削的價值。為什麼知識分子會推崇這玩意?還是群體智商不在線!
2、為什麼人類負債規模與科技發展成正比?
參見第二定律:個體的欠條是欠條,群體的欠條是貨幣。群體的欠條由第三方管理。第三方把群體拆分成一個個個體,導致所有欠條呈現個體屬性,即負債屬性,這種拆分包括第三方本身。人人相爭,機器稱王。制度是藏匿於人類社會之中的超級機器。人類之間終日忙於競爭與算計,悄然間已經淪為制度機器的奴隸。這是所有矛盾的總閥!但由於群體智商不在線,這個問題依然沒有難以被發現。靜下心來,想一想人類負債總額已經突破250萬億美元,人類到底欠誰錢?中國人負債總額突破200萬億人民幣,中國人到底欠誰錢?難道我們的工業化和城市化是請老外幫忙完成的嗎?答案顯而易見。但我們為什麼會欠下如此龐大的債務?環視整個市場,債主竟然指向制度機器,而不是我們自己。
—— 印鈔修路VS貸款修路
主觀上,我們認為錢是政府根據GDP印出來的。我們就按照這個路徑去思考,假設政府印鈔5萬億,修建高鐵網絡。那麼,高鐵網絡建成,會自然形成5萬億以上的固定資產,這個固定資產恰好為政府印的5萬億做擔保。高鐵落地運營沒有任何負債。票價嘛!顯然比現在低。旅客因此很高興!同時,因為沒有負債,鐵路職工收入提高了,鐵路職工很高興。另外,鐵路總公司利稅提高了,鐵路總公司和政府都很高興。既然大家都高興,是不是實際我們採取的是印鈔修路呢?嘿嘿!想得美!
貸款修路,收費還款。才是客觀實際。因為貸款修路,盈利還款,所以,鐵路總公司投資建成覆蓋全國的高鐵網絡,負債5萬多億,每年僅支付利息就高達1000多億,再加上本金償還。會產生什麼結果?票價要漲,旅客不高興,職工收入難漲,職工不高興。鐵路總公司想盈利。嘿嘿,想得美!沒利潤,領導灰頭土臉,政府還要承擔債務連帶責任。
為什麼?我們會放棄大家都高興的制度,而選擇大家都不高興的制度?
你是否有興趣搞明白?
回到問題的起點,你覺得印鈔會帶來什麼結果?答案是(你認為)通脹。
但推導結論是什麼?印鈔修路,票價下降,收入和利稅提高,是不是與你的認知相反。再回頭去看一遍,通脹的原因是什麼?是印鈔?還是貸款?答案實際是貸款導致票價上漲,而不是印鈔。或者說,貸款是制度機器強加給我們的一個無中生有的枷鎖。按照貸款方式搞工業化和城市化,我們自己完成工業化和城市化,還要無中生有的欠下200多萬億負債。為什麼說是無中生有?因為貸款的抵押物是我們創造工業化資產和城市化資產。制度機器等於是以我們創造的資產為抵押,創造貨幣,隨後貸給我們,讓我們背負一屁股債。這就如同債務機器(鄭克爽)把我們的老婆(阿珂)賣給我們(韋香主)。
有意思吧!債務機器把我們的老婆賣給我們,我們還覺得天經地義。為什麼?
想一想開頭我講什麼?鷸蚌相爭,漁翁得利;人人相爭,機器稱王。我們一直以為別人佔了便宜,實際呢?所有人都沒有佔便宜!人類只是憑空給自己腦袋上扣了250萬億美元的負債。然後!然後覺得是別人給自己扣上的,一直在追查真兇!A國人覺得C國人是兇手,C國人覺得A國人是兇手,以此類推,互相懷疑,真兇追查了300年,依然沒有結果,為什麼?因為兇手不是人!它是制度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