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日)化學科學與工程學院學術報告:高效率有機太陽能電池研究

2020-12-04 同濟大學新聞網

(11月2日)化學科學與工程學院學術報告:高效率有機太陽能電池研究

來源:化學科學與工程學院   時間:2018-10-29  瀏覽:


 

報告題目:高效率有機太陽能電池研究

人:葛子義 研究員 (中科院寧波材料所)

報告時間:2018112日(星期五)下午13:30 - 15:00

報告地點:化學館120

 

歡迎各位感興趣的師生參與交流!


相關焦點

  • 南開大學:有機太陽能電池研究獲新突破
    本報天津8月10日訊(記者 陳欣然)記者今天從南開大學獲悉,該校陳永勝教授團隊在有機太陽能電池領域研究中獲突破性進展。他們設計和製備的疊層有機太陽能電池材料和器件,實現了17.3%的光電轉化效率,刷新了有機/高分子太陽能電池光電轉化效率的世界最高紀錄。
  • 化學科學與工程學院費泓涵團隊在光催化分解水研究上獲重要進展...
    化學科學與工程學院費泓涵團隊在光催化分解水研究上獲重要進展,成果發表於「Nature Catalysis」 來源:化學科學與工程學院
  • 科研人員製備出大面積高效率鈣鈦礦太陽能電池
    摘要 【科研人員製備出大面積高效率鈣鈦礦太陽能電池】記者從上海交通大學獲悉,在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金屬基複合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韓禮元教授領銜團隊等不懈努力下,科研人員運用更加經濟安全的方法,製備出比蟬翼還薄數十倍的大面積鈣鈦礦薄膜,向大規模低成本太陽能發電的目標邁出了重要一步
  • 大面積高效率薄膜太陽能電池,讓低成本發電成為可能
    上海交大9月11日傳出信息,《自然》在線發表其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金屬基複合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韓禮元教授團隊的研究成果:使用更加經濟安全的新方法,製備出比蟬翼還薄數十倍的大面積鈣鈦礦薄膜,向實現大規模低成本太陽能發電跨出重要一步。如果這種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成功產業化,就無需依賴政府政策資助,便可成為市場主流的發電方式。
  • 第一屆新型太陽能電池暨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學術研討會
    5月24日至25日,第一屆新型太陽能電池暨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學術研討會在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順利召開。本次會議受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光化學專業委員會的委託,由中國科學院清潔能源前沿研究重點實驗室、中科院光化學重點實驗室、北京市新能源材料與器件重點實驗室、物理所清潔能源中心和清潔能源實驗室共同承辦。
  • 高效率有機太陽能電池研究取得進展
    相對於傳統的無機太陽能電池,新一代的有機太陽能電池(OPV)具有獨特的優勢和應用前景,提高其光電轉化效率是該領域的主要研究內容之一。
  • 南開團隊有機太陽能電池研究獲重大突破 光電轉化效率達12.7%
    南開新聞網訊(記者 吳軍輝)近日,南開大學化學學院陳永勝教授團隊在有機太陽能電池領域研究中取得突破性進展。他們利用寡聚物材料的互補吸光策略構建了一種具有寬光譜吸收特性的疊層有機太陽能電池器件,實現了12.7%的光電轉化效率,這是目前文獻報導的有機/高分子太陽能電池光電轉化效率的最高記錄。
  • 朱瑞@EMN Open: 反式結構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研究
    第九屆能源材料納米開放研討會將於2020年10月9-11日在
  • 中科院在有機太陽能電池研究方面取得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院國家納米科學中心納米系統與多級次製造重點實驗室研究員魏志祥、呂琨、博士鄧丹和西安交通大學教授馬偉等合作,設計併合成的可溶性有機小分子光伏材料,通過活性層形貌優化,獲得了11.3%的光電轉換效率,這是目前文獻報導的可溶性有機小分子太陽能電池的最高效率,也是有機太陽能電池的最高效率之一。
  • 有機太陽能電池光電轉化率達12.7%
    他們利用寡聚物材料的互補吸光策略構建了一種具有寬光譜吸收特性的疊層有機太陽能電池器件,實現了12.7%的光電轉化效率,這是目前文獻報導的有機/高分子太陽能電池光電轉化效率的最高紀錄。近日,該成果論文發表在英國《自然·光子學》雜誌上。  有機太陽能電池以具有光敏性質的有機(包括高分子)材料作為半導體材料,通過光伏效應產生電壓,進而形成電流, 實現太陽能發電。
  • 【客戶案例精選】高效率和光電壓的單結聚合物太陽能電池
    引言  聚合物太陽能電池是具備較大前景的下一代光伏電池,可以通過室溫溶液處理法製造,其中,串聯聚合物太陽能電池因其10%的高功率轉換效率而備受關注。華南理工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吳宏濱老師課題組,研究了一種新開發的半導體聚合物電池,通過改變活性層的成分和共混物的結構順序來實現對帶狀拖尾的控制,使材料具有高性能光敏層、更高的化合價能級,在電子結中將尾態密度降低到電子受體的導帶以下,在單結器件中實現了類似串聯聚合物電池的效率。
  • 對聚合物批次不敏感的高性能有機太陽能電池
    ,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發表題為「Optimized active layer morphology toward efficient and polymer batch insensitive organic solar cells」的研究論文,報導了一種對聚合物批次不敏感的高性能有機太陽能電池的製備方法。
  • 我科學家刷新有機太陽能電池轉化光電率最高紀錄
    【科技前沿】    本報天津8月11日電(記者陳建強、劉茜 通訊員吳軍輝)11日,記者從南開大學獲悉,該校教授陳永勝領銜的團隊在有機太陽能電池領域研究中獲突破性進展。他們設計和製備的具有高效、寬光譜吸收特性的疊層有機太陽能電池材料和器件,實現了17.3%的光電轉化效率,刷新了目前文獻報導的有機/高分子太陽能電池光電轉化效率的世界最高紀錄。這一最新成果讓有機太陽能電池距離產業化更近一步。介紹該項研究成果的論文已在線發表於《科學》雜誌。
  • 學術乾貨 有機太陽能電池的測試與表徵方法
    在製作出太陽能電池後要對其進行測試和表徵,以反映所得電池的性能,主要有以下幾種測量和表徵方式:在有機太陽能電池的表徵與測試技術中,I-V測試是最基本、最重要、最直接的測試方式。I-V測試系統,能夠得到器件以下參數:能量轉化效率、填充因子、短路電流和開路電壓,而這四個參數正是衡量電池性能好壞的最直接的標準。
  • 化學所在非富勒烯型聚合物太陽能電池研究中取得系列進展
    此後,該實驗室的研究人員採用聚合物PBDB-T與多種非富勒烯受體材料共混製備光伏器件,研究結果表明,該聚合物十分適合用於製備高效率的非富勒烯型聚合物太陽能電池。基於此,科研人員取得了一系列研究進展Org. Electron.
  • 非富勒烯有機太陽能電池:有望成為新一代太陽能電池!
    導讀近日,韓國蔚山國立科技大學的科研團隊成功地提出了一種新方法,可以解決與有機太陽能電池中光學活性層厚度相關的問題。這種新方法將促進工藝設計,並進一步推進有機太陽能電池的商業化。創新近日,韓國蔚山國立科技大學(UNIST)能源與化學工程學院的教授 Changduk Yang 及其領導的科研團隊成功地提出了一種新方法,可以解決與有機太陽能電池中光學活性層厚度相關的問題。
  • 南開科研成果《Science》發表 刷新有機太陽能電池光電轉化效率最...
    南開新聞網訊(記者 吳軍輝)記者獲悉,南開大學化學學院陳永勝教授領銜的團隊在有機太陽能電池領域研究中獲突破性進展。他們設計和製備的具有高效、寬光譜吸收特性的疊層有機太陽能電池材料和器件,實現了17.3%的光電轉化效率,刷新了目前文獻報導的有機/高分子太陽能電池光電轉化效率的世界最高紀錄。
  • 深圳先進院在高效率寬禁帶CIGS薄膜太陽能電池的背接觸界面研究中...
    1月15日,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集成所光子信息與能源材料研究中心博士李偉民與其研究團隊在寬禁帶銅銦鎵硒(CIGS)薄膜太陽能電池研究領域取得新進展。相關研究成果以《高效率寬禁帶CIGS薄膜太陽能電池的背接觸界面》為題發表在Solar Energy(《太陽能》)上。論文第一作者為李偉民,通訊作者為研究員楊春雷。
  • 中南大學趙富穩教授【綜述】有機太陽能電池研究進展
    2020-11-17 09:19:04 來源: 新材料科訊 舉報
  • 有機太陽能電池:綠色能源未來的新選擇
    「特別是近年來,有機太陽能電池的研究獲得了突飛猛進的發展,光電轉化效率不斷刷新。目前科學界普遍認為有機太陽能電池已經到了商業化的『黎明前夕』。」陳永勝說。2.突破瓶頸:努力提高光電轉化效率制約有機太陽能電池發展的瓶頸在於光電轉化效率偏低。